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環監控系統_第1頁
動環監控系統_第2頁
動環監控系統_第3頁
動環監控系統_第4頁
動環監控系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動環監控系統一、 監控系統的運行、組網與控制技術原理1、網絡結構 根據郵電部YDN 023-1996通信電源和空調集中監控系統技術要求(暫行規定)和電網綜1997472 號文通信電源,基站空調集中監控管理系統暫行規定以及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2000年以GF006-2000號文頒布執行的中國移動通信動力及環境集中監控系統技術規范中的規定,在一個本地網內,監控系統應按監控管理中心(CSC)、區域監控中心(LSC)、局(站)現場監控單元(FSU)、設備監控模塊(SM)劃分。其中監控模塊是數據采集級,其他三個監控級是具有不同管理權限和功能的管理級。 整個監控系統的網絡結構是按廣域網進行連接的,即各級監

2、控級自下而上逐級匯接,每個監控級均按輻射方式與若干下級監控級連接成一點對多點的監控系統,最低的監控級與其監控的設備連接。構成圖所示的集中監控系統網絡圖。a) 集中監控系統網絡圖監控模塊SM 監控模塊是整個系統的數據采集部分。裝于被監控的設備附近,用監控模塊的英文Supervsion moduie字頭SM表示。它是圖像、聲音、環境、電源、空調設備的智能控制器或智能采集設備; 具有數據的采集、壓縮、控制和濾波作用; 具有與監控單元(FSU),區域監控中心(LSC)或監控中心(CSC)進行通信的功能; 完成遙測,遙信數據的傳送及實現系統的遠端遙控。 每個監控模塊都是相對獨立的數據采集子系統,這些數據

3、采集子系統一般地均由傳感器、數據采集通道、數據處理與控制器、通信單元組成。 如下圖所示:傳感器數據采集通道數據處理與控制器通信單元被監控設備b)監控模塊方塊圖 對于被監控的設備,若是具備數據采集功能且含通信接口的智能設備,則僅需配置協議轉換器,將智能設備的通信協議轉換成監控系統的協議即可。協議轉換器的方塊圖變成:通信單元數據處理與控制器智能監控設備數據通信接口c) 協議轉換模塊方塊圖 監控模塊包括圖像信息采集與編碼壓縮類、圖像攝像鏡頭控制類、圖像信息切換與選擇類、動力系統類(高壓室、低壓室)、油機、開關電源、蓄電池組、UPS、DC/DC直流變換器等設備、集中空調機和分散空調機、環境數據采集等設

4、備。監控單元FSU 監控單元是裝于基站內的前臺設備, 用監控單元的英文Field Supervision Unit字頭FSU表示。從邏輯上講,它是監控模塊的上一級設備,其主要功能為:周期性地采集各監控模塊(SM)傳來的各類信息,對信息進行數據處理、存儲、參數設置、告警管理,隨時接受并快速響應來自監控中心的命令,具有與監控中心進行通信的功能,完成監控模塊和監控中心之間的遙測、遙信、遙控數據的傳送。 在某些資料里,也有把監控模塊和監控單元合稱為監控單元的。 為了方便描述我們不妨將其分開敘述。 對于監控的基站由于其規模不同,監控對象和內容不一樣,因此,配置的監控單元不盡相同。不管其如何變化,其基本組

5、成均由監控模塊通信與管理單元、數據處理單元、顯示終端單元、上位機通信與管理單元組成。其方塊圖如圖所示:監控模塊通信與管理單元數據處理單元顯示終端單元上位機通信與管理單元監控單元方塊圖區域監控中心LSC 區域監控中心裝于各市公司的監控中心, 用區域監控中心的英文Local Supervision Center字頭LSC表示。從邏輯上講,它是監控單元的上一級設備,其主要功能為:周期性地采集各監控單元(FSU)傳來的各類信息, 對信息進行數據處理、存儲、參數設置、告警管理,具有實時作業和歷史數據處理功能,能同時監視轄區內監控單元的工作狀態。可通過監控單元(FSU)對監控模塊(SM)下達監測和控制命令

6、, 隨時接受并快速響應來自監控中心(CSC)的命令,具有與監控中心進行通信的功能,完成監控模塊(SM) 、監控單元(FSU)和監控中心(CSC)之間的遙測、遙信、遙控數據的傳送和數據過濾功能。 在許多功能上,區域監控中心LSC與監控中心CSC類似。 所不同的主要是區域監控中心LSC對監控單元送來的遙測、遙信信息在向上一級監控中心CSC轉發時,具備信息過濾功能。 區域監控中心一般地由前臺通信控制單元、數據處理單元(局域網)、后臺通信單元、數據庫、顯示與打印單元組成。其邏輯結構如圖所示。后臺通信單元數據處理單元前臺通信控制單元實時數據庫顯示與打印單元d) 區域監控中心邏輯結構圖集中監控中心CSC

7、CSC裝于省公司監控中心, 用集中監控中心的英文Central Supervision Center字頭CSC表示。從邏輯上講,它是區域監控中心的上一級設備,其主要功能為:周期性地采集各區域監控中心(LSC)、監控單元(FSU)傳來的各類信息, 對信息進行數據處理、存儲、參數設置、告警管理,具有實時作業和歷史數據處理功能,可通過區域監控中心LSC或監控單元(FSU)對監控模塊(SM)下達監測和控制命令,具有遙測、遙信、遙控功能。 監控中心一般地,由前臺通信控制單元、數據處理單元(局域網)、數據庫、顯示與打印單元組成。其邏輯結構如圖所示。數據處理單元前臺通信控制單元實時數據庫顯示與打印單元e)

