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的技術概論復習資料重點_第1頁
影視的技術概論復習資料重點_第2頁
影視的技術概論復習資料重點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影視技術概論復習資料(重點)1. 電影拍攝可分為幾個時期?(1)前期拍攝階段 ( 2)拍攝階段 ( 3)后期制作階段電影的產生和發展的幾個時期( 1 )電影的雛形時期: 1895 年前的活動圖畫時期( 2 )電影的發明:活動圖畫演變為活動影像時期( 3 )電影的穩固和發展時期( 4 )電影面臨挑戰的時期2. 視覺暫留現象的概念及提出人物和提出時間1824 年英國人 Peter Mark Roget 提出視覺暫留現象。視覺暫留概念: 即人眼觀看目標時, 光信號在視網膜上形成視覺影像, 外界刺激停止后, 視覺影像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持短暫的時間,一般為1/5? 1/30 秒,常取 1/10 秒。3

2、. 攝影術的發明時間和人物1839 年 8 月 19 日,法國人達蓋爾發明攝影術。4. 電影的誕辰日,人物和代表作品1895 年 12 月 28 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在巴黎卡布辛路 14 號的“大咖啡館”中第一次公 開放映 他拍攝的影片: 工廠大門 、火車到站 、水澆園丁等,這一天被公認為電影的 誕辰日。5. 電影技術形式的四個時代( 1 )無聲片(默片)時代(2)有聲片時代 ( 3)彩色片時代 (4)數字技術電影時代6. 電影影像活動原理 生理因素視覺暫留:人眼觀看目標時,光信號在視網膜上形成視覺影像,外界刺激停止后,視覺影像并不立 即消失,仍 能保持短暫的時間(一般為 1/5? 1/30 秒

3、,常取 1/10 即 0.1 秒) 心理因素 似動(apparent motion )現象(現象):人們把客觀上靜止的物體看成是運動的,或者把客觀上不連續的位移看成是連續運動。人們在日常生活中, 積累了無數運動物體的動感經驗, 并形成了對物體運動印象的條件反射。 人眼僅需 1/4 秒 就能記錄一副圖像, 并將之傳至大腦進行記憶和理解。 若在同一個 1/4 秒內 觀看物體運動兩極位置 的圖像, 人眼就會把這兩幅圖像當作同一個運動過程來感受, 并通過 大腦疊加在一起產生動感印象, 這就是我們把電影畫面看成是活動影像的主要原因。3、物理因素一一間歇運動機構:攝影機和放映機必須借助間歇輸片機構使膠片在

4、片門處作一停一動的間歇動作。 攝影機 通過間歇運 動曝光記錄客體運動的分解動作, 放映機則利用間歇運動將已攝制的分解動作畫 面投影于銀幕, 合 成活動客體的影像。如果手持膠片觀看,則只能看到分解動作的畫面,不會看到活動影像。7. 電影每秒放映畫幅是多少,及原因電影每秒放映畫幅 24 張。原因:a. 人的視覺生理和心理要求:根據視覺暫留原理,走片速度最少需要10 幅 /秒以上,才能使人眼有動作的感受。b. 減小人眼觀看電影放映畫面時的閃爍感要求: 由于間歇運動, 電影放映時銀幕畫面隨 時間的 變化形式表現為明暗周期性交替閃爍感。 提高走片速度可逐步消除其對人眼觀看 畫面的影響。c. 聲音錄制質量

5、的要求:走片速度越快,聲音錄制的質量越咼。d. 經濟因素的限制e. 電影機間歇運動機構加工技術和成本的限制8. 電影畫幅的定義,及其規格膠片寬度的確定:1925年法國巴黎國際電影會議正式確定畫幅寬高比:(A)人眼的視角(B)美學上的考慮 (C)聲帶的要求 畫幅規格:a. 35mm無聲電影的畫幅規格一滿畫幅(畫幅尺寸:24mm< 18mm,畫幅寬高比:1.33 : 1)b. 35mm有聲電影的畫幅規格一經典畫幅(畫幅尺寸:22mnX 16mm,畫幅寬高比:1.37 : 1)c. 35mm有聲電影的畫幅規格一“遮幅式”(歐洲:畫幅尺寸為 22mm< 13.25mm,畫幅寬高比為 1.6

