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嘉定區2014學年高三年級第一次質量調研 語 文 試 卷考生注意:1本考試設試卷和答題紙兩部分,試卷包括試題與答題要求,所有答題必須涂(選擇題)或寫(非選擇題)在答題紙上,做在試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題紙與試卷在試題編號上是一一對應的,答題時應特別注意,不能錯位。3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一 閱讀80分(一)閱讀下文,完成16題。(18分)歐洲文學傳統中故事的消失何為“故事”?本雅明在講故事的人中這樣認為:“口口相傳的經驗是所有講故事者都從中汲取靈思的源泉。”在當今這個充斥著小道消息的時代,我們似乎最不缺少的是“故事”。一樁事情發生了,其“故事性”的強弱與否,取決于它所產生的“未曾
2、料到”對我們的生活經驗到底產生了多大的顛覆。我們都認為這是“故事”,而根據本雅明的理論,這恰恰不是故事。故事的要義不在于講述“未曾料到”的事情對我們生活經驗的顛覆,而在于傳達了“口口相傳的經驗”。 故事講述的關鍵,在于把握到人們生活中經驗的共通狀態,并將這種共通經驗由幽深處呈現出來。真正的故事乃是人們生活經驗的公器。在西方文學傳統中,荷馬史詩是歐洲文化中故事講述的真正開端,也是故事講述的高峰時刻。荷馬史詩中的主角是英雄人物,然而,“神”的在場使所有的“英雄”頓然呈現出其凡人的特征,阿伽門農雖貴為眾王之王也難抑自己的貪欲,而奧德賽,這個古希臘最聰明的人,也在歸家的途中一次次迷失。在以“神”為背景
3、的敘述中,“英雄”呈現出了凡人人生的整體內涵,有生必有死,是高貴也是卑賤的,是自信也是失落的,完全相反的人生品格在一人身上聚首,勾勒出凡人人生的整體形象。荷馬史詩之后,故事講述的傳統綿延不斷,圣經文學、騎士文學、中世紀民間文學以至到文藝復興文學傳統的初中期,因為這些文學傳統都給予了“神”的超驗性以確然的存在位置,所以在“神”的朗照之下,人的整體性品格一直是明朗的,而由對人生整體性的共同領悟則構成了故事圓舞的核心。圓舞蹁躚,故事不斷,直到16世紀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的出現,故事講述由此走向衰微。在中世紀騎士文學傳統中,騎士的使命是維護圣教,他們歷經千辛萬苦,最后總是要在因他找尋而呈現出的
4、“神跡”面前觀證、贊唱自己一生的。在堂吉訶德中,“堂吉訶德”以騎士之名出發,找尋到的卻與“神跡”無關,他策馬引仆向前沖,卻不知道要走向何處。在西方文學傳統中,堂吉訶德首次出色地描繪了人生旅程因“神”的缺席而產生的失棲與碎片感。這種碎片化的人生體驗,與人生的整體體驗相對,包含著深刻的虛無主義,并由此產生了對人與人之間經驗共通性的徹底否認。堂吉訶德之后,故事傳統繼續衰落,到19世紀西歐現實主義文學而達到高潮。西歐現實主義文學標榜眼見為實,擯棄一切超驗。在西歐,1789年法國大革命之后,拿破侖的成功造就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人們實現自我價值的“拿破侖之神”,巴爾扎克高老頭中的“拉斯蒂涅”,司湯達紅與黑中
5、的“于連”,以及福樓拜包法利夫人中的“艾瑪”,其實都是“拿破侖之神”的信徒。然而,“拿破侖之神”引導他們走上了向現實和他人掠奪的騎士之旅,卻沒有提供一個使之回顧、唱贊自己一生的完整化契機。“拿破侖之神”在文學傳統中的出現,是從荷馬史詩以來,西方文學傳統延續數千年的有“神”敘事的最后閃光,自此之后,進入尼采所預言的“上帝死了”的時代。“上帝死了”,現實之人失去了發現自我完整性的光照,經驗消失,故事漸遠。卡夫卡則向我們首次展現了故事寫作的不可能。卡夫卡在西方文學史上是謎一樣的人物,他的不可思議之處在于,在眾人謳歌“拿破侖之神”的合唱中,他對于自我與現實世界的虛無性卻早早領悟,并將人生徹頭徹尾的失敗
