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講解學習_第1頁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講解學習_第2頁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講解學習_第3頁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講解學習_第4頁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講解學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學習好資料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喬家屯學區南網頭中學孟士春一、指導思想與理論根據:面對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重視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聯系實際,面向未來,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習效率。二、教學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敬業與樂業是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選自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的飲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講人生與事業關系的演講詞。文章開宗明義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接著分別談論了“有業”“敬業”和“樂業”三總結精神旨意。

2、全文主旨鮮明,層次清晰,深入論述了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發揚敬業與樂業精神,去過人類合理的生活。2、教材的地位:新課程標準對于第二單元的整體感知是這樣說的:“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此單元的課文除了敬業與樂業外,還有法國浪漫主義代表作家雨果的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的傅雷家書兩則、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兒的信。本單元的文體是演講和書信,將它們放在一起,旨在體會口語和書面語的差異。將敬業與樂業這篇演講詞作為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此課文語言通俗,文短意長,有助于

3、學生們在語境中理解、積累和掌握豐富的語句。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維度看,學習課文,意在引導學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風采,讓學生們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問題,豐富個性內涵。3、學情分析:九年級上冊要重點學習的表達方式是議論,學生雖然對這種表達方式并不陌生,但對知識點的了解還不夠系統,因此在該課的教學前,先要有一個知識的準備,簡介議論文的一些相關知識,學習議論文閱讀的一般方法。同時,九年級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與理解還非常有限。因此,既要注重拓寬學生的視野,又應盡量和他們的自身實際相結合,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教學目標:1 .知識目標:(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2)在語境中理解、積累和掌握內涵豐富的

4、詞語,如“征引、旁警、敬業樂群、斷章取義、不二法門”等;(3)摘錄并積累大量經典語句、格言;(4)體會演講詞的文體特點,初步掌握有關寫作演講稿的方法。2 .能力目標:(1)體會口語和書面語的差異;(2)學會“舉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3)明白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品味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讓學生學會為自己制定明確的目標并為之奮斗;(2)建立快樂學習觀,尊敬學習,快樂學習;(3)培養學生形成敬業與樂業的精神。教學重點:1 .指導學生了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并聯系自己的實際,用敬業與樂業的態度對待生活。2 .理解這篇演講詞的結構安排。教學難點:對“敬

5、業與樂業”精神的真切領悟與質疑問難。教學方法:1 .誦讀法這篇演講詞語言表達通俗淺顯,大量引用經典、格言。教學中,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整體把握課文主要觀點和思路,體會口語和演講特色。2 .研討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研討,深層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同時對文中的觀點大膽質疑問難,辯證理解人生問題,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和批判質疑能力課前準備教師準備:課文錄音及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梁啟超的有關資料,課堂質疑與辯論。教學步驟: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簡介作者。1 .精心導入同學們,請反思一下自己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在你的學習過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貫注、心無旁弊呢?你怎樣才能把學習當一件樂事呢?為此,梁啟超

6、先生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生活原則。敬業與樂業是梁啟超七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啟超先生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的文章敬業與樂業(出示教學目標并板書課題)2 .簡介作者先由學生交流各自準備的有關梁啟超的資料,然后教師做適當補充。(多媒體出示)梁啟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學者。戊戌維新運動領袖之一。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與其師康有為一起領導了“戊戌變法”。他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

7、0余萬字。二、檢查預習給加點的字注音:旁警褻瀆強聒不舍佝僂承蜩三、整體感知過渡敬業與樂業是一篇說理深刻結構層次清晰的文章,聽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和結構,思考下列問題。多媒體出示問題組:本文的論點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來的?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談了哪幾個問題?(這兩個問題的設置,意在讓學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觀點和思路,幫助學生進行第一次感知,為此后進一步理解文章做鋪墊。)播放課文錄音。學生帶著問題聽朗讀,然后討論,全班交流,學生互相評論補充,明確問題要點'八、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我確信敬業樂群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它在文章的開頭部分提出來的。 .作者先后談了“有業之必要”、

