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環境評價_第1頁
人居環境評價_第2頁
人居環境評價_第3頁
人居環境評價_第4頁
人居環境評價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題目:城市人居環境評價一一以杭州城市為例學 院:公共管理學院班 級:土管1402學 號: 學生姓名:郭宏偉 指導教師:王莉二。一六年五月目錄目錄1 .城市人居環境概念及評價指標體系 1.1 城市人居環境概念1.2 城市人居環境的地域層次劃分 1.3 城市人居環境評價指標體系 2 .城市人居環境評價的實例研究 2.1 城市人居環境的現狀評價2.2 評價方法的選擇及計算 3 .對統計分析結果的綜合評價與建議 3.1 各指標重要性比較 3.2 綜合評價和建議參考文獻城市人居環境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系統背景下進行著居住、工作、文化、教育、衛生、娛樂等 活動,從而在城市立體式推進的過程中創造的環境。它是自然

2、要素、人文要素和空間要素的 統一體,是由實體和空間構成。然而近年來的飛速發展似乎已經忽視了城市人居環境的問題。 大連的市長夏德仁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生態宜居型城市將是大連在“十一五”時 期的建設重點、奮斗目標。盡力從基礎設施相對滯后、環境污染嚴重的工業城市向人居環境 優美、產業分布合理的生態型城市的轉型。而杭州作為浙江省省會同時也是它的政治、 經濟、文化和金融中心,中國的七大古都之一, 一直以風景秀麗而著稱,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研究杭州也會更具有代表性。本文所依 據的材料,主要來自1996年在杭州進行的問卷調查,調查對象是杭城居民,調查內容主要 包括當地居民對城市人居環境的評價,有效樣

3、本計1000份,受訪者占杭州市民總數的0.7%。 1.城市人居環境概念及評價指標體系1.1 城市人居環境概念城市人居環境一般分為傳統型和綜合型。傳統型城市人居環境以城市這一類從事有組織活動的重要聚落形式為研究對象,歷來是 各種學科尤其是建筑學和地理學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從建筑學角度把握的城市人居環境概念偏重于小尺度操作,具體表現為對居住區規劃理論的探討。而綜合型城市人居環境是人類與其生存環境進行著最激烈的相互作用的時空存在形式, 既是一種形態,也是一個過程。城市人居環境是指人類在一定的地理系統背景下,進行著居住、工作、文化、教育、衛生、娛樂等活動,從而在城市立體式推進的過程中創造的環境。城市人

4、居環境發展的非線性和多因素性決定了它既非居住區的放大,也非區域地理系統的縮影,而應是一個綜合型概念,一個兼容建筑學中人的尺度和地理學中社會經濟空間的尺度的新 概念。(微觀城市人居環境)、社區環境(中 以住宅為核心的近接居住環境深刻地1.2 城市人居環境的地域層次劃分城市人居環境在地域層次上可劃分為近接居住環境 觀城市人居環境)和城市環境(宏觀城市人居環境)影響著人類的情感和活動,這一圈域是人自然環境和人社會環境結合的基點 ,又可分 為兩個部分:住宅和鄰里環境。社區環境為居民社會活動的主要環境 ,活動內容包括通學、通 勤、日常生活用品的購買及常見病的治療,其地域范圍相當于一個居住區,居住區的建成

5、和使 用同時促使具有地域性和社會群體性的社區形成。城市環境相當于整個城市系統環境,這一環境的功能是滿足居民更高層次的社會需求和承擔城市總體環境系統安全、高效運行的職能。1.3 城市人居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城市人居環境是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經濟活動過程相互交織并與各種地域結合而成的 地域綜合體。因此建立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文根據地域層次劃分,以城市人居環 境的住宅、鄰里、社區服務、生態環境、服務應急能力 5個評價方面為基礎,充分考慮到評 價指標選擇的代表性、不可替代性和多層次性,選擇了18項指標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城市人居環境評價指標體系(下表)住宅:寬適度,給排水狀況,日照通風條件,生活垃圾收

6、集情況; 鄰里:住房周圍的安靜,近鄰的交流或接觸程度,近鄰的圍墻,城市 人居 環境 ,院子內的綠化;社區服務:購物,娛樂,醫療,銀行,郵局,小孩的教育環境, 文化環境,治安狀況;生態環境:噪音,空氣質量;服務應急能力:公共交通的便利程度,防災抗災能力2.城市人居心境評價的實例研究2.1城市人居環境的現狀評價現狀評價指標的分級采用五分法,即很滿足、滿足、稍有不滿、很不滿與不知道。結果 如下:指標很滿足滿足稍后小 滿很不滿不知道寬適度8.847.325.417.41.1住宅給排水狀況10.554.823.89.11.8日照通風條件15.447.423.712.51.0生活垃圾收集情況8.348.5