8、區域監控中心邏輯結構圖2、動環監控系統組網結構圖(后臺部分)GDXC-16交叉連接設備出廠時的默認配置是:主時鐘、各路E1碼流方式為HDB3編碼成幀格式、各輸出時隙為消息格式。使用時需按實際網絡結構設置時隙交換。GCM-5型數據復用器的E1接口(2Mb/s)使用DB9/F (孔式)插座,可以直接使用DB9/M(針式)插頭焊接線纜,也可使用轉接頭。通常接雙絞線即平衡傳輸(120歐)使用DB9/M(針式)插頭PCM 2M接口為E1(BNC接頭)。該接口連接配線架提供的PCM 2M線,2M的發送線接E1的入口,2M的接收線接E1的出口。接口阻抗設計為120,在距離較短的情況下可以作為75(BNC連接

9、器)。3、移動三期網絡設備連接圖:(前臺部分)DB9簡易串口COM定義:引腳序號引腳功能2RXD5GND3TXDRJ45簡易串口COM定義:引腳序號引腳功能5RXD3,6GND4TXD4、系統功能簡介l 實時數據顯示 在正常情況下,監控中心CSC自動顯示其全部監控對象的工作狀態和告警情況,通過菜單等方式可選擇顯示指定監控對象的工作狀態、運行參數、歷史數據等詳細資料。 監控中心具有良好的人機對話界面、圖形功能、漢字支持能力,并能以多種顏色來區分被監控設備的運行狀態、運行參數。人機對話界面切換操作簡單、層次分明,且具有組態功能。 監控畫面的數目和內容一般包括如下功能:主題畫面:畫面顯示的主題內容;

10、告警顯示:顯示當前發生的故障;操作命令:顯示口令輸入提示,操作類別等;網絡狀態:顯示通信狀況;歷史數據:顯示監控對象歷史紀錄數據, 歷史告警數據;參數設置:顯示參數設置畫面;配置管理:顯示配置管理對話框。l 實時圖像顯示 在正常情況下監控中心圖像終端自動顯示其全部監控對象的圖像畫面和攝像鏡頭選取的對象運行情況,通過菜單等方式可選擇圖像顯示的內容。 監控圖像畫面的控制功能一般包括如下內容:主題畫面:畫面顯示攝像鏡頭攝取的圖像(運動圖像/靜止圖像);站點選擇:顯示具備圖像顯示站點的全部名稱菜單;鏡頭選擇:顯示區域監控中心內的全部攝像鏡頭名稱菜單;操作命令:顯示云臺控制命令菜單(鏡頭上、下、左、右、

11、聚焦、推、拉等);預置點設置:顯示10個預置點設置命令菜單;遙控命令:顯示遙控命令菜單;監控數據:顯示遠方站點的監控數據、告警數據(紅色)、歷史告警數據等;運行狀態:顯示設備運行狀態;l 告警處理 告警分為三級:重要告警;次要告警;一般告警。 系統發生重要告警時,無論監控系統處于任何畫面,均自動彈出告警畫面,按告警類別、性質,顯示告警設備和告警信息,打印告警信息,發布告警短信信息。所有告警一律采用語音告警提示。在使用時,需注意:(1) 重要告警應產生告警聯動。(2) 重要部門應該安裝智能門禁。(3) GS7.1系統具備告警確認功能。告警發生后一般告警確認后可不處理,次要告警確認后必須處理(顯示

12、或打印派修工單)。重要告警確認后必須采取緊急措施。(4) 告警未處理期間,系統在一定時間內重復發出告警信息,且根據告警等級采用不同的重復周期。(5) 提供歷史數據查詢和打印手段。(6) 具備事故告警自動過濾功能。(7) 告警參數可在線式設定(系統管理員級)。l 歷史數據和歷史告警數據 可查詢系統中任何時間段內、任何指定設備、指定現場的報警與系統記錄,查詢任何級別的報警信息及操作員的確認信息。l 參數設置 系統可對運行參數進行設置。其中包括:告警閥值、復限閥值、告警級別、變比系數、振蕩因子、滿程值、零程值等。 在系統參數設置時,監控中心畫面將給出提示。l 配置管理 監控中心具有配置管理功能,用于

13、監控對象和操作人員的建立、增加和刪除的管理。(1)操作管理原則上分為三級:a) 操作員:進行各監控點狀態監視、告警確認、告警打印。b) 控制管理員:除操作員的權限外,還應具有對遙控點控制、進行數據備份的權利。c) 系統管理員:除控制管理員的權限外,還應具有系統設定、告警類型設定、控制權限管理、數據庫調用權限。(2)系統管理員可對系統配置進行管理,具備用戶定制功能。當操作人員變更時,系統增加、刪除某些對象和功能、調整系統各類參數時,均可通過改變系統配置文件完成系統配置管理。 監控對象的配置參數包括監控對象的名稱、通信方式、通信速率、地址或電話號碼等。操作人員的配置參數包括姓名、身份、口令、操作權

14、限、口令有效期、電話號碼等。l 系統維護與自身檢查功能管理 系統各模塊均具有在線式自檢功能,當模塊故障時(局部非災難性),具有系統模塊故障告警功能。 系統各模塊的每一個接口均具備系統屏蔽功能,系統管理員根據需要可隨時屏蔽或啟動接口的掃描。 系統各模塊均具備自恢復功能(Watching Dog),且具有遠程復位FSU、SM的功能。l 安全管理 系統具有完善的操作管理功能,具有系統口令、操作注冊口令、關鍵功能口令等不同等級密碼。經系統確認后方可進入系統進行操作。操作口令具有不同等級,以限制不同人員的操作范圍,維護系統安全。 所有被監控設備都具有操作記錄,包括操作員、設備、時間、內容等,所有記錄具有

