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井下事故自救互救方法_第1頁
煤礦井下事故自救互救方法_第2頁
煤礦井下事故自救互救方法_第3頁
煤礦井下事故自救互救方法_第4頁
煤礦井下事故自救互救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煤礦井下事故職工自救互救方法一、自救互救基本原則(1)迅速撤離災區:當發生重大災害事故時,災區不具備事故搶險的條件,或者在搶救事故時可能危及營救人員自身安全時,應迅速撤離現場,躲避到安全地點或撤到井上。(2)及時報告災情:在災害事故發生初期,現場作業人員應盡量了解和判斷事故性質、地點和災害程度,在積極、安全地消除或控制事故的同時,要及時向礦調度室報告災情,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區域人員發出警報。(3)積極消除災害:利用現場條件,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及時投入現場搶救,將事故消滅在初始階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圍內,最大限度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搶救人員時要做到“三先三后”(即“先

2、搶救生還者,后搶救已死亡者;先搶救傷勢較重者,后搶救傷勢較輕者;對于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出血和骨折的傷工,先復舒、止血和固定,然后搬運”)。(4)妥善安全避災:當災害事故發生后,避災路線因冒頂、積水、火災或有害氣體等原因造成阻塞,現場作業人員無法撤退時,或自救器有效工作時間內不能達到安全地點時,應迅速進入避難碉室和災區較安全地點,或者就近快速構造臨時避難碉室,進行自救互救,妥善安全避災,努力維持和改善自身生存條件,等待營救。二、礦井冒頂事故的救護及處理1 .一般原則(1)礦井發生冒頂事故后,礦山救護隊的主要任務是搶救遇險人員和恢復通風。(2)在處理冒頂事故之前,礦山救護隊應向事故附近地區

3、工作的干部和工人了解事故發生原因、冒頂地區頂板特性、事故前人員分布位置、瓦斯濃度等,并實地查看周圍支架和頂板情況,必要時加固附近支架,保證退路安全暢通。(3)搶救人員時,可用呼喊、敲擊的方法聽取回擊聲,或用聲響接收式和無線電波接收式尋人儀等裝置,判斷遇險人員的位置,與遇險人員保持聯系,鼓勵他們配合搶救工作。對于被堵人員,應在支護好頂板的情況下,用掘小巷、繞道通過冒落區或使用礦山救護輕便支架穿越冒落區接近他們。(4)處理冒頂事故的過程中,礦山救護隊始終要有專人檢查瓦斯和觀察頂板情況,發現異常,立即撤出人員。(5)清理堵塞物時,使用工具要小心,防止傷害遇險人員;遇有大塊研石、木柱、金屬網、鐵架、鐵

4、柱等物壓人時,可使用千斤頂、液壓起重器、液壓剪刀等工具進行處理,絕不可用鎬刨、錘砸等方法扒人或破巖。(6)搶救出的遇險人員,要用毯子保溫,并迅速運至安全地點進行創傷檢查,在現場開展輸氧和人工呼吸、止血、包扎等急救處理,危重傷員要盡快送醫院治療。對長期困在井下的人員,不要用燈光照射眼睛,飲食要由醫生決定。2 .搶救遇險人員方法(1)頂板冒落范圍不大時,如果遇難人員被大塊研石壓住,可采用千斤頂、撬棍等工具把大塊巖石頂起,將人迅速救出。(2)頂板沿煤壁冒落,研石塊度比較破碎,遇難人員又靠近煤壁位置時,可采用沿煤壁方向掏小洞,架設臨時支架維護頂板,邊支護邊掏洞,直到救出遇難人員。(3)如果遇難者位置靠

5、近放頂區,可采用沿放頂區方向掏小洞,架設臨時支架,背幫背頂,或用前探棚邊支護邊掏洞,把遇難人員救出。(4)冒落范圍較小,研石塊度小,比較破碎,并且繼續下落,研石扒一點、漏一些。在這種情況下處理冒頂和搶救人員時,可采用撞楔法處理,以控制頂板。(5)分層開采的工作面發生事故,底板是煤層,遇難人員位于金屬網或荊笆假頂下面時,可沿底板煤層掏小洞,邊支護邊掏洞,接近遇難者后將其救出;如果底板是巖石,遇難者位于金屬網或荊笆假頂下面時,可沿煤壁掏小洞,尋找和救出遇難人員。(6)冒落范圍很大,遇難者位于冒落工作面的中間時,可采用掏小洞和撞楔法處理。當時間長不安全時,也可采取另掘開切眼的方法處理,邊掘進邊支護。

6、(7)如果工作面兩端冒落,把人堵在工作面內,采用掏小洞和撞楔法穿不過去,可采取另掘巷道的方法,繞過冒落區或危險區將遇難人員救出。3 .冒頂事故的處理方法(1)局部小冒頂的處理。回采工作面發生冒頂的范圍小,頂板沒有冒實,而頂板研石已暫時停止下落,這種局部小冒頂比較容易處理。一般采取掏梁窩、探大梁,使用單腿棚或懸掛金屬頂梁處理。(2)局部冒頂范圍較大的處理。一種是偽頂冒落直接頂未落,一般采取從冒頂兩端向中間進行探梁處理;另一種是直接頂冒落,而且冒落區不停地沿煤壁空隙往下淌碎研石,一般采取打撞楔的辦法處理。(3)大冒頂的處理。緩傾斜薄煤層和中厚煤層,尤其是中厚煤層處理工作面大冒頂的方法基本上有兩種,