8、“要敬業”“要樂業”三個問題。四、研讀揣摩學生自讀課文1-7段,思考下列問題(用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1 .試解釋中心論點的含義。2 .作者在論證“有業之必要”時,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找出來,試做具體的分析說明。3 .作者是如何層層深入的論證“敬業的重要性”的?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學生自讀課文后思考,前后桌四人小組討論研討。然后全班交流,學生相互補充,最后統一答案要點:1 .略。2 .一是舉例論證。舉了孔子和百丈禪師的例子,說明有業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論證。引用儒門和佛門的話,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3 .先解釋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無適便是敬”,解釋“敬業”的含義就是專心至志、心無旁警

9、;接著,用設問句提出“業有什么可敬的,為什么要敬業”;最后用設問句“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過渡并引導,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訣就是忠實”,“是敬”。在這部分中,作者主要運用了道理論證和事例論證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話解釋什么是敬,是道理論證;舉拉黃包車和當大總統的例子;舉佝僂丈人承蜩的例子,論證忠實才能做到敬業:引用曾文正的話,孔子的話和莊子的話,都是為了強調一個道理:“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五、質疑問難1 .學生發問。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別的同學按自己的理解解答,其他同學補充,教師可做適當引導。2 .教師發問。在論證敬業的重要性時,作者兩次運用了設問句,有什么好處?學

10、生思考討論,踴躍做答,教師做適當點撥。六、拓展延伸(多媒體出示)文中說“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依據作者的這一標準來衡量,你能從身邊也發現一兩位這樣“天地間第一等人”嗎?請聯系自己的實際談談我們中學生該如何去做。教師點撥:那些凡人做的瑣事,很多都忠實圓滿的完成,他們都可以稱為“天地問第一等人"。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我們中學生怎樣做才算大地問第一等人呢?學生即席發言交流,其他學生做適當的評析。七、布置作業1 .摘錄并積累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2 .完成課后練習二。第二課時一、復習鞏固1 .聽寫詞語,進一步鞏固掌握基礎知識。讀積累的經典語句、

11、格言。2 .回顧本文論點及文章結構二、研讀揣摩學生自讀課文8-9段,并思考。(多媒體投影出示問題組)1 .理清作者論證“樂業的重要性”的結構。2 .在這一部分中,作者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3 .文中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用自己的話說說“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的。學生思考,四人小組討論交流,由中心發言人代表本組發言,全班交流。最后明確答案要點:1 .作者先擺出司空見慣的反面的現象,進行批駁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費力,與其“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去做”,不如尋找出樂趣;然后運用設問句“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為什么呢”,轉入論述為什么要樂業,列出了四個理由。2 .

12、作者主要運用了事例論證和道理論證。3 .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警,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三、質疑問難1 .學生發問。學生自由提出問題,鼓勵其他同學按自己的理解解答,教師可做適當引導。2 .教師發問。在論證樂業的重要性時,作者為什么從反面的現象談起,可不可去掉?鼓勵學生討論,踴躍做答,教師做適當點撥。四、體驗反思(多媒體出示)課文中說:“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又說:“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然而,有人卻引

13、用拿破侖的話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討論一下,對這個問題究竟應該怎么看。此問題意在激發學生的逆向思維和批評質疑能力,能辨證的理解人生問題。所討論的問題比較復雜,應根據學生的理解水平來把握討論的深度。本環節采用學生辯論的形式進行,教師作適當發問、引導、點評。五、探討文章的語言特色過渡本文是一篇演講詞,語言通俗,充分體現了口語和演講的特色。試從文中舉出例子,并做說明。可以先讓學生各抒己見,并舉出文中相應的例子。教師做適當補充,最后多媒體出示:1 .引用古籍名言時,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例如對孔子的兩句話:“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做了生動而饒有趣味的講解:“孔子獨獨對于這兩種人便搖頭嘆氣說道:難難!難!,”2 .語言通俗,如話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禪師的故事時,說“這位言行相顧的老禪師,老實不客氣,那一天便絕對的不肯吃飯”。3 .結合演講時的情境,注意和聽眾現場交流。例如,“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里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著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演講最后,“盼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對聽眾直接的心靈訴求。六、課文小結本文是一篇演講詞,主旨鮮明,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文短意長。課文結構層次清晰。開頭就開宗明義地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