15、不得刪除性和不可更改性。 監控中心具有故障告警及確認記錄。故障告警及確認記錄內容包括故障設備名稱、故障發生時間、故障確認時間、故障確認人、故障排除時間等。 設備操作記錄和故障告警及確認記錄等資料在計算機硬盤中保存一年。系統對記錄資料具有查閱、統計功能。二、 監控系統軟硬件各功能模塊原理 監控單元FSU裝于通信基站或機房內,通過監控模塊SM周期性地采集各基站或機房的電源、環境數據,以及被監控設備的監測參數和運行狀態,及時進行處理、存儲;實時向監控中心LSC/CSC發送狀態改變或告警信息及其相應數據;隨時接收并快速響應來自監控中心LSC/CSC的命令,并指示相應的監控模塊SM與監控設備動作。 監控

16、單元(FSU)是完成采集的前臺設備,為系統提供原始數據,對前臺設備的維護是系統維護的基礎。 其邏輯框圖如下:電源協議轉換空調控制蓄電池監控煙 移 電 燈 水 門霧 動 源 控 浸 態通用采集板云臺控制固定鏡頭PC/筆記本電腦SU主控板圖像信息采集與控制V35透明接口時隙復用器固定鏡頭 圖中RS-485總線負載能力為32個SM模塊。1、監控單元(SU)簡介 GS7.1(GS7.3)監控單元。分為兩部分主控部分和協議轉換部分,采用雙CPU結構,二者在邏輯結構上完全獨立,主控部分為SU,協議轉換部分為RS485總線上的一個模塊,協議轉換通過RS485總線和主控部分進行通訊。只是出于工藝和工程角度考慮

17、將二者設計在一塊板子上。 主控部分采用16位單片機80C196KB作為核心,主要功能組成有:9路YC輸入(包括溫、濕度專用及7路通用輸入);10路YX輸入(其中水浸電路為專用,YX1YX6為和系統共地的遙信輸入。YX7,YX9,YX10為和系統隔離的遙信輸入);2路遙控輸出;2路遙控返校;3路RS232通訊口(分別接LSC/SS,測試PC機,鍵盤顯示模塊);1路RS485通訊口。協議轉換部分采用8位單片機89C54作為核心,擴展有兩路串行口,一路RS485/RS232可選用于和SU通訊,一路RS485/RS232/半雙工RS485可選,用于和智能設備進行通訊。2、GAD-1(GAD-2)三相交

18、流檢測器 對三相交流電壓和三相交流電流的信號調理,將其變換為05V的直流電壓信號,送給監控單元或通用采集器實現對三相交流電壓和電流的監測。三相交流電壓輸入為AC380V直接輸入,經變壓器變為05V的交流電壓信號,再經整流濾波放大后輸出;而三相交流電流需先經過電流互感器或電流傳感器變換為05V的交流電壓信號才能輸入,經整流濾波放大后輸出。 GAD-1三相交流檢測器設計為6路信號調理,其中13為電壓檢測,46為電流檢測。GAD-2三相交流檢測器只完成3路電壓檢測。3、GCM-4(GCM-8)數據復用器 可以通過一條E1線路的2個空閑時隙實現一路RS232、一路V.35信道遠程連接。E1線路為G.7

19、03標準,異步RS232接口速率019200Kbps自適應,同步V.35接口速率為64Kbit/s。所使用的時隙號可以通過相應5位DIP撥碼開關進行設定。根據現場E1線路情況和使用場合的不同,可以分別設置GCM-4數據復用器是用在中心還是基站,是否需要啟動CRC4校驗,是否需要將E1線路告警信號轉發。 現場安裝時E1線路接口方向問題:現場安裝時,中心站的復用器A向E1線路接口與前端站復用器A向E1線路接口連接,復用器E1線路時鐘設置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般一臺選擇A向時鐘,另一臺選擇B向時鐘;若系統是串在其他系統已經使用的E1線路中,則靠近原有系統主時鐘設備一側的GCM-4復用器設置為B向時鐘,

20、另一臺設置為A向時鐘。 關于E1線路告警狀態的判定:平時正常工作時,A向本地告警LE-A、A向遠地告警RE-A、B向本地告警LE-B、B向遠地告警RE-B會根據當時的線路狀態呈現不同的狀態。一般情況下,如果E1線路接口對端設備正常連接,則雙方相應接口告警燈全部熄滅;若未能收到對端設備發來的E1數據,則會點亮LE-A本地告警指示燈、同時向對端設備發出遠地告警信號,對端設備收到后點亮相應端口的遠地告警指示燈,此時應檢查本地的接收線路、對端的發送線路及設備的工作情況;若本地設備接收正常,對端設備未能收到本地設備發出的E1數據,則對端設備點亮其本地告警指示燈,同時發出遠地告警指示燈,本地設備收到后,點

21、亮本地的遠地告警指示燈,此時應檢查本地的發送線路、對端的接收線路及設備的工作情況。 一種情況是:當對端設備關閉電源、或線路撤除時,本地設備的本地告警、遠地告警均點亮,但本地設備E1線路接口自環測試正常,而且本地設備與傳輸設備的連接斷開后,會出現本地告警指示燈點亮、遠地告警指示燈熄滅的現象,這種狀態的出現應該是中間傳輸設備在一端未能收到E1信號時,向對端發出了全“1”信號,如果在現場發現了這種現象,請向當地傳輸設備管理者咨詢。一旦出現這種現象,基本可以斷定,對端設備掉電或未連接。4、GCS-1基群服務器 GCS-1(GCS-2)基群服務器的功能是把一組E1線路按時隙解碼,分解成31路串行數據,然

