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實驗一 A/D與D/A轉換一、實驗目的1通過實驗了解實驗系統的結構與使用方法;2通過實驗了解模擬量通道中模數轉換與數模轉換的實現方法。二、實驗設備1THBCC-1型 信號與系統控制理論及計算機控制技術實驗平臺2THBXD數據采集卡一塊(含37芯通信線、16芯排線和USB電纜線各1根)3PC機1臺(含軟件“THBCC-1”)三、實驗容1輸入一定值的電壓,測取模數轉換的特性,并分析之;2在上位機輸入一十進制代碼,完成通道的數模轉換實驗。四、實驗原理1數據采集卡本實驗臺采用了THBXD數據采集卡。它是一種基于USB總線的數據采集卡,卡上裝有14Bit分辨率的A/D轉換器和12Bit分辨率的D/A
2、轉換器,其轉換器的輸入量程均為±10V、輸出量程均為±5V。該采集卡為用戶提供4路模擬量輸入通道和2路模擬量輸出通道。其主要特點有:1) 支持USB1.1協議,真正實現即插即用2) 400KHz14位A/D轉換器,通過率為350K,12位D/A轉換器,建立時間10s3) 4通道模擬量輸入和2通道模擬量輸出4) 8k深度的FIFO保證數據的完整性5) 8路開關量輸入,8路開關量輸出2. AD/DA轉換原理數據采集卡采用“THBXD”USB卡,該卡在進行A/D轉換實驗時,輸入電壓與二進制的對應關系為:-1010V對應為016383(A/D轉換為14位)。其中0V為8192。其主
3、要數據格式如下表所示(采用雙極性模擬輸入): 輸入AD原始碼(二進制)AD原始碼(十六進制)求補后的碼(十進制)正滿度01 1111 1111 11111FFF16383正滿度1LSB01 1111 1111 11101FFE16382中間值(零點)00 0000 0000 000000008192負滿度+1LSB10 0000 0000 000120011負滿度10 0000 0000 000020000 而DA轉換時的數據轉換關系為:-55V對應為04095(D/A轉換為12位),其數據格式(雙極性電壓輸出時)為: 輸入D/A數據編碼正滿度1111 1111 1111正滿度1LSB1111
4、 1111 1110中間值(零點)1000 0000 0000負滿度+1LSB 0000 0000 0001負滿度0000 0000 0000五、實驗步驟1. 啟動實驗臺的“電源總開關”,打開±5、±15V電源。將“階躍信號發生器”單元輸出端連接到“數據采集接口單元“的“AD1”通道,同時將采集接口單元的“DA1”輸出端連接到接口單元的“AD2”輸入端;2、將“階躍信號發生器”的輸入電壓調節為1V;3. 啟動計算機,在桌面雙擊圖標“THBCC-1”軟件,在打開的軟件界面上點擊“開始采集”按鈕;4. 點擊軟件“系統”菜單下的“AD/DA實驗”,在AD/DA實驗界面上點擊“開始
5、”按鈕,觀測采集卡上AD轉換器的轉換結果,在輸入電壓為1V(可以使用面板上的直流數字電壓表進行測量)時應為00001100011101(共14位,其中后幾位將處于實時刷新狀態)。調節階躍信號的大小,然后繼續觀察AD轉換器的轉換結果,并與理論值(詳見實驗原理)進行比較;5. 根據DA轉換器的轉換規律(詳見本實驗附錄),在DA部分的編輯框中輸入一個十進制數據(如2457,其圍為04095),然后虛擬示波器上觀測DA轉換值的大小;6 實驗結束后,關閉腳本編輯器窗口,退出實驗軟件。六、實驗結果1、A/D轉換結果AD二進制十進制DA十進制二進制000010111101008948245710011001
6、10010000110000110189733419110101011011000010111100118947218410001000100000001010111010889040321111110000000000101110011089343958111101110110(1)000010111101002、D/A轉換結果、 (2) 3958實驗二 數字PID調節器算法的研究一、實驗目的1學習并熟悉常規的數字PID控制算法的原理;2學習并熟悉積分分離PID控制算法的原理;3掌握具有數字PID調節器控制系統的實驗和調節器參數的整定方法。二、實驗設備1THBCC-1型 信號與系統控制理論及