6、作為自己的宿命坦然接受。卡夫卡對人生虛無的強調,其實是對在資產階級時代現實個體將再次獲得“神”性朗照的堅決否認;在他看來,在絕對沒有“神”性降臨的時代,寫作對人生整體經驗的傳達已不可能,能做的就是對個體碎片化與孤獨本質的展示。在歐洲文學傳統中,從卡夫卡開始,文學開始了無“神”寫作。作品不再是展示人在“神”性光照面前的完整性人生體驗,而是要揭示人在“上帝已死”時代的碎片化生存現狀,這正構成了一戰之后歐洲文學的主流傳統。在今天,隨著世俗價值的全球擴散,故事的消失早已不是歐洲文學獨有的現象。然而,故事雖日漸消失,在日益支離的當代,人們對自身完整性的體驗和統觀卻變得日益迫切,在沒有故事的時代,我們的文
7、學能否于此補闕?1第段中加點詞“公器”在文中指的是能夠呈現并揭示人們共通生活經驗(1分)的載體(1分)。2把下列語句組織起來填入第段方框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 B )(3分)“整體性體驗”的實質是一種界限體驗,比如新生與死亡、繁榮與衰落、強大與軟弱等。以其至深往往使人無從明確查知。所謂“經驗”,并非人們從現實經歷中獲得的認知碎片,而是人們在層層疊疊的認知碎片中沉淀下來的生活整體性體驗。然而也正因其至深而成為人與人之間普遍的共同經驗,這種整體性體驗發生于人們的日常認知而又埋藏于日常認知,因此才具“口口相傳”的共通性。A B C D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C )(3分)A歐洲文學傳統中故事
8、消失的原因是神的缺席。B卡夫卡認為寫作不可能傳達人生整體性經驗。C西歐現實主義文學否認了人生經驗的共通性。D整體性體驗因埋藏生活深處而無法明確認知。4根據文章內容,完成下列表格。(3分)歐洲文學傳統中故事講述的發展階段標志性作品特征高峰階段 荷馬史詩 勾勒了人的整體性品格衰微階段 堂吉訶德描繪了人的碎片化體驗漸遠階段“拿破侖之神” 失去了自我完整性的經驗5概括第段的主要內容。(2分)西歐現實主義文學側重反映客觀現實生活和人的自我價值(1分),卻缺少對人整體性的呈現和揭示(1分)。6聯系變形記,探究卡夫卡是如何揭示人的碎片化生存現狀的?(5分)答案示例:小說把虛幻和現實結合起來(1分),通過描寫
9、變成甲蟲后的心理(1分)揭示了格里高爾雖勤懇工作卻得不到家人的理解,遭人厭棄后痛苦、絕望,最后在孤獨中死去的悲慘命運(1分)。異化為甲蟲的荒誕結局則是人的本性失落,精神世界扭曲異化的象征(1分),小說以此展現了自我與現實世界的虛無(1分)。評分說明:指出小說獨特的藝術手法(2分,虛幻與現實結合、變成甲蟲的心理各分)。結合課文,具體分析格里高爾處境與命運(1分)。結合閱讀文本,揭示出小說的象征意義與人的碎片化生存現狀(2分,象征意義、碎片化生存各分)。(二)閱讀下文,完成712題。(19分)山·注視(法)勒·克萊齊奧我想談談實在的美,談談人的眼睛,例如山,例如光。陽光下,它很
10、大,它的石壁,它的褶皺,它的溝壑,它的覆蓋著易碎的泥士的緩坡,它的雪崩似的滾滾塵埃。它巋然不動,獨立于高空之中。它身上一切都是那么堅硬,那么真實。人們可以在它身上取一小塊石頭,帶往很遠的地方,或者扔進大海。人們可以在鼓蕩的風中幾天幾夜地燒它,把它變成火山。人們可以在它的縫隙里放入炸藥,安下起爆裝置。然而爆炸之后,山依然如故。山是持久的,強大的,它的基石扎根在大地深處,隨著人的遠離,它始終赫然立于地平線上,繼而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模糊。消失的是枯草、樹、一座座房屋、道路、水泥場,剩下的只是輕淡的線,宛若空中膨脹的云,灰色和淡紫色的隆凸,脹滿了空間。每天,每個早晨,它都在同一個地方。它就是它,自由
