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玉)大學語文(高職版)(第二版)第二十七課 狙公_第1頁
(徐中玉)大學語文(高職版)(第二版)第二十七課 狙公_第2頁
(徐中玉)大學語文(高職版)(第二版)第二十七課 狙公_第3頁
(徐中玉)大學語文(高職版)(第二版)第二十七課 狙公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 案 首 頁授課時間年 月 日課次時數課型新授課課題(章節、標號和本課的題目)狙 公教學目標(從傳授知識、訓練技能兩方面說明):一、了解作家作品。二、形象地揭露了統治者對百姓的殘酷波徐與壓榨,說明統治者“使民以術”,使用欺騙、暴力手段,雖能得逞于一時,但終究會遭到百姓的反抗,借此警告統治者對百姓不可涸澤而漁,否則會官逼民反。三、掌握這則寓言帶敘帶議,敘事簡潔生動,說理一針見血,既體現了作者政治家的見識,又顯示了文學家的才氣。重點、難點:重點: 把握這則寓言的寓意。難點:掌握這則寓言的寫作特色。教學方法(講授法、練習法、講練綜合法、討論法、實驗觀察法、模擬法)及教具應用:教學方法:講授法、講練

2、綜合法、討論法教具:PPT課件 圖片板書設計(主板書標題、層次、圖形位置、分欄區個數、副板書位置等):狙 公本文選自郁離子 文體寓言寓意:告誡統治者不要殘酷剝削人民,一旦人民覺悟了,將會起來反抗,最終將淪為像狙公那樣可悲的下場。作業:完成課后思考與練習后記(經驗、不足):教 案 內 容教學過程(講授內容、專業案例、職業案例、育人案例、提問內容與方法、導入方法、輔助教學手段的使用、時間把握、作業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劃、結束方式):重點環節提 示一、導入新課中國民間寓言極為豐富,一般比較短小。各族人民創作的寓言,多以動物為主人公,利用它們的活動及相互關系投進一種教訓或喻意,達到諷喻的目的。反映了勞動

3、人民健康、樸實的思想,閃耀著人民無窮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劉基的一篇寓言狙公。二、板書課題 狙公(一)關于寓言1.寓言的定義有所隱含的語言。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常帶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用假托的故事或擬人手法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寓”有“寄托”的意思。將深刻的道理揭示。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是民間口頭創作。在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中,經常采用寓言闡明道理,保存了許多當時流行的優秀寓言,如:亡鈇、攘雞、揠苗助長、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等,其中莊子與韓非子收錄最多。2.寓言

4、的特點(1)鮮明的教育性(2)強烈的諷刺性(3)故事情節的虛構性(4) 語言精煉,極富表現力(5) 一般篇幅短小,結構緊湊(6) 常用手法為:比喻,夸張,象征,等手法(二)關于作者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明初軍事謀略家,漢族,字伯溫,謚號文成,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出生于江浙行省處州路青田縣南田山武陽村(今南田山武陽村于1948年劃歸溫州文成縣)。祖籍江西宜豐天寶祖父劉順七,父親劉之奇世居天寶。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使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為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

5、子房也。”劉基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在政治、軍事、天文、地理、文學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詣,著作有:郁離子、覆瓿集、寫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經以上均收錄于誠意伯文集、賣柑者言、百戰奇略、時務十八策、火龍神器陣法 這些是后人托名附會的。此外,民間亦有多部與劉伯溫有關的小說。當中,有說他經常微服出巡,體察民情。亦有說他很會占卜,常裝扮成道士,并著有燒餅歌,向朱元璋暗示大明日后所發生的事,甚至明亡之后數百年的事。不過,由于劉伯溫早在洪武八年就已離世,使這些故事和預言的真確性存疑。其中的郁離子,郁,有文采的樣子;離,八卦之一,代表火;郁離,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謂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

6、抵文明之治。“郁離子”是劉伯溫的托稱,劉寫作郁離子的時候,是在他4750歲,一生中最鼎盛之際,此前的半生他郁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負,后來被奪去兵權,遂棄官歸隱家鄉青田山中,發憤而著郁離子。書成不久,他即出山離家,成為朱元璋的親信謀士,協助朱元璋建立了統一的明王朝。郁離子不僅集中反應了作為政治家的劉伯溫治國安民的主張,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觀、哲學思想、經濟思想、文學成就、道德為人以及淵博學識。在寫作郁離子的過程中,劉伯溫的整個思想體系,尤其是對社會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張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統。教 案 內 容教學過程(講授內容、專業案例、職業案例、育人案例、提問內容與方法、導入方法、輔助教學手段的使用、時

