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_第1頁
2022年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_第2頁
2022年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_第3頁
2022年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又稱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用了被該菌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該菌的食品后出現的急性、亞急性疾病。副溶血性弧菌是常見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在細菌性食物中毒中占有相當大的比率,臨床上以胃腸道病癥,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及水樣便等為主要病癥。該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具有爆發起病同一時間、同一區域、一樣或相似病癥、同一污染食物、潛伏期短數小時至數天、有一定季節性多夏秋季等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見特點。一、病原學特征腸炎弧菌和霍亂弧菌、創傷弧菌等細菌,都是弧菌科弧菌屬的成員。但是,腸炎弧菌和其他弧菌在一些特征上,有著相當的不同。腸炎弧菌的長度約是0.3×2µm,

2、其細菌本體不像典型弧菌的彎曲狀,反而是筆直的棒狀類似桿菌。此外,腸炎弧菌不能使乳糖及蔗糖發酵,與可以發酵葡萄糖及蔗糖的其他弧菌科細菌不同,這也是區別腸炎弧菌與其他弧菌的方法之一。由于這個特性,腸炎弧菌在tcbs培養基上呈現亮綠色,與一般弧菌的黃色不同 。 腸炎弧菌對酸堿改變敏感,適合生長的pH值約在7.5-8之間,可耐受的酸堿值為pH5-11。腸炎弧菌與霍亂弧菌一樣,都喜歡偏堿性的環境,但是與霍亂弧菌不同的是,腸炎弧菌必須要在環境有氯化鈉存在的條件下才能增殖但是如果使用血液洋菜膠培養基時那么不需要添加氯化鈉。適合腸炎弧菌生長的鹽度約在2-3%,超過10%或低于0.5%均不能增殖。&#

3、160; 適合腸炎弧菌生長的溫度約在20以上,溫度在15以下時,生長會受到抑制。腸炎弧菌對熱的耐受力相當低,使用一般的高溫滅菌法即可完成殺菌。因此,因腸炎弧菌而造成食物中毒的患者,通常是肇因于食用未經煮熟的海產。此外,腸炎弧菌菌株在低溫時也容易死亡。腸炎弧菌不耐枯燥(aw=0.948時無法生長),在枯燥環境中會迅速死亡。  腸炎弧菌的增殖速度很快,在含3%氯化鈉的腦心浸出物培養液中,只要8分鐘左右就會分裂一次。而該菌在海產中的繁殖也相當迅速,例如:30時,腸炎弧菌在章魚中從102CFU/g繁殖到107CFU/g僅需六小時。腸炎弧菌的增殖迅速是造成食物中毒的一大原因。  腸炎

4、弧菌擁有一大一小的兩個染色體(分別有3.2×106和1.9×106個堿基對),是人類首次發現擁有復數染色體的細菌品種。1形態染色:革蘭陰性菌,隨培養基不同菌體形態差異較大,有卵圓形、棒狀、球桿狀、梨狀、弧形等多種形態。兩極濃染。菌體一端有單鞭毛,運動活潑。無芽胞、無莢膜。2培養特性:需氧,營養要求不高,在普通培養基中參加適量NaCl即能生長。NaCl最適濃度為35g/L,在無鹽培養基中不生長。本菌不耐熱,不耐冷,不耐酸,對常用消毒劑抵抗力弱。生長所需pH為7.09.5,最適pH為7.7,在液體培養基外表形成菌膜。在35g/L NaCl瓊脂平板上呈蔓延生長,菌落邊緣不整齊,凸

5、起、光滑濕潤,不透明;在副溶血性弧菌專用選擇培養基上形成12.5mm,稍隆起、混濁、無粘性、綠色菌落;在SS平板上不生長或長出12mm扁平無色半透明的菌落,不易挑起,挑起時呈粘絲狀。在羊血瓊脂平板上,形成23mm、圓形、隆起、濕潤、灰白色菌落,某些菌株可形成溶血或溶血。在TCBS瓊脂上不發酵蔗糖,菌落綠色。與霍亂弧菌相區別3生化反響:本菌在30g/L NaCl和 70g/L NaCl培養基中生長,在無鹽或100g/L NaCl培養基中不生長。神奈川試驗是致病菌株能使人或兔紅細胞發生溶血,對馬紅細胞不溶血,稱神奈川試驗陽性。二、食品污染的來源途徑該菌分布極廣,主要分布在海水和水產品中,我國華東地

6、區沿岸的海水的副溶性弧菌檢出率為47.5%-66.5%,海產魚蝦的平均帶菌率為45.6%-48.7%,夏季可高達90%以上。除了海產品外,畜禽肉,咸菜,咸蛋,淡水魚等都有發現有副溶性弧菌的存在。海水是本菌的污染源,主要傳播途徑是通過食物傳播,比方海產品,海鹽,鹽腌漬品等,常見者為蟹類,小龍蝦,牡蠣,烏賊,海蜇,魚,黃泥螺等,其次為蛋品,肉類或蔬菜。另外有腸道病史的患者、沿海帶菌人群也是傳染源之一。三、對食品平安學的影響傳染源傳染源為病人,集體發病時往往僅少數病情嚴重者住院,而多數未住院者可能成為傳染源,但由于病人僅在疾病初期排菌較多,其后排菌迅速減少,故不至因病人散布病菌而造成廣泛流行。傳播途

7、徑本病經食物傳播,主要的食物是海產品或鹽腌漬品,常見者為蟹類、烏賊、海蜇、魚、黃泥螺等,其次為蛋品、肉類或蔬菜。進食肉類或蔬菜而致病者,多因食物容器或砧板污染所引起。易感者男女老幼均可患病,但以青壯年為多,病后免疫力不強,可重復感染。本病多發生于夏秋沿海地區,常造成集體發病。近年來沿海地區發病有增多的趨勢。潛伏期自1小時至4天不等,多數為10小時左右。起病急驟,常有腹痛、腹瀉、嘔吐、失水、畏寒及發熱。腹痛多呈陳發性絞痛,常位于上腹部、臍周或回盲部。腹瀉每日320余次不等,大便性狀多樣,多數為黃水樣或黃糊便。2%16%呈典型的血水或洗肉水樣便,局部病人的糞便可為膿血樣或粘液血樣,但很少有里急后重

8、。由于吐瀉,患者常有失水現象,重度失水者可伴聲啞和肌痙攣,個別病人血壓下降、面色蒼白或發紺以至意識不清。發熱一般不如菌痢嚴重,但失水那么較菌痢多見。近年來國內報道的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臨床表現不一,可呈典型、胃腸炎型、菌痢型、中毒性休克型或少見的慢性腸炎型。本病病程自16日不等,可自限,一般恢復較快。四、文獻參考【1】DA Rowe-Magnus,D Mazel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2】M Furushita,T Shiba,T Maeda,. - ?Applied &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3】張海龍,李苑,趙德堅,. - ?國際病毒學雜志?【4】李宇聰,楊麗,方昌勇,. - ?華南預防醫學?【5】胡婕,陳茂義,胡靜榮,. -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內容總結1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 HYPERLINK " :/ba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