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模擬題答案_第1頁
建設銀行模擬題答案_第2頁
建設銀行模擬題答案_第3頁
建設銀行模擬題答案_第4頁
建設銀行模擬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6年建設銀行模擬題答案解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卷答案解析1.D.【解析】“脫穎而出”比喻本領全部顯露出來。也指工作時,通過努力超人一等,一般是用來形容人的,和文意不符,因此排除A;“嶄露頭角”指初顯露優異的才能,多指青少年,和文段主體不符,排除B項;“初露鋒芒”比喻初次顯示出棱角或剛開始表現出力量或才能。文段中沒有體現初次的意思,因此排除C項;“勢如破竹”比喻作戰或工作節節勝利,毫無阻礙,符合語境,故本題選擇D。2.D.【解析】“不厭其煩”不嫌煩瑣與麻煩,形容耐心。根據“興味索然”是消極傾向性,而“不厭其煩”是積極傾向性,因此排除A項;“誨人不倦”用來形容教導人特別耐心,文段中沒有教導別人

2、的意思,因此排除B項;“苦口婆心”是指善意的又不厭其煩地勸導某人,是積極傾向性,因此排除C項;“不勝其煩”指煩瑣得使人受不了,符合文意,故本題選擇D。3. C.【解析】 “管窺蠡測”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窄、片面;“管中窺豹”比喻只看到冰山一角,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這兩個成語都有看問題不全面的意思,和文段不符,因此排除A、B兩項;“明廉暗察”指用各種方法進行調查研究。符合文意,因此本題選擇C;“真心實意”指心意真實誠懇,沒有虛假,和文意不符,因此排除,故本題選擇C。4. B.【解析】 “流連忘返”比喻喜歡、迷醉某種事物而不愿忘記或離開。常形容對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戀。“樂不思蜀”比喻在新

3、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文段中沒有提到新環境,因此排除A、C兩項;“藝術境界”固定搭配,故本題選擇B。5. C.【解析】根據文意可知“然而”表示轉折,“然而”之前強調的是人多一些,所以“然而”之后是表示人少的意思,“寥寥無幾”形容非常稀少,沒有幾個,符合題意,因此本題選擇C;“鳳毛麟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物,文段中沒有說明珍貴的意思,因此排除A;“九牛一毛”比喻極其微小,語義程度較重,因此排除B;“恒河沙數”比喻數量多到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樣無法計算,語義和文段相反。故本題選擇C。6.A.【解析】根據文段要填入的詞能和“好心辦壞事”并列,就是本想期望生物燃料成為清潔能源,但是結果

4、卻不是這樣,“南轅北轍”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結果離目標越來越遠。符合題意,因此本題選擇A項。“分道揚鑣”比喻志趣目的不同而分別行事,往往主體是人,因此排除B;按照各自認為對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和文意不符,因此排除C項;“緣木求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不可能達到目的。文段強調的不是方法的不正確,所以排除。故本題選擇A。7.D.【解析】 “鞭辟入里”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可以修飾評說,構成中心語和修飾詞的關系,因此本題選擇D項;“深入淺出”指講話或文章的內容深刻,語言文字卻淺顯易懂或內容或道理很深刻,但表達得淺顯通俗。修飾主體不當,因此排除A;“知微見著”比喻知道一個小小的細

5、節就繼續琢磨,洞曉大的影響或結果;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和文意不符,排除;“舉世聞名”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東西),形容非常的著名,和文意不符,排除,故本題選擇D。8.D.【解析】 “必須”只能做狀語不能做定語,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排除A、B兩項。“膽固醇在小腸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止”,因此第二空填的是“抑制”,因此排除C項。第三空所支配的賓語是“心血管病的發生”,中心語是“發生”,“發生”和“防止”搭配得當,故本題選擇D。9.C.【解析】第一空根據“筆名滿天下而原名湮沒無聞”應填“改名換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換人和物,以假亂真”之意,與前文語

