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節兒科治法概要(2)內治法內治法(一)用藥原則及小兒內治法用藥特點(一)用藥原則及小兒內治法用藥特點1.治療要及時、正確和審慎:治療要及時、正確和審慎:因小兒體屬因小兒體屬“稚稚陰稚陽陰稚陽”,病理特點之一為變化迅速,易虛、,病理特點之一為變化迅速,易虛、易實,因此爭取時間及時治療是非常重要的。易實,因此爭取時間及時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在用藥時必須做到在用藥時必須做到“治療快、用藥準、劑量治療快、用藥準、劑量適宜適宜”。否則容易造成疾病的發展,輕病變否則容易造成疾病的發展,輕病變重,重病轉危。且不少病例,可以急遽間導重,重病轉危。且不少病例,可以急遽間導致死亡。由于小兒臟腑嬌嫩,行氣未充,用
2、致死亡。由于小兒臟腑嬌嫩,行氣未充,用藥稍有不當,極易損害臟腑功能,并可促使藥稍有不當,極易損害臟腑功能,并可促使病情劇變。病情劇變。 故吳鞠通在故吳鞠通在溫病條辨溫病條辨解兒難解兒難中指出:中指出:“其其用藥也,稍呆則滯,稍重則傷,稍不對證,則用藥也,稍呆則滯,稍重則傷,稍不對證,則莫知其鄉,捉風捕影,轉救轉劇,轉去轉遠莫知其鄉,捉風捕影,轉救轉劇,轉去轉遠”。注解原文:(至于注解原文:(至于在用藥方面,如果稍有呆滯在用藥方面,如果稍有呆滯或稍用猛烈之品,便會引起不良后果,倘然藥或稍用猛烈之品,便會引起不良后果,倘然藥稍不對證,又將變化不測,由于小兒有易虛易稍不對證,又將變化不測,由于小兒有
3、易虛易實的特點,因此,在疾病時很快發生劇變,沒實的特點,因此,在疾病時很快發生劇變,沒有掌握好四診八綱辯證,又不能隨機應變靈活有掌握好四診八綱辯證,又不能隨機應變靈活的來治療,只會捕風捉影加以診治,那么與病的來治療,只會捕風捉影加以診治,那么與病情愈來愈遠)。情愈來愈遠)。指出了兒科用藥的難點和注意指出了兒科用藥的難點和注意點。因此小兒用藥,不僅要及時,正確還應謹點。因此小兒用藥,不僅要及時,正確還應謹慎。慎。2.處方輕巧靈活,治療要中病即止處方輕巧靈活,治療要中病即止:這是小兒用藥的另一個特點,小兒體質柔弱,這是小兒用藥的另一個特點,小兒體質柔弱,如草木之方萌,對藥物的反應較成人靈敏。應如草
4、木之方萌,對藥物的反應較成人靈敏。應用時必須根據病兒個體特點與疾病的輕重,區用時必須根據病兒個體特點與疾病的輕重,區別對待,特別是大苦、大寒、大辛、大熱和有別對待,特別是大苦、大寒、大辛、大熱和有毒攻伐之品,應用時更應注意,其用量和禁忌,毒攻伐之品,應用時更應注意,其用量和禁忌,一旦疾病已見轉機,就應中病即止,一旦疾病已見轉機,就應中病即止,或減輕用或減輕用量,不能長時間服用。攻伐不止也會損傷小兒量,不能長時間服用。攻伐不止也會損傷小兒正氣,影響疾病痊愈。正氣,影響疾病痊愈。3.重視先證而治,治療要注意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重視先證而治,治療要注意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在治療小兒疾病的過程中,在治療
