個別化學習材料設計要基于幼兒的發展_第1頁
個別化學習材料設計要基于幼兒的發展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個別化學習材料設計要基于幼兒的發展 個別 HYPERLINK /HX/ 化學習活動是 HYPERLINK /jstd/ 教師依據 HYPERLINK / 教育目標和 HYPERLINK / 幼兒的發展水平,根據幼兒的游戲特點創設環境與材料,使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與材料的互動中展開的個別化、自主性、探究性的活動形式,是一種相對開放的、低結構的活動。作為一種獨特的活動樣式,個別化學習活動對幼兒有著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和發展價值,而材料是發揮個別化學習活動價值的重要保障,因此,如何設計個別化學習材料、投放怎樣的材料,是教師需要認真思考與研究的問題。 一、材料設計要基于幼兒的年齡特點 幼兒的年齡特

2、點決定其身心發展水平。因此,在個別化學習活動中,教師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設計不同層次的材料,做到有的放矢,使材料符合幼兒當前的發展水平。 以 HYPERLINK /SX/ 數學個別化學習活動為例,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在數學思維習慣、品質、發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教師在設計數學個別化學習材料時要基于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經驗,遵循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前后聯系的原則,以起到推動幼兒思維發展的作用。 如在“模式排序”這一學習活動中,考慮到小班幼兒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我們根據小班從ABAB、ABCABC到AABBAABB的模式排序要求,設計了“小兔的花園”這一材料,并直接呈現出來(如圖

3、1,A代表一朵紅花,B代表一朵藍花),讓幼兒通過觀察小花的不同特征尋找和發現小花排列的規律,從而模仿種花。 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中班的模式排序要求從ABBABB、AABAAB到ABAABA,我們設計的排序材料開始以間接出現的方式來呈現。 如在主題學習活動“秋天里”,我們設計了一份“卡車運水果”材料,在卡車車頭為幼兒提供了“122122”“112112”“121121”三種數字模式卡片,分別代表ABBABB、AABAAB、ABAABA三種排序模式,并且在卡車旁邊提供了提示卡(如圖2,數字“1”代表蘋果,數字“2”代表香蕉)。通過數字和水果圖片的轉換,讓幼兒在卡車上按照提供的數字模式卡片接著往下裝

4、水果。 到了大班,模式排序的要求從ABCCABCC、ABBCABBC、AABCAABC到ACBCACBC,再到 A B A B B A B B B A B B B B、AAAABAAABAABAB的遞增或遞減模式。我們設計的材料不僅在操作方式上有了新的變化,在排列方式上也從原來的單一走向多元。 如在“動物排排樂”的材料設計中,我們根據幼兒能力的差異,將材料由易到難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我們設計了直線式的隊形,并直接呈現,幼兒可以通過反復觀察,尋找并發現其中的規律接著往下排;第二層次,我們調整了材料的呈現方式,將原本的直線式改為螺旋式,讓幼兒先觀察提供的兩組排序模式,再接著往下排;第三層次,我

5、們并沒有提供完整的排序模式,而是讓幼兒通過觀察中間兩組甚至三組動物,找出它們的規律,再進行填空排列。 二、材料設計要滿足幼兒的發展需要 在個別化學習活動中,教師所設計的材料要能夠滿足幼兒的發展需要。一方面,材料要體現探究性,能引發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動手操作和動腦思考;另一方面,設計好的材料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第一次投放材料后,教師要觀察、記錄幼兒對材料的操作情況,仔細分析幼兒的行為和不斷產生的新需求,思考所設計的材料還可以怎樣調整和完善,以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 如在“數字板”學習活動中,教師第一次投放了現成的低結構材料“數字拼板”。之后,教師發現很多幼兒在多次擺弄后,并沒有發現這是一塊可以拼出

6、多組數字的數字拼板玩具,而是認為這份材料拼不出任何圖形,正打算放棄。觀察到這一現象后,教師沒有直接告訴幼兒如何玩“數字拼板”,而是在拼板上拼出兩個數字“8”,并再次投放。看了教師的操作,幼兒一下“豁然開朗”,重新燃起了玩“數字拼板”的興趣,于是,越來越多的幼兒在自主操作中開始認識數形過了幾天,教師在觀察中又有了新發現幼兒在拼數字的過程中,不能記住并熟練運用所有的數字,于是教師提供了一本有20組數字的紅本子和一本可讓幼兒自己記錄的綠本子,這下幼兒的興趣更濃了,探究的欲望也更強了,有的幼兒還把自己的發現主動與同伴分享一段時間后,“數字拼板”旁邊又多了一個眼罩,于是,幼兒從單獨操作材料發展為兩人合作

7、游戲,一名幼兒擺數字,另一名幼兒戴上眼罩摸數形、猜數字,玩得不亦樂乎。 可見,個別化學習材料的設計與調整并不是隨意的,教師也不應盲目調整與更換材料,只有基于幼兒在活動中不斷產生的新需要,適時調整與改變材料,才能推動幼兒的個別化學習走向深入,不斷激發幼兒的靈感和創造性。 三、材料設計要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強調,在把握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時一定要珍視游戲的獨特價值,通過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和材料,最大限度地滿足與支持幼兒通過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 個別化學習活動雖然是幼兒按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與材料互動的學習過程,但教師也應牢牢把握幼兒的學習特點,凸顯幼兒學習的

8、游戲性。因此,教師在設計材料時要考慮幼兒可能感興趣的內容與呈現方式,使提供的材料能激發幼兒的操作興趣,吸引幼兒主動投入到活動中,進行自主探索和學習。 如在大班“我是中國人”主題的實施過程中,很多幼兒在假期里和爸爸媽媽一起外出旅游,去了很多好玩的地方,經常能聽到他們與同伴交流旅游中的所見所聞,對旅游景點也非常感興趣。于是,教師結合該主題的核心經驗認識中國主要城市的著名景點,將日常幼兒感興趣的“下棋”游戲與旅游景點圖片相結合,制作了一副具有中國特色的“旅游棋”,擺放在教室一側的地上供幼兒操作(如圖4),將原本枯燥的認知內容轉化成幼兒非常喜歡的游戲方式。 “旅游棋”由20塊數字泡沫板(分別貼有120

9、的數字卡片)和8塊景點泡沫板(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著名景點)組成,旨在讓幼兒根據28塊不同的泡沫板,探索出不同的游戲玩法。如有的幼兒關注到數字泡沫板上的數字,就按照120的數字順序,一個一個接龍排列,兩人輪流擲骰子,按骰子顯示的數字走棋;有的幼兒不僅關注到泡沫板上的數字,還關注到了景點,于是就把13的數字泡沫板按照順序依次排好,緊接著排一塊景點泡沫板,以景點泡沫板代替數字泡沫板鑲嵌在棋譜中間,這樣依次排下去,就形成了“1、2、3、景點、5、6、7、景點、9、10”的排列模式,其中的數字4和8即用景點來替代。在與材料的互動中,幼兒不斷創造出新的游戲玩法與規則。可見,一份符合幼兒學習特點的材料設計,能夠賦予幼兒更多的探索空間,激發幼兒反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