6、境不符;第二空根據沈雁冰之例中有“來得響亮”一語,所以選填“如雷貫耳”最為恰當;第三空由“真假難辨”和上文講到的趨勢,填“弄假成真”。故本題選擇C。10.A.【解析】 “不負眾望”沒有令大家失望,符合文意,因此本題選擇A;“不孚眾望”中的“孚”是“信服”的意思,整個成語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和文意不符,因此排除B;“平步青云”指人一下子輕易登上很高的官位,和文意不符,因此排除C項;“聲名鵲起”名聲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和文段后面奪得冠軍,沒有邏輯關系,故本題選擇A。11.A.【解析】這是一道意圖判斷題,首先通過實名制系統引入話題,文段的主題句是“如果不”引導的反面論證,要用反面論證來

7、推導正面觀點,即應該加強對實名制的管理和執行對應A項。“最近”之后是舉例子來論證前面的觀點,故本題選擇A。12. D.【解析】這是一道主旨概況題,文段開篇提出問題,“研究證明”之后給出結論即“在人類志愿者當中,葉綠素一樣能有效地對抗黃曲霉素的致癌作用”,后面是這一研究的具體過程,來論證前面的觀點,故本題選擇D。13. D.【解析】這是一道主旨概括題,前兩句說明風力發電目前存在的問題,后面一句中出現“除了更”的遞進關系,遞進之后又出現“需要”這個必要條件詞,得出解決現在存在的問題,就是要人們給出更多的支持,故本題選擇D。14. A.【解析】這是一道意圖判斷題,文段是總分結構,文段第一句強調利用病

8、人自身的干細胞有這很多好處,后面三點來論述它的好處,B、C、D三項是分論點的具體說明,A項是對于總部分的同義替換,故本題選擇A。15. A.【解析】這是一道主旨概況題,最后一句中的“這”宏觀指代上文的全部內容,因此主題句在“這”之后的內容,對應的是A項,故本題選擇A。16. D.【解析】這是一道細節理解題,文段是總分結構,都是在說明專家介紹的幾種健身方法,所以D項表述正確;A、B兩項無中生有;C項偷換概念,能激發機體抗病潛能的是點穴按摩,故本題選擇D。17. A.【解析】這是一道主旨概況題,文段是總分總的結構,收尾兩句是文段的重點,是強調深潛動物們不得減壓病,中間論述原因,因此概況最全面的是A

9、項,其他三項是圍繞原因論述的。故本題選擇A。18.B.【解析】首先確定文章的首句,句不適合做首句,因為“道理相同”可知前面應該有論述的道理,因此排除D項。C項中說的是失戀,而下面引用孔子的話不是說明失戀的,而是強調張弛有度,不符合文段邏輯,因此排除C項。只要確定之后跟還是跟就可以了,說的是抽身而退,說的也是抽身而退,話題一致,故本題選擇B。19.D.【解析】這是一道語句銜接題,而且位于句中,因此可以承前啟后尋找答案,前一句說的是悲觀者,后面又說“能把沉重的生活變得輕松,能把苦難的體驗變得生動,”可知后面說的是樂觀者的處事行為,二者是轉折關系,因此排除C項,是并列關系。排除A項主體是樂觀開朗,而

10、不是人,因此排除。在根據后面“能把,能把”句式相同D項更好,故本題選擇D。20. D.【解析】這是一道細節理解題,根據文段可知是越南的“知識界人士“而非”各界”這是概念的擴大,而且“社會問題相當嚴重”是無中生有項,故本題選擇D。21. B【解析】這是一道意圖判斷題,“大部分人認為”是引用其他人的觀點,來引出話題,“實際上”之后是作者自己的觀點,強調的是的人們針對的是大國的滲透,因此對應B項。故本題選擇B。22. A.【解析】這是一道主旨概況題,文段是總分結構,首句提出觀點,即古人把與步行有關的詞語用來表情達意,后面都是舉例子來證明這一觀點,因此本題選擇A項。B、C是例子部分的內容,非文段重點,