5、小兒疾病的過程中,要針對病因進行用藥治療,要針對病因進行用藥治療,要抓住病的本質。要抓住病的本質。如嬰幼兒泄瀉,可由脾虛、濕熱、如嬰幼兒泄瀉,可由脾虛、濕熱、傷食等多種原因引起,治療的原則也各不相同。濕熱傷食等多種原因引起,治療的原則也各不相同。濕熱則應則應“清利清利”,脾虛的則應,脾虛的則應“健脾健脾”,傷食則應傷食則應“導滯導滯”。這樣辯證論治,就是。這樣辯證論治,就是抓住了疾病抓住了疾病的主要矛盾。的主要矛盾。中醫強調治病中醫強調治病“必求其本必求其本”,這個,這個“本本”字,就是疾病的主要矛盾。當然有時根據矛盾轉化的字,就是疾病的主要矛盾。當然有時根據矛盾轉化的具體情況,也可靈活運用,
6、具體情況,也可靈活運用,“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本”,或,或“標本兼治標本兼治”的原則,治療小兒疾病。另外的原則,治療小兒疾病。另外一點就是小兒患病后,一點就是小兒患病后,一定要注意調理脾胃,這是兒一定要注意調理脾胃,這是兒科重要的治療原則科重要的治療原則。4.中藥的劑量中藥的劑量小兒中藥的劑量,常隨年齡的大小、小兒中藥的劑量,常隨年齡的大小、體質強弱、病情輕重、醫者經驗而不體質強弱、病情輕重、醫者經驗而不同,一般小兒中藥的用量相對較大,同,一般小兒中藥的用量相對較大,尤其是益氣健脾、養陰補血、消食和尤其是益氣健脾、養陰補血、消食和中等藥性平和的藥物。但辛熱、苦寒、中等藥性
7、平和的藥物。但辛熱、苦寒、攻伐及藥性較猛烈的藥物,用時應特攻伐及藥性較猛烈的藥物,用時應特別注意。一般新生兒宜用成人量的別注意。一般新生兒宜用成人量的1/6,乳幼兒宜用成人量的乳幼兒宜用成人量的1/32/3,幼兒,幼兒及幼童宜用成人量的及幼童宜用成人量的2/3或成人量,學或成人量,學齡兒童宜用成人量。齡兒童宜用成人量。5.中藥的劑型中藥的劑型為了適應不同的疾病,中藥的劑型一為了適應不同的疾病,中藥的劑型一般可分為湯劑和丸、散、膏、丹等幾般可分為湯劑和丸、散、膏、丹等幾種。目前,中藥新劑型如沖劑、糖漿種。目前,中藥新劑型如沖劑、糖漿劑、片劑、浸膏劑、針劑、栓劑等應劑、片劑、浸膏劑、針劑、栓劑等應
8、用方便,臨床也有肯定的療效。用方便,臨床也有肯定的療效。6.中藥的煎煮方法中藥的煎煮方法煎煮小兒湯劑,一些先煎、后入、包煎、及烊化沖煎煮小兒湯劑,一些先煎、后入、包煎、及烊化沖服藥物的處理與成人湯劑相同,煎出的藥量,根據年服藥物的處理與成人湯劑相同,煎出的藥量,根據年齡的大小來決定,一般嬰兒齡的大小來決定,一般嬰兒60100ml,幼兒及幼童幼兒及幼童150200ml,學齡兒童學齡兒童200250ml。小兒服中藥應根據。小兒服中藥應根據疾病的性質,確定服藥的次數,新病、急病要分數次疾病的性質,確定服藥的次數,新病、急病要分數次服,慢性疾病可少服幾次。小兒服藥不能急于求成,服,慢性疾病可少服幾次。
9、小兒服藥不能急于求成,尤其乳幼兒,可以先吃幾口藥,喂少許甜食,慢慢再尤其乳幼兒,可以先吃幾口藥,喂少許甜食,慢慢再喂。對拒服的小兒,可固定頭手,用小勺將藥液送到喂。對拒服的小兒,可固定頭手,用小勺將藥液送到舌根部,使其自然吞下,切勿捏鼻,以防嗆入氣管。舌根部,使其自然吞下,切勿捏鼻,以防嗆入氣管。如服藥困難,也可適當加入調味品,如冰糖等,也可如服藥困難,也可適當加入調味品,如冰糖等,也可加入適量甘草。重危昏迷小兒反應差,無吞咽動作,加入適量甘草。重危昏迷小兒反應差,無吞咽動作,應鼻飼給藥,鼻飼散劑必須調得非常稀薄,最后還應應鼻飼給藥,鼻飼散劑必須調得非常稀薄,最后還應注入少量溫水,以免造成鼻飼