7、27.313.82.1安靜程度6.842.330.020.50.4鄰里交流或接觸程度7.859.817.710.14.6綠化5.542.927.220.53.9購物16.655.819.37.50.8娛樂9.952.820.98.97.5醫療6.048.729.812.13.4社區服務銀行、郵局21.660.412.24.61.2小孩的教育環境9.954.616.56.512.5文化環境7.645.826.414.45.8治安狀況4.234.531.926.82.6生態環境城市的噪首城市的空氣質量2.81.625.921.936.535.733.238.51.62.3公共交通的便利程服務應急能

8、力度13.854.920.89.31.2防災抗災能力5.747.421.68.516.8為了方便計算和統計,我們將滿意程度轉化為數字的形式,即很滿足、滿足、稍有不滿、 很不滿、不知道分別定為5分、4分、3分、2分和1分。2.2評價方法的選擇及計算主成分分析也稱主分量分析,它是利用降維的思想,在損失很少信息的提前下把多個 指標轉化為幾個綜合指標的多元統計方法,通常把轉化生成的綜合指標成為主成分都是原始 變量的線性組合,且各個主成分之間互不相關,使得主成分比原始變量具有某些更優越的性 能,這樣在研究復雜問題時就可以只考慮少數幾個主成份而不至于損失太多信息,從而更容易抓住主要矛盾,揭示事物內部變量之

9、間的規律性,同時使問題得到簡化。下表即是通過SPSS勺降維因子分析得出的相關矩陣,由于版面的問題我將其以圖片的形式展現。以下是SPSS!行分析出的“公因子方差”以及“解釋的總方差”。公因子方差初始提取寬適度1.0000.929給排水狀況1.0000.913日照通風條件1.0000.923生活垃圾收集情況1.0000.933安靜程度1.0000.884交流或接觸程度1.0000.897綠化1.0000.897購物1.0000.869娛樂1.0000.927醫療1.0000.914銀行、郵局1.0000.797小孩的教育環境1.0000.913文化環境1.0000.931治安狀況1.0000.83

10、8城市的噪音1.0000.807城市的空氣質量1.0000.786公共交通的便利程度1.0000.898防災抗災能力1.0000.999解釋的總方差成份合計初始特征值方差的累積合計1取平方和載入方差的累積115.05383.62783.62715.05383.62783.627主成21.0015.56289.1891.0015.56289.189分個數提取原則為30.5503.05392.242主成份對應的特征 口4 八40.3832.12894.370值大于1,且主成分條:計貝用人率 方85%50.2181.20995.579的前m個主成份,通60.2121.17796.756過表“解釋的總

11、方差”70.1030.57097.327可知,提取2個主成分,80.0900.50297.829即m=2o所以可以用提取出的2個新變量90.0700.39098.219來代替原來的18個100.0610.34098.559變量。從下110.0480.26598.825表“成分矩陣”可以知120.0450.24899.072道“防災抗災能力”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較130.0430.23799.309高的載荷,說明第二140.0350.19699.505主成分基本反應J150.0270.15099.654“防災抗災能力”的160.0250.13799.791信息;其余指標在第170.0230.1289

12、9.920一主成分 載荷,說明上有較局第一主成180.0140.080100.000分基本反映了除“防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災抗災能力”外的其他指標的信息;根據上表前兩個主成分累計貢獻率為89.189%>85%,從這也可看出提取兩個主成分是可以基本反應全部指標的信息。為了方便列式以及計算,我們將 18 個指標分別設為 Xi、X2、X3、X4、X5、X6、X7、X8、X9、Xl0、Xll、Xl2、Xl3、Xl4、Xl5、 X16、X17、X18。再用下表中的數據除以主成分相對應的特征根開平方根便得到兩個主成分 中每個指標所對應的系數。得到的兩個主成分如下:F1=0.248X1+0.246

13、X2+0.248X3+0.249X4+0.242X5+0.244X6+0.244X7+0.240X8+0.248X9+0.246X10+0.230X11+0.246X12+0.249X13+0.236X14+0.231X15+0.226X16+0.244X17+0.008X18F2=0.018X1+0.006X2-0.003X3+0.02X4+0.002X5+0.001X6-0.007X7-0.017X8-0.000X9-0.002X10-0.040X11-0.008X12-0.003X13+0.010X14-0.004X15+0.000X16-0.011X17+0.999X18成份矩陣a成份