11、排除;D項表述不全面,故本題選擇A。23. B.【解析】根據最后一句可知,B項正確;A項因果倒置,是信息革命影響了數據等的處理;C項偷換邏輯,空間數據進行處理和信息觀念是并列關系,而不是因果關系,因此排除;D項偷換時態,根據文段建立數字地球是一個設想,現在還沒有建立,因此排除D項。故本題選擇B。24.A.【解析】這是一道主旨概況題,文段開篇是背景鋪墊,說明數學方法的重要性,“于是”表示總結,后面得出結論數學家關注語言現象,最后是例子證明這一觀點。文段是分總分的結構,故本題選擇A。25. C.【解析】這是一道態度觀點題,文段中出現了觀點引導詞“我以為”之后的內容就是作者的觀點,作者認為“我國史書

12、中的傳記文學更應將其成果引進到我國傳記文學的理論中來。”同意替換C項。故本題選擇C。26. C.【解析】這是代詞指代題,根據就近指代原則,“這”指代的是“久病垂危的病人臨終前會釋放腐敗氣味,人尚未死,烏鴉早已聞息而來”對應C項。故本題選擇C。27.A.【解析】A.這是一道主旨概況題,分段是分總分結構,“然而”之后是文段的重點,強調加熱殺菌是廣泛和適用的,后面舉中餐和西餐的例子,來證明加熱可以殺菌,故本題選擇A。28. C.【解析】C.這是一道結語推斷題,重點在文段的后部分,“其實”之后的內容,論述的話題是“白開水”,因為排除A項;“其實”之后提出了觀點即喝白開水很好,根據話題的連貫一致可知選項

13、要選擇論證觀點的選項,故本題選擇C。29.D.【解析】這是一道細節理解題,文段強調的是有緊張感有益于身體健康,但沒有說明追求和緊張度之間的關系,因此D項是無中生有項。故本題選擇D。30. A.【解析】這是一道意圖判斷題,文段的重點是“是不是”引導的反相并列結構,強調的“是”之后的內容,即文學作品的不朽是有更長的壽命,對應A項;B項表意和原文相反,因此排除;后面屈原和紅樓夢來證明前面的觀點,C、D這兩項是就例子來論證的,所以排除。故本題選擇A。31. A.【解析】多級數列三級等差數列。原數列兩兩做差得到6、8、11、15,再做差得到2、3、4,推測下一個差值為5,則原數列做差的第五個差值為15+

14、5=20,因此未知項為55+20=75。故本題選擇A。32. C.【解析】多重數列交叉規律型。奇數項為5、7、10、15、( ),做差后得到2、3、5,為質數數列,推測下一個差值為7,則未知項為15+7=22;偶數項為18、24、32、41、( ),做差后得到6、8、9,為合數數列,推測下一個差值為10,則未知項為41+10=51。故本題選擇C。33. B.【解析】遞推數列。從第三項起,每一項均等于前兩項之和的2倍再加1,因此未知項為2×(101+277)+1=757。故本題選擇B。34. C.【解析】多級數列二級等比。原數列兩兩做差后得到2、4、8、16,為等比數列,推測下一個差值

15、為32,因此未知項為86+32=118。故本題選擇C。35. D.【解析】分數數列交叉規律型。從第二項開始,每一項的分子等于前一項分子與分母之和,每一項的分母等于前一項分子與分母之積,因此未知項的分子為11+30=41,分母為11×30=330,分數為。故本題選擇D。36. C.【解析】基礎計算乘方尾數。根據乘方尾數口訣“底數留個位,指數末兩位除以4留余數,余數為零則留4”,2014的2014次方的尾數為4的2次方的尾數,即6。故本題選擇C。37. D.【解析】。葡萄和香蕉重量之比為3:2,總量是5的倍數。故本題選擇D。38. C.【解析】工程問題。設甲、乙、丙三人效率分別為3、4、

