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現(xiàn)代詩歌二首1我愛這土地_教案1_第1頁
3現(xiàn)代詩歌二首1我愛這土地_教案1_第2頁
3現(xiàn)代詩歌二首1我愛這土地_教案1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愛這土地【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熟讀并背誦 ,把握詩歌的內在旋律與和諧節(jié)奏。2把握詩歌的意象 ,領會其象征意義。能力目標1品味詩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2體會詩歌中優(yōu)美的意境 ,感受涌動著的激情。3把握詩歌的主題。提高閱讀和鑒賞詩歌的能力。德育目標體味詩歌抒發(fā)的戀土深情和思鄉(xiāng)愁緒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教學重難點】理解詩歌意象 ,體會詩人真摯的情感。【教學難點】感受詩歌中涌動著的激情 ,把握詩歌主題。【教學方法】1誦讀法:通過有感情地誦讀 ,把握詩歌的內在旋律與和諧節(jié)奏 ,認真體味詩歌蘊含的深沉情感。2探究欣賞法:如對詩歌意象和主題的解讀。【教學過程】一、導語設計誰不愛自己的母親?誰不愛

2、自己的祖國?穿越時空 ,只有一種感情能將民族的心聯(lián)系起來 ,那就是對祖國深深的愛戀。早在1938年 ,著名詩人艾青就眼含熱淚對祖國母親唱了一首深情的贊歌?我愛這土地?。今天 ,我們起去感受詩人澎湃著的靈魂。(板書文題、作者)二、資料助讀媒體投影:艾青和?我愛這土地?艾青19102019 ,原名蔣海澄 ,浙江金華人。他生長在農村 ,自幼為貧苦農婦哺養(yǎng) ,對我們民族的主體農民有著兒子般的深情。長大后的曲折經歷、坎坷遭遇 ,使他很快成長為個革命者。1929年赴法國留學 ,并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1932年回國 ,在獄中寫成詩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 ,奠定了在詩壇的地位。他的早期詩作多詛咒黑暗 ,風格渾厚質

3、樸 ,調子沉重憂郁 ,但對生活充滿希望與憧憬。他的抗戰(zhàn)時期的詩作 ,為覺醒了的民族而歌唱 ,風格高昂。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陽?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詩作還有抒情長詩?光的贊歌?古羅馬的大斗技場?等。?我愛這土地?寫于抗日戰(zhàn)爭開始后的1938年 ,當時日本侵略軍連續(xù)攻占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闊地區(qū) ,所到之處瘋狂肆虐 ,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國人民奮起抵抗 ,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 ,滿懷對祖國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 ,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詩。三、感知、研習詩歌?我愛這土地?l教師深情地范讀全詩。2學生自由誦讀。教師作誦讀提示:這首詩無固定的節(jié)律 ,不押

4、韻。它主要由句中停頓和句末停頓構成一定的節(jié)拍。誦讀時要著重體會由詩中感情起伏所構成的“內在節(jié)奏。例如: 我愛這土地假設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3指定學生誦讀全詩 ,教師作簡要點評。4 ,思考:詩歌是按怎樣的思路抒寫的?教師引導學生概括后明確:全詩以“假設領起 ,用“嘶啞形容鳥兒的歌喉。接著續(xù)寫出歌唱的內容 ,并由生前的歌唱 ,轉寫鳥兒死后魂歸大地 ,最后轉由鳥的形象代之。以詩人自

5、身形象 ,直抒胸臆 ,托出了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心。5精彩研讀。學生合作研討:1詩人為何不用“珠圓玉潤之類的詞而用“嘶啞形容鳥兒唱的歌喉?從中你可體會到什么?2鳥兒歌唱的內容中 ,“土地“河流“風“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義。結合時代特征 ,說說它們有哪些象征意蘊?3詩句“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4詩歌的第二節(jié)與第一節(jié)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把第二節(jié)去掉 ,詩歌主題的表達將會受到怎樣的影響?6學生研討后答復 ,教師明確:1詩人選用“嘶啞一詞 ,就把杜鵑啼血般的奉獻者形象賦予了悲憤的愛國者 ,它充滿著因沉重的苦難和憂郁的負荷而生發(fā)的焦灼與浩嘆 ,傳遞著與時代同步的憂患濤情 ,所以用

6、“嘶啞一詞十分傳神。如果換用“珠圓玉潤“動聽等別的字眼 ,就不能使人體味到歌者經歷的坎坷、悲酸和對祖國、對土地、對人民執(zhí)著的愛。2上述一系列意象表達了歌唱的豐富內涵:暴風雨打擊著的土地 ,悲憤的河流 ,激怒的又溫柔的黎明隱喻了祖國大地遭受的苦難 ,人民的悲憤和激怒 ,對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長了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的象征 ,“悲憤的河流“激怒的風可以看作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對抗精神的象征 ,“溫柔的黎明預示著人民為之奮斗獻身的獨立自由的曙光 ,必將降臨于這片土地。3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 ,將自身融進大地 ,隱含了一種敢于犧牲自我之意。4如果說第一節(jié)是對“愛土地祖國主題的抒情性的鋪陳描述。第二節(jié)短小精悍的兩行那么可看作是對主題的高度凝練的概括。去掉第二節(jié) ,詩意那么得不到提煉和強化。6學生熟讀背誦全詩。四、課堂小結同學們 ,“土地是艾青詩歌的中心意象之一 ,它凝聚著詩人對祖國大地母親最深沉的愛。讀?我愛這土地? ,我們感受著那個苦難年代 ,愛國知識分子對祖國的最真摯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