6、6 : 1美國:畫幅尺寸為 22mn< 11.85mm,畫幅寬高比為 1.85 : 1)d. 35mm有聲電影的畫幅規格一一變形寬銀幕(畫幅尺寸:22mm< 18.66mm,畫幅寬高比:2.35 : 1)e. 16mm 有聲電影的畫幅規格(畫幅尺寸:10.05mmX 7.42mm 畫幅寬高比:1.35 : 1)f. 超16mm畫幅規格:將原底舍棄一拍片孔g. 8mm和超8mm畫幅規格(8mm片寬為16mm片的一半 超8mm!膠片孔尺寸改為窄片孔,改變片孔距)h. 寬膠片:70mm9. 電影拍攝膠片種類a. 負片(按不同分類分為:黑白全色片和多層彩色片或日光片和燈光片或35mm和16

7、mm膠片)b. 反轉片(正片)10. 物體的固有色的定義物體在太陽光條件下呈現的顏色定義為該物體的固有色。11. 消色、彩色、發光體、物體的顏色消色非選擇性吸收、反射、透射;彩色選擇性吸收、反射、透射;發光體的顏色由發光體本身決定;物體(非發光體)的顏色由光源和物體的特性共同決定,無光便無色;同一物體在不同光線條件下一般呈現不同的顏色。12. 間歇運動機構攝影機和放映機必須借助間歇輸片機構使膠片在片門處作一停一動的間歇動作。攝影機 通過間歇運動曝光記錄客體運動的分解動作,放映機則利用間歇運動將已攝制的分解動作畫面投影于銀幕,合成活動客體的影像。如果手持膠片觀看,則只能看到分解動作的畫面,不會看

8、到活動影像。13. 電影錄音方式和常見設備電影錄音方式:機械錄音光學錄音磁性錄音常見設備:話筒(傳聲器)話筒竿和防風罩調音臺 磁帶錄音機(前期拍攝)磁片錄音機(后期制作)35m m磁片(有齒孔)耳機14. 雙片系統概念雙片系統:在外景地或在布景中,攝影機拍攝畫面,錄音機錄下聲音,這種方法稱為雙片系統攝影,即聲音和畫面由兩套獨立的設備攝錄在兩條膠片上,并且一直保持在其上,直到全片完成時才合成到最后的正片拷貝上。15. “雙耳效應”概念當聲源(包括復雜的集群信號)偏向左耳或右耳,即偏離兩耳正前方的中軸線時,聲源到 達左、 右耳的距離存在差異,這將導致到達兩耳的聲音在聲級、時間、相位上存在著差異。這

9、種微小差異被人耳的聽覺所感知,傳導給大腦并與存貯在大腦里已有的聽覺經驗進行比較、分析,得出聲音方位的判別,這就是雙耳效應16. 底樣片制作的步驟( 8 個 配光的詳細介紹)1. 沖洗底片(洗片機和沖洗車間)2. 底片除塵(沖洗車間)3. 底檢(底片鑒定、整理車間) :攝影的曝光控制狀況、聚焦清晰狀況、畫面完整性、干擾 物介入 情況、畫面穩定性和其它機械性損傷, 洗片加工的顯影程度、畫面勻凈度、 機械性損 傷及細微表觀 質量,膠片原材料弊病等等4. 配光(配光室一一確定印片條件)配光分為:配光機配光“小底片”配光配光是電影工藝后期制作階段的一道重要的工序;配光的基本含義是指電影后期制作中,沖洗底

10、片后準備印制正片前, 為印片機印片時發出的光強和光色等提供控制參數, 即決定印 片條件 的一道工序;配光的基本目的是針對同一時空條件下的內容, 由于電影前期拍攝的需要往往在不同時空 條件下拍 攝完成, 為使剪輯后銀幕上同一時空的畫面形象影調和色調統一而在電影后期制作 中所必需的一道工 序;配光也是電影藝術創作中后期制作階段二次創作的有力手段。5. 印片(印片車間) 6. 沖洗加工印出的正片(沖洗車間)工作樣片7. 放映樣片(攝制組和洗印部門共同觀看)8. 聲音轉錄 (包括:先期錄音,同期錄音和后期錄音)17. “數字中間片”概念數字中間片 ( Digital Intermediate, 或簡稱