16、5,則此項工作的工作量為(3+4+5)×6=72,若由乙、丙合作,需要72÷(4+5)=8天。故本題選擇C。39. A.【解析】基礎計算定義新運算。故本題選擇A。40. A.【解析】行程問題流水行船問題。設A、B港口距離為S,則,解得S=240。故本題選擇A。41. A.【解析】幾何問題。正方體的體積為33=27cm3,球體的體積為,二者差值為27-14.13=12.87cm3。故本題選擇A。42. B.【解析】經濟利潤問題。分開付款需要花費240×0.9+300×0.8=216+240=456元,一同付款需要花費(240+300)×0.7=3

17、78元,能節省456-378=78元。故本題選擇B。43. A.【解析】方程法。設原有x本,則20%x+6=(1-20%)×40%x,解得x=50。故本題選擇A。44. A.【解析】經濟利潤。鮮花單價為15元,設打折后單價為15x,則15×2+15x×10=10×12,解得x=0.6,即打六折促銷。故本題選擇A。45. D.【解析】容斥原理三集合拓展公式。根據三集合拓展公式“A+B+C-只滿足兩個條件的個數-2×三個條件都滿足的個數=總數-三個條件都不滿足的個數”,設三門課程都選擇的有x人,則15+18+23-(5+7+8)-2x=30-0,解

18、得x=3。故本題選擇D。46. D.【解析】年齡問題。設三年前兒子x歲,則三年前父親5x歲,根據題意可以得到x+3+5x+3=48,解得x=7,因此今年兒子年齡為7+3=10歲。故本題選擇D。47. D.【解析】行程問題相遇追及問題。設甲、乙兩人速度分別為5v、3v,根據追及公式“路程差=速度差×時間”,500=(5v-3v)×50,解得v=5,即甲、乙速度分別為25米/分鐘、15米/分鐘;根據相遇公式“路程和=速度和×時間”,500=(25+15)×t,解得t=12.5。故本題選擇D。48. D.【解析】年齡問題。【解法一】設哥哥、弟弟今年分別為x、y

19、歲,則x+4+y+4=32、y=x-y,解得x=16、y=8。故本題選擇D。【解法二】根據題意可知,哥哥與弟弟今年年齡之和為24歲,排除B選項;哥哥是弟弟年齡的2倍,排除A、C選項;只有D選項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故本題選擇D。49. C.【解析】最值問題數列構造。設年齡最大的人為x歲,要使x盡可能大,由于年齡之和一定,則需要使其他人盡可能小,其余四人最小分別為20、21、22、23,則20+21+22+23+x=115,解得x=29。故本題選擇C。50. A.【解析】幾何問題。設小長方形長、寬分別為x、y,則3x=4y、2(x+y)=14,解得x=4、y=3。可知大長方形的長為12cm、寬為7

20、cm,則面積為12×7=84cm2。故本題選擇A。51. B.【解析】直接讀數。由柱形圖可知,2008年的增長率最大,即增長最快。故本題選擇B。52. A.【解析】簡單計算。十一五時期包括2006-2010年,79145+93572+114830+13267894000+115000+133000+157000=578000。故本題選擇A。53. D.【解析】簡單計算。2008、2009、2010、2011年我國社會消費品總額的增長量分別為114830-93572115000-94000=21000、132678-114830133000-115000=18

21、000、156998-132678157000-133000=24000、183919-156998184000-157000=27000,2011年最多。也可以用直尺量柱子的高度差。故本題選擇D。54. C.【解析】倍數計算。183919÷79145184000÷790002.3。故本題選擇C。55. B.【解析】綜合分析。A.2009年增長速度(15.5%)低于2008年(22.7%),錯誤;B.由柱形圖可知,柱子高度一直增高,即零售總額持續增長,正確;C.2012年數據未給出,錯誤;D.2006年零售總額為79145,增長率為正值,可知2005年零售總額低于79145

