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的回想》教案_第1頁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_第2頁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_第3頁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_第4頁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二課本命年的回想【教學目標】一、 三維目標:1.梳理思路,理清結構,初步理解課文內容;2.正確簡潔地概括所寫過年習俗;3.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發自主意識和探究精神。二、具體目標:1.檢查、落實字詞;2.理清思路,整體感知課文;3.梳理思路,理清結構,初步理解課文內容;4.正確簡潔地概括所寫過年習俗;5.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發自主意識和探究精神。【教學重難點】1.正確簡潔地概括所寫過年習俗;2.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發自主意識和探究精神。【課時安排】兩課時【教學設計】課前延伸1.閱讀課文,初步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2.學生自主學習完成老師布置

2、的預習題。(課時金練字詞練習)3. 準備歌曲:新年好4.學生收集關于本命年和作家作品的有關資料。(1)什么是本命年? 有一個謎語,謎面是:“中國人有12億,每個人都有一個”,謎底就是“生肖屬性”。這些生肖依次是十二種動物,如:鼠、牛、虎,十二年輪回一次。本命年就是一個人的歲數是十二或十二的倍數時,這一年就是他自己的本命年。本文作者寫作時,是60歲,剛好是12的倍數,因此說是本命年。(2)作者簡介劉紹棠,1936年生于北京通縣儒林村。48年參加革命,49年開始發表作品。52年他的小說青枝綠葉就被選入高中語文教材,當時他正在潞河中學讀高一。1953年參加共產黨。55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習。56年加

3、入中國作家協會。 1997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3)二十四節氣:春(立春)雨(雨水)驚(驚蟄)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天,夏(立夏)滿(小滿)芒(芒種)夏(夏至)暑(小暑、大暑)相連秋(立秋)處(處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霜(霜降)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小寒)大(大寒) 課內探究第 一 課 時一、導入新課。1.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或者說我們的家鄉)有哪些節日嗎?你們認為最隆重的節日是什么呢? 春節是我們辛苦一年,歡慶五谷豐登,享受勞動成果的節日。我們在這個節日里展望未來,祈求好運,祝愿平安幸福。我們在這個節日里合家團聚,增進親情,密切人際關系,和和美

4、美奔前程。 同學們已過十幾個春節了,本地的年怎樣過,大家應當有所了解。然而在京郊運河,幾十年前是怎樣過年的呢?今天我們就隨著著名的鄉土作家劉紹棠到北京通縣儒林村(也就是作者的家鄉)-京郊運河去過一次年,領略一下那兒的民俗風情吧。 2.宋朝詩人王安石寫過一首詩元日,哪位同學會背,請給大家背一下。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請問:這首詩描寫了我們中國哪個民間傳統節日?(春節)誰能說一說我們這里過年都有那些習俗?你喜歡過年嗎?我們現在過年的氣氛已經很淡了,所以有的同學會覺得過年沒什么意思,那么,就讓我們通過著名鄉土作家劉紹棠的本命年的回想這篇文章去感受一下濃濃的

5、年味兒。二、檢查預習。(1)學習小組互批預習題,共同糾偏解疑。(2)各學習小組向全班匯報自主學習課文的初步感受; (3)展示收集的關于本命年和作家作品的有關資料。三、明確任務,圈點批注。1.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出示幻燈片】(1)寫這篇文章時,作者多大年齡?從哪兒可以看出?(2)本命年時,作者回憶起什么往事?(3)春節是二十四節之一嗎?你是怎么知道的?(4)作者回憶的過年持續了多長時間?經歷了怎樣的過程?2.圈點批注:(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揣摩語氣、語意及作者的感情。(2)教者播放視頻朗讀,選學生要求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朗讀最喜歡的部分。(3)用圈點批注法,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3.小組交流,

6、班內探究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全班學生前后四人為一小組,交流學習成果,并進行合作學習。(1)各小組代表匯報探討結果,呈交小組學習中的疑難問題。(2)對各小組的學習結果,集體點評、質疑、糾偏,直至達成共識。寫這篇文章時,作者多大年齡?從哪兒可以看出?明確:60“高齡”;從文章最后可以看出:“今年歲逢丙子,是我的本命年,60高齡回憶往事,頗有返老還童之感。”本命年時,作者回憶起什么往事?明確:炒年貨;喝臘八粥;買糖果;挑絨花;殺牲畜;備食物;送灶神;換門神; 除夕夜; 拜新年春節是二十四節之一嗎?你是怎么知道的?明確:不是。二十四節氣:春(立春)雨(雨水)驚(驚蟄)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天,