11、 DI) :指一種影片的處理方法或處理過 程,即將整部 影片進行高分辨率數字化,在此基礎上完成編輯、顏色處理、視覺特效、字幕等一系列工作并最終將完成的影片輸出到電影膠片或其它類型的介質上。18. 聲音的三要素響度 、音調 、音色 ( 人耳能聽到的聲音范圍: 20 20KHZ )19. 調頻、調幅的解釋 可聞聲波的電信號必須和載波結合, 即經過調制變成高頻電磁波才能傳播得更廣 更遠。調幅:調整中波,短波 調頻( 87 赫茲以上) :雙聲道調頻立體聲廣播的制式20. 電子影像活動原理 ( 答案同習題 6) 生理因素視覺暫留: 心理因素-似動(apparent motion )現象(現象): 物理因

12、素掃描:逐行掃描與隔行掃描21. 隔行掃描 把一幀圖像分為兩場掃完的掃描方式稱為隔行掃描。電子束首先掃描一幀圖像中的1,3,5, 7.等奇數行,形成奇數場圖像,然后在再掃描該幀圖像的2, 4, 6, 8.等偶數行,形成偶數場圖像。奇數場和偶數場鑲嵌在一起,由于人眼的視覺暫留特性,人們看到的就是一幅完整的圖像。(把 25 幀圖像分成 50 幅圖像)22. 電視廣播制式: NTSC SECAM PAL我國電視廣播制式為PAL D,場頻50Hz,幀頻25Hz,每幀2場、625行,行頻15625Hz。23. 音頻與視頻信號的區別 記錄音頻信號和記錄視頻信號的一個顯著區別視頻信號先經過調頻處理才記錄到錄

13、像帶24. 全電視信號包括:圖象信號 同步信號 ( 行同步脈沖、場同步脈沖 ) 消隱信號 ( 行消隱脈沖、 場消隱脈沖 )25. 攝像機分類、及組成原理 攝像機的分類: 按質量分類 :廣播級 業務級 家用級 按攝像器件分類 : 攝像管攝像機 CCD 攝像機 按信號方式分類 :模擬攝像機 數字攝像機 組成原理 :1. 光學系統:光學鏡頭、濾色鏡片 / 光的分色系統 從物理含義上看, 光學鏡頭是指安裝在攝像 機上的、 由許多光學玻璃鏡片及鏡筒等部分組 合而成的光學裝置。濾色片則對所拾得的光像作顏色的預矯正處理;分色系統則是將進入鏡頭的外來光分解為RGB三個基色光像。2. 光電轉換系統:包括攝像器件

14、和掃描電路,將光圖像轉換為隨時間變化的電信號。3. 預放器:將攝像器件出來的信號進行放大。4. 視頻處理系統:對預放器輸出的視頻信號進行矯正、處理加工后,供給彩色編碼器。5. 彩色編碼器:將三基色信號轉換為亮度信號和色度信號。26. 彩色分色a平面分光系統與分光原理(見課件幻燈片 52頁)b棱鏡分光系統與分光原理(見課件幻燈片53頁)27. 錄像機的分類 按用途分:廣播級、專業級和家用錄像機 按信號處理分: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 按視頻磁頭分:單磁頭、雙磁頭、三磁頭、四磁頭(重點) 按視頻磁頭掃描方式分:垂直掃描 螺旋掃描水平掃描錄像機28. 膠轉磁工藝膠轉磁工藝就是 利用電視電影機將膠片圖像轉換

15、成視頻電子信號; 利用磁帶錄像機將視頻電子信號記錄于錄像磁帶上(膠片掃描器是將膠片圖像轉換成數字視頻信號的“膠轉磁”設備,)29. 電影圖象數字處理系統 電影圖像數字處理系統, 功能上講由三大部分構成: 膠片掃描器、 數字工作站和膠片記錄器 膠片掃描器就是將膠片圖像轉換成數字視頻信號的“膠轉磁”設備,膠片記錄器則是將數字視頻信號轉換為膠片圖像的“磁轉膠”設備。30. 數字影像的概念 包括化學影像和電子影像包括:模擬信號,模擬方式和 數字信號,數字方式31. 立體聲的概念 在同一時空中,人的雙耳不僅能獲知聲源的音色、音調和音強,同時還能獲知聲源的方 向感和距離上的空間感,這就是立體聲;在不同時空