22、,錯誤。故本題選擇B。56. B.【解析】簡單計算。根據文字“人民幣消費貸款余額15736億元,增加5091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11780億元,增加3528億元”,可知兩者差值為(15736-5091)-(11780-3528)157000-5100-11800+3500=2300。故本題選擇B。57. C.【解析】比重計算。根據文字“全國農村信用社人民幣貸款余額16979億元,人民幣消費貸款余額15736億元”,所占比重為。故本題選擇C。58. A.【解析】直接讀數。由表格最后一列可知,增長率排第五位的是19.2%,對應的指標為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其存款余額為103618。本本題選擇A。

23、59. A.【解析】基期量計算。由表格可知,2003年各項存款余額為220364,其增長率為20.2%,則2002年為億元,即183千億元。故本題選擇A。60. B.【解析】綜合分析。A.由表格可知,城鄉居民存款為110695、企業存款為76785,而76785×2110695,錯誤。B.由表格可知,各項存貸款余額的增長率均為正值,即比上年均有所增長,正確;C.由表格可知,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之和為87398+67252=154650,低于貸款余額169771,錯誤;D.由表格可知,城鄉居民存款為110695、人民幣存款為103618,103618110695×50%,錯誤

24、。故本題選擇B。61. C.【解析】增長量計算。根據原文“原油消費量2.52億噸,增長12%”,可知原油消費量的增長量為。故本題選擇C。62. B.【解析】平均數計算。根據原文“主要原材料消費中,鋼材2.71億噸,增長28.6%;氧化鋁1168萬噸,增長15.7%;水泥8.36億噸,增長15.3%”,三者之和為(2.71+0.1168+8.36)÷33.73。故本題選擇B。63. B.【解析】直接讀數。根據原文“氧化鋁1168萬噸,增長15.7%;水泥8.36億噸,增長15.3%”和“工業用水增長1.1%;農業用水下降3.5%”,可知農業用水增長率為負值,增速最慢。故本題選擇B。64

25、. D.【解析】增長率計算。根據原文“年末全國454座大型水庫蓄水總量1864億立方米,增加210億立方米”,增長率為。故本題選擇D。65. D.【解析】綜合分析。A.根據原文“生活用水增長5.0%;工業用水增長1.1%”可知,生活用水增長率高于工業用水,但增長量無法得知,錯誤;B.根據原文“原油消費量2.52億噸,增長12%;原煤15.79億噸,增長13.6%”可知,原油消費量增速低于原煤消費量,錯誤;C.根據原文“鋼材2.71億噸,增長28.6%;水泥8.36億噸,增長15.3%”可知,2.71×3=8.138.36,錯誤;D.根據原文“年末全國454座大型水庫蓄水總量1864億

26、立方米”可知,平均每座大型水庫蓄水量為1864÷4544.1,正確。故本題選擇D。66. C.【解析】樣式類,開放圖形。前一組圖形均為開放圖形,第二組前兩個也是開放圖形,所以選擇一個開放圖形的選項。故本題選擇C。67. D.【解析】位置類。題干中給出的圖形是同一幅圖形,只是擺放的角度不同,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可借助時針法判斷,故本題選擇D。68. C.【解析】真假判斷題。甲:所有化工廠都沒有污染;乙:星辰沒有污染;丙:有的有污染;丁:有的沒污染。因此甲、丙矛盾,由此可知一真一假,因此乙、丁均為假,可知:星辰有污染,且所有都有污染;由“所有可以推知有的”,因此丙的斷定屬實。故本題選擇C

27、。69. A.【解析】形式推理,“牧羊犬對于人忠心耿耿”“忠于主人的狗為人珍愛”,A項肯后得不到必然結論,因此A項不必然為真。B項“牧羊犬忠于主人的狗為人珍愛”否后必否前,所以B項成立;C項“牧羊犬是世界上最聰明的狗”即“所有牧羊犬是最聰明的狗”,推出“有的最聰明的狗是牧羊犬”,因此C項成立;D項中根據“牧羊犬忠于主人的狗”可以推出“有的忠于主人的狗牧羊犬”,同時已知“牧羊犬最聰明的狗”,因此得到結論“有的終于主人狗最聰明的狗”,因此D項必然為真。故本題選擇A。70.C.【解析】林:所有災難都必然不能避免所有的災難都必然有明顯的先兆。安:不同意,即-林,根據魯濱遜定理“A且B”得到結論:“所有