14、12寬適度0.9640.018給排水狀況0.9550.006日照通風條件0.961-0.003生活垃圾收集情況0.9660.020安靜程度0.9400.002交流或接觸程度0.9470.001綠化0.947-0.007購物0.932-0.017娛樂0.9630.000醫療0.956-0.002銀行、郵局0.892-0.040小孩的教育環境0.955-0.008文化環境0.965-0.003治安狀況0.9i50.0i0城市的噪音0.898-0.004城市的空氣質量0.8870.000公共交通的便利程度0.947-0.0ii方災抗災能力0.0320.999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a.已提取了 2個

15、成份。我們已經得出了兩個新變量也就是兩個主成分的表達式,用第一主成分 F1中每個指 標所對應的系數乘上第一主成分F1所對應的貢獻率再除以所提取兩個主成分的兩個貢獻率之和,然后加上第二主成分F2中每個指標所對應系數乘上第二主成分F2所對應的貢獻率再除以所提取兩個主成分的兩個貢獻率之和,即可得到綜合得分模型:Y=0.244Xi+0.245X2+0.249X3+0.244X4+0.241X5+0.244X6+0.246X7+0.245X8+0.248X9+0.24 7Xi0+0.243Xii+0.248Xi2+0.250Xi3+0.233Xi4-0.232Xi5+0.226Xi6+0.245Xi7+

16、0.968Xi83.對統計分析結果的綜合評價與建議3.1 各指標重要性比較重要度從上表可知,通過各個指標的重要性比較,發現除了Xi8 ,其余的指標權重都十分接近都十分接近,而Xi8的比重卻十分重要。而根據原始數據我們可以算得每個指標滿意度的平均分,原先是打算用約翰馬蒂拉 和約翰詹姆斯推薦的象限圖的形式來表現出各個指標的滿意度以及其他影響,但由于各個指標的重要性權重都相差無幾(除了 Xi8)。所以此處我們不做分析。XiX2X3X4X5X6X7X8X9Xi0Xi iXi2Xi3Xi4Xi5Xi6Xi7Xi83.43.63.63.43.33.53.23.73.43.43.93.43.33.i2.92

17、.83.73.i573i377i466i569987i866295895i208673.2 綜合評價和建議通過這次并不十分全面的問卷調查的方式,我們可以得出一些淺顯的結論: 大多數人認為住宅標準在上升。 數人認為鄰里環境狀況在下降。 之 ,居住硬指標上去了,但軟指標(如人情味等) 下降了,綠化也沒有得到明顯改善。 對于社區綠化,一方面是點的綠化公園、學校的綠化狀況在改善,另一方面則是清澈水域正從生活中消失。 對于社區空間,現狀的公共空間比以前小,廣場被用作堆場等,另外多數人認為街景比以前美,這與市場經濟發展和城市設計加強有關。 社區服務水平隨著第三產業的發展正不斷上升,尤其是銀行、郵局(72.

18、 6 %) ,但治安狀況變壞,這需要社區提高保障能力,增強居民的安全感。 城市的公共交通比以前便利,整體應急能力比以前好,但由于城市防災、減災系統較少啟動以及平時宣傳不多,有許多人對這一情況并不了解。而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和發展,住宅不僅是生活和休息的場所,也將是生產(工作) 場所 ,人們將在以鄰里為范圍的生態圈里度過大部分時間,住宅標準和鄰里環境的協調發展將大大提高人居環境質量。當務之急一方面是在住宅設計中倡導交流的、富有人情味的居住文化,另一方面是促進垂直綠化和屋頂綠化,從總體上提高鄰里的綠化覆蓋率和綠視率。建設開敞分布、 自然生態的新型社區形態是將社區納入城市有機體的重要條件。社區環境規劃要改變過于注重硬件物質環境塑造的傳統,倡導社區建設,拓展社區功能,把社區建設發展、社區物業管理等的需要納入規劃過程。但是縱觀世界上的所有國家,自從工業化發展以來的城市發展史,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不同程度地走上了一條對人居環境從忽視到重視的曲折之路。當今城市的適居性程度已經越來越成為世界城市發展競爭新的主題內容。中國也正在摸索著轉型的道路和前進方向。理查德瑞吉斯特在著作生態城市重建與自然平衡的城市中寫道,中國正處在大規模城市投資。建設和大規模改變自然與人類環境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