10、管阻塞。注入少量溫水,以免造成鼻飼管阻塞。常用內治法則常用內治法則在辨清證候,審明病因,分析病機在辨清證候,審明病因,分析病機之候,應針對性的采取一定的治療之候,應針對性的采取一定的治療方法,其中方法,其中“汗、吐、下、和、溫、汗、吐、下、和、溫、清、補、消清、補、消”是最基本的治法。按是最基本的治法。按照八法原則,根據兒科臨床特點,照八法原則,根據兒科臨床特點,可組合成以下多種治法。可組合成以下多種治法。1.疏風解表法疏風解表法適用于外邪侵襲肌表所致的表證,證見適用于外邪侵襲肌表所致的表證,證見發熱惡寒、頭痛鼻塞、脈浮等。發熱惡寒、頭痛鼻塞、脈浮等。風寒外感風寒外感可用疏散風寒的方劑,如麻黃
11、湯、荊防敗可用疏散風寒的方劑,如麻黃湯、荊防敗毒散、蔥豉湯等;風熱外感可用辛涼解表毒散、蔥豉湯等;風熱外感可用辛涼解表的方劑,如銀翹散、桑菊飲等。小兒脾常的方劑,如銀翹散、桑菊飲等。小兒脾常不足,肝常有余,肺常不足,外感時每易不足,肝常有余,肺常不足,外感時每易見夾滯、夾驚、夾痰等兼證,故需在疏風見夾滯、夾驚、夾痰等兼證,故需在疏風解表藥中適當加用,止咳化痰、消食導滯、解表藥中適當加用,止咳化痰、消食導滯、熄風鎮驚的藥物。熄風鎮驚的藥物。2.止咳平喘法止咳平喘法適用于邪郁肺經適用于邪郁肺經,痰阻肺絡所致的咳喘痰阻肺絡所致的咳喘。寒痰內伏可用溫肺散寒、化痰平喘的方劑,寒痰內伏可用溫肺散寒、化痰平
12、喘的方劑,如小青龍湯,射干麻黃湯;熱痰內蘊可用如小青龍湯,射干麻黃湯;熱痰內蘊可用清熱化痰、宣肺平喘的方劑,如定喘湯、清熱化痰、宣肺平喘的方劑,如定喘湯、麻杏石甘湯等。小兒患病后易虛易實,風麻杏石甘湯等。小兒患病后易虛易實,風寒之邪阻滯肺絡,極易郁而化熱,轉為外寒之邪阻滯肺絡,極易郁而化熱,轉為外寒內熱或痰熱之證,用藥須及時調整。咳寒內熱或痰熱之證,用藥須及時調整。咳喘久發,則每易由肺及腎,出現腎虛的證喘久發,則每易由肺及腎,出現腎虛的證候,此時可加溫腎納氣方藥,如黑錫丹、候,此時可加溫腎納氣方藥,如黑錫丹、參蛤散等。參蛤散等。 3.清熱解毒法清熱解毒法適用于邪熱熾盛的實熱證適用于邪熱熾盛的實
13、熱證。清熱可分為甘寒清熱、清熱可分為甘寒清熱、苦寒泄熱、咸寒清熱等,應按邪熱之在表、在里、苦寒泄熱、咸寒清熱等,應按邪熱之在表、在里、屬氣、屬血、入臟、入腑等辨證用藥。當病邪由屬氣、屬血、入臟、入腑等辨證用藥。當病邪由表入里而表邪未盡解時,可用梔子豉湯、葛根芩表入里而表邪未盡解時,可用梔子豉湯、葛根芩連湯等清熱解毒透邪;證屬陽明里熱者,可用白連湯等清熱解毒透邪;證屬陽明里熱者,可用白虎湯清熱生津;濕熱化火或濕熱留戀,可用白頭虎湯清熱生津;濕熱化火或濕熱留戀,可用白頭翁湯、茵陳蒿湯、普濟消毒飲、甘露消毒丹等清翁湯、茵陳蒿湯、普濟消毒飲、甘露消毒丹等清熱解毒化濕;濕熱之邪入于營血,發為神昏、斑熱解
14、毒化濕;濕熱之邪入于營血,發為神昏、斑疹,可用清營湯、犀角地黃湯、神犀丹等清熱解疹,可用清營湯、犀角地黃湯、神犀丹等清熱解毒涼血;當出現丹毒,疔瘡走黃、下痢膿血等火毒涼血;當出現丹毒,疔瘡走黃、下痢膿血等火熱實證時,可用黃連解毒湯、瀉心湯等清火解毒;熱實證時,可用黃連解毒湯、瀉心湯等清火解毒;當肝膽火旺時,則用龍膽瀉肝湯等清肝解毒瀉火。當肝膽火旺時,則用龍膽瀉肝湯等清肝解毒瀉火。4.涼血止血法涼血止血法適用于由出血的證候適用于由出血的證候,如鼻衄、齒衄、如鼻衄、齒衄、尿血、便血、紫癜等。常用方劑有犀角地尿血、便血、紫癜等。常用方劑有犀角地黃湯、玉女煎、小薊飲子、槐花散等。單黃湯、玉女煎、小薊飲