28、災難都不能避免且有的災難可能有明顯的先兆”即“盡管有些災難可能沒有明顯的先兆,但所有的災難都必然可以避免”。故本題選擇C。71.D.【解析】本題屬于原因解釋類問題,題目矛盾是“觀看節目的人數在增加,但是節目收視率卻沒有提高”A項說明電視臺公布收視率時會故意降低,即收視率可能有所提高;B項中說明受調查的人有可能說假話,即不看也會回答自己看;C項說明很多觀看的人是通過網絡收看的,而這部分是不計算在收視率中的;D項說明電視臺增加了節目的趣味性和娛樂性,與收視率無關,因此無法解釋題干中的矛盾問題。故本題選擇D。72. B.【解析】本題屬于集合包含問題。“兩個人這學期只選修了漢語言文學,三個人這學期選修

29、西方電影鑒賞”所以“只選修漢語言文學的”有2個人,加上3個“選西方電影鑒賞的至少為5個人,人數最少的情況是:讓這5個人有兩個北方的,一個貴州的,即5人。最多的可能是,“兩個人這學期只選修了漢語言文學,三個人這學期選修西方電影鑒賞”最少5人,由于哈爾濱人一定是北方人,所以北方人包含哈爾濱人,再加上兩個北方人,一個貴州人,因為介紹涉及了這宿舍中所有的人,故本題選擇B。73.D.【解析】跟對手選擇無關的,唯一的,最優的選擇。A與對手有關,BC不一定是最優選擇。故本題選擇D。74.A.【解析】在地方上具有法律效率,并且符合相關政策。B不符和政策,CD都不具有法律效率。故本題選擇A。75.B.【解析】A

30、C都是應道遇見到可能對別人造成損傷,卻沒有預見到。D是應預見到卻輕信能避免。B罪犯在逃脫時,是故意將對方捅死,不屬于過失的范疇。故本題選擇B。76.D.【解析】A是暗示隊員會緊張,B是暗示孩子不夠聰明,C是暗示語文老師是好老師。D不是暗示,而是明令禁止。故本題選擇D。77.D.【解析】A不是商品,BC不是標志,D符合“商品”,“文字組成”,“顯著特征的標志”等特征。故本題選擇D。78.B.【解析】題干顯示第一個詞是北方省份,第二個詞是南方省份,符合條件的是B項,A項廣東是南方省份,河南是北方省份;C項湖南是南方省份,山西是北方省份;D項貴州、四川都是南方省份。故本題選擇B。79.C.【解析】考

31、察種屬關系。跳躍式一種動作,喜悅是一種心情。故本題選擇C。80.D.【解析】香和辣不是反義詞。輕重是反義詞,所以不能選C。 香是嗅覺,辣是味覺,兩者是不同種的感覺。A燙和熱都是觸覺;B亮和白都是視覺;D苦是味覺,小是視覺,屬于不同的感覺。故本題選擇D。英語部分答案解析Section Use of English1.D2.B3.A4.C5.B6.B7.A8.D 9.C10.A11.C12.D13.B14.A15.C16.C17.A18.C 19.C 20.C1.D【解析】本題考查考生通過上下文選擇適當的形容詞的能力。空格處填入的形容詞在句子中充當表語,說明“青少年與父母的交流是_1_”。首先排除