7、計算機控制技術實驗平臺2THBXD數據采集卡一塊(含37芯通信線、16芯排線和USB電纜線各1根)3PC機1臺(含軟件“THBCC-1”) 三、實驗容1利用本實驗平臺,設計并構成一個用于混合仿真實驗的計算機閉環實時控制系統;2采用常規的PI和PID調節器,構成計算機閉環系統,并對調節器的參數進行整定,使之具有滿意的動態性能;3對系統采用積分分離PID控制,并整定調節器的參數。四、實驗原理在工業過程控制中,應用最廣泛的控制器是PID控制器,它是按偏差的比例(P)、積分(I)、微分(D)組合而成的控制規律。而數字PID控制器則是由模擬PID控制規律直接變換所得。在PID控制規律中,引入積分的目的是
8、為了消除靜差,提高控制精度,但系統中引入了積分,往往使之產生過大的超調量,這對某些生產過程是不允許的。因此在工業生產中常用改進的PID算法,如積分分離PID算法,其思想是當被控量與設定值偏差較大時取消積分控制;當控制量接近給定值時才將積分作用投入,以消除靜差,提高控制精度。這樣,既保持了積分的作用,又減小了超調量。五、實驗步驟1、實驗接線1.1按圖4-1和圖4-2連接一個二階被控對象閉環控制系統的電路;圖4-1 數-模混合控制系統的方框圖圖4-2 被控二階對象的模擬電路圖被控對象的傳遞函數為:1.2該電路的輸出與數據采集卡的輸入端AD1相連,電路的輸入與數據采集卡的輸出端DA1相連;1.3待檢
9、查電路接線無誤后,打開實驗平臺的電源總開關,并將鎖零單元的鎖零按鈕處于“解鎖”狀態。2、腳本程序運行2.1啟動計算機,在桌面雙擊圖標“THBCC-1”,運行實驗軟件;2.2順序點擊虛擬示波器界面上的“”按鈕和工具欄上的 “” 按鈕(腳本編程器);2.3在腳本編輯器窗口的文件菜單下點擊“打開”按鈕,并在“計算機控制算法VBS計算機控制技術基礎算法數字PID調器算法”文件夾下選中“位置式PID”腳本程序并打開,閱讀、理解該程序,然后點擊腳本編輯器窗口的調試菜單下“步長設置”,將腳本算法的運行步長設為100ms; 2.4點擊腳本編輯器窗口的調試菜單下“啟動”;用虛擬示波器觀察圖4-2輸出端的響應曲線
10、;2.5點擊腳本編輯器的調試菜單下“停止”,利用擴充響應曲線法(參考本實驗附錄4)整定PID控制器的P、I、D及系統采樣時間Ts等參數,然后再運行。在整定過程中注意觀察參數的變化對系統動態性能的影響;2.6 參考步驟2.4、2.4和2.5,用同樣的方法分別運行增量式PID和積分分離PID腳本程序,并整定PID控制器的P、I、D及系統采樣時間Ts等參數,然后觀察參數的變化對系統動態性能的影響。另外在積分分離PID程序運行過程中,注意不同的分離閾值tem對系統動態性能的影響;2.7 實驗結束后,關閉腳本編輯器窗口,退出實驗軟件。6、 實驗結果(a)位置式PID控制響應曲線(b)增量式PID控制響應
11、曲線(c)積分分離PID控制響應曲線積分分離PID控制算法與常規PID控制算法相對比,通過實驗結果可知:積分分離PID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要比常規PID控制算法控制效果控制效果要好。7、 位置式PID控制算法的腳本程序dim pv,sv,ei,K,Ti,Td,q0,q1,q2,mx,pvx,op 變量定義sub Initialize(arg) 初始化函數WriteData 0 ,1mx=0pvx=0end subsub TakeOneStep (arg) 算法運行函數pv = ReadData(1) 采集卡AD1通道的測量值 sv=2 給定值 K=0.8 比例系數P Ti=5 積分時間常數I T
12、d=0 微分時間常數D Ts=0.1 采集周期 ei=sv-pv 控制偏差 q0=K*ei 比例項 if Ti=0 then mx=0 q1=0 else mx=K*Ts*ei/Ti 當前積分項 end if q2=K*Td*(pvx-pv)/Ts '微分項 q1=q1+mx if q1>4.9 then 積分限幅,以防積分飽和 q1=4.9end ifif q1<-4.9 then q1=-4.9end if pvx=pv pvx為測量值的前項op=q0+q1+q2 PID控制器的輸出if op<=-4.9 then 輸出值限幅 op=-4.9end ifif op