15、子、槐花散等。單味參三七、白芨、仙鶴草及云南白藥等,味參三七、白芨、仙鶴草及云南白藥等,也有較好的止血作用。小兒血證常同時見也有較好的止血作用。小兒血證常同時見有氣虛、陰虛、脾虛等,病情復雜多變,有氣虛、陰虛、脾虛等,病情復雜多變,臨證時在涼血止血的方藥中加補氣、養陰、臨證時在涼血止血的方藥中加補氣、養陰、健脾的藥物同用。健脾的藥物同用。5.安蛔驅蟲法安蛔驅蟲法主要適用于小兒各種腸道寄生蟲病。主要適用于小兒各種腸道寄生蟲病。如蛔蟲、如蛔蟲、蟯蟲、絳蟲等。以蛔蟲變化多端,可合并蟯蟲、絳蟲等。以蛔蟲變化多端,可合并腸道蛔蟲證,蛔蟲性腸梗阻等,在發生這腸道蛔蟲證,蛔蟲性腸梗阻等,在發生這些情況時,若
16、用猛烈驅蟲藥,反易造成蟲些情況時,若用猛烈驅蟲藥,反易造成蟲體躁擾使病情加重。故先安蛔緩痛,待病體躁擾使病情加重。故先安蛔緩痛,待病情緩和后再予驅蟲。驅蟲藥中,使君子、情緩和后再予驅蟲。驅蟲藥中,使君子、苦楝根皮主要驅蛔蟲。檳榔、南瓜子驅絳苦楝根皮主要驅蛔蟲。檳榔、南瓜子驅絳蟲,大黃、使君子同用驅蟯蟲。服驅蟲藥蟲,大黃、使君子同用驅蟯蟲。服驅蟲藥一般宜空腹時服,常用方劑如追蟲丸、烏一般宜空腹時服,常用方劑如追蟲丸、烏梅丸、驅絳湯(檳榔、南瓜子)等,單味梅丸、驅絳湯(檳榔、南瓜子)等,單味藥使君子肉嚼服,常用于驅除蛔蟲。一般藥使君子肉嚼服,常用于驅除蛔蟲。一般1歲服一粒歲服一粒.6.消食導滯法消
17、食導滯法適用于小兒飲食不節,乳食積滯之證。適用于小兒飲食不節,乳食積滯之證。如嬰兒泄瀉、積滯、疳證等,見脘腹脹悶,如嬰兒泄瀉、積滯、疳證等,見脘腹脹悶,肚腹作痛,噯腐吞酸,嘔惡厭食,苔厚膩,肚腹作痛,噯腐吞酸,嘔惡厭食,苔厚膩,脈滑等。常用方劑為保和丸、消乳丸、枳脈滑等。常用方劑為保和丸、消乳丸、枳實導滯丸等,單味藥雞內金、麥芽、山查、實導滯丸等,單味藥雞內金、麥芽、山查、六曲、萊菔子也有消食導滯功效。麥芽能六曲、萊菔子也有消食導滯功效。麥芽能消乳積,山查消肉食油膩,六曲善消谷食消乳積,山查消肉食油膩,六曲善消谷食積滯,萊菔子能消麥面之積,雞內金能消積滯,萊菔子能消麥面之積,雞內金能消各種食積
18、,并具有開胃作用。各種食積,并具有開胃作用。7.鎮驚開竅法鎮驚開竅法適用于小兒抽搐、驚癇等證。適用于小兒抽搐、驚癇等證。證見驚惕證見驚惕不安,四肢抽搐,煩躁昏睡,驚叫急啼等。不安,四肢抽搐,煩躁昏睡,驚叫急啼等。小兒暴受驚恐,神志不安,可用朱砂安神小兒暴受驚恐,神志不安,可用朱砂安神丸、磁朱丸等安神鎮驚;熱急生風,頸項丸、磁朱丸等安神鎮驚;熱急生風,頸項抽搐,可用羚角鉤藤湯鎮驚熄風;熱入營抽搐,可用羚角鉤藤湯鎮驚熄風;熱入營血而神昏,驚厥,可用安宮牛黃丸、至寶血而神昏,驚厥,可用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紫雪丹等鎮驚開竅、清熱解毒;痰濁丹、紫雪丹等鎮驚開竅、清熱解毒;痰濁上蒙,驚風抽搐,可用蘇合香丸
