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山 東 中 恒 建 設 集 團 有 限 公 司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工程名稱:市文莊片區公共租賃住房項目施工單位:中恒建設集團 編制人:黃錦平編制日期:2011-10-10土方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為,位于市二環南路和濟微路交叉口、104國道南行約1.2公里處,該工程包括:22#樓、27#與E區車庫,總建筑面積為38549.64平方米(22#樓建筑面積18438.27,27#樓建筑面積18611.34,E區車庫建筑面積為1500,地下一層),其中22#樓、27#樓為地下三層,功能為戊類儲藏室,地上三十層,功能為公租房,層高2.8米建筑總高度:89.60米。(二)土方開挖1、開挖準備:根據
2、綜合平面圖,開挖前應根據總平面圖與規劃局要求,對整個建筑物進行測設,再根據建筑平面圖對主要軸線進行測試,設置好定位樁,用灰線和木樁標出建筑物外輪廓位置、坑頂位置、坑底位置、樁點位置妥善保護。(1)審查設計圖紙,核對平面尺寸和坑底標高,摸清地下構筑物與地下管線分布情況,與甲方確認。(2)現場工程定位放線工作已完成,場區的控制網點已設立,且不受土方開挖的影響。(3)開挖邊線已用白灰撒好,其圍的障礙物不影響土方開挖。2、土方開挖:采用機械挖土,人工清槽,余土用自卸汽車運至場外甲方指定地方。基坑一次開挖,先挖至設計標高0.2M處,然后由人工挖至設計基低標高。土方開挖考慮護坡方案,開挖時與支護密切配合,
3、遵循先支后挖的原則。土方開挖時,應注意開挖時有無暴露出來的文物或原有地下水電管線,如發現文物或原有地下水電管線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同時要立即報告有關部門,待有明確的處理意見后方可恢復正常施工。對地下水管應與時采取有力措施截流,截斷由此流向基坑的外來水源。并修筑地面排水溝,防止排水回流,向基坑流淌和沖塌邊坡。如萬一在開挖中發現古物古墓應與時向業主和監理報告,并積極配合文物單位做好現場的安全保護工作,全力支持文物單位的考察,服從有關部門對現場的處理意見。人工清槽,清槽時再在槽四壁設標高控制點。釬探:土方挖完后,應進行釬探,探孔間距1.5-2.0M,呈梅花狀布置,釬桿直徑25MM,錘重8磅,
4、自由落距50cm,釬探深度2.5m, 釬探時應做好,并畫好釬探平面圖,釬探應進行灌砂處理,每灌30cm左右,應用鋼筋仔細搗實。3、排水措施:1)基坑開挖前,應在基坑四周上口外側1m以外設置水泥圍堰,基坑外排水與下水接通,防止雨水從地面流入基坑。2)為防止基坑積水,基坑沿四周設置排水溝,在基坑邊設集水坑,與時將積水抽出基坑。4、注意事項:1)挖土過程中應有測量工與時將標高引測至基坑壁上,并隨時檢測,避免超挖。2)基坑開挖完畢后,應與時進行釬探和驗槽,并盡快打上墊層,以防擾動。3)嚴禁在基坑邊大量堆載或載重車輛穿行,并設專人對基坑壁進行觀測,發現問題與時處理。4)基礎施工時,派專人負責巡視,一旦出
5、現危險預兆應與時報告并立即通知撤離。5)基槽上口500mm處設鋼管護欄,并用紅白漆做出突出標記,外掛密目安全網,夜間設警示燈。(三)土方回填工程1、整體部署:(1)因工期需要,同時考慮保證各類回填土的施工質量,在基礎驗收完后就立即組織施工,采用機械運輸,機械夯實的方式進行。(2)安裝專業要求:室外埋土管線在回填過程中穿插施工,一次性敷設完畢;室管線、排水溝在回填過程中不考慮敷設,待回填完畢后,采用人工開挖、人工砌筑敷設、人工回填的方式敷設;避雷埋地線按安裝專業要求一次性敷設完畢。2、交叉作業:在回填土施工過程中,需與其有交叉作業的分項工程有:主體結構施工、安裝管道、管線敷設等。由于穿插施工的工