13、>=4.9 then op=4.9end ifWriteData op ,1 輸出值給DA1通道end subsub Finalize (arg) 退出函數WriteData 0 ,1end sub實驗三 最少拍控制算法研究一、實驗目的1學習并熟悉最少拍控制器的設計和算法;2研究最少拍控制系統輸出采樣點間紋波的形成;3熟悉最少拍無紋波控制系統控制器的設計和實現方法。二、實驗設備1THBCC-1型 信號與系統控制理論及計算機控制技術實驗平臺2THBXD數據采集卡一塊(含37芯通信線、16芯排線和USB電纜線各1根)3PC機1臺(含軟件“THBCC-1”)三、實驗容1設計并實現具有一個積分環
14、節的二階系統的最少拍控制。2設計并實現具有一個積分環節的二階系統的最少拍無紋波控制,并通過混合仿真實驗,觀察該閉環控制系統輸出采樣點間紋波的消除。四、實驗原理在離散控制系統中,通常把一個采樣周期稱作一拍。最少拍系統,也稱為最小調整時間系統或最快響應系統。它是指系統對應于典型的輸入具有最快的響應速度,被控量能經過最少采樣周期達到設定值,且穩態誤差為定值。顯然,這樣對系統的閉環脈沖傳遞函數提出了較為苛刻的要求,即其極點應位于Z平面的坐標原點處。1最少拍控制算法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方框圖為:圖7-1 最少拍計算機控制原理方框圖根據上述方框圖可知,有限拍系統的閉環脈沖傳遞函數為: (1) (2)由(1)
15、、(2)解得: 隨動系統的調節時間也就是系統誤差達到零或為一恒值所需的時間,由Z變換定義可知:有限拍系統就是要求系統在典型的輸入信號作用下,當時,恒為零或恒為一常量。N為盡可能小的正整數,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對不同的輸入信號,必須選擇不同的傳遞函數,由理論分析得: 2等速輸入下最小拍控制器的設計 對于一二階受控對象加零階保持器后對象的傳遞函數為: 選擇采樣周期T,將上述傳遞函數離散后得 (3)因為輸入是單位斜坡信號,所以選擇: (4)其中 ,由此可得等速輸入下最少拍算法的控制量為u(k)=(1-B)u(k-1)+Bu(k-2)+ (5)按等速輸入下最少拍無差系統設計的控制器,在等速輸入可使閉環系
16、統的輸出在第二拍(即兩個采樣周期)跟上,此后在采樣點上達到無差。但對于其它典型輸入的適應性較差。4等速輸入下最小拍無紋波控制器的設計按最少拍無差系統設計,最多只能達到采樣點上無偏差,而不能保證相鄰兩采樣點間無紋波。最少拍無紋波設計,不僅要做到采樣點上無偏差,而且要做到采樣點間無紋波。 根據式(3)以及等速輸入下最少拍無紋波的條件,可以求得: 兩式聯立求解得,所以有 由此可得等速輸入下最少拍無紋波的算法: 五、實驗步驟1、實驗接線1.1根據圖7-1連接一個積分環節和一個慣性環節組成的二階被控對象的模擬電路;圖7-1 二階被控對象的模擬電路圖實驗系統被控對象的傳遞函數為:其中:R1=200K,R2
17、=100K,R3=100K,C1=10uF,C2=10uF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方框圖為:圖7-2 最少拍計算機控制原理方框圖1.2用導線將該電路的輸出端與數據采集卡的輸入端“AD1”相連,電路的輸入端與數據采集卡的輸出端“DA1”相連,數據采集卡的輸出端“DA2”與輸入端“AD2”相連;1.3待檢查電路接線無誤后,打開實驗平臺的電源總開關,并將鎖零單元的鎖零按鈕處于“解鎖”狀態。2、腳本程序運行2.1啟動計算機,在桌面雙擊圖標“THBCC-1”,運行實驗軟件;2.2點擊虛擬示波器界面上的“”按鈕對二階被控對象的電路進行測試,分別測取慣性環節的放大系數、時間常數以及積分環節的積分時間常數;2.3打開
