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道路交通安全的認識_第1頁
我對道路交通安全的認識_第2頁
我對道路交通安全的認識_第3頁
我對道路交通安全的認識_第4頁
我對道路交通安全的認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我對道路交通安全的認識人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摘要:近十年來隨著汽車擁有量的不斷增加,道路交通事故數量也在不斷增長,隨時都有人員傷亡的發生。從前年的嚴查酒駕到今年五月份開始實行的治理“中國式過馬路”可以看出交管部門已經開始嚴格查處交通違章行為,以減少因為人的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本文主要從駕駛人和行人的角度出發,根據交通事故統計表中的50組數據,分析道路交通安全的影響因素,并談一談我對道路交通安全的認識。關鍵詞:交通事故 駕駛人 行人 一. 駕駛人員主觀因素與交通安全從1886年世界上第一輛內燃機汽車問世到2002 年初,全世界已3400 多萬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相當于一

2、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的2 倍,接近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如今全世界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數約為60 萬,受傷人數約1000萬。有關道路交通安全問題,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社會問題和科學技術進步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駕駛人作為車輛的操作者起到了控制車輛正常行駛和在危險情況及時糾正車輛的作用。合格的駕駛者應該在擁有嫻熟的駕駛技術的基礎上嚴格按交通規則駕駛車輛。據資料介紹,由于人員因素發生的交通事故中,駕駛人員所占比例超過70%以上,可見駕駛人員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下面根據“交通事故統計表”中的50組數據進行分析。1.1駕駛人員的駕齡因素如下圖所示,50組統計數據中與駕駛人駕齡相關的有效數據39組,

3、比例如下:駕齡5年以內的駕駛人發生交通事故的比例最高為44%;其次為駕齡610年,比例為36%;駕齡1115年的駕駛者發生交通事故的比例為15%;駕齡在15年以上的駕駛者發生交通事故的比例最小,僅為5%。低駕齡駕駛人為交通事故責任主體。2004年駕齡不足3年的駕駛人肇事造成33996人死亡,占機動車肇事致死亡人數的36.3%,比2002年增加18015人。統計表明駕齡在1-3年,年齡在21-35歲的駕駛員是主要肇事人群,經驗不足、判斷能力低、盲目自信是產生事故的主要原因。1 胡曉娟,胡毅夫.國內道路交通安全現狀、原因及防治對策J.工業安全與環保,2009,10.依據統計表中數據分析,低駕齡駕駛

4、人容易引發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集中在: 駕駛技術不過關、應急能力不過關、交通法規不過關和心理素質不過關等幾個方面。隨著駕駛人員駕齡的增長,交通事故發生的比例逐漸下降。因為駕駛員的反應對車輛的安全行駛有很重要的作用,隨著駕齡的增長,駕駛車輛的操作過程中在視覺聽覺等感官形成固定反射,駕駛人員的技能越見嫻熟,積累的駕駛經驗也更加豐富,能按正確的駕駛方式駕駛車輛,并在事故發生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避免。并且從駕駛人員可靠性的角度分析,駕齡在5年以上的駕駛人員經過長期的駕駛經歷的歷練,在駕駛的過程中情緒更加穩定。1.2駕駛人員的年齡因素下圖所示為駕駛人員年齡因素對交通安全的影響。數據顯示年齡段在2530歲和年

5、齡段在3640歲的兩個年齡段的駕駛人員發生交通事故的比例較大。綜合考慮駕駛人年齡與駕齡的相關性和駕駛人員年齡構成方面的因素,由于2530歲的駕駛者駕齡不長,故事故率較高,而45歲以上的駕駛者基數相對較少,所以4150歲的駕駛者事故比例較小。駕駛員的生理特性和駕駛的安全性密切相關。例如夜間行車因燈光產生的炫目,視力恢復時間的長短與受刺激人的年齡有關。對夜間眩光后視力的恢復,年齡越小恢復得越快。此外,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駕駛過程中注意力集中程度、反應速度和長時間駕駛的抗疲勞能力都會下降,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比例上升。1.3駕駛人員的受教育程度在統計的50組交通事故情況中,有46組顯示事故車輛駕駛者受教

6、育的程度。其中中等教育的駕駛人員發生交通事故的比例最高。經分析,駕駛人員的受教育程度與駕駛過程中是否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相關。受教育程度較高的駕駛人員往往更能夠規范自己的駕駛習慣,嚴格按照交通規則駕駛車輛。例如一些經常在二三線城市或鄉鎮開車的駕駛者到大城市便不能適應復雜的路況和交通規則,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駕駛者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也會反映在主觀的違章駕駛上,發生闖紅燈、不系安全帶、逆向行駛、超速、超載行駛、搶道行駛等,給安全行車帶來巨大隱患,統計數據中大部分違章駕駛都發生在中等教育的駕駛者身上。二. 環境因素對駕駛人員狀態的影響駕駛者在駕駛過程的狀態十分重要,而駕駛者的狀態又和環境等多種因素有關。

7、2.1駕駛時間因素 由圖四的柱狀圖對比分析顯示,下午交通事故發生的數量高于上午和晚上,因為經過上午的勞累,人的大腦神經已趨疲勞,反應靈敏度減弱。另外黃昏時分光線由陰轉暗,司機容易出現視覺障礙,導致判斷失誤,措施不當。這些因素導致整個下午的交通事故發生比例最大。在數據統計表中因為晚上出行車輛總數相對較少,發生交通事故的車輛也相應減少,但分析統計表發現午夜時分依然是事故高發時段,這個時段路上車輛很少,駕駛員容易產生道路“空曠”的感覺,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于是便容易超速駕駛,結果常有長途駕駛員并不是與其他車輛發生事故,而是獨自撞到障礙物上的事故發生。2.2車速因素研究表明,當車速接近交通流的平均車速

