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集成電路課程設計_第1頁
模擬集成電路課程設計_第2頁
模擬集成電路課程設計_第3頁
模擬集成電路課程設計_第4頁
模擬集成電路課程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D/A轉換的信號處理過程 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1)采樣和保持)采樣和保持 采樣:把在時間上是連續的輸入模擬信號ui轉換成在時間上是斷續的信號,輸出脈沖波的包絡仍反映輸入信號幅度的大小。 取樣定理,采樣信號的頻率fs和輸入模擬信號的最高頻率fimax之間必須滿足下述條件:fs2fimax 因為每次把取樣電壓轉換為相應的數字量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在每次取樣以后,必須把取樣電壓保持一段時間。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2)量化和編碼)量化和編碼 在用數字量表示取樣電壓時,也必

2、須把它化成這個最小數量單位的整倍數,這個轉化過程就叫做量化。所規定的最小數量單位叫做量化單位,用S表示。 編碼是把量化的數值用二進制代碼表示。把編碼后的二進制代碼輸出就得到A/D轉換的輸出信號,對同一正弦波,若S越小,誤差將越小,編碼時所需二進制代碼的位數就越多,對器件要求也越高。 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圖 6 - 36給出一個A/D變換的原理框圖, 在這個框圖中, 量化器就是一系列加不同參考電平的電壓比較器, 當輸入電壓 高于該比較器的參考電平Uref時, 比較器輸出的數字量為“1”; 低于參考電平Uref時, 輸出為“0”。 圖 6 - 37 給出一個3位

3、A/D轉換器的轉換特性。iU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圖 6 - 36 A/D轉換器的原理框圖 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圖 6 - 37 3位A/D轉換器的轉換特性0000010100111001011101110FS歸一化模擬輸入1LSB轉換理想FS81FS83FS85FS87輸出數字碼FS41FS21FS4381418321854387理想量化模擬輸入理想轉換特性標稱量化值( LSB)21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2. A/D轉換器的主要指標 (1) 分辨率, 即“位數”(bit數A/D數字化的字長

4、)。 這是一個表達精度的指標。 如果A/D轉換器的滿刻度輸入為UFSR, 位數為N, 則12221222QeQNFSBQUULSBUU量化電平 量化誤差 量化噪聲方差 (6 - 48a) (6 -48b) (6 - 48c) 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在AD轉換過程中,量化會產生失真,而采樣和編碼都不會產生失真,量化誤差所造成的失真被認為是主要的噪聲源。模擬輸入u可以限制在滿量程輸入范圍(FS)。量化器的步長尺寸由VLSB= FS /2N給定。可以看到量化器的工作是非線性的,其噪聲行為在某種程度上依賴于輸入信號。在特殊環境下,如果ADC的輸入信號是隨機的,量化步長

5、充分的小一量化噪聲可以假定為“加性白噪聲”。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分析指出, 分辨率每提高一位, 量化信噪比將提高 6.02 dB。 (2) 采樣率, 即最高時鐘頻率, 這是一個表達A/D轉換器轉換速度的指標。 (3) 其它靜態特性指標還有失調誤差、 增益誤差、 非線性誤差(積分非線性、 微分非線性)等, 其意義與D/A轉換器的靜態誤差相同。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6.4.2 A/D轉換器的分類及應用 A/D轉換器的類型很多, 有高速并行Flash A/D, 有速度與精度折中較好的流水線A/D, 有分辨率很高的適合語音處理的-

6、A/D, 有適用于數字電壓表的雙斜率積分式A/D, 也有適用范圍很廣的逐次比較式A/D等等, 如圖 6 - 38 所示。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6.4.3 A/D轉換器電路舉例 1. 逐次比較型A/D轉換器 逐次比較型A/D轉換器是一種低成本, 分辨率和速度都比較好的A/D轉換器, 因此應用十分廣泛。 例如用CMOS工藝實現的 12 bit、 3 s AD7672就是較好的逐次比較型A/D 轉換器。 該A/D轉換器的原理框圖如圖 6 - 40 所示。 其工作過程介紹如下。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

7、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圖 6 - 40 逐次比較型A/D轉換器 C逐次逼近寄存器SAR高分辨率比較器S/HUi模擬輸出控制與定時高速D/A轉換命令轉換完成信號數字輸出*iU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電路收到轉換命令后, 首先將逐次逼近寄存器置“0”(清零)。 當第一個時鐘脈沖到來時, 邏輯控制電路先將逐次逼近寄存器最高位(Dn-1)置“1”, 其它位置“0”, 經過D/A轉換器重新轉換為模擬電壓Uo(相當于UFSR/2), 然后將此電壓回送到比較器, 與輸入信號Ui比較。 若 UoUi 數字輸出最高位改為“0” (6 - 49)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

8、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第二個時鐘脈沖到來時, 邏輯控制電路將寄存器次高位置“1”, 并與最高位一起送到D/A轉換器, 將 其輸出電壓Uo 與Ui再次比較。 若 Uo Ui 數字輸出次高位改為“0” (6 - 50)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圖 6 - 41 逐次比較、 逐次逼近A/D轉換過程 0123456789104080120160200mV128192160176168164162163163Ui數字輸出 10100011節拍脈沖數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2. 閃電式(Flash)A/D轉換器 閃電式A/D轉換器是一種速度最高的A