19、、小兒回上蒙,驚風抽搐,可用蘇合香丸、小兒回春丹等豁痰開竅;感受時邪穢濁之氣而吐春丹等豁痰開竅;感受時邪穢濁之氣而吐瀉昏厥,可用行軍散、玉樞丹、紅靈丹等瀉昏厥,可用行軍散、玉樞丹、紅靈丹等辟穢開竅。辟穢開竅。8.利水消腫法利水消腫法適用于水濕內停,小便短少的水腫證,如急性適用于水濕內停,小便短少的水腫證,如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證見顏面、四肢及全證見顏面、四肢及全身浮腫,小便短少等。水腫分為陽水、陰水兩大身浮腫,小便短少等。水腫分為陽水、陰水兩大類,治療主要方法,除了用豬苓、茯苓、車前子類,治療主要方法,除了用豬苓、茯苓、車前子等滲濕利尿外,還須視病情予以通陽化氣
20、藥,如等滲濕利尿外,還須視病情予以通陽化氣藥,如桂枝、補氣藥黃芪,健脾藥白術,溫陽藥附子等,桂枝、補氣藥黃芪,健脾藥白術,溫陽藥附子等,作為方劑的主要組成部分。常用方劑,陽水多見作為方劑的主要組成部分。常用方劑,陽水多見急性腎小球腎炎初期,可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急性腎小球腎炎初期,可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五苓散、五皮飲、越婢加術湯;陰水多見于慢性五苓散、五皮飲、越婢加術湯;陰水多見于慢性腎炎及腎病綜合征,可用防己黃芪湯、實脾飲等;腎炎及腎病綜合征,可用防己黃芪湯、實脾飲等;車前草、玉米須、薺菜花等單味藥也有較好的利車前草、玉米須、薺菜花等單味藥也有較好的利水消腫的療效。水消腫的療效。9.健脾益氣
21、開胃法健脾益氣開胃法適用于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脾運失常所致的適用于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脾運失常所致的泄瀉、疳證、厭食等證。泄瀉、疳證、厭食等證。見體倦乏力,神疲懶言,見體倦乏力,神疲懶言,食后腹脹,舌淡,苔薄,脈弱等。蓋胃主受納水食后腹脹,舌淡,苔薄,脈弱等。蓋胃主受納水谷,脾主運化精微,若脾胃失調,生化之源不足,谷,脾主運化精微,若脾胃失調,生化之源不足,勢必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且容易感邪而致病,勢必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且容易感邪而致病,氣虛與脾虛關系密切,互為因果,治氣虛時多從氣虛與脾虛關系密切,互為因果,治氣虛時多從健脾著手,健脾時多借助補氣,故健脾與補氣配健脾著手,健脾時多借助補氣,故
22、健脾與補氣配合運用。常用方劑為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七合運用。常用方劑為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七味白術散、健脾丸等。脾虛氣弱的小兒由于運化味白術散、健脾丸等。脾虛氣弱的小兒由于運化失職,常出現食欲不振,故健脾補氣方藥中可佐失職,常出現食欲不振,故健脾補氣方藥中可佐加砂仁、陳皮、佛手、谷麥芽、雞內金、萊菔子加砂仁、陳皮、佛手、谷麥芽、雞內金、萊菔子等理氣消導之品。等理氣消導之品。10.培元補腎法培元補腎法適用于小兒胎稟不足、腎氣虛弱和腎不納氣之適用于小兒胎稟不足、腎氣虛弱和腎不納氣之證證。小兒胎稟不足,腎氣未充,筋骨軟弱,故初小兒胎稟不足,腎氣未充,筋骨軟弱,故初生嬰兒顱囟不合,腎氣隨年齡增長而
