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關愛農村留守學生制度化建設與實踐研究_第1頁
學校關愛農村留守學生制度化建設與實踐研究_第2頁
學校關愛農村留守學生制度化建設與實踐研究_第3頁
學校關愛農村留守學生制度化建設與實踐研究_第4頁
學校關愛農村留守學生制度化建設與實踐研究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校關愛農村留守學生制度化建設與實踐研究(階段報告)摘要:本課題主要采用行為實踐研究法,從橫向、縱向兩個層面論述針 對學生尤其是關注留守學生的制度化建設和實踐研究。研究過程具 體立足于精細化管理以期加強留守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和心理健 康引導,實施“橫向管理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網格化” 建設,實施“縱向管理一一課堂、課余、課外三點一線系列化”教育模 式的構建,并在教育模式的實踐和操作策略方面探討、總結、實踐、 修正。通過實踐來證明,留守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 育,在優化制度、落實精細化管理過程中所取得的顯著成效,探索 出一條重細節、重實效、針對性強的關愛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工作

2、 新模式。關鍵詞:留守學生精細化行為規范教育實踐“育人為本,德育為首”、“五育并舉,德育為先”,學校教育始終應把 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追求德育工作的實效性,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實 到學生言行實處;尤其應該非常重視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 因為它是德育工作中的基礎、是根基、是奠基石、研究的依據和理論背景(一)政策背景 近年來,我國的心理學專家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現狀的調查研究表明,我國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存在著較多的問題。據此,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 學校要“進一步改進德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針對新形勢下青少年成長的特點,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

3、意志、 艱苦奮斗的精神,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難,改善人際關系,提高 思想認識,而且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和人格健全打下良好、長久、全 面的基礎。對小學生及時有效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 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跨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節,是現代教 育的必然要求。為了實現這一要求,特提出本課題研究。(二)理論背景心理學的研究發現,整個小學階段是培養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小學兒童行為習慣的發展水平呈“馬鞍”型,低年級和高年級較高,中 年級較低。教師應充分發揮引導、教育、評價功能,關注每個學生 的處境和需要,尊重和體現個體的差異,促進學生良好

4、行為習慣的 養成。這一方面,針對留守兒童尤為重要。(三)現實背景我校在近幾年來通過關注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啟動對學生 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的精細化管理,把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和心理 健康教育確定為德育工作的核心內容,把過程性細化與管理作為開 展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的工作新模式,確定這樣的工作新模式基 于以下幾點思考:1、基于農村幼小教育中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銜接的思考我校地處山區農村,區域經濟落后,相當一部分學生讀小學之 前,先是經由祖輩養育,然后在在私人幼兒園就讀,這些幼兒園抓 住農村家長的心理特點,注重文化課教學,教孩子們識字,教孩子 們學數學,比較忽視學生的行為品質教育與培養,所以孩子們升

5、入 小學后,就認為只要學習上有成績,老師就不會批評的片面認識; 再加上農村家長的思想認識也還停留在只要孩子學習好,其他的就 可以忽略了的片面認識,導致農村孩子在行為習慣方面情況不容樂 觀,出現了在家沒禮貌,在校違紀違規,在社會上反響欠佳的不良 影響。更有甚者,家長對孩子學習期望值低,為了賺錢,就把子女 放在家中、或寄養他處,對子女監護成為空白,致使學生放任自流。2、基于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實效性的思考行為規范如何抓,才真正有實效,是我們每位德育工作者一直 在深深思索的課題。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學校德育工作從細微 處入手,從小學生的小事入手,抓出真正的實效,并細化要求、重 視學生的體驗,并內化成其

6、良好的品質。因此,學校德育工作應走 一條實實在在的過程性細化教育的道路,把行為規范細化成符合學 生成長規律的、與學校德育工作緊密相連的制度條款,加以實施與 教育,使德育工作取得真正的實效。3、基于對我校留守兒童教育實踐的反思和總結我校歷來重視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每學期都常抓、 狠抓,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留守學生所占比例較高,他們 本來就是嬌慣成性的問題學生;二是學校還沒有更細致地針對學生 言行的要求,導致目標過高、過空。學校廣大教師普遍認為應該對 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進行具體細化, 用學生淺顯易懂的言語來呈現。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更呼吁能否將行 為規范要求細化,來使

7、學生實實在在地遵照執行。下表是我們調查階段對我校二至六年級部分學生(包括留守 生)、家長(多數為監護人)發放的問卷調查表。法官鎮中心學校學生行為規范問卷調查表 (附表)一、調查目的本次問卷調查是我校為進一步提高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的實效性,了解學生在學校里、在家庭中、在社會上孝敬父母、關心他人、勤儉節約、熱愛勞 動等方面的行為表現情況。二、調查的對象問卷的對象為二至六年級部分學生及他們的家長三、樣本的抽取樣本為每班抽取六位學生(男3人,女3人,共78人)及他們的家長78人, 采取無記名形式,以便取得客觀公正的數據。四、問卷調查表表1:學生行為規范問卷調查表編號調查內容好較好努 力A上放學是否都