6、序多且頻繁,對交叉作業中的安全監控、上道工序的成品保護等要求高,故應對作業人員進行分項安全、技術等交底。對安裝專業敷設的管線,應在回填同部位土方時,通知安裝專業人員進行事前檢查、過程監控,避免隱蔽不合格分項造成返工現象。3、作業條件:(1)地基處理施工前必須經過勘察、設計、甲方、監理、施工五方對基槽的共同驗收后,方可進行。(2)室外回填須基礎結構已驗收完畢,需隱蔽驗收的工序已施工完畢并經監理單位檢查驗收完畢,隱檢手續已完畢方可進行。標高控制線已設置完畢,以用于控制回填土的標高與厚度,機械已準備就緒,并確認無故障,能保證連續施工需要。施工人員已準備就緒,并對其進行各類安全、技術要求交底完畢。安裝
7、專業:根據回填部位的不同,各類室外管道已做好管線預埋預留并經監理單位驗收,同意隱蔽;避雷預埋已施工完畢,并會同建設、監理單位測試合格,同意隱蔽。4、操作工藝(1)基坑清理、驗收:土方回填前,應分區段將基坑的各類雜物清理干凈,清理根據雜物的不同,按以下幾種方式進行分類處理,合格后組織報驗。木方、模板、鋼筋頭、鐵器、PVC管、塑料類、棉麻類等易腐爛或易銹蝕的垃圾或雜物應全部清理出回填基面。局部有積水的,應徹底清理,并對基層含水率過大的基層土方進行翻曬,晾曬不能達到要求的,摻和干土或石灰粉拌和,避免回填夯實時,出現“橡皮土”現象。(2)土料準備、測量放線:原料土應提前測定含水率,并根據實際含水率進行
8、晾曬或撒水加濕,使其在攪拌前的含水率超過最佳含水率23%,以保證在攪拌、運輸過程中的水分損失量,保證壓實時土的含水率為最佳。測量放線:根據設計、變更要求與專業測量方案進行現場施工,回填區域標高控制措施采用5m×5m鋼筋樁。 (3)土方運輸:回填土料運輸至施工場區后,應根據施工場地整體規劃進行堆積存放,雨天采取彩條布覆蓋,降低雨淋的影響。大面積回填部位因采用機械作業,采用鏟運機鏟運土方,同時鋪撒,不考慮采用人工運輸,但邊角處需采用人工平整。(4)土方鋪攤:虛鋪厚度:按照設計要求,回填土每層虛鋪厚度不得大于200mm,壓實系數不小于0.97。鋪土方式:采用人工推土、人工鋪平的回填方式。(
9、5)土方夯實:夯(壓)實遍數:夯實:采用蛙式打夯機夯實的回填土,每層45遍;壓實:壓實遍數暫定為57遍。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縱橫交叉。放坡處理:當相臨兩處需要深淺不一回填時(如腳手架、井架等部位),應進行放坡回填,回填時,交接處應回填成階梯形,梯形的高寬比為0.4:1,上下層錯縫距離不小于1.0m;具體詳下圖:上下搭接:當回填土按上下層施工,又不能連續施工時,需在上下層設置搭接縫隙,上層與下層的搭接位置的間距不應小于1000mm,同時土質虛鋪厚度按上述第(4)條執行,具體措施見下圖:回填管溝、管道、電線套管等部位時,為防止管道中心線位移或損壞管道,應用人工先在管子兩側填土夯實
10、,將管底搗結實;并應由管道兩邊同時進行,直至管頂0.5m 以上時(但同時應保證不損壞管道),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機夯實。當安裝專業各類管道外有防腐絕緣層措施,或電纜周圍,為以后挖掘或整修需要,應在管線周邊600mm圍回填中粗砂(或其他細骨料),具體措施詳下圖:回填最上層土時,室外部分應充分考慮表面地面做法厚度,設計排水坡度、散水坡度與做法厚度、管線、管溝等;室部分應充分考慮地面做法厚度、整體排水坡向與坡度等后續施工容;避免出現回填標高達不到要求,過高或過低。(6)試驗取樣:回填土每層填土夯實后,應按規規定與設計要求進行環刀取樣,取樣應有代表性;見證取樣后,將樣土裝入塑料袋密封,與時送試驗室進行壓實系數或質量干密度等試驗,對取樣部位做記錄,以便與試驗結果進行校核,達到要求后,再進行上一層的鋪土。5、質量標準(1)保證項目:基底地基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的規定,并按要求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