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貫通測量設計書_第1頁
隧道貫通測量設計書_第2頁
隧道貫通測量設計書_第3頁
隧道貫通測量設計書_第4頁
隧道貫通測量設計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1 編制依據2 2 工程概況23 平面控制24 高程控制4 5 施工放樣46 橫向貫通中誤差估算與分析和控制點觀測措施4 7 洞內、外水準高程測量對豎向貫通中誤差的估算和分析88 洞內、外控制全部貫通測量中誤差計算89 全部貫通測量中誤差估算總結910 附隧道洞內外控制網點平面布置示意圖及控制點概算坐標9桃江核電廠進廠道路標段洞沖里隧道貫通測量技術設計書1 編制依據1.1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1.2公路勘測規范(JTG C10-2007);1.4 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JTJ04294);1.5 桃江核電廠進廠道路標段洞沖里隧道施工設計圖紙(主要是隧道軸線平面控制點及

2、曲線要素表、縱斷面設計高程數據和施工設計圖);1.6 隧道洞口地形及洞外已知控制點點位實際情況等。2 工程概況桃花江核電廠進廠道路工程是桃花江核電前期工程的組成部分,道路全長7.331Km,其中標段1.6km,包括785m道路和815m隧道。本標段洞沖里隧道位于線路交點JD1與JD2間連線的直線上,里程樁號為K0+650K1+465,全長815m,屬于中型隧道,單向縱坡i=-1.98%,設計開挖斷面為四心圓拱形,上半圓R=7.026m/7.096m,左右邊墻R=12.526m/12.596m,仰拱R=15.300m。隧道進口坐標:X=3157775.546,Y= 599165.727,H=10

3、7.933;出口坐標:X=3158177.782,Y=598456.904,H=91.773。3 平面控制3.1 平面控制點布設在隧道口附近,工程勘測設計時已布測并移交平面GPS四等控制點4個,其點名和坐標見表1,兩點間能相互通視。根據現有地面控制點及公路勘測規范(JTG C10-2007)等施工測量規范和設計、業主等的規定和要求,并結合本工程的線形特點及施工工藝的實際情況、到場使用的測量設備等級等,擬沿隧道軸線方向布設控制支導線(見隧道洞內外控制網點布置示意圖中的附圖1),所布設的控制導線網點概算坐標見附表13。3.2 選點埋石根據規范要求,洞內控制導線在布設時,其平均邊長控制在300m且相

4、鄰邊長、短邊長之比不大于3:1,以減小短邊對測角精度的影響。洞內控制點埋設在隧道底板穩固的洞沖里隧道GPS四等控制點坐標及高程一覽表 表1點名X(m)Y(m)H(m)距洞口水準路線長GP013157258.101599508.712110.775GP023157534.725599372.23499.604320GP053158634.598598078.32571.557GP063158804.603598066.14067.469620硬質基巖上,沿隧道軸線用電鉆垂直打眼入基巖40cm,埋設22鋼筋并用混凝土澆注,點頂部刻十字作為點之記且頂部高出隧道底板施工標高面5cm以上,同時在洞壁用紅

5、油漆標明點號,以便于尋找。3.3 控制點施測技術要求嚴格按照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和公路勘測規范(JTG C10-2007)等中的規定進行測設操作。導線觀測儀器采用經過鑒定合格且符合本工程控制導線測量要求的日產R-322賓得全站儀(儀器編號853040)進行水平方向角及邊長的測量,水平方向角按導線量測時的前進方向觀測左右角,奇數站測左角,偶數站測右角;邊長進行對向量測,計算時對觀測值進行儀器加、乘常數改正。控制導線觀測技術要求見表2、表3及表4。DJ2級儀器水平角方向觀測法技術要求 表2兩次照準讀數差半測回歸零差一測回中2C較差同方向值各測回互差38139級測距儀邊長測距作業