22、后經過TCP/IP協議打包處理,數據輸出到網絡上。基群服務器的每個時隙都有一個端口地址,這樣就實現了后臺和前臺監控站的點對點連接。E1接口設計的阻抗為120和75(為BNC插頭)可選。5、GDXC-16交叉連接設備 具有1個或多個準同步數字體系(G.707)信號端口,并至少可以對任何端口信號速率(和/或其子速率信號)與其它端口信號速率(和/或其子速率信號)間進行可控連接和再連接。GDXC-16交叉連接設備是在16個E1電路之間,可實現相互間64kb/s時隙的無阻塞全透明交叉連接。是利用多條E1電路組網的核心設備;與時分多路復用設備結合使用,可實現DDN網的主要功能;也可作為多條E1電路的合路器

23、使用。其發送時鐘可選用內部時鐘或使用任意E1端口的恢復時鐘。6、GPC-4雙口協議轉換器 智能設備協議轉換模塊,從功能上相當于兩個GPC-3協議轉換器,它能同時監測兩個智能設備,負責把兩個被監測的智能設備(如:開關電源、空調等)發出的數據按照本系統的協議格式發送給SU,同時也將SU發送過來的數據轉換成被監測設備認可的數據格式,然后發送給相應的被監測設備。 GPC-4硬件上相當于兩個SM模塊,具有兩個SM地址,使用時可以同時接兩個智能設備智能設備接口(串口)數據傳輸方式共有RS232、全雙工RS485、半雙工RS485三種選擇,同時只能選擇其中一種,且依據所選,使用相應的芯片,不用的芯片一律拔掉

24、,防止干擾。7、B接口服務器 B接口服務器是為省監控中心(CSC)提供接口的服務器,其主要功能是本地市的LSC的數據和告警上傳到省公司,實現省集中監控,目前,B接口服務器提供了B接口協議接口和數據庫接口,B接口協議接口用于傳送實時數據和基站歷史數據,而數據庫接口作CSC的分布數據庫(SQL SERVER 2005),用于存儲局站的配置信息、歷史告警、機房歷史數據和退服數據,然后由CSC集中數據庫同步,完成數據傳遞的功能。8、WEB服務器 WEB服務器提供一個遠程維護的接口,使得移動終端能夠通過瀏覽器連入到系統中。WEB服務器上主要提供一個網頁程序,使用該網頁,移動終端可以使用和數據終端類似的界

25、面,進入系統,進行一般的操作維護。9、DB服務器 DB服務器是系統存儲運行數據的場所。所有歷史數據,都會存儲在該機的數據庫中。該機上運行一個歷史數據入庫程序,負責把前置機等產生的運行數據從前置機的文件庫倒入到DB服務器上的商用數據庫(如Sybase數據庫)中。 該程序為用戶提供一個基于DB服務器數據庫的進行報表組合查詢的工具。用戶除了可以使用該程序提供的預定義的報表查詢功能外,還可以進行自定義報表以及進行相關的查詢。最大限度的滿足用戶對于報表查詢功能的需求。10、前置機 前置機是系統和前臺進行接口的機器,它是數據處理的關鍵環節。前置機由三個程序組成,調度程序lscsrv、通信程序SuperCt

26、和歷史數據服務程序hissrv三部分。 調度程序負責系統配置參數的存儲;對前臺各SU、各模塊進行調度掃描;協調其他各個進程之間的通信中轉;對SU上傳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存儲、查詢、告警分析等功能。 通信程序負責在調度程序和SU之間按照監控站配置的通信方式進行轉發數據和調度掃描、對N-port端口的連接進行管理、監測各個SU的通信信道狀態;并在發現SU通信中斷和恢復時產生相應的告警。 歷史數據服務程序負責提供面向文件庫的歷史數據簡單查詢功能。11、操作終端 終端是系統與用戶的接口,為用戶提供監控必需的操作界面。從功能上又分為數據終端、圖像終端、移動終端。 數據終端為用戶提供數據監控所必需的操作界

27、面。包括實現數據的遙控、遙測、遙信功能、配置參數管理、用戶信息管理、告警的各種輸出(告警顯示、告警語音提示、告警打印、告警短信息等)、提供界面的組態功能,提供各種報表查詢功能等。數據終端是用戶最主要的操作工具,通過它來實現用戶大部分的監控操作。 圖像終端實現用戶的圖像監控接口。從圖像終端上,用戶可以選擇察看各個站、各個鏡頭對應的圖像來進行觀察,并且可以控制云臺鏡頭的旋轉和預置點的定義、顯示,并且提供圖像監控必需的配置參數管理等功能。 移動終端利用通用的瀏覽器,以WEB方式使用系統的數據監控功能。其功能為數據終端的一個子集,除了組態及相關功能外,基本上和數據終端的功能一致。三、 監控系統的參數配

28、置1、配置參數管理 配置參數管理是管理系統監控內容、監控參數的功能。包括對前置機的配置管理、監控站、監控模塊、以及模塊參數、模塊分組參數、告警參數等進行管理。 從系統管理菜單中選擇配置參數管理功能,進入配置參數管理界面,如下圖示:功能區樹形圖參數區 左側的樹形圖和主界面的樹形圖有所區別,它不是按照行政區域進行組織的,而是按照系統的結構組織的,即前置機作為最上層節點,下面是站級節點,再下面是模塊級節點,模塊級節點下面是分組參數、告警參數節點,在下面是具體的分組節點、告警節點。 右側的參數區,是一個可變的區域。根據當前編輯的參數內容而定,主要有如下幾個界面:站編輯界面、模塊參數編輯界面、分組參數編

