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第七章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章末綜合檢測_第1頁
2019版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第七章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章末綜合檢測_第2頁
2019版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第七章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章末綜合檢測_第3頁
2019版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第七章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章末綜合檢測_第4頁
2019版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第七章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章末綜合檢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早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章末綜合檢測(七)(時間:60 分鐘,滿分:100 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 8 小題,每小題 6 分,共 48 分)1 . (2018 吉林模擬)在氧化釹(Nd2Q)等稀土催化劑的作用下可發生反應:4COF 2NQ=N+ 4CQ,若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分別用v(CO)、v(NQ)、v(NJ、V(CQ)表示,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1 1A. v(CO) =v(NQ)B. 2V(NQ) =v(CQ)11CRN =v(CQ)D.:V(N2)=v(CO)441解析:選Ao根據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的化學計量數之比,可得-v(CO)=v(NQ),2v(NO2) =v(CO2

2、) , 4v(N2) =v(CO2) , 4v(N2)=v(CO),故 A 項正確,B、C D 三項錯誤。2.對于可逆反應 2CO(g) + 2NO(g)Nb(g) + 2CO(g) H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加入催化劑,平衡正向移動B. 在恒溫、恒容條件下,加入氫氧化鈉,平衡不移動C. 在恒溫、恒壓條件下,通入氦氣,平衡不移動D. 降溫,平衡正向移動解析:選DoA 項,催化劑不影響化學平衡的移動,A 錯;B 項,加入的 NaOH 會吸收二氧化碳氣體,平衡正向移動,B 錯;C 項,恒溫、恒壓下通入氦氣,體系體積會增大,相當于減小壓強,則平衡逆向移動,C 錯。3.如圖是恒溫下某化學反應的反

3、應速率隨反應時間變化的示意圖。下列敘述與示意圖不符合的是()u反應時間A. 反應達平衡時,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B. 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I后,增大反應物濃度,平衡發生移動,達到平衡狀態nc.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I后,減小反應物濃度,平衡發生移動,達到平衡狀態nD.同一種反應物在平衡狀態I和平衡狀態n時濃度不相等反應速率解析:選G根據圖像分析,改變條件瞬間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不變,說明增加了反應物濃度,平衡發生移動,平衡狀態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平衡狀態n與平衡狀態I反應物濃度不相等,故 A、B、D 三項正確,C 項錯誤。34 .在一定溫度下,向 2 L 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A

4、,發生 A(g) B(g) + C(g)反應。反應過程中c(C)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3一11A.反應在 050 s 的平均速率v(C) = 1.6X10 mol L sB.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K= 0.025C.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平衡時c(B) = 0.11molL_1,則該反應的 H0D.反應達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1 mol A,該溫度下再達到平衡時,0.1 mol L1_1c(C)0 在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c(A)c(A)平衡后c=a,若改變某一條件,足夠時間后反應再次達到平衡狀態,此時-=b,c( B)c( B)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在該溫

5、度下,保持容積固定不變,向容器內補充了B 氣體,則abB.若a=b,則改變的條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劑C.若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則ab解析:選 BoA 項中增加 B 氣體,相當于壓強增大,平衡正向移動,則ba, A 錯誤;C項中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則ba, C 錯誤;D 項中若保持溫度、壓強不變,充入惰性氣s_1,正確;B 項,在 250 s 達平衡,C 的濃度為 0.10 molL常數 K=0.1X0.101=0.025,正確C 項,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升溫,平衡時B 的濃度比原來4體,則體積增大,平衡向氣體分子數增多的方向移動,即逆向移動,則ab, D 錯誤。6.(2018 鹽城高三模擬

6、)一定溫度下,在三個體積均為 0.5 L 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CO(g) + Cl2(g)C0C2(g),其中容器I中 5 min 時到達平衡。容器溫度/C起始物質的量/mol平衡物質的量/mol編號COCl2COC2COC2I5001.01.000.8n5001.0a00.5出6000.50.50.50.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容器I中前 5 min 的平均反應速率v(CO) = 0.16 molL-1 min一1B. 該反應正反應為吸熱反應C. 容器n中起始時 Cl2的物質的量為 0.55 molD.若起始時向容器I加入CO 0.8 mol、Cl20.8 mol ,達到平衡時

7、CO轉化率大于 80%0.8 mol0.5 L解析:選 CoA 項,容器I中前 5 min 的平均反應速率v(COCI = 0.32 molL5 min-1 minT,依據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分析,v(CO) = 0.32 molL-1 min-1,故A 錯誤;B 項,依據表中數據可知,1和川比較,升溫,COC2的物質的量減小,說明平衡逆向移動,則逆向為吸熱反應,正向為放熱反應,故B 錯誤;C 項,依據I中數據求算 500C時的平衡常數:CO(g) + Cl2(g)COC2(g)起始濃度(molL) 220轉化濃度(molL) 1.6 1.61.6平衡濃度(molL) 0.4 0.4

8、1.6_1反應的平衡常數K=16= 10,平衡時 CO 的轉化率為羅羅噸噸x100%= 80%0.4x0.42 molL依據n中數據,結合方程式可知,CO(g) + Cl2(g)COC2(g)起始濃度(molL) 22a0轉化濃度(molL_1) 111平衡濃度(molL) 12a_ 1 11則有 1x(2a1) = 10,解得a= 0.55,故 C 正確;D 項,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 若起始向容5器I中加入 0.8 mol CO 和 0.8 mol Cl2,相當于減壓,平衡逆向移動,CO 平衡轉化率降低,小于 80%故 D 錯誤。7.某溫度下,反應 2A(g) B(g) + C(g)的