8、時,事故率最低;超過或低于平均車速的差值越大,事故率都呈增加趨勢。1993年,Monash大學事故研究中心對車速和平均車速的差值與事故率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相關研究”。結果表明,車速與平均車速的差值越大,事故率越高。2004年,裴玉龍等人根據國內部分高速公路車速標準差與事故的統計數據,對車速標準差和億車公里事故率進行了回歸分析,得到車速標準差與億車公里事故率之間關系模型。模型表明,車速標準差與事故率之間是指數關系,車速分布越離散,事故率越高,即事故率隨車速離散程度的提高以指數增長率增長。 黎毅 車速與交通事故綜合研究,公路交通技術,2012年6月第三期如圖五數據分析顯示,在高速路段事故率最高。結合

9、理論學習分析,駕駛員的視覺判斷能力與車速有關,車輛高速行駛時,駕駛人員因注視遠方,駕駛員的視覺因而視野變窄。另外,汽車速度越快,駕駛員的反應時間越長,車速慢,反應時間變短。從人的生理角度來看,車速越快,駕駛員情緒和中樞神經系統都處于相對緊張狀態,導致反應時間變長。這些因素都導致了隨著車速的增長,交通事故發生率相應提升。2.3酒后駕車因素數據分析顯示在交通事故發生原因中,酒后駕車占到8%。2011年,各地交通管理部門開始嚴查酒駕,加大處罰力度,顯示了有關部門對酒駕危害的重視,從側面也顯示出酒駕的危害之大。因為飲酒影響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容易導致感覺模糊、麻木、判斷失誤、反應不當、比平時膽量變大而危

10、及行車安全,飲酒使人的色彩感覺功能降低、視覺受到影響:駕駛員80左右的信息是靠視覺獲得的,而在這80左右的信息中,絕大部分都是有顏色的,當色彩感覺降低后,就不能迅速、準確地把握環境中的動態信息,使感覺輸入階段的失誤增加。 所以飲酒后交通事故的發生率會明顯上升。雖然交通法規中早有明文規定嚴禁酒后駕駛車輛,但因飲酒而造成的重大交通事故仍然不斷發生。為此,必須使駕駛員深入了解飲酒對安全行車的危害,并加強對駕駛員飲酒駕車的監督和處罰。三. 行人因素對交通安全的影響行人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道路交通參與者的行人是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弱勢群體,易受傷害者,而且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其死亡率很高。據統計,

11、中國道路交通事故與行人直接有關的約占總數的13左右,步行交通方式死亡人數為事故總死亡人數的25左右,另據國外和北京市的統計資料表明,交通事故中行人死亡人數在各類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所占比例平均為27。 苑紅偉等,基于交通心理的行人不安全行為研究,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8年1月第一期可見,行人違章已經成為引發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行人不安全行為在中國已是一個很普遍的社會現象,綜合交通事故調查表中的案例對行人不安全行為進行分析,從而降低行人違章率和傷亡人數。3.1行人有意的不安全行為及產生的原因主觀上行人的心理因素占重要位置,很多人存在僥幸或急功近利心理,急于通過街道而冒險。認為自己即使違章

12、行走也不會有危險,機動車不敢撞人,從而忽略了安全的重要性;有些行人明知違章不對,但常常為了圖省力、趕時間,就故意違章隨意抄近路穿行。非理性從眾心理,明知違章但因為看到他人違章沒有造成事故或沒受罰而放縱自己的行為。行人往往認為法不責眾,認為隨行的人像是一道屏障,在心理上產生一種盲目的安全感,既不用顧及警察,也不避讓機動車或與機動車搶行。過于自負、逞強的不良心態。認為自己靈活快速,可以依靠較高的個人能力避免風險而與機動車搶行。這些心理都縱容了行人的不安全行為,以致釀成大錯。3.2行人無意的不安全行為及產生的原因在行人的內部原因上存在心理、生理、認知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心理上,交通出行中思想不集中,心

13、不在焉、情緒不穩定而忽視交通危險等;生理上,疲勞或體力、視力、運動機能、年齡、性別差異不適應交通環境的突然變化等;認知上,缺乏交通安全知識,路權意識差等。雖然這些因素不是行人主觀上能控制的,但同樣重要,應該盡可能采取措施加以避免。四. 課程學習收獲與體會還記得第一堂課上老師為我們講述這門課程的定位是一門概念課,同時建議我們多學習與專業技能相關的課程,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發現這門概念課在我們的學習中的地位和專業技術性更強的課程的重要性是同等的。4.1對我專業學習的啟發通過一學期交通安全課程的學習,課堂上大量的交通事故的案例分析之后越發感覺到自身責任的重大。我們學習車輛工程專業不只是要學會如何制造

14、汽車,更要研究如何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能。因為與汽車相比,人的生命是無價的,如果我們在汽車的設計制造過程中有任何一處的不負責將會是釀成大錯。不斷提高汽車駕駛的安全性能將是未來汽車科技發展的一個方向,也是我們汽車人努力的一個方向。4.2對我個人生活的警示目睹了這么多慘痛的案例之后,我更加感受到生命的可貴。自己對交通安全的防范意識還遠遠不夠,前些天聽說北京的霧霾有致癌的危險,就在運動的時候專門帶上口罩,可是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又豈是任何一種疾病所能相提并論。反思過去很多錯誤的出行習慣竟和視頻中的交通事故如出一轍,不免心中寒顫。經過課程的學習,我日后的交通出行必將嚴格按照交通規則規范自己的行為。參考文獻1 裴玉龍.道路交通安全.人民交通出版社. 2 鄭安文.道路交通安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