11、而強大,風從它身上吹過,侵蝕它的峭壁,沿著山谷,自北而南。沒有什么比這孤獨的山更持久,更真實。任何廟宇,任何建筑,任何人的居所。它們很想跟它一樣,充當登天的板凳,向著隱藏的神祗們舉起盛滿祭品的托盤。然而山就是一位女神,人們的注視不斷地被引向它。注視就是光,有生命的光,跳躍著奔向白色的山巖,熱力深入巖石,令其微微地顫動。在不動的山的坡上,小樹和松柏是灼熱的,讓空氣中充滿它們的氣味,而寒冷的風從它們周圍滑過。每天它們都在那兒,用它們的根抓住風化的泥土。云在谷底積聚,然后很快,隨風而降,然后散開,化水為雨,灌林和大樹的葉子分開了,人們聽見山里發出一陣陣古怪的喘息聲。光不斷地從虛空的深處向山移動。重要
12、的不是聲音,重要的是人面對孤獨的大山時,他所看見的,他所等待的。人們一無所知,一無所愿,不等待啟示。也不等待變化。人在目光的一端,女神山在另一端,它們不再孤獨了,它們變成兩個完全一樣的領域,可以讓美通過。遙遠的美,人不能觸摸,如夜空中的星辰,天上云層的堡壘的軌跡,或晨曦。然而它就該是這樣,不可觸及,比人看見的空間還要大,于是注視和它一樣,不再是腳、翼和輪子所能及的了:那邊,直到那邊,它到達路的盡頭,越過了有限世界的門檻,進入不可逾越的區域。它像一個國家那樣大,廣闊得要幾年工夫才能到它的頂。它像一個行星那樣大,從大地的深處直達天的最高處。它是那樣的大,不可能有空虛、恐懼和死亡。在一座孤獨的山中有
13、很大的力量。有許多的時間,許多的空間,許多的實在的規律。在它的石頭中有許多的思想。在它的坡上,灌木和松柏就像白色灰塵中的許多黑色的符號。它們像是汗毛,頭發,眼眉。幾只鳥叫著,在懸崖上空慢慢地盤旋。風在石罅中穿過,古怪地哼著歌兒,隱蔽的溪流發出很溫柔的響聲。一切都來自于它,空氣、水、土、火。甚至云也生自于它,在很高的地方,在絕壁之間。它們冉冉如火山的煙氣。有時山也是遙遠的,灰蒙蒙的,被水包圍著,人們只能看見它的腰肢和肩膀的柔和曲線,只能看見它的斜落進谷底的長發的波狀線條。當晚霞中一切都消失的時候,山也遠去了。它在拒絕中睡著,裹著沉寂和冷漠。女性的巨人,白色的女神,它突然厭倦了,閉上眼睛,不愿再讓
14、人看它。美是聾的、啞的,孤獨地躲進它的蚊帳。誰敢靠近它?他將迷路,因為那已不再是堅硬的石頭、牙齒狀的絕壁、直立的懸崖了。那已不再是驕傲的生命的努力、德行、美的力量了。那是一種很單薄、很柔弱的命運,仿佛幻影,在沉睡的大地之上的半空中飄蕩,也許是一句話,一段音樂,沒有人能發現它。飛機在云的后面飛過,沒有人看見。海天一色。太陽已遠。于是目光模糊了,沒有什么再發亮了。這一切過去了,到來了,散走了,周而復始。山是這樣地美,然而沒有注視它就不存在。而注視若沒有山就一直向前,如子彈般穿過空氣,在空中打著轉兒,變小,什么也沒有發現就消失了。名稱,地點,詞語,思想,有什么關系?我只想談談永恒的美,談談人的注視,
15、談談在陽光中很高很高的一座山。7第段畫線句的含義是 以無限的虔誠表達對自然的敬畏(1分),寄托人們的愿望和幸福(1分) 。(2分)8賞析第段加點詞“跳躍”的精妙之處。(3分) 用擬人的手法(1分)寫出了人對山的注視因景色的不同而不斷改變視角與方向(1分),目光中也蘊含著生命的熱情與溫度(1分)9自選一個角度,賞析第段畫線句。(4分)答案示例:(1)比喻,將陽光中山上的“灌木和松柏”比成黑色的符號,以及人的汗毛、頭發、眼眉等,寫出了山有了灌木和松柏的點綴才有了生機與活動,渲染了生命的靈動與神秘。(2)擬人,“哼著歌”與“溫柔的響聲”形象地寫出了風聲的舒緩和水聲的清幽,烘托了環境的靜謐,山因此而有
16、了生命的靈性。(3)白描的手法,灌木松柏、鳥的盤旋與輕靈的風聲、水聲,共同構筑了神秘而有生命力的自然環境,從而引發人去思考自然帶給人的生命感悟與思考;它們的存在使山有了活力與生命,而山也孕育和滋養了它們的生命。評分說明:手法1分。對內容的準確描述和概括1分。能揭示“生命的靈動與神秘”的本質2分。)10綜觀全文,第段中山的“實在的美”表現在哪些方面?(3分)(1)山以頑強的生命力抗衡自然與人力的破壞,昭示了它的強大美。(2)山以遙遠的距離豐富并延伸人們的想象空間,顯示了它的無限美與永恒美。(3)山以孤獨中的思想啟發并豐富了人們的生命感悟,顯示了它的厚重美。11對第段相關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C