29、輯界面、告警參數編輯界面。 左下的功能區提供了<配置同步>、<登錄/注銷>、<區域樹形圖>、<返回>等幾個按鈕。配置同步、登錄注銷功能的說明參見相關菜單功能介紹,返回為退出配置參數管理界面按鈕,無需過多說明,區域樹形圖是為了方便進行站的查找而設立的,當監控站比較多時,平時可能已經習慣了在按照行政區域組織的主界面樹形圖中查找監控站,在參數管理中直接找站變得比較困難。為此解決辦法有兩種,1:在主界面找到該站,選中該站后,再從菜單進入配置參數管理,軟件可以直接定位在該站上,進行必要的參數修改。2:可以利用配置參數管理提供的<區域樹形圖>按鈕

30、,調出如下圖示的按照行政區域組織的輔助選站用的樹形選擇窗口,利用該窗口找到查找的站后(可以使用快速選站),按<確定>返回配置參數管理窗口,軟件將自動定位到查找的站上。需要說明的是,程序啟動后第一次使用該功能速度比較慢,屬于正常現象,以后再用時就很快了。 對于前置機的配置管理有“增加監控站”、“備份lsc的配置參數”和“恢復lsc的配置參數”。 對于監控站的管理包括修改監控站參數、刪除監控站、增加模塊、下發模塊配置、復制/粘貼監控站配置參數、復制為/粘貼自監控站的配置參數(可作為備份/恢復功能使用)、監控站復位、復位所有的SM。 對于模塊的管理有修改模塊參數、刪除模塊、復制/粘貼模塊

31、參數、復制為/粘貼自模塊參數、復位模塊等功能。1) 增加監控站 從樹形圖上選擇要增加監控站的前置機節點,點擊右鍵,選擇增加監控站菜單項,右側編輯區顯示如下圖示: 一個監控站包含以下信息: 前置機:系統顯示當前增加到哪個前置機。 站號和站名:站號是監控站的唯一性標識,在設置監控站站號時不能重號,否則系統將提示“監控站號已占用”;站名是用戶用于辨認監控站的方法,在設置站名時要注意其與用戶的習慣叫法相符,便于識別。 站類型:根據基站類型的劃分,選擇其類型設置,目前,基站類型分為“普通基站”、“VIP基站”和“機房”。 通信方式: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通信方式。 通信參數:保留值,目前還沒有意義。 NPor

32、t IP及Nport端口:按照工程設計方案分配這兩項參數。 行政區域:根據該監控站的實際情況選擇其實際所屬行政區域。該參數決定了主界面樹形圖中,系統顯示該站的位置。 對新增監控站編輯完各項信息后,點保存,并進行一次配置同步,就完成了添加監控站操作。2) 備份前置機的配置參數/恢復前置機的配置參數 從樹形圖上選擇要備份、恢復配置參數的前置機節點,點擊右鍵,選擇備份前置機的配置參數 或恢復前置機的配置參數菜單項,系統將彈出另存為/打開文件選擇對話框,選擇或輸入要備份到的文件名或者需要從中恢復配置參數的文件名,按<保存>/<打開>按鈕,系統及開始進行備份或恢復操作,中間顯示備

33、份或恢復的進度。(圖略)3) 修改監控站 從樹形圖上選擇要修改的站,此時參數區顯示該站參數,顯示方式和增加監控站界面類似,只是標題為“修改監控站信息狀態”,且由于站號作為站的唯一標識,不能被修改,所以站號為只讀的。 根據需要修改監控站除前置機和戰號外的信息,點保存,并進行一次配置同步,就完成了修改監控站操作。4) 刪除監控站 從樹形圖上選擇要修改的站,此時參數區顯示該站參數,從顯示信息中確認該站為要刪除的站。 在樹形圖上該站節點上點擊右鍵,從彈出菜單中選擇刪除監控站,系統提示: 點擊<是>,刪除指定的站,選擇<否>,取消刪除操作。 注意:刪除監控站之前,必須首先刪除監控

34、站內的所有監控模塊,否則刪除監控站操作不會成功。5) 增加模塊 從樹形圖上選擇要增加模塊的站,此時參數區顯示該站參數,從顯示信息中確認該站為要增加模塊的站。 在樹形圖上該站節點上點擊右鍵,從彈出菜單中選擇增加模塊,系統彈出增加模塊對話框,如下圖示: 輸入模塊編號,模塊號為1-250的整數,需要和現場安裝的模塊設置一致,并且應該符合一般習慣,有一定規律。例如電源模塊一般設置為16。 從模塊分類中選擇模塊類別,如華為電源,然后從模塊類型中選擇具體模塊類型。 按<確定>,系統執行增加模塊操作。按<取消>,系統取消增加模塊。 注意:模塊名并非主界面樹形圖上站節點下顯示的節點名,