9、平衡常數為 1,在容積為 2 L 的密閉容器中 加入 A(g)o20s 時測得各組分的物質的量如下表:物質A(g)B(g)C(g)物質的量/mol1.20.60.6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前 20 s 的平均速率為v(A) = 0.6 molL-1 s-1B.20 s 時,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C. 達平衡時,A(g)的轉化率為 100%D.若升高溫度,平衡常數變為 0.5,則反應的H00.6 mol2 L解析:選 0 由題意知前 20 s 的平均速率為v(A) =2V(B)= 2X20 s= 0.03 mol L1 s一1, A 項錯誤;20 s 時,Q=C( (羔羔( (C) )=

10、0.30;0.3= 0.25K,反應向正反應方向C(A)0.6進行,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B 錯誤;反應是可逆反應,平衡時為 100% C 項錯誤;升高溫度,平衡常數從1 變為 0.5, 平衡常數變小,D 項正確。8.(2015 高考安徽卷)汽車尾氣中 NO 產生的反應為 N2(g) +Q(g)2NO(g)。一定條件下,等物質的量的 N2(g)和 Q(g)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如圖曲線 a 表示該反應在溫度T下 N2的濃度隨時 間的變化,曲線 b 表示該反應在某一起始反應條件改變時 N2的濃度 隨時間的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4(Co-Ci)2A.溫度T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C2B.溫

11、度T下,隨著反應的進行,混合氣體的密度減小C. 曲線 b 對應的條件改變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劑D.若曲線b對應的條件改變是溫度,可判斷該反應的H0解析:選 A。A.由曲線 a 可知,達到平衡時C(N2)=C1mol L一1C(NO4(C0-。B.反應物和產物都是氣體,當容器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 4 小題,共 52 分)9.(14 分)工業上用 CC 生產燃料甲醇,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CO(g) + 2f(g)A(g)的轉化率不可能反應放熱, H0。CHOH(g)。,TE?T7圖 1 表示反應中能量的變化; 圖 2 表示一定溫度下,在體積為 2 L 的密閉容器中加入 4 mol H 和一定量的 C

12、O 后, CO 和 CHOH(g)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8請回答下列問題:(1)_ 在圖 1 中,曲線(填“a”或“ b”)表示使用了催化劑;該反應屬于從反應開始到建立平衡,V(H2)=該溫度下 CO(g)+ 2f(g)CHOH(g)的化學平衡常數為 _ 。若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將反應體系升溫,則該反應化學平衡常數 _(填“增大” “減小”或“不變”)。(4)請在圖 3 中畫出平衡時甲醇百分含量(縱坐標)隨溫度(橫坐標)變化的曲線,要求畫壓強不同的 2 條曲線(在曲線上標出Pl、P2,且P1”“=”或“ ”“ =”或“ 0OK=2c(OH)c( wO) Ca(OH)2(s) + WO(aq)CaW

13、Os) + 2OH (aq)12收的能量為_ kJ0(3) Bode nste ins研究了下列反應:2HI(g)H2(g) + 12(g)在 716 K 時,氣體混合物中碘化氫的物質的量分數x(HI)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如下表:13t/min020406080120X(HI)10.910.850.8150.7950.784X(HI)00.600.730.7730.7800.7841根據上述實驗結果,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的計算式為 _。2上述反應中,正反應速率為v正=k正X2(HI),逆反應速率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為速率常數,則k逆為_ (以K和k正表示)。若k正=0.

14、002 7 min1,在t= 40min 時,v正=_ min-1。3由上述實驗數據計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關系可用下圖表示。當升高到某一溫度時,反應重新達到平衡,相應的點分別為2.82.42豐解析:(1)濃縮液中碘元素以 I 的形式存在,I 具有還原性,可將 MnO 還原為 Mn。(2)設 1 mol Hl(g)分子中化學鍵斷裂吸收的能量為X,貝 U2X 436 kJ 151 kJ = + 11 kJ ,X= 299 kJ。初始濃度/molL1100轉化濃度/molL10.2160.1080.108平衡濃度/molL10.7840.1080.108c (H )c(lb)0.1

15、08x0.1082HI(g)f(g)l2(g)+2c(HI)2。0.784(3)由表中數據可知,無論是從正反應方向開始,還是從逆反應方向開始,最終-L1,則:均為 0.784,說明此時已達到了平衡狀態。設HI的初始濃度為molX(HI)建立平衡時,v正=v逆,2即k正X(HI)=k逆X(H2)X(I2) ,kX2( Hl)k正。由于逆=X( Fb)X(12)該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不變,故k逆=X( Fb)X(lb)2c(HI)(HI),=正c( F2)c( 12)k正k正=。在t= 40K_(填字母)。14min 時,X(HI)= 0.85 ,貝Uv正=0.002 7 minx0.852 1.95x103min向移動,Hl 的物質的量分數減小,H、lb的物質的量分數增大。因此,反應重新達到平衡后,31min。因2H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