17、)(2分)A山的沉寂與冷漠是因為沒有人的注視。B山只有在白天才會有美的力量與德行。C夜色籠罩下的山讓人感覺遙遠和迷失。D山的孤獨是因為它拒絕了人們的靠近。12從內容和結構兩個方面,分析最后一段畫線句在文中的作用。(5分)內容:山與人之間相互成全,山的美麗倘若沒了人的欣賞就失去了意義;人的注視若沒有寄托,沒了方向,人也會空虛從而失去存在感。(評分說明:分別以“山”和“人的注視”為陳述對象去闡釋,共計2分,“相互成全”或者點出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1分)結構:總挽全文,點明題意,突出后文“永恒的美”是人與自然的相互依存、成全。(評分說明:2分,結構作用1分,突出的內容1分)(三)默寫。(6分)【任選6
18、空,超過6空,按前6空評分】13(1)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詩經·秦風·蒹葭) (2) 君子生非異也 ,善假于物也。(荀子勸學) (3)謝公宿處今尚在, 淥水蕩漾清猿啼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4)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師說以貽之 。(韓愈師說) (5) 錦江春色來天地 ,玉壘浮云變古今。(杜甫登樓) (6)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故君子慎其獨 。(禮記) (7) 便要還家 ,設酒殺雞作食。(陶淵明桃花源記) (8)長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換舊人 。 (劉斧青瑣高議) (四)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題。(8分)賣花詞 (明)高啟綠盆小樹枝枝好,花比人家別開早。陌頭擔得
19、春風行,美人出簾聞叫聲。移去莫愁花不活,賣與還傳種花訣。余香滿路日暮歸,猶有蜂蝶相隨飛。買花朱門幾回改,不如擔上花長在。14從體裁上看,本作品屬于( A )(1分)A古體詩 B近體詩 C歌行 D詩余15對本作品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C )(3分)A賣花郎的盆栽枝葉繁茂青翠,花期也早于其他人家。B挑著花擔一路前行,賣花郎的腳步輕盈如春風一般。C日暮之時,因擔上有余花,賣花郎心情孤寂而無奈。D賣花郎普通平凡、養花有法,誠懇厚道、樂觀自足。16有人評價這首詩“亦俗亦雅”,請任選一個角度對這一特點加以分析。(4分)答案示例:我認為本詩的確如此。本詩的所謂“俗”是指它的語言,明白清麗,通俗易懂,例如作者
20、在描寫賣花郎花與眾不同時候說花朵鮮艷、花期比別人早,賣花郎擔著花叫賣,腳步如春風,日暮擔花回家時候的輕快等等,都明麗自然,毫無雕飾,給人一種樸拙的美。所謂“雅”則表現為它的主旨,將朱門幾度更改,人事變換不定,榮華富貴如滄海一束的輪轉與賣花郎逍遙自在了無牽掛的快樂進行對比,具有豐富的意蘊。評分說明:指出本詩的“雅 ”、“俗”之處(2分,雅、俗各分)。具體分析其中的“雅”、“俗”(2分,雅、俗各分)。角度:內容方面如選材、主旨等;形式方面如語言風格、表現手法等。 參考答案1:從語言角度來看,詩中語言通俗易懂,“花比人家別開早”“賣與還傳種花訣”語言平實,質樸,無優美的辭藻,但景真意切,此可謂俗。而
21、“余香滿路”“猶有蜂蝶相隨飛”運用了側面描寫與想象,借蜂蝶相隨間接突出了花香之濃郁。此處的襯托可謂雅。詩中文字俗中有雅,雅中帶俗,高雅的格調和通俗質樸的語言共存,可謂“亦俗亦雅”。 參考答案2:這首詩在語言上亦俗亦雅。本詩運用“綠盆”“小樹”“花”“春風”“蝴蝶”等通俗的意象,生活中常見的景象,渲染出了濃郁的民間生活氣氛,生動地表現了賣花人的勤勞、歡愉充實的生活,而“余音滿路”“蜂蝶相隨”運用夸張手法,寫出花香,渲染出日落香猶在的美麗畫面,雅趣橫生。語言通俗,詩韻不減,可謂亦俗亦雅。 參考答案3:本詩在表達效果上“亦俗亦雅”。俗即口語化的語言,通俗易懂;雅即所表達傳遞主旨高雅,韻味深長。“綠盆