35、主界面顯示的是設備名。模塊取名應按照系統維護方便的角度出發取名。而設備名的取名應按用戶使用角度出發。模塊和設備的關系參看設備說明部分的有關內容。6) 下發模塊配置 該功能提供下發后臺的模塊配置到監控前臺主控的方法,主控利用該配置對各模塊進行掃描和通信監視,發現通信故障。 從樹形圖上選擇要下發模塊配置的站,此時參數區顯示該站參數,從顯示信息中確認該站為要下發模塊配置的站。 在樹形圖上該站節點上點擊右鍵,從彈出菜單中選擇下發模塊配置,系統將下發模塊配置到前臺主控。 注意,下發后系統應彈出提示信息:“下發模塊配置參數成功”或“下發模塊配置參數失敗”,如果長時間沒有提示,則為操作超時,可能是因為該站通

36、信故障原因造成。7) 監控站復位/復位所有模塊 提供對前臺設備進行遠程軟件復位的功能。 從樹形圖上選擇要執行復位操作的站,此時參數區顯示該站參數,從顯示信息中確認該站為要執行復位操作的站。 在樹形圖上該站節點上點擊右鍵,從彈出菜單中選擇監控站復位/ 復位所有模塊菜單項,系統彈出如下圖示的確認對話框: 選擇<是>系統執行遠程復位操作, <否>取消復位操作。 復位成功,系統應有復位成功的提示信息。否則為復位失敗。8) 修改模塊參數 從樹形圖上選擇要修改的模塊,此時參數區顯示該模塊參數,如下圖示: 根據需要,再修改為一列中,修改需要修改的參數項。點保存,就完成了修改模塊參數的

37、操作。 需要說明,根據模塊類型的不同,每個模塊的參數表,可能會有所區別。9) 刪除模塊 從樹形圖上選擇要刪除的模塊,此時參數區顯示該模塊參數,從顯示信息中確認該模塊為要刪除的模塊。 在樹形圖上該模塊節點上點擊右鍵,從彈出菜單中選擇刪除模塊,系統提示: <>內的內容根據選定的模塊不同而變化,點擊<是>,刪除指定的模塊,選擇<否>,取消刪除操作。 操作成功,系統應提示“模塊刪除成功”,否則為刪除失敗。刪除失敗,可能是因為模塊已經不存在了(已被刪除,但由于沒有執行同步,終端上看似存在),可以強制同步一次,然后看看要刪除的模塊是否存在。10) 分組參數設置 所謂分組

38、參數,是對監控對象可配置參數的邏輯劃分,以方便管理,如下圖示:從樹形圖上,選擇需要修改參數的分組,參數區顯示該分組的參數列表。可以看到,數據區的形式和模塊參數修改是一樣的,只是表中的參數項不同。按照需要,從“修改為”一列中,修改需要調整的參數項,點擊<保存>,即完成了配置參數修改。參數項的修改,有編輯框、下拉列表等形式,均為Windows風格的編輯方式。特別說明:當切換到其他站、模塊、分組時,必須先保存當前的修改,否則修改內容將丟失,而系統并不給出任何警告信息。這也可以作為取消修改的一個辦法。11) 告警參數設置 從樹形圖中,選擇要修改參數的告警,并選擇右邊的“告警設置”,顯示如下

39、圖示: 數據區顯示告警設置界面。 告警設置涉及到的有關概念,可以參考告警說明部分的介紹,這里只介紹操作方法。告警的參數主要有以下幾項:告警級別、告警屏蔽時間段和告警聯動。從告警級別下拉選擇框中,選擇該告警對應的級別,設為告警屏蔽,將不產生該告警。告警屏蔽時間段:屏蔽時間段每半個小時一個單位,一天劃分為48個段。每段用一個方塊形圖標表示,為藍色的時間段表示為非屏蔽的時間段,為灰色的時間段為屏蔽的時間段。設置方法,用鼠標左鍵點擊/拖過相應的時間段,使之變為藍色(非屏蔽),用鼠標右鍵點擊/拖過相應的時間段,使之變為灰色(屏蔽)。屏蔽時間段為每天重復的設置,如設為下圖所示屏蔽時間段,意味著每天的7:3

40、0到18:30之間,為非屏蔽的時間,相應告警正常產生,從18:30到第二天的7:30之間為屏蔽時間段,這段時間相應的告警出于屏蔽狀態,不產生告警輸出。屏蔽時間段的設置主要是為了在一些有人值守的機房,在有人值守期間,屏蔽掉某些告警,如移動、門態;而在無人值守期間,這些告警又是有效的。 告警聯動:是當告警發生時,系統自動執行某些動作的功能。告警聯動設置,就是定義執行那些動作。告警聯動分圖像聯動和自動控制兩種。 圖像告警聯動:如果需要告警發生時,讓系統的圖像終端自動切換到某個畫面,就可以設置該種聯動動作。 首先使復選框“圖像聯動”處于選中狀態(打上對勾)。 確定告警發生時要顯示的圖像,即輸入鏡頭號、

41、預置點號(僅對云臺鏡頭有效)。 確定需要聯動的圖像終端的終端號,并使所有需要動作的終端對應的方塊為藍色。設置方式和告警屏蔽時間段的設置一樣,也是用鼠標左鍵選中,鼠標右鍵取消。可以同時設置多個產生聯動的圖像終端。 如下圖所設的內容,將在告警發生時自動使20號圖像終端切換到1號鏡頭的1號預置點(如果1號鏡頭是云臺的話,否則只切換到1號鏡頭)。 自動控制形式的聯動,是指告警發生時,系統自動對告警站執行一些特定的控制動作。具體有哪些控制動作,要看該站安裝的可控設備有什么。 設置方法:進入告警參數設置,如果有自動控制形式的告警聯動設置,會在告警聯動表格中顯示,如果沒有,顯示空表格,如下圖示:為了增加一個