23、不斷充裕。生嬰兒顱囟不合,腎氣隨年齡增長而不斷充裕。若胎稟不足,或疾病的影響,均導致腎氣虧虛,若胎稟不足,或疾病的影響,均導致腎氣虧虛,如解顱、五遲、五軟、遺尿、哮喘等,證見囟門如解顱、五遲、五軟、遺尿、哮喘等,證見囟門逾期不合,頭顱明顯增大,坐、起、站、立、生逾期不合,頭顱明顯增大,坐、起、站、立、生齒明顯遲于同齡小兒,夜尿頻多,遺尿等。常用齒明顯遲于同齡小兒,夜尿頻多,遺尿等。常用方劑為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參蛤散、黑錫方劑為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參蛤散、黑錫丹、桑螵蛸散等。小兒常見肝腎同病、脾腎同病丹、桑螵蛸散等。小兒常見肝腎同病、脾腎同病或肺腎同病,治療時應配合養肝、健脾、補肺之或
24、肺腎同病,治療時應配合養肝、健脾、補肺之品。品。11.活血化淤法活血化淤法適用于各種血淤證。適用于各種血淤證。證見腹痛拒按,痛證見腹痛拒按,痛如針刺,固定不移,口唇色暗,舌質紫暗,如針刺,固定不移,口唇色暗,舌質紫暗,有淤點淤斑,脈澀。常用方劑如桃紅四物有淤點淤斑,脈澀。常用方劑如桃紅四物湯、血府逐淤湯、少腹逐淤湯、桃仁承氣湯、血府逐淤湯、少腹逐淤湯、桃仁承氣湯等。基于湯等。基于“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故活血化淤方中,常加行氣的藥物故活血化淤方中,常加行氣的藥物12.回陽救逆法回陽救逆法適用于小兒元陽衰脫之危重證候。適用于小兒元陽衰脫之危重證候。證見面色晄白,神疲肢厥
25、,冷汗淋漓,證見面色晄白,神疲肢厥,冷汗淋漓,氣息奄奄,脈微欲絕等。此時必須用氣息奄奄,脈微欲絕等。此時必須用峻補陽氣的方劑,加以救治。常用方峻補陽氣的方劑,加以救治。常用方劑為四逆湯、參附龍牡救逆湯等。劑為四逆湯、參附龍牡救逆湯等。13.益氣養陰生津法(補充)益氣養陰生津法(補充)適用于小兒因體虛,或病后造成的陰液虛虧,適用于小兒因體虛,或病后造成的陰液虛虧,津液耗損之證。津液耗損之證。小兒體屬小兒體屬“稚陰稚陽稚陰稚陽”,生長,生長發育較迅速,一旦喂養不當,或因進食不足等,發育較迅速,一旦喂養不當,或因進食不足等,極易引起氣陰虧損,出現形瘦、納少、盜汗、極易引起氣陰虧損,出現形瘦、納少、盜
26、汗、倦怠、低熱、便干,舌少苔,或見舌質紅等,倦怠、低熱、便干,舌少苔,或見舌質紅等,此外小兒易感外邪,時行疾病發生率也較高,此外小兒易感外邪,時行疾病發生率也較高,熱病后耗氣傷陰,也可出現上述癥狀。常用方熱病后耗氣傷陰,也可出現上述癥狀。常用方劑如:生脈飲、養胃湯、增液湯、沙參麥冬湯劑如:生脈飲、養胃湯、增液湯、沙參麥冬湯等。若屬心之氣陰不足,可用炙甘草湯。屬腎等。若屬心之氣陰不足,可用炙甘草湯。屬腎陰虧損,可用左歸飲、大補陰丸等。證見夜間陰虧損,可用左歸飲、大補陰丸等。證見夜間干咳,盜汗,口舌干燥,頻頻飲水,舌紅少津干咳,盜汗,口舌干燥,頻頻飲水,舌紅少津等。等。14.燥濕理氣法(補充)燥濕
27、理氣法(補充) 適用于小兒因濕邪阻滯脾胃,常表現為運適用于小兒因濕邪阻滯脾胃,常表現為運化失宜。化失宜。可見厭食納呆,胸悶腹脹,大便可見厭食納呆,胸悶腹脹,大便稀溏,舌苔厚膩,或有惡心嘔吐,四肢倦稀溏,舌苔厚膩,或有惡心嘔吐,四肢倦怠等。常見于泄瀉、厭食證、積滯、疳證、怠等。常見于泄瀉、厭食證、積滯、疳證、疰夏等病證。濕邪粘膩重濁,當選用芳香疰夏等病證。濕邪粘膩重濁,當選用芳香苦溫的藥物。常用方劑如三仁湯、平胃散、苦溫的藥物。常用方劑如三仁湯、平胃散、胃苓湯、二陳湯等。胃苓湯、二陳湯等。三三.常用外治法常用外治法1.針灸療法針灸療法針灸療法通過針刺經絡的針灸療法通過針刺經絡的穴位,或用艾條灸經