32、C項rare“希罕的,珍貴的”,因為它強調事物因罕見而珍貴,而文中需要的是表貶義的詞。空格后面部分提到,造成這種隔閡(gap)的首要原因是聽的行為。由此可知,這里討論的是聽對人與人之間交流效果的影響,不是交流少,而是交流不好,所以D項poor“質差的,效率低的,不理想的”正確。scarce“缺乏的,不足的”;little“很少的,幾乎無”。2.B【解析】本題考查考生通過上下文選擇適當的形容詞的能力。空格處填入的形容詞修飾listening behavior,說明“_2_聽的行為會造成父母和孩子之間溝通不好”。A項malignant“惡性的,惡意的”貶義程度太深,不適合描述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行為。

33、D項feeble “無效的,無力的”,形容人時表示“虛弱無力的”,形容事物時表示“無效的,無力的”,和C項ineffective“無效的,無能的”近義,如a feeble argument/joke無力的證據/干巴巴的笑話。由緊接著的下文的舉例可知,這里說的聽的行為是指主觀上拒絕傾聽。因此強調客觀效度的C、D項也不適合。B項deficient“不完善的,有缺點的,有缺陷的”,意為not good enough,在文中指“不完善的聽的行為”。符合文意。例句補充:She developed a malignant tumor in her breast(她得了惡性乳腺癌);Our prisons

34、are our most deficient social service(監獄是我們社會服務中最不完善的地方);This plan is ineffective(這個計劃不奏效);Some Party organizations are feeble and lax(一些黨的組織松散而無力)。3.A【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固定搭配的掌握程度。a case in point“典型的例子”是固定搭配,指a clear example of something that you are discussing or explaining,相當于for example,引出下文的例子。An exampl

35、e“一個例子”,a lesson“一課,一次教訓”;a suggestion“一個建議”,均不與in point搭配。4.C【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固定搭配的掌握程度。由上下文語義可知,該處意為:一位母親認為她女兒有嚴重的聽力問題。表達這個含義的固定搭配是hearing problem。A項audio“音頻的,聲頻的”,如audio and video equipment(視聽設備);B項aural “聽覺的”,a musical with plenty of visual and aural appeal (一出頗娛人耳目的音樂喜劇);D項listening“收聽的,注意的”。5.B【解析】本

36、題考查分詞詞義和用法的辨析。空格處的形容詞與sothat結構搭配,作句子的表語。該句與前一句屬于一個意群,都是舉例中的敘述內容。根據語義,空格處的詞與上句的謂語believe呼應,即she was結構表示“她相信”。A項Believing“有信仰的”無法表達這種含義。B項convinced和be搭配,表示“確信的,深信的”,因此原文意為:她(母親)(對女兒有嚴重聽力問題)如此確信不疑,于是就帶著女兒去看聽覺病矯治專家。C項assured“確實的,確定的”,修飾人作表語時,一般后面接有of短語或that從句,表示“肯定得到某物或達到某個目標”,如He is assured of a place

37、in the final(他在決賽中肯定有一席之地);D項doubtless“無疑的(地),確定的(地)”,多用作副詞,做形容詞修飾人時指“免除危險的恐懼,感到安全”,如The child slept doubtless and secure.6.B【解析】本題考查短語動詞詞義的辨析。四個選項中只有C項的核心動詞tuck“把夾入,把藏入”不能與空格后的sb. out結構搭配,如He tucked the letter in a book so he wouldnt lose it(他把那封信夾在一本書里以免丟失)。但其他三個選項的含義符合上下文的只有B項,tune sb. out“不理睬,不注

38、意 ”,文中表示“女兒不理睬她的母親”。Turn sb out“趕出,解雇,罷免”,如The voters turned out their local representatives(選民把他們的當地代表給罷免了);tug sb out“費力拉出或拖出”,如 We tugged her out(我們費力地把她拉了出來)。7.A【解析】本題考查形容詞詞義的辨析。空格處填入的形容詞修飾divorce rate,在含義上是指夫妻間傾聽失敗的結果。A項Rising與divorce rate 搭配意為“上升的離婚率”,符合文意。B項arising多作后置定語,接out of或from sth.,表示“