18、工具欄上的 “” 按鈕(腳本編程器);在腳本編輯器窗口的文件菜單下點擊“打開”按鈕,并在“計算機控制算法VBS計算機控制技術基礎算法”文件夾下選中“最少拍算法(有紋波)”腳本程序并打開,閱讀、理解該程序,然后點擊腳本編輯器窗口的調試菜單下“步長設置”,將腳本算法的運行步長設為200ms; 2.4點擊腳本編輯器窗口的調試菜單下“啟動”;用虛擬示波器觀察圖7-1輸出端與采集卡的輸出端“DA2”的實驗波形; 2.5點擊腳本編輯器的調試菜單下“停止”,同時在窗口上點擊“打開”按鈕,在“計算機控制算法VBS計算機控制技術基礎算法”文件夾下選中“最少拍算法(無紋波)”腳本程序并打開,閱讀、理解該程序,然后
19、在“腳本編輯器”窗口上點擊“啟動”按鈕,用示波器觀察圖7-1輸出端與采集卡的輸出端“DA2”的實驗波形;2.6 實驗結束后,關閉腳本編輯器窗口,退出實驗軟件。6、 實驗結果1 二階被控對象的電路圖。見圖7-1 二階被控對象的模擬電路圖2 根據最少拍有紋波控制的算法編寫腳本程序。dim sv,pv,op,opx,opxx,ei,eix,eixx,Ts,A,B,k,Ti,x 變量定義sub Initialize(arg) 初始化函數WriteData 0 ,1WriteData 0 ,2opx=0opxx=0eix=0eixx=0end subsub TakeOneStep (arg) 算法運行函
20、數pv = ReadData(1) 采集卡AD1、2通道的測量值sv=sv+0.03 斜坡信號的產生Ts=0.2 采集周期if sv>=4.8 thensv=4.8 斜坡輸出的最大值end if ei=sv-pv 控制偏差Ti=1k=0.5C=exp(-Ts/Ti)A=Ts+Ti*C-TiB=(Ti-Ti*C-Ts*C)/Aop=(1-B)*opx+B*opxx+2*ei/(k*A)-(1+2*C)*eix/(k*A)+C*eixx/(k*A) 控制輸出值eixx=eixeix=eiopxx=opxopx=opif op<=-4.9 then 輸出值限幅op=-4.9end ifi
21、f op>=4.9 thenop=4.9end if WriteData op ,1 輸出值給DA1通道WriteData sv ,2 斜坡信號給DA2通道end subsub Finalize (arg) 退出函數WriteData 0 ,1WriteData 0 ,2end sub3最少拍有紋波、無紋波控制時系統輸出響應曲線。(a) 最少拍有紋波控制響應曲線(b)最少拍無紋波控制響應曲線實驗四 單閉環直流調速系統一、實驗目的1掌握用PID控制規律的直流調速系統的調試方法;2了解PWM調制、直流電機驅動電路的工作原理。二、實驗設備1THBCC-1型 信號與系統控制理論及計算機控制技術實
22、驗平臺2THBXD數據采集卡一塊(含37芯通信線、16芯排線和USB電纜線各1根)3PC機1臺(含軟件“THBCC-1”)三、實驗原理直流電機在應用中有多種控制方式,在直流電機的調速控制系統中,主要采用電樞電壓控制電機的轉速與方向。功率放大器是電機調速系統中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及價格對系統都有重要的影響。過去的功率放大器是采用磁放大器、交磁放大機或可控硅(晶閘管)。現在基本上采用晶體管功率放大器。PWM功率放大器與線性功率放大器相比,有功耗低、效率高,有利于克服直流電機的靜摩擦等優點。PWM調制與晶體管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1PWM的工作原理圖13-1 PWM的控制電路上圖所示為SG3525為
23、核心的控制電路,SG3525是美國Silicon General公司生產的專用PWM控制集成芯片,其部電路結構及各引腳如圖13-2所示,它采用恒頻脈寬調制控制方案,其部包含有精密基準源、鋸齒波振蕩器、誤差放大器、比較器、分頻器和保護電路等。調節Ur的大小,在A、B兩端可輸出兩個幅度相等、頻率相等、相位相互錯開180度、占空比可調的矩形波(即PWM信號)。它適用于各開關電源、斬波器的控制。2功放電路直流電機PWM輸出的信號一般比較小,不能直接去驅動直流電機,它必須經過功放后再接到直流電機的兩端。該實驗裝置中采用直流15V的直流電壓功放電路驅動。3反饋接口在直流電機控制系統中,在直流電機的軸上貼有