8、按路隊排隊,不逗留玩耍,追逐打鬧。B課間活動你是否經常會在操場上進行追跑。C上下樓梯是否都能按照靠右行的規則。D在操場上見到垃圾時,你會隨見隨撿嗎。E乘坐接送車,你會及時地到達等候點排隊等候嗎。表2:學生家長問卷調查表編號調查內容好較好般不好1您的孩子在家中是否尊敬長輩。例如回家主動問 好,離家主動說再見。2懂得體諒父母,父母休息時,不打擾;有美食時, 會孝敬父母。3能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如洗碗、掃 地等。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上自己穿衣,會折好被子。5乘坐公共汽車時,是否主動給老人讓座,并照顧他 們上車。6客人到家時,是否有禮貌、大方地進行接待。7活動是否有節制,回家能做到先完成

9、作業再活動 嗎。8在家里孩子的個人衛生習慣怎么樣。調查問卷表1發放78份,回收78份,回收率100%,表2發放78份,回收76 份,回收率97.43%。調查各項數據統計如下:表1 :學生行為規范問卷調查表編號好較好需努力A17人21.8%34人43.6%27人34.6%B13人16.6%40人51.3%25人32.1%C7人8.9%29人37.2%42人53.9%D8人10.3%19人24.3%51人65.4%E10人12.8%41人52.6%27人34.6%表2 :學生家長問卷調查表編號好較好一般不好113人17.2%9人11.8%51人67.1%3人3.9%222人28.9%11人14.5

10、%43人56.6%/37人9.2%40人52.6%12人15.8%17人22.4%427人35.5%33人43.4%10人13.2%6人7.9%56人7.9%21人27.6%49人64.5%/640人52.6%32人42.1%1人1.3%3人4%716人21%25人32.9%29人38.2%6人7.9%89人11.9%41人53.9%26人34.2%/從問卷調查可知,我們清晰地看到學校在一個時期內對學生行 為規范教育的要求太粗、過于抽象和籠統,實踐中大多未落到實處( 因此,我們深切地認識到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應該走一條實實在 在的精細化教育管理的路子,把行為規范細化成符合學生成長規律 的與學校

11、德育工作緊密相連的、并具有較強操作性的要求和措施, 加以實施,才能切切實實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為此,我們試圖通 過科研化研究的手段,來確定學生行為規范精細化管理的方案,并 以課題化的形式進行操作實踐,真正探索出一條重細節、重實效、 針對性強的德育工作新路子。三、研究準備(一)研究對象我校全體學生300名。(二)研究方法本課題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 (文獻研究、經驗總結、個案分析)(三)研究過程1、準備階段(1)成立課題組,建立課題實施辦法,落實組織管理。(2 )調查分析,收集課題相關資料、文摘、書籍等,提出課 題的具體方案。(3 )明確課題組成員的具體任務。2、研究實施階段(1 )實施課題研究。(

12、2)編印學校素質教育實施方案 (試行)、德育教育實施方案 (試行),制定法官鎮中心學校章程(草案)。(3)探索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精細化管理的有效途徑。(4)及時表彰和鼓勵品德行為的學生。(5 )在實施中邊總結邊反思邊修正方案。(6 )探索學校、社會、家庭相結合的教育合力策略。3、研究總結階段(1 )整理資料,總結實踐研究成果;(2)完成本項研究報告;(3 )完成德育案例的編輯。四、研究過程(一)開展制度化建設、實施精細化養成教育模式的構建 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我們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養成教育通過 兩條主渠道來加以實施其一是通過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的 密切配合,做到教育的橫向聯系和聯動;二

13、是通過研究學校的方案、 章程、制度等,使學生從上學進校門到放學回家進行全天候教育管 理。經過實踐,我們初步形成了網格化、精細化管理模式。(二)制度化建設與精細化養成教育模式的實踐1、編印細化學校文明禮貌行為要求我校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結合我校的德育工作方案,制定了文明禮貌行為要求。該要求對學生文明禮貌行為細化 為學校部分、家庭部分、社會部分三大內容,切合學生實際,讓學 生行動中有所參照,判斷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事情是不應該做的, 定得具體細致、到位實在。2、實踐三結合教育管理學生尤其是留守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要走一條學校、家庭、 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絡,發揮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帶來的功

14、效。通 過“家長會、“家校聯系冊”來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通過邀請法制輔 導員、民警到校上課等方法現身說法,教育學生不良行為規范的害 處。要求學生明白在家、在社會上應該如何去約束自己的言行,通 過教師家訪全面了解學生表現。我校非常重視家庭教育,發揮家長 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在行為規范教育中,我們通過召開“家長會” 這一形式與家長進行溝通,利用“家校聯系冊”與他們進行交流孩子在 家、在校的行為表現、學習表現,真正做到家、校一致,形成合力。3、加強制度落實和精細化管理工作我校對學生通過“國旗下講話”、“班隊活動、“課堂教學、“隊員自我 管理”等途徑來規范學生行為。每周一升旗儀式,在“國旗下講話”中