42、聯動動作,可以在下一個空行上單擊鼠標左鍵,此時,在下部的三個下拉框中,顯示可以設置的控制量及可能的控制動作供選擇,如下圖示:表示新加聯動選擇聯動信元選擇執行動作選擇聯動模塊 從中選擇需要聯動的模塊、信元、以及該信元要執行的動作,按<確定>,該告警聯動即添加進入聯動表中。如下圖示:當前編輯的行號 現在表中已經有了兩個聯動動作。如需設置多個動作,重復上述過程。系統最多支持7個聯動動作。 修改聯動動作,只需用鼠標點擊表中的要修改的聯動項,該項的當前狀態即顯示在下面的下拉框中,修改后按<確定>,新的設置即更新到表中。刪除聯動動作,只需用鼠標點擊表中的要刪除的聯動項,該項的當前狀

43、態即顯示在下面的下拉框中,修改后按<刪除>,該動作即從表中刪除。上面介紹了告警參數的各個設置內容的設置方法,最后提示,設置完成后,在切換到其它站、其它模塊、其它參數之前,不要忘了點擊參數區下部的<保存>按鈕,否則,所作的修改將丟失,而系統并不給出任何警告信息。這也可以作為取消修改的一個辦法。12) 短信告警設置 從樹形圖中,選擇要修改參數的告警,并選擇右邊的“告警短信設置”,顯示如下圖示:告警選擇區告警短信設置區數據區顯示告警設置界面。 該短信告警設置針對所選定的告警進行設置,可設置該告警在發送短信時的替代信息內容;可設置告警恢復時,是否發送告警恢復以及替代信息;可選擇

44、此告警信息的接收人員等。 當選中的告警未有短信設置時,界面將有提示,如圖所示: 告警替換名:當告警需要發送短信時,用此內容替換告警名作為短信內容發送。 恢復替換名:當告警恢復需要發送短信時,用此內容替換告警恢復作為短信內容發送。 “發送恢復”復選框:用于選擇是否發送。 已設接收人員:系統會自動發送的告警短信給在列表里的人;雙擊某行,可將該行的人員撤銷接收短信,該人員將回到“待設接收人員”列表中。 待設接收人員:表示在列表里的人收不到告警短信,但屬于該告警所轄范圍的人員,可通過配置,使其接收到短信;雙擊某行,可將該行的人員設置為接收短信,該人員將移動到“已設接收人員”列表中。 如下圖所示: 設置

45、完成后,點擊“保存”,將保存所有配置。 若不需要該告警的所有短信設置,點擊“刪除”,即刪除所有該短信相關的配置。 注:人員名單為通信錄里的人員,未在通信錄的人員是不可以設置的,若要設置,先在通信錄中添加人員,即在終端界面的“聯系人”上添加,如下圖所示:2、用戶信息管理 用戶信息的管理主要是增刪改系統用戶帳號。 用戶信息管理功能只對0號工號,即管理員用戶開放,其他用戶沒有該項權限,并且該權限和其他權限不同,不能通過權限設置被賦予或取消。 特別提示:由于0號工號,即管理員,具有的特殊權限,因此要求必須保管好管理員的密碼,且該密碼應該經常更換。并且為了系統安全考慮,不允許直接使用管理員賬號作為日常操

46、作的賬號。 從主菜單上的系統管理用戶信息管理進入如下的用戶信息管理界面:前置機列表用戶信息編輯區 圖中左側為前置機列表,右側為用戶信息編輯區。 需要注意:由于用戶權限的判定是在前置機進行的,所以,每個前置機上都要存儲當前使用的用戶信息表。因此,設置用戶信息總是針對一個前置機來進行的,這也就意味著,在多個前置機上,用戶信息設置是可以不同的。 設置方法:首先從左側的前置機列表中,選中要操作的前置機(對應的復選框打上對勾)。此時列表區下面的<下載>、<上載>按鈕變為黑色可用狀態,點擊下載,此時在右側的編輯區中,出現了該前置機上的用戶信息列表。如下圖示: 表中的第一行,總是0號

47、工號-管理員的信息,該行信息是不可修改的。 從第二行開始,是其它用戶信息,除工號和口令欄不允許修改外,其他信息可以修改。其中姓名、級別欄可直接輸入,權限欄可以通過雙擊要修改的項目,使其取值在允許、禁止間變化,或者點擊編輯區下面的<權限>按鈕,在下圖所示的權限編輯框中修改:其中,選中的項目表示該用戶擁有該權限,沒有選中的項目,表示該用戶沒有該權限。修改后按<確定>按鈕返回,表中的相應用戶的信息會被更新。用戶信息修改后,在編輯區中首列顯示的圖標會變為下圖的樣子:信息被修改的標志增加新用戶:在編輯區點鼠標右鍵,彈出菜單如下: 選擇增加新用戶菜單項,編輯區新增加一行,然后再對其

48、進行修改即可。注意其中姓名必須要填寫,工號必須要重新輸入,且要求不能和已有的用戶工號重復。 注意:新增加的用戶的初始口令為“12345678”,新增用戶應該盡快用交接班修改密碼菜單項提供的修改密碼功能修改為只有自己知道的密碼。密碼是用戶進入系統的鑰匙,必須妥善保管。新用戶的標志刪除用戶:在編輯區,首先選中要刪除的行(點擊該行的姓名、級別欄),點擊鼠標右鍵,從彈出菜單中選擇刪除用戶,系統將給選中的行,加上刪除標記,而不是直接從表中刪除,如下圖所示:信息刪除的標志所有修改完成后,按前置機列表區下面的<上載>按鈕,保存設置到前置機。此時系統會把修改內容更新到前置機,新加內容加入前置機,刪