9、/D轉換器, 最高采樣率可達幾十兆、 幾百兆, 甚至GHz數量級。 閃電式A/D采用并行處理結構, 例如一個3位Flash A/D的簡圖如圖 6 - 42 所示。 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圖 6 - 42 一種Flash A/D轉換器簡圖 UrefR/2113Uref /141比較器R211Uref /141R39Uref /141R47Uref /141R55Uref /140R63Uref /140R7Uref /140R/2UiUi11異或門0120130141150160b1數字輸出0b21b31UDD0耗盡型NMOS增強型NMOS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

10、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為了減少比較器數量, 可采用“子區式”A/D。 如圖 6 - 43 所示, 將A/D分成兩段: 高 4 位(粗量化)和低4位(精量化), 這樣所需比較器數量僅為 2(2N-1)=2(24-1)=16個 比255個要少得多, 不過增加了一個D/A和一個求和電路, 速度也要受點影響, 但總的來說可以節省許多硅片面積。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圖 6 - 43 “子區式” A/D轉換器 采樣與保持模擬輸入4 bit閃電式ADC4 bitD/Abit4bit3bit2bit1(MSB)4 bit閃電式ADCbit7bit6bit5bit8

11、(LSB)定時采樣時鐘疊加放大器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流水線型模數轉換流水線型模數轉換 流水線ADC采用多個低分辨率的閃爍式子ADC對采樣信號進行分級量化,然后將各級的量化結果進行延遲對準和數字校正后,產生一個高分辨率的數字輸出。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首先每一級的SAI電路對本級的輸入信號進行采樣和保持,然后送到子AD進行量化,產生“位數字量;接著”位數字量被送到DA轉換器,產生與之對應的模擬電壓送到減法器,從保持的信號中減掉該模擬電壓得到一個余量信號:將該余量信號放大2q后輸出,作為下一級的輸入信號。在k級

12、流水線結構中,這一過程要重復k一1次,第k級為標準的閃爍結構。為了克服每級子AD內部的失調和非線性,每級流水線輸出中都有冗余位,經過校正后共同構成最后的N位輸出。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優缺點優缺點 優點:每級子電路中都有SH電路,可以使流水線各級同時運作,整個流水線電路的轉換速率取決于子電路的轉換速率,與流水線結構的級數無關;每級子電路輸出都包含冗余位,結合數字校正技術來提高分辨率;與同分辨率的閃爍型AD轉換電路相比,它能大大降低電路規模與功耗。 缺點:需要復雜的基準電路與偏置結構;輸入信號必須穿過數級電路,造成流水線延遲;各級輸出必須要嚴格同步;要求嚴格的兩

13、相不交疊時鐘等。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分辨率選擇分辨率選擇 最優的每級分辨率由兩個因素決定:系統的轉換速率和分辨率 從轉換速率的角度看,希望每級分辨率最小。因為選擇最小的每級分辨率,能將級間增益最小化,有利于提高轉換速率,同時也使芯片的面積和功耗最小。 常見的選擇1.5位的每級分辨率 ,其中1位為有效分辨率,0.5位為冗余位,對應的的級間增益僅為2。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延遲對準電路延遲對準電路 由于流水線結構ADC的級與級之間是交替工作的(即前一級采樣時,后一級保持),那么對一給定的模擬信號,其第一級輸出在12個時鐘周期內產

14、生,第二級輸出要在第一級輸出12個時鐘周期后才能產生,后面每級以次類推。這樣,每一級的輸出對應不同的時鐘周期,造成各級輸出的不同步。為了將所有級輸出的數字結果都能在同一時間送到校正電路,必須采用延遲對準電路。 可采用移位寄存器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過采樣過采樣ADC 名稱解釋:求和,差值 傳統Nyquist ADC:傳統的Nyquist模數轉換器采樣頻率fs一般是輸入信號頻寬的兩倍,此時定義Nyquist頻率fN=fs/2,符合Nyquist抽樣定理的表述。存在不需要的帶外信號接近轉換器的帶寬,不想要的高頻分量會混疊入信號帶內。因此必須在采樣系統之前要采用一個

15、衰減較大的高階抗混疊濾波器。同時ADC必須有采樣保持電路,使ADC有足夠的時間將采樣幅值與內部產生的參考電壓進行比較。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Nyquist速率ADC,其采樣與采樣之間是相互獨立的。而在過采樣藝ADC中,輸出的數據與前面的采樣是相關的。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過采樣轉換理論過采樣轉換理論/2222/211212fsLSBLSBefsVVfs整個量化噪聲能量可以對整個整個量化噪聲能量可以對整個ADC工作的信號帶內的功率譜密度積分得到工作的信號帶內的功率譜密度積分得到:一個簡單的提高精度的方法是使用部分帶寬。通過一個簡

16、單的提高精度的方法是使用部分帶寬。通過ADC的采樣頻率遠高于的采樣頻率遠高于Nyquist速率來獲得,然后通過數字濾波得到想要的帶寬內的信號,因此可以速率來獲得,然后通過數字濾波得到想要的帶寬內的信號,因此可以減小整個量化器噪聲的能量。這個技術,即過采樣。減小整個量化器噪聲的能量。這個技術,即過采樣。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過采樣轉換理論過采樣轉換理論過采樣比(OSR):2sBfOSRf/2222/21BBfqqqfNdffsOSR帶內噪聲功率由下式得到:最大的SNR(信噪比),也稱輸出動態范圍DR由下面給出:max6.021.76 10log()DRSNRdBNOSR這個表達式顯示OSR尺可以改進SNR由上式過采樣頻率越大,噪聲對轉換系統的影響越小第六章第六章 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一階增量一階增量調制原理調制原理對于一個模擬信號,如果采樣速率很高,采樣間隔很小的情況下,那么相鄰采樣點之間的信號幅度一般不會變化太大,前一采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