24、一塊小磁鋼,電機轉動帶動磁鋼轉動。磁鋼的下面中有一個霍爾元件,當磁鋼轉到時霍爾元件感應輸出。4直流電機控制系統如圖13-3所示,由霍耳傳感器將電機的速度轉換成電信號,經數據采集卡變換成數字量后送到計算機與給定值比較,所得的差值按照一定的規律(通常為PID)運算,然后經數據采集卡輸出控制量,供執行器來控制電機的轉速和方向。圖13-2 SG3525部結構圖13-3 直流電機控制系統四、實驗步驟1、實驗接線1.1 用導線將直流電機單元24V的“+” 輸入端接到直流穩壓電源24V的“+”端;1.2 用導線將直流電機單元05V的“+”輸入端接到數據采集卡的“DA1”的輸出端,同時將UO的“+”(霍耳輸出
25、)輸出端接到數據采集卡的“AD1”處;1.3打開實驗平臺的電源總開關。2、腳本程序運行2.1啟動計算機,在桌面雙擊圖標“THBCC-1”,運行實驗軟件。2.2 順序點擊虛擬示波器界面上的“”按鈕和工具欄上的 “” 按鈕(腳本編程器);2.3在腳本編輯器窗口的文件菜單下點擊“打開”按鈕,并在“計算機控制技術應用算法”文件夾下選中“直流電機”腳本程序并打開,閱讀、理解該程序,然后點擊腳本編輯器窗口的調試菜單下“步長設置”,將腳本算法的運行步長設為50ms;2.3點擊腳本編輯器窗口的調試菜單下“啟動”;觀察直流電機的運行情況。2.4 當直流電機的轉速穩定在設定值后,再點擊“腳本編輯器”窗口上 “停止”按鈕,重新配置P、I、D的參數或改變算法的運行步長,并再次運行算法程序,觀察直流電機的運行情況;2.5 實驗結束后,關閉腳本編輯器窗口,退出實驗軟件。五、實驗結果1畫出直流電機控制系統的方框圖。如圖13-3所示2 分析P、I、D控制參數對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齒輪技術員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智能教學設備運維師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知識圖譜工程師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湖南省邵東三中2025屆高一下化學期末監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新疆昌吉市第九中學高一化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第六單元名著導讀《水滸傳》基本知識點梳理+2025-2026學年統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
- 中子星吸積現象-洞察及研究
- 桐廬退役警犬管理辦法
- 北京社區規約管理辦法
- 材料安裝合同管理辦法
- 高中英語必背3500單詞表完整版
- 大連農商銀行2024年招聘172人管理單位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GB/T 4074.21-2018繞組線試驗方法第21部分:耐高頻脈沖電壓性能
- GB/T 26323-2010色漆和清漆鋁及鋁合金表面涂膜的耐絲狀腐蝕試驗
- 逆向工程技術-課件
- 基于PLC交流變頻調速系統的設計 畢業設計(論文)
- 齊魯醫學健康知識-遠離“三高”
- 安徽省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
- 2019-2020學年湖南長沙長郡中學高一入學分班考試數學卷(常用)
- 職業安全衛生知識競賽題
- SLAP損傷的治療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