7、一是恢復工作面的方法;一是另掘開切眼或局部另掘開切眼的方法。三、礦井火災事故救護和處理1 .礦井火災事故救護原則處理礦井火災事故時,應遵循以下基本技術原則:控制煙霧的蔓延,不危及井下人員的安全;防止火災擴大;防止引起瓦斯、煤塵爆炸,防止火風壓引起風流逆轉而造成危保證救災人員的安全,并有利于搶救遇險人員;創造有利的滅火條件。2 .井下火災的常用撲救方法(1)直接滅火方法。用水、惰氣、高泡、干粉、砂子(巖粉)等,在火源附近或離火源一定距離直接撲滅礦井火災。(2)隔絕方法滅火。隔絕滅火就是在通往火區的所有巷道內構筑防火墻,將風流全部隔斷,制止空氣的供給,使礦井火災逐漸自行熄滅。(3)綜合方法滅火。先

8、用密閉墻封閉火區,待火區部分熄滅和溫度降低后,采取措施控制火區,再打開密閉墻用直接滅火方法滅火:先將火區大面積封閉;待火勢減弱后,再鎖風逐步縮小火區范圍;然后進行直接滅火。四、瓦斯和煤塵爆炸時的自救要點當瓦斯、煤塵爆炸時在現場和附近巷道的工作人員,千萬不可驚慌失措。當聽到爆炸聲和感到沖擊波造成的空氣震動氣浪時,應迅速背朝爆炸沖擊波傳來方向臥倒,臉部朝下,把頭放低些,在有水溝地方最好側臥在水溝里邊,臉朝水溝側面溝壁,然后迅速用濕毛巾將嘴、鼻捂住,同時用最快速度戴上自救器,拉嚴身上衣物蓋住露出的部分,以防爆炸的高溫灼傷。在聽到爆炸瞬間,最好盡力屏住呼吸,防止吸入有毒高溫氣體灼傷內臟。事故既然發生,

9、不要太緊張,冷靜下來,想到自己所在的位置和巷道名稱,要迅速辯清方向,按照避災路線以最快速度趕到新鮮風流方向。外撤時,要隨時注意巷道風流方向,要迎著新鮮風流走。用好自救器是自救的主要環節,當戴上自救器后,絕不可輕易取下而吸外界氣體,以免遭受有害氣體的毒害,要一直堅持到安全地點方可取下。五、井下有害氣體中毒人員的救護措施對于有害氣體中毒遇難人員,應立即將遇難者抬到新鮮風流的巷道或地面,根據中毒情況采取急救措施。1 .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呼吸淺而急促,失去知覺時面頰及身上有紅斑,嘴唇呈桃紅色。對中毒傷員可采用人工呼吸或用蘇生器輸氧。輸氧時可滲入5%7%的二氧化碳,以興奮呼吸中樞,促進恢復呼吸

10、機能。2 .硫化氫中毒。硫化氫中毒除施行人工呼吸或蘇生器輸氧外,可將浸以氯水溶液的棉花團、手帕等放入口腔內,氯是硫化氫的良好解毒物。3 .二氧化硫中毒。由于二氧化硫遇水生成硫酸,對呼吸系統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嚴重時可能灼傷,所以除了施行人工呼吸或蘇生器輸氧外,應給中毒傷員服牛奶、蜂蜜或用蘇打溶液漱口,以減輕刺激。4 .二氧化氮中毒二氧化氮中毒最突出的特證是指尖、頭發變黃、還有咳嗽、惡心、嘔吐等癥狀。因為二氧化氮中毒時,會使傷員發生肺浮腫,因而不能采用人工呼吸,若必須用蘇生器蘇生時,在純氧中不能摻二氧化碳,避免刺激傷員肺臟。最好是在蘇生器供氧的情況下,使傷員能進行自主呼吸。5,二氧化碳及瓦斯窒息。

11、二氧化碳及瓦斯窒息造成假死的傷員,除了進行人工呼吸和蘇生輸氧外,還要摩擦其皮膚或使之聞氨水,以促進呼吸。六、礦井透水的自救要點與自救程序發現透水預兆要立即向調度室匯報,若是情況緊急,透水即將發生,必須產即發出警報,迅速采取果斷措施進行處理,防止透水發生,防止淹井,并及時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脅的人員。1、水害發生后自救應注意:(1)撤離時要服從命令,不可慌亂,要注意往高處走,并沿預定的避災路線出井。(2)位于透水點下方的工作人員,撤離時遇到水勢很猛和很高的水頭時,要盡力屏住呼吸,用手拽住管道等物,防止嗆水和溺水,奮勇用力闖過水頭,借助巷道壁及其它物體,迅速撤往安全地點。(3)當外出道路已被水阻隔,無法撤出時,應選擇地勢最高、離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點,或上山獨頭巷道暫時躲避。被堵在上山獨頭巷道內的人員,要有長時間被堵的思想準備,要節約使用礦燈和食品,有規律地敲打金屬器具,發出求救信號。同時要發揚團結互助的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