28、絡的穴位,起到疏穴位,或用艾條灸經絡的穴位,起到疏通經絡,調整機體陰陽氣血平衡以達到通經絡,調整機體陰陽氣血平衡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常用于小兒遺尿、哮治療疾病的目的。常用于小兒遺尿、哮喘、泄瀉、痢疾、痿證、小兒暑溫后遺喘、泄瀉、痢疾、痿證、小兒暑溫后遺癥等病的治療。癥等病的治療。小兒針灸穴位基本與成人相同,但由于小小兒針灸穴位基本與成人相同,但由于小兒對針灸有恐懼心理,故小兒針刺不宜深兒對針灸有恐懼心理,故小兒針刺不宜深刺和留針,一般采取淺刺、速刺的方法。刺和留針,一般采取淺刺、速刺的方法。常用:常用:蜂刺法蜂刺法是指在針尖刺進皮膚時,將拇食是指在針尖刺進皮膚時,將拇食指迅速微捻指迅速微捻4
29、5度,隨著捻轉迅速將針提出。度,隨著捻轉迅速將針提出。鎮解法鎮解法是抑制疼痛、解熱驅邪的瀉法,是抑制疼痛、解熱驅邪的瀉法,針快速刺入皮膚,捻轉角度針快速刺入皮膚,捻轉角度180度,針體進度,針體進入一定深度后,即連續捻轉數次,然后停入一定深度后,即連續捻轉數次,然后停捻,留針數秒鐘后,隨后捻針緩慢退出捻,留針數秒鐘后,隨后捻針緩慢退出激發法激發法是一種激發興奮的補法,以輕微是一種激發興奮的補法,以輕微的捻轉,將針尖刺入皮膚,捻針角度小而的捻轉,將針尖刺入皮膚,捻針角度小而慢為慢為90度,待針刺漸漸抵達適當深度即迅度,待針刺漸漸抵達適當深度即迅速將針提出。速將針提出。調整法調整法是一種調和氣血的
30、手法,輕微捻是一種調和氣血的手法,輕微捻轉,將針尖刺入皮膚,徐徐捻動而深入肌轉,將針尖刺入皮膚,徐徐捻動而深入肌肉,捻針角度在肉,捻針角度在90度以內,進針到適當深度以內,進針到適當深度即退針。自進針到退針都應緩慢均勻。度即退針。自進針到退針都應緩慢均勻。刺四縫療法刺四縫療法 四縫是經外奇穴,它的位置在四縫是經外奇穴,它的位置在食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四指中節,食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四指中節,是手三陰經所過之處。是手三陰經所過之處。針刺四縫可以清熱針刺四縫可以清熱除煩,通暢百脈,調和臟腑等。常用于治除煩,通暢百脈,調和臟腑等。常用于治療疳證、和小兒厭食證。療疳證、和小兒厭食證。具體操作方
31、法:具體操作方法:皮膚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針或粗毫針,針皮膚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針或粗毫針,針刺約刺約1分深,刺后用手擠出黃白粘液少許,分深,刺后用手擠出黃白粘液少許,每日一次,一般針刺每日一次,一般針刺57次可以。次可以。2.推拿療法推拿療法推拿療法是應用各種手法作用推拿療法是應用各種手法作用于機體的體表部位,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于機體的體表部位,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具有促進氣血流行,疏通經絡,安定法。具有促進氣血流行,疏通經絡,安定神志,調和臟腑的作用臨床常用于治療神志,調和臟腑的作用臨床常用于治療哮喘、食積、疳證、泄瀉、驚風、腹痛、哮喘、食積、疳證、泄瀉、驚風、腹痛、痿痹等。小兒推拿手法應以