7、夏(立夏)滿(小滿)芒(芒種)夏(夏至)暑(小暑、大暑)相連秋(立秋)處(處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霜(霜降)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小寒)大(大寒)作者回憶的過年持續了多長時間?經歷了怎樣的過程?明確:作者回憶的過年持續了一個月,經歷了:預熱 增溫 紅火 發燒第 二 課 時一、精講點撥,突出規律。(1)作者回想了兒時過年時的哪些風俗?(請用三四字以動詞+名詞的格式概括出這些活動。)明確:作者回想了兒時過年時的十個風俗:炒年貨;喝臘八粥;買糖果;挑絨花;殺牲畜;備食物;送灶神;換門神; 除夕夜; 拜新年(2)按什么順序寫的?有什么作用?明確:這十個事情是按照時間順

8、序寫的,能使結構清晰,條理清楚。(3)這些活動中,你們最想參與其中的哪些活動?生1:我最想參與“炒年貨”,“玉米粒兒在拌著熱沙子的鐵鍋里畢剝畢剝響”讓我想起小時候在老家爺爺炒花生、炒蠶豆的情景,而且文中“奶奶手拿著鍋鏟,口中念念有詞:臘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多有趣啊!況且,我還有得吃啊。生1繼續說:她在保佑我們全家不生病。生2:我最喜歡“守歲”,因為可以拿壓歲錢。生3:我最想參與吃臘八粥,臘八粥由“小米、玉米糝兒、紅豆、紅薯、紅棗、栗子”熬成,營養豐富;“占全了色香味”達到了食品的高境界,肯定十分好吃。生4:我最想參與送灶王爺,從糖果上摳下幾塊糖粘兒,抹在灶王爺的嘴唇上,叮囑他“上天

9、言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非常有趣。(4)這些活動體現了京郊運河地區人民的哪些特點?字里行間又融入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生1:他們重視過年。生2:可以看出他們熱愛生活。生3:他們勤勞,淳樸。生4:他們純真可愛。生5:可以感受到作者熱愛父老鄉親的濃濃鄉情。二、深度探究:(1)結合你自己過年的經歷,說說大家為什么那么喜歡過年?你如何認識文中所寫的這些過年習俗?(2)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幾十年前的過春節與我們過的春節有什么不同?(3)過去過年與現在過年相比,沒變的是什么?先四人小組探究,后各小組代表匯報探討結果,并對各小組的結果,集體點評、質疑、糾偏,直至達成共識。聽視頻朗讀,學習

10、小組內分角色朗讀。明確:(1)結合你自己過年的經歷,說說大家為什么那么喜歡過年?你如何認識文中所寫的這些過年習俗?辛苦一年,幸喜五谷豐登,享用一下勞動成果。展望來年,祈求好運,祝愿平安幸福。合家團聚,增進親情,密切鄰里和整個村落的人際關系,上上下下,遠遠近近,和和美美奔前程。(2)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幾十年前的過春節與我們過的春節有什么不同?生1:晚上看春節聯歡晚會。 生2:不單放爆竹,還放煙火禮花。生3:在飯店吃年夜飯。生4:手機短信,電話拜年。生5:還可以外出旅游。(3)過去過年與現在過年相比,沒變的是什么?生1:不變的是對勞動成果的享受,對幸福生活的品味。 生2:不變

11、的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祈盼和祝愿。生3:不變的是親情友情鄉情。這正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內涵所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為一名炎黃子孫,我們應該知道我們的民俗,知道我們民俗文化的深刻內涵。這正是作家劉紹棠所要告訴我們的。三、涵詠積累,有效鞏固。(1)抄寫文中優美詞句;(2)現在,西方的什么“圣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等對中國的傳統節日形成了很大的沖擊,而韓國申報“江陵端午祭”為“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對這些問題你是怎樣看的?你認為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傳統節日?生1:我們要重視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冬至節、端午節、七夕節、清明節、元宵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生2:洋節日也有象征親情的

12、母親節、父親節。生3:我也喜歡過一些洋節日,其實并不在乎過的是什么節日,只是在這個節日里可以玩,是一種娛樂的方式。生4:我認為我們過外國節日是在吸取外國的一些好的內容,這是可以的,但是我們也應該要更加關注我們的傳統節日,關注外國節日固然不傷大雅,但是我們卻不應該將外國節日看得比我國的傳統文化更重要,過外國節日只不過是一種娛樂而已,而我們的傳統文化卻已是根深蒂固,它是屬于我們自己的。(全班鼓掌)生 5:韓國申報“江陵端午祭”為“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是我們中國人的恥辱。生6:韓國“申遺”成功,不表示中國就不可以再申報端午節遺產保護。生7:我們要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為中國的繁榮強大做出自己的努力生8: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我們千萬不能丟,對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