22、小樹枝枝好,花比人家別開早”一句極為口語化,直接引平日賣花小販叫賣入詞,貼近大眾百姓生活,通俗易懂,此為俗;“買花朱門幾回改,不如擔上花長在”含蓄表達了豪門大戶更迭頻繁,但賣花人卻能一直平穩維持自己生活的現狀,簡接抒發作者對賣花人安貧樂道精神的贊揚,主旨亦在表達作者自身的安貧樂道,此為雅。雅俗結合使此詞能為各階層所接受欣賞,別具藝術價值。 參考答案4:俗是指用語俚俗,多為口語;雅是指所表達的主旨高雅脫俗。縱觀全詩,一、二、五、六四句詩全以口語相述:“枝枝好”、“花不語”、“還傳”等口頭表達使全詩更添加生趣,通俗易懂,直觀而生動地表現了賣花郎對自家花的夸耀,用詞活潑歡快,十分通俗,而三、四句“春
23、風”則比喻花開嬌艷,又以美人出簾側面寫了花之美好。而最后四句,以“余香”“蜂蝶”代指自身的好品質,“幾回改”和“花長在”表現作者借賣花郎之口表達出潔身自好,不愿沾染權勢的希望以及自信自愛的高尚品質,此處所表現的精神追求可謂高雅。以通俗口語表達高雅之愿,亦俗亦雅,頗具意蘊。 問題:審題誤解“亦俗亦雅,請任選一個角度”理解成了在“俗”與“雅”中任選一個來分析,造成失分。對于“俗”的分析比較充分,而“雅”的理解不透、不全或不到位,因而關于“雅”的分析尤其是結合詩句分析很不充分造成失分。“雅”的理解大致有“不同流合污、高潔的志趣”“對美好品德的熱愛贊美”“恬靜清雅安閑生活的喜愛”“朱門富貴不如真才實學
24、”“甘于平淡”等,還有一些同學“雅”理解“清雅優雅的詩句、描寫、意境”等;不會答題,將整首詩從頭至尾翻譯或分析,答不對問,結果雖然理解不錯但由于沒有針對問題,所以不得分。不結合具體詩句泛泛而說者很有之,希望提醒學生一定要結合具體詩句,而且不要說第幾句或第幾聯,而要引用具體詩句。做法:強化審題,準確、全面理解題意;規范答題,問與答一定呼應,答題意識要強,答案呈現要清晰 (五)閱讀下文,完成1721題。(17分)魏文侯與田子方飲,文侯曰:“鐘聲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聞之,君明樂官,不明樂音。今君審于音,臣恐其聾于官也。”文侯曰:“善。” 子
25、擊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車伏謁。子方不為禮。子擊怒,謂子方曰:“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子方曰:“亦貧賤者驕人耳,富貴者安敢驕人!國君而驕人則失其國,大夫而驕人則失其家。失其國者未聞有以國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聞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貧賤者,言不用,行不合,則納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貧賤哉!”子擊乃謝之。吳起聞魏文侯賢,乃往歸之。文侯問諸李克,李克曰:“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弗能過也。”于是文侯以為將,擊秦,拔五城。魏文侯謂李克曰:“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則璜,二子何如?”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文侯