6、技術要求 表3氣象數據測定一測回間較差限值(mm)測 回 間較差限值(mm)往返觀測較差限值(mm)溫度最小讀數()氣壓最小讀數(Pa)測定時間間 隔數 據取 用1.0100每邊觀測始 末每邊兩端平 均 值572(ab×D)導線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 表4等級測角中誤 差方向角閉合差導線長度平均邊長水平角DJ2型儀器測回數測 距中誤差全長相對中誤差測距要求測距儀等級測回數四等2.51.8km300m67mm1:3500022一級5.02.4km300m210mm1:17000224 高程控制4.1 已知地面控制水準點 工程勘測設計時已在隧道洞口附近各布測了兩個四等水準點,其數據見表1。經

7、復測兩點間高差準確可靠,點位未發生沉降,水準點距洞口進洞投點(第一個洞內控制點)的距離見表1。4.2 水準點布測水準高程控制點布設在平面控制導線點上,采用已鑒定合格的蘇州一光儀器有限公司生產的DSZ2水準儀(儀器編號209872)配3m木水準尺按四等水準規范精度要求進行往返觀測,水準高程測設隨工程施工的進度及時跟進,并定期進行復測檢核。4.3 等級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見表5)等級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 表5等級M(mm)MW(mm)儀器型號木水準尺觀測方法觀測順序觀 測 次 數往返較差或閉合差(mm)與已知點聯測環線或附合平丘地山地四±5±10DS3雙面中絲讀數法后后前前往 返

8、往±20L1/2±5n1/2五±10±20DS3雙面單面中絲讀數法往 返往±30L1/2±10n1/25 施工放樣 利用洞內導線控制點用全站儀配合水準儀施測隧道中線及斷面圓心點,水準高程點控制開挖腰線;根據隧道中線、斷面圓心點及腰線,由于隧道處于直線上且為單向縱坡,所以利用Casio fx-4500P編程計算,采用撥角法放樣出開挖斷面的輪廓線,同時用全站儀測出開挖斷面的關鍵控制點(拱頂點、圓心水平處腰線點及低腳點等)坐標,由計算器反算相關值來檢核撥角法所放的開挖輪廓線的精度。在放樣前及過程中對設計圖紙與現場量測的斷面尺寸數據應反復校核

9、,確保施工放樣的精度滿足規范要求。6 貫通中誤差估算與分析和控制點觀測措施 根據工程測量規范及公路勘測規范等中對隧道施工貫通中誤差估算的規定,隧道相向開挖長度在4Km內的貫通中誤差分配值見表6。洞沖里隧道進洞口至出洞口長度為815m,隧道為單向縱坡,i=-1.98%。因縱向貫通誤差對計算直線型隧道只影響中線方向的里程樁號而不影響隧道貫通,所以本次對隧道貫通面就不進行縱向貫通中誤差的估算。隧道相向掘進開挖長度小于4Km時貫通中誤差分配值 表6誤差名稱橫向(mm)豎向(mm)洞外測量±25±25洞內測量±45±25全部貫通測量±50±35

10、6.1 洞外、內控制導線網點和邊長投影到貫通面上的相對坐標系確定根據洞沖里隧道施工實施性組織設計方案的施工進度計劃安排,隧道掘進開挖計劃由隧道進、出口對向掘進施工,即隧道進口方向施工460米即K0+650K1+1110段,隧道出口方向施工355米即K1+465+110段。因此,本隧道進洞口點至隧道貫通面K1+110的洞內施工控制導線總長度為460米,出洞口點至隧道貫通面K1+110的洞內施工控制導線總長度為355米。隧道貫通面的相對坐標系根據洞沖里隧道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方案,隧道掘進開挖由由隧道進、出口對向掘進施工,因此,洞沖里隧道掘進開挖施工只有1個貫通面。貫通面的平面數據見附圖1及表12,