16、中,采用電聲系統及相關技術對聲源的聲音進行轉換、處理、 記錄、傳遞和重現,人耳通過揚聲器感知另一時空中聲源的聲音。若未采用相應的立體聲技術,則人的雙耳僅能 獲知聲源的音色、音調和音強,此即單道聲;若采用相應的立體聲技術,人的雙耳不僅能獲知聲源的音色、音調和音強,同時還能獲知聲源的方向感和距離上的空間感,此即立體聲。32. 什么是非編系統非線性編輯系統就是借助于計算機軟、硬件技術使視音頻信號在數字化環境中進行制作合成。一臺高性能多媒體計算機,配以專用的視頻圖像壓縮解壓縮卡,再加上一個大容量高速硬盤或硬盤陣列便構成了一個非線性編輯系統的基本硬件系統。再加上相應的制作軟件就組成了一套完整的非線性編輯

17、系統。33. 線性編輯系統線性編輯系統是指傳統的磁帶錄像編輯,鏡頭素材中的視頻音頻信號以線性方式記錄在磁帶上,重放和編輯必須按照先后順序進行。主要由放像機、編輯錄像機、控制機、監視器、調音臺、字幕機、視頻特技切換臺等組成。34. 非編系統的工作原理非編系統的工作原理簡單的講就是采集,編輯加工,下載1非線性編輯系統把信號源傳送來的視頻、音頻信號,分別經過圖像壓縮解壓縮卡、聲音卡轉換成數字信號即 A/D轉換(把連續的信號進行采樣量化并進行編碼,從而換化為數字信號),再經過數據壓縮形成數據流存儲到高速硬盤中。2、按創作意圖運用相應的編輯軟件對存在高速硬盤中的數據流進行編輯和特技加工。3、 由高速硬盤

18、將數據流送至相應的板卡轉換成模擬的視音頻信號送入錄像機錄制下來。(或直接輸入數字視音頻信號,編輯后通過數字輸出接口錄制在數字錄像機上。)35. 非編系統的組成組成:高性能多媒體計算機 +大容量高速硬盤+廣播級視音頻處理卡+專業非線性編輯軟件硬件系統主要有:計算機硬件平臺, 視音頻處理卡,大容量數字存儲載體, 非線性編輯接口 軟件系統主要有:穩定可靠的操作系統和方便實用的非線性編輯軟件36. 數字電影的概念,特點 廣義的數字電影是涉及拍攝、膠轉數、壓縮、編碼、加密、傳輸、顯示等多種技術,集數字 化拍攝、 制作、存貯、發行、放映、安全等多個環節于一體的一個完整系統。數字電影的特點:( 1) 降低制

19、作和發行成本( 2) 有利于后期再加工( 3) 靈活的發行方( 4) 高質量無損傷傳輸( 5) 影像的空間穩定性和時間穩定性好( 6 )有利于版權保護( 7)有利于院線開展增值服務( 8)利于環保37. 舉例說出使用了數字特技并具有歷史意義的幾部電影蘇格蘭瑪麗女王的死刑 第一部使用了 “停機再拍”特技, 金剛 1933 年, 印度橡皮頭 使用了遮片和二次曝光技術; 指環王,侏羅紀公園 1993 年, 大白鯊一機械特效技術 ,外星人,玩具總動員 1995 年, 星球大戰第一次使數字技術進入電影,“工業光魔公司” 1977 年, 月球旅行記 使用了模型和繪畫接景技術, 泰坦尼克號,駭客帝國 1999 年, 終結者 2第一部全部由數字技術做成的電影,星戰前傳 3 2005 年,云水謠一我國首部用中間片技術調色做成的電影38. 數字院線高端院線:蒙太奇 2K 數字電影播放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