26、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魏文侯問李克曰:“民不與,何也 ? ”對曰:“國其有淫民乎?臣聞之曰: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其父有功而祿,其子無功而食之,出則乘車馬,衣美裘,入則修竽琴鐘石之聲,以亂鄉曲之教。如此者,奪其祿以來四方之士,此之謂奪淫民也。”【注】子擊:魏文侯的公子魏擊。非成則璜:成、璜指魏成和翟璜兩個人。 17.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1)富貴者驕人 對驕傲,傲視 (2)窮視其所不為 困窘,不得志(3)民不與 親附,歸附 (4)以來四方之士 使來,招攬18.把文中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6分)失去他的國家的人,沒有聽說有人拿他當國君的;失去他的封地的人,也沒有聽說有
27、人拿他當一家之主的。貧賤的游士,話不被聽從,行為不合自己的心意,就穿上鞋子告辭了,到哪里得不到貧賤呢!(評分說明:本題采用扣分的方式評分。“失其國者未聞有以國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聞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貧賤者”、“言不用”、“行不合”、“則納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貧賤哉”為7個點,考生譯文中有1點錯誤扣1分,扣到0分為止。) 19.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B )(2分)A大夫而驕人則失其家 其子無功而食之B吾之相定矣 奪其祿以來四方之士C失其家者未聞有以家待之者也 以亂鄉曲之教D貧視其所不取 國其有淫民乎?20.文章兩段說明任用人才既要注重 能力實績 ,更要注重 人格
28、操守 。(2分)21.文章三段中,值得君王借鑒的為君之道(為政理念)有哪些?(3分)知大體,抓大事;人格平等,尊重賢人;廢除世襲,論功行賞。【附譯文】魏文侯與田子方飲酒,文侯說:“編鐘的樂聲不協調嗎?左邊高。”田子方笑了,魏文侯問:“你笑什么?”田子方說:“臣下我聽說,國君懂得任用樂官,不必懂得樂音。現在國君您精通音樂,我擔心您會疏忽了任用官員的職責。”魏文侯說:“對。”魏文侯的公子魏擊出行,途中遇見國師田子方,下車伏拜行禮。田子方卻不作回禮。魏擊生氣,對田子方說:“富貴的人能對人驕傲呢,還是貧賤的人能對人驕傲呢?”田子方說:“當然是貧賤的人能對人驕傲啦,富貴的人哪里敢對人驕傲呢!國君如果對人
29、驕傲就將亡國,大夫如果對人驕傲就將失去封地。失去他的國家的人,沒有聽說有人拿他當國君的;失去他的封地的人,也沒有聽說有人拿他當一家之主的。貧賤的游士,話不被聽從,行為不合自己的心意,就穿上鞋子告辭了,到哪里得不到貧賤呢!”魏擊于是謝罪。魏文侯問李克:“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現在我選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這兩人怎么樣?”李克說道:“國君您沒有仔細觀察的緣故呀!看人,平時看他所親近的,富貴時看他所交往的,顯赫時看他所推薦的,困窘時看他所不做的,貧賤時看他所不取的。僅此五條,就足以去斷定他!”魏文侯說:“先生請回府吧,我的國相已經選定了。”魏文侯問李克:“百姓不歸附我,是為什么 ? ” 李克回答道:
30、“國內大概有放縱游樂的人吧! 我聽說:應該取消放縱者的俸祿,用來招攬國家的有志之士。父輩因為有功勛所以國家給他俸祿,他的后輩沒有功勛卻享受著父輩的待遇(用國家的錢財),出門就乘著車馬、穿著華美的衣衫;在家則沉迷于竽琴鐘石一類樂器(演奏出的音樂),打亂了鄉里的禮教。像這樣的人,應當取消他們的俸祿,用來招攬國家的有志之士,這就是所說的剝奪放縱游樂的人(的俸祿)。”(六)閱讀下文,完成2226題。(12分) 桐葉封弟辨(節選)柳宗元古之傳者有言:成王以桐葉與小弱弟戲,曰:“以封汝。”周公入賀。王曰:“戲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戲。”乃封小弱弟于唐。吾意不然。王之弟當封邪,周公宜以時言于王,不待其戲而