11、其方位角為240°2534.95。因此,隧道貫通面的相對坐標系為:縱坐標X軸為過隧道洞外GPS控制點GP01并平行于線路交點JD1至JD2連線(即隧道軸線)方向的射線,其方位角為150°2534.95;橫坐標 Y軸為過洞外GPS控制點GP01與縱坐標X軸垂直的射線,其方位角為240°2534.95,具體布置見附圖1。6.2 洞外控制導線測量對橫向貫通中誤差的估算 根據公路勘測規范(JTG C10-2007)可知,本標段GPS地表四等控制點的測邊相對中誤差ms=±(a2+(b×S)2)1/2,其中取a=5mm、b=3ppm,并且GPS控制網測量只

12、存在基線觀測邊長相對中誤差,所以只把已知GPS相鄰點的邊長投影到貫通面上,求得其邊到貫通面的投影長度。本標段洞外GPS控制網相鄰點的邊投影到貫通面的投影長度見表8。洞外控制點和邊投影到貫通面的垂距和投影長度 表8位置邊 號控制點邊反算距離(m)控制點邊至貫通面的投影長度(m)進口GP01GP02308.504173出口GP06GP05170.441142洞外GPS控制點對貫通面的橫向貫通中誤差 隧道洞外GPS控制點對貫通面橫向貫通中誤差計算時,其邊長相對中誤差精度指標按公路勘測規程中四等控制網的精度指標進行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My外=±((dy2×ms2/S2)1/2,m

13、s =±(a2+(b×S)2)1/2(a=5mm,b=3ppm)。 洞外GPS控制點對本標段大季頭隧道貫通面的橫向貫通中誤差值為:My外=±((1732×(52+ 32×0.3085042/10-12) /308.5042+1422×(52+ 32×0.1704412/10-12) /170.4412)1/2=±5.0 mm±25mm,即滿足規范規定的要求。6.3 洞內導線測量對橫向貫通中誤差的估算對洞沖里隧道貫通面洞內控制導線,分別按四等和一級導線測量精度進行橫向貫通中誤差值的估算,其隧道洞內導線點及導

14、線邊投影到貫通面的計算結果列于表9,貫通面橫向貫通誤差值的估算結果見表10。洞沖里隧道貫通面洞內導線點及導線邊投影計算表 表9點 號導線點至貫通面的垂距m邊 號導線邊至貫通面的投影長度mGP02758GP02J01128J01644J01 J0221J02460J02 J030J03190J03貫通面0貫通面0貫通面 J040J0480J04 J050J05355J05 J0690J06663J06 GP05120GP05910RX22637094dy239325洞沖里隧道洞內導線測量對貫通面的橫向貫通中誤差估算表 表10貫通面導 線等 級m ms/sm/(Rx2)1/2 (mm)ms/s (

15、dy2)1/2(mm)(m/)2Rx2+( ms/s)2dy21/2(mm)K1+110四等±2.5 1/35000±19.7±5.7±20.5±45一級±5.0 1/17000±39.4±11.7±41.1±456.4 橫向貫通中誤差結果分析及觀測措施 橫向貫通中誤差結果分析及控制導線等級的確定從6.3中表10的洞內導線測量總的橫向貫通中誤差估算結果來看,采用測角中誤差m=±5.0、邊長測距相對中誤差mS/s=1/17000的一級導線作為洞內的基本控制導線,完全滿足隧道貫通誤差規范要

16、求。但考慮到隧道洞外GPS控制點精度及所用兩點間邊長較短,加上隧道施工測量作業環境條件的局限性,為避免影響隧道貫通的精度,提高隧道橫向貫通誤差的保險系數,結合施工現場測量儀器的精度等級,確定隧道洞內控制導線測量等級采用四等導線的規范測量技術要求進行施測。 洞內導線應采取的觀測措施.1 水平角觀測從表10中的橫向貫通中誤差影響值計算中可以看出:m(Rx2)1/2/值比ms(dy2)1/2/s值大很多,這就說明控制導線測角誤差對橫向貫通中誤差影響大,所以要特別注意導線水平角觀測精度,應選用測角精度高的測量儀器,并且觀測過程中要仔細對中、照準以減少粗差,并嚴格按規范進行測量操作,即洞內控制導線水平角