32、輕快柔和為原痿痹等。小兒推拿手法應以輕快柔和為原則,每次推拿的次數,應根據年齡大小,則,每次推拿的次數,應根據年齡大小,病情輕重,體質強弱而定。病情輕重,體質強弱而定。常用手法有按法、摩法、拿法、掐法、揉法、滾常用手法有按法、摩法、拿法、掐法、揉法、滾法等。捏脊也是推拿療法中的一種療法,是通過法等。捏脊也是推拿療法中的一種療法,是通過對督脈和膀胱經的捏拿,達到調整陰陽,通理經對督脈和膀胱經的捏拿,達到調整陰陽,通理經絡,調和氣血,恢復臟腑功能的目的。常用于治絡,調和氣血,恢復臟腑功能的目的。常用于治療疳證、遺尿、泄瀉及脾胃虛弱的患兒。操作方療疳證、遺尿、泄瀉及脾胃虛弱的患兒。操作方法:患兒俯臥,醫者兩手半握拳,兩食指抵于背法:患兒俯臥,醫者兩手半握拳,兩食指抵于背脊之上,再以兩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夾住脊之上,再以兩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夾住肌肉提起,而后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退,做翻滾肌肉提起,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班奧運會繪畫活動方案
- 小班我能行活動方案
- 小管家實踐活動方案
- 山東省語文學科活動方案
- 工會跳繩活動策劃方案
- 少先隊清明活動方案
- 工作室教研沙龍活動方案
- 少兒象棋大賽活動方案
- 居然之家迎國慶活動方案
- 干部座談沙龍活動方案
- 材料力學計算試題(庫)完整
- 新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 第十一章 功與機械能復習課
- 東方航空無成人陪伴兒童乘機申請書
- 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安全生產責任制暫行辦法
- 智慧工廠解決方案—燈塔工廠引領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白皮書
- 2019-2020學年廣東省廉江市實驗學校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期末復習數學試卷2
- 2019第五版新版PFMEA 注塑實例
- GB_T 40081-2021 電梯自動救援操作裝置(高清-現行)
- 情侶關系中禮物形象一致性的前因及其對禮物收送體驗的影響研究
- 小學音樂課題研究活動記錄
- 凈化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方案(精華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