7、間把握、作業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劃、結束方式):重點環節提 示(三)文體本文選自郁離子文體寓言(四)學習課文1.朗讀課文2.翻譯課文楚國有個以養獼猴為生的人,楚國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獼猴工作,叫老猴率領著小猴子上山去,摘取草木的果實,賦收十分之一來奉養自己.有的猴子數量不足,就鞭打他們.猴子們飽受痛苦,卻不敢違背.一天,有只小猴對眾猴說:"山上的果樹,是狙公種的嗎?"大家說:"當然不是,是天生的."小猴子又問:"除了狙公我們都不能去采嗎?"大家說:"不是啊!誰都能去采."又

8、問:"那么我們為什麼要仰賴他,還要被他奴役呢?"話還沒說完,眾猴都覺醒了.當晚,群猴一起等候狙公睡覺的時候,就破開獸欄,拿走他的存糧,一塊兒跑進森林,不再回來.狙公最后活活餓死.郁離子說:"世上那種賣弄權術奴役人民而不依正道來規范事物的人,就像狙公吧!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覺醒,才能讓他得逞,一旦有人開啟民智,那他的權術就窮盡了."3.理解文言詞語(1)狙(j)公:養猴的人.狙:猴(2)部分:部署,分派.(3)為之役:供他驅使. (4)寤:通"悟".這里可指覺醒 (5)伺:窺察.(6)柙:xiá關野獸的籠子.(7)箠:chu

9、37;鞭子.(8)樹:種植(9)自奉:奉養自己(10)旦日:清晨(11)什一:十分之一4.理解文言句子(1)楚有養狙以為生者 .定語后置. 以養狙為生(2)必部分眾狙于庭 .介詞后置 .于庭部分眾狙(3)然則吾何假于彼而為之役乎. 被動 .為:被(4)破柵毀柙 .互文 .破毀柵柙5.句子翻譯 (1)群狙皆畏苦之,弗之違也。 猴子們怕死了,覺得很苦,卻不敢違背(2)一日,有小狙謂眾狙曰:“山之果,公所樹與?”有一天,有只小猴子問大家說:山上的果子,是狙公種的嗎 6.分析課文(1)“群狙皆畏苦”的原因是什么?鞭打他們 (2)說說這則寓言給你的啟示 不能過分地依賴他人,要有自己的主見。教 案 內 容

10、教學過程(講授內容、專業案例、職業案例、育人案例、提問內容與方法、導入方法、輔助教學手段的使用、時間把握、作業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劃、結束方式):重點環節提 示 (4)旦日必部分眾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實,賦什一以自奉。象征統治者對人民橫征暴斂,剝削壓榨。(5)或不給,則加鞭箠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違也。 意謂人民在高壓統治下苦不堪言,卻不敢起而反抗。(6)一日,有小狙謂眾狙曰:“山之果,公所樹與?”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 得而取與?”曰:“否,皆得而取也。” 作者刻意安排小狙對眾狙提出質疑,刺激眾狙去思考所受的不合理待遇,頗有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意味。(7)“然則吾何假于彼

11、而為之役乎?”言未既,眾狙皆寤。在小狙的激問下,眾狙恍然大悟,象征人民自我權益意識的覺醒。(8)其夕,相與伺狙公之寢,破柵毀柙,取其積,相攜而入于林中,不復歸。狙公卒餒而死。 群居的集體反抗終于使自己獲得了自由,正如只要人民起而反抗,暴政終將滅亡。(9)郁離子曰:“世有以術使民而無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覺也,一旦有開之,其術窮矣。” 作者勸戒統治者,應以正道法度來治國,千萬不要弄權術,奴役人民。如果施政過苛,終會官逼民反,這就是暴政必亡的道理啊!7.修辭手法設問:非公不 得而取與? 象征:以群狙象征被統治的人民,以狙公象征統治者。對偶:破柵毀柙 (句中對)8。中心治理國家要靠法度,而不是權術,蒙蔽群眾使其不察內情,不明真相,只能得于一時,一旦大家覺醒,其權術也就一文不值了。9. 寓意告誡統治者不要殘酷剝削人民,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