49、除內容從前置機刪除,并且列表內容相應的進行更新,回到初始狀態。注意,一旦信息被上載到前置機,就不能再恢復,所以系統在執行上載操作前會彈出確認對話框:如果在編輯過程中發生錯誤,希望恢復,應該在上載之前,利用編輯區下面的<恢復>按鈕,把編輯區的內容恢復到最后一次執行上載操作后的內容。關于用戶權限的說明:系統把所有操作進行分類,每一類別由某一權限來進行限定,擁有該權限的人,可以執行該操作,沒有該權限的人則不能執行該操作。具體來說,目前系統定義了如下幾種權限:控制權限:限定哪些用戶可以進行遙控、遙調等控制操作。管理權限:限定哪些用戶可以進行一般的系統管理操作,如配置參數管理。組態權限:限定

50、哪些用戶可以編輯組態界面、修改節點的鏈接關系等。門禁權限:限定哪些用戶可以對門禁機進行操作。系統權限:限定哪些用戶可以進行高級系統管理,如系統校時、設定自動校時周期。每個用戶可以同時擁有以上權限的幾種或全部。3、信元參數管理遙測:溫度,濕度,AC電壓,AC電流,電池單體電壓,電池組總電壓等遙信:煙霧,門磁,水浸,移動等遙控:空調開關機、開關燈等智能設備:智能設備所提供的所有內容。各類信元的參數內容包括:遙測:信元名稱,信元類型,滿程值,零程值,上越限值,上復限值,下越限值,下復限值,屏蔽位信元類型:該信元所屬的類型,用于區別不同的處理方式滿程值:當A/D轉換的值=4095(滿量程,對于10位A

51、/D為1023)時,所對應的實際的測量值。零程值:當A/D轉換的值=0時,所對應的實際的測量值。上越限值:判斷模擬量是否產生過高告警所設定的閥值。上復限值:判斷模擬量從過高告警到恢復正常所設定的閥值。下越限值:判斷模擬量是否產生過低告警所設定的閥值。下復限值:判斷模擬量從過低告警到恢復正常所設定的閥值。輸入輸出為線性關系的傳感器的計算公式:實際值 =(滿程值 * AD值)/ 4095 零程值。大小關系:上越限值>=上復限值>=下復限值>= 下越限值。 遙信:信元名稱,信元類型,告警電平,屏蔽位。信元類型:該信元所屬的類型,用于區別不同的處理方式 告警電平:表明該信元是低電平告

52、警還是高電平告警,取決于傳感器的輸出類型。 遙控:信元名稱,信元類型,屏蔽位。信元類型:該信元所屬的類型,用于區別不同的控制處理方式。 智能設備:設備類型,通訊參數,信元屏蔽與告警級別設定。設備類型:表明該設備的生產廠家,型號。通訊參數:該設備和協議轉換器的通訊接口屬性-波特率,數據位,停止位,校驗位。不同的智能設備有不同的通訊參數。信元屏蔽與告警級別設定:對信元是否有效,告警級別作出設置。 對于上述這些參數,每一項都必須進行正確的設置,否則就會產生誤報警或不報警,給用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四、 監控測點的規范與采樣布置 1、監控設備安裝原則 GS7.3監控設備安裝在綜合柜內,如基站沒有配套的綜

53、合柜,考慮更換7.1監控單元并按照GS7.1標準基站布局,如果必須采用GS7.3監控單元,應采用公司配套的設備支架進行安裝。GS7.3監控單元放置在綜合柜最下層的托盤上,向上依次為多功能機箱、數據復用器,設備與設備之間留各空1.5U位置(手可伸進去,以便日后維護);設備后面的線纜預留不宜過長,能將監控單元拉出綜合柜的一半為最佳,設備安裝完成后制作接頭,并用扎帶扎緊線纜,保證線纜無交叉、漂亮美觀,設備安裝時應保持水平,不傾斜,固定牢固,安裝完畢后保證設備清潔無損傷。2、布線原則 布線路徑要選擇以美觀,施工維護方便為原則,走線路徑要短捷,安全可靠,應采用結構化布線系統以保證信號的有效傳輸,減少信號

54、的衰減,失真,干擾(防止電磁干擾對信號傳輸的影響,并盡量減少信號間的相互干擾)。必須嚴格執行監控信號線與電源線分開、高低壓分開、交直流分開的原則,電源線和信號線不允許穿在同一螺紋管內,螺紋管在走線架上要盡量做到走一側,所有線纜必須穿螺紋管,不能穿螺紋管時應繞上蛇形管。布放線纜時注意遠離泄放地線和強干擾線纜(天饋線、電源線等)。 電力線和信號線不可平行布線,如果必須平行布線,兩者之間需間隔500mm或者給信號線外加屏蔽層(電力線和信號線分別穿兩根螺紋管,禁止將兩根管捆綁在一起)。布線時盡量避免信號線和電源線交叉,如果無法避免信號線和電源線交叉,要求在交叉的的地方使用鐵螺紋管防護,且鐵螺紋管必須采用4mm2地線與接地匯流排可靠接地。3、傳感器的安裝 煙霧傳感器 要安裝在開關電源正上方屋頂上的最高處吸頂安裝,安裝牢固,安裝時其工作指示燈盡量指向門口,每個煙霧傳感器的作用范圍不超過6m(半徑)。 任何原因造成的煙霧不能到達傳感器所在的位置,將使傳感器不能正常告警。一般的,需將煙霧傳感器裝在基站設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