17、測量時采用左、右角全圓觀測法,也就是按導線前進方向奇數測回測左角、偶數測回測右角,這樣測角的測回數相應地增加而測角的精度也將提高,所測的左、右角方向值取中數后相加與理論值360度可以進行比較,增加了一個評定測角精度是否符合規范要求的誤差判斷條件,這樣測量的水平角的精度比常規只觀測左角精度有提高。.2 邊長量測對于導線測邊的精度,采用相應等級的全站儀進行邊長對向往返觀測都可以滿足規范和施工實際誤差精度要求。觀測邊長計算時,必須按規范要求進行溫度、氣壓和加、乘常數改正;在隧道內觀測環境條件惡劣的情況下,對溫度和氣壓量測要使用適合施工條件和規范要求的儀器,同時可適當地通過增加邊長觀測測回數來提高測距

18、的精度。 洞內控制導線觀測的具體措施隧道洞內控制導線測量,采用日產的R-322賓得全站儀進行觀測,其測角等級為DJ2型2秒級;測距標稱精度為2+2ppm,屬級測距精度等級。根據工程測量規范和公路勘測規范等的規定, 四等控制導線用DJ2型儀器觀測水平角應測6個測回,且水平角觀測時,應按導線前進方向測量左、右角各測3個測回,即奇數測回觀測左角、偶數測回觀測右角;邊長距離量測應進行往返對向觀測且每次觀測2個測回。7 洞內、外水準高程測量對豎向貫通中誤差的估算和分析7.1 洞外水準高程測量對豎向貫通中誤差的估算根據工程測量規范規定,豎向貫通中誤差Mh±25mm,其計算公式為:Mh=±

19、;m(L)1/2,m=±5mm/Km。由表1知隧道洞外四等水準點距進、出洞口第一個水準點距離,故其對洞沖里隧道貫通面的豎向貫通誤中誤差值見表11。洞外水準點對洞沖里隧道貫通面的豎向貫通誤差值計算表 表11位置洞外水準點洞口水準點間距m Mh(mm)評 定進洞口GP02J02320±2.8Mh外=±=±4.8 mm±25mm出洞口GP05J05620±3.97.2 洞內水準高程測量對豎向貫通中誤差的估算 根據設計圖紙及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的進度計劃安排,洞沖里隧道進洞口向洞內水準路線由隧道進洞口水準點J02引入,其至貫通面的水準路線長

20、L=0.460Km;出洞口向洞內水準路線由隧道出洞口水準點J05引入,其至貫通面的水準路線長L=0.355Km。現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精度估算隧道洞內水準測量對貫通面的豎向貫通中誤差,其值見表12。洞內水準點點對洞沖里隧道貫通面的豎向貫通誤差值計算表 表12位 置 洞口水準點洞內水準點間距Km Mh(mm)評 定進洞口J02K1+1100.460±3.4Mh內=±=±4.5 mm±25mm出洞口J05K1+1100.355±3.07.3 豎向貫通中誤差估算結果分析由7.2表12可知,洞內水準高程控制等級采用四等水準測量完全可以達到豎向貫通中誤差規范精度要求。8 洞內、外控制全部貫通測量中誤差計算洞內、外控制測量誤差對貫通面的橫向、豎向貫通中誤差總的影響值為:橫向貫通中誤差:MY總=±(My洞外2+ MY出2)1/2=(5.02+20.52)1/2=±21.1mm±50mm。豎向貫通中誤差:Mh總=±(Mh洞外2+ Mh內2)1/2=(4.82+4.52)1/2=±6.6m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