31、賀以成之也;不當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戲,以地以人與小弱弟者為之主,其得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茍焉而已,必從而成之邪?設有不幸,王以桐葉戲婦寺,亦將舉而從之乎?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設未得其當,十易之不為病;要于其當,不可使易也,而況以其戲乎!若戲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過也。吾意周公輔成王,宜以道,從容優樂,要歸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為之辭。又不當束縛之,馳驟之,使若牛馬然,急則敗矣。 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況號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注】史書記載,年幼繼位的周成王與弟弟叔虞玩耍時,把桐樹葉子削成玉圭形封弟弟為王。婦寺:宮中的妃嬪和太監。遂:造成。大中:適當的道理和方法。缺缺者:耍小聰明的樣子。22第段方框處應填入的虛詞是(A )(1分) A且 B雖 C然 D則23下列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D )(2分) A本文意在辨別“桐葉封弟”這件事情的真偽。 B本文旨在告誡讀者不能隨便地與小孩開玩笑。 C本文妙在揭示周公抓成王把柄的小聰明行為。 D本文重在議論重臣應如何輔佐君主這一中心。24畫線句“設有不幸,王以桐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寵物行業用友t3進銷存操作流程他
- 高校英語核心素養培養心得體會
- 學校2025少先隊志愿服務計劃
- 河道淤積清理環境保護方案及措施
- 2025年職業學校健康安全教育計劃
- 學習《銷售人員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心得體會
- 醫美護理潔面服務流程設計
- 西師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計劃
- 紅色研學心得體會報告
- IT硬件物料控制流程
- 浙江國企招聘2025紹興市鏡湖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國企招聘1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廣東2025年中考模擬數學試卷試題及答案詳解
-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圖片版2025年六年級下學期調研數學試卷含解析
- 4-11-01-01 國家職業標準供電服務員 (2025年版)
- 2025至2030中國正極補鋰劑市場供給格局狀與發展態勢報告
- 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2025屆五下數學期末質量跟蹤監視試題含答案
- 2025年第九屆“學憲法、講憲法”活動知識競賽測試題庫及答案
- 工程預算審核報告回復函
- 醫藥行業銷售流程與培訓手冊
- 深信服aES產品技術白皮書-V1.5
- 農商銀行貸款合同電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