15、提出本周一個行為規范的教育主題,講話時首先對上周出現的好人 好事進行表揚,并且通過學校紅領巾廣播站進行廣播表揚;然后再 布置本周教育主題。同時要求班主任老師利用晨間談話進行反復教 育、強化落實,讓每周的教育主題通過班主任去落實,通過班主任 去監督學生的言行舉止。學生對每周一個主題的行為規范要求容易 理解和接受。與此同時,通過班隊活動組織學生說出心聲、談談實 際行動,使要求進一步細化,并注重言行一致,體現在行動上。任 何外在的教育形式要達到內化學生的行為品質要求,讓學生自己明 白做事的對錯與好壞,還需要學生的親身實踐和相互監督。我們借 助學生的好勝心理和積極心態,發揮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自我教育

16、和管理、相互監督的作用,以實現內化的要求在大面積教育中,我們發現了一些留守學生的不良品德和行為 往往出現反彈。對于這些學生我們利用了學校心理咨詢室邙陽光小屋” 來進行個別輔導,由兩名心理輔導老師進行談心教育,把他們再拉 一把,使他們跨入同伴的行列中。五、研究效果與分析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和研究,我們收獲了很多:學生的行為規范 自覺性在悄然發生變化,教師的工作理念在逐步得到更新,校園里 課上課下顯得非常和諧有序,家長的教育觀念也隨之在發生著變化。 應該說,課題的實踐使我們工作思路清晰了很多,同時也取得了以 下的階段性的初步成果:(一)制度建設和精細化管理初步成為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校建校至今,

17、已有 60多年的歷史了。經過一代又一代教師的努力,學校積淀了一定的校園文化底蘊,校園內和諧有序,課上生 動民主,課下活潑文明。在課題的研究實踐中,我們欣喜的發現, 照章辦事、依法治校的理念已經深深地扎根在學校領導班子的意識 中、扎根在教師的意識中。只要是涉及到學生的教育上,不論是行 為規范也好,還是教學活動也好,教師都會非常自然和主動地用制 度化的理念去開展工作,把工作中的要求細致再細致,具體再具體, 責任到學生,任務到學生,形成了嚴謹有序的工作作風。因此,不 斷完善適合校情、教情、學情的制度建設,不斷探索和改善精細化 管理工作方法,正逐步成為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也將努 力將它打造成學

18、校管理中的特色之一。(二)班主任工作理念、工作方法有了顯著的突變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班主任工作的方法策略都影響著全校的教 育效果。在留守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中,班主任老師起了重要作 用。在開展本課題研究實踐過程中,學校把調動班主任工作的積極 性放在了重要位置,堅持以班主任工作周量化月考核來進行管理, 同時把指導班主任工作方法和策略也發放在了重要位置,通過培訓 講座來使他們工作能力得到提升,工作方法得到創新。在實施針對留守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過程中,各個班主任老 師都有自己的一套好方法,我們利用經驗介紹和相互交流等方式, 進行探索,總結出班級工作的細致規定,再通過實踐去加以實施。目前,班主任老師

19、在班級管理上基本形成了“分項精細化”、“目標精細 化”“責任精細化” “評價精細化”的工作思路。(三)學生行為規范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果我校地處漫川至黃土包公路邊沿,學生上學、放學的安全一直 是學校非常重視的大事。因此,我們通過嚴格要求學生上學、放學 排路隊,進行重點狠抓,通過我們的努力,已初步顯現出了良好的 效果:學生把排路隊當作每天的必修課,放學途中都能排著整齊的 隊伍、戴著紅領巾走出校門,列隊行進。學生出操、集會都在操場內進行,以往擁擠的混亂狀況得到了 根治:學生在音控的狀態下,聽到出操鈴聲自動地在教室門邊列隊, 有序地進場;做完操按順序有序地退場,形成了非常有序、和諧的 出操畫面,改觀了原

20、來學校出操退場一哄而散的危險局面。學生課間活動文明有序。我們在教學樓樓梯上畫出了分界線, 約束學生上下樓梯的一些錯誤行為,形成了靠右行的良好交通習慣。 在剛剛開始時,學生會不經意地出現走錯方向的習慣,那是因為他 太習慣原來的走法。通過細化教育后,盡管由于時間的推移,有些 地方的分界線模糊了,但我們驚喜地發現學生很自覺的按照交通規 則靠右行的習慣在行走, 沒有出現上下樓梯“撞車”的現象,學生養成 了靠右行的交通習慣。除此而外,學生在學習、住宿、就餐管理方面,都有令人欣慰 的表現,留守學生的不良習慣正在得到精細的關注和矯正。六、研究結論與思考在開展行為規范教育中,我們感受到制度化、精細化教育帶來 的實效,體會到學生的言行在“細化”教育中有了質的轉變。 明白了能 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能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的道理。 所以,留守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也一樣,更應從細微處入手,從小 事抓起,讓他們在活動中得到體驗,在實踐中養成習慣,真正做到 知行合一,健康成長。七、結束語涉淺水者得魚蝦,涉深水者得蛟龍。目前,我校對留守學生行為 規范養成教育精細化管理的探索已經起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