39、由引起/產生的”,如injuries arising out of an accident(由事故造成的傷害)。C項raise是及物動詞,因此作定語表達“提高的,提升的”含義時,常用過去分詞,如raised eyebrow;D項arouse“激起,喚醒”,也是及物動詞,因此也常用過去分詞作定語,如aroused curiosity(激起的興趣)。它們的現在分詞形式raising和arousing多在句中作狀語。8.D【解析】本題考查動詞詞義的辨析。空格處填入的動詞是說明“夫妻之間8的失敗導致了離婚率的上升”。全文主要討論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問題,所以D項interact“交流,相互作用”正確,如

40、Playing a game is a way for a family to interact(一起做游戲是家庭交流的一種方法)。A項exchange“交換,兌換”,如They exchanged heated words(他們激烈爭吵);B項interchange“互換,使相互易位”,如The two boys interchanged caps(兩個孩子把帽子換著戴);C項encounter“遭遇,遇到”,如I encountered a former classmate in the theatre(我在戲院里偶然遇到一位老同學)。9.C【解析】本題考查動詞詞義的辨析。空格處填入的動詞

41、應與to搭配,并符合文意。由前文的They dont listen to each other(他們對對方的話充耳不聞)可知,C項responds“作答,作出反應,響應”符合文意,如The government responded to pressure and dropped the proposal(政府感受到壓力之后撤銷了那項提議),原文意為:每個人對對方傳達的確切信息都毫無反應。Relate to“和有關;欣賞,領略”,如I cant relate to that kind of music(我不能欣賞那種音樂);refer to“提到,指稱;參考”,如He often referre

42、d to notes while speaking(他演講時常看講稿);resort to“常去;求助,訴諸”,如If persuasion wont work, we may have to resort to force(如果說服工作不見效,我們可能只得訴諸武力)。10.A【解析】本題考查形近詞的辨析。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別論述了聽的行為影響交流效果的例子。空格所在短語起過渡作用,表達“類似的,相似的”意思。A項like“相似的,同樣的”構成的搭配in like fashion意為“以同樣的方式”。B項alike“相同的,相似的”多做表語,不在名詞前做定語,如My mother and I a

43、re alike in many ways(我和媽媽有很多相似之處);C項likely“很可能的,可靠的”語義與文意不符;D項likewise“同樣地,照樣地,又”是副詞,不能直接修飾名詞,也應排除。11.C【解析】本題考查考生通過上下文選擇適當的形容詞的能力。空格處的形容詞與elected并列,一起修飾officials,是同時存在或前后相繼的關系。C項appointed“指定的”符合文意,即“選舉后被指派的官員”。A項nominated“提名的,推薦的”,其動作應發生在elect之前;B項selected“挑選的”、D項supported“支持的,擁護的”與elected(選舉的)意思重疊

44、。12.D【解析】本題考查考生通過上下文選擇適當的名詞的能力。空格處填入的名詞應與out of和with搭配,且符合文意。B項reach“范圍,影響”不能與with搭配,常見用法為sth. is out of reach或 sth. is out of the reach of sb.,意為“(某人)手不能及,夠不到”。A項connection“關系,連接”、C項association“聯合,聯想”均不與out of搭配,A項用法是in connection with sb./sth.“與有關/相關”,C項用法是in association with sb./sth.“與一起聯合”。D項out

45、 of touch with sb.意為“和沒有聯系/脫節”,原文的含義是“官員們由于不聽選民的意見而與選民失去了聯系,不知民眾疾苦”,D項正確。13.B【解析】本題考查通過上下文選擇適當的動詞的能力。空格處所在部分“they are 13”是定語從句,修飾先行詞constituents. 填入的分詞形式所表示的是代詞they即上文的officials對constituents所做的動作。西方國家的政府官員是由選民選舉產生,理論上是選民的代表,為人們服務,represent意為“代表,表現”,所以B項正確。lead“領導”;delegate“委派為代表”;support“支持”。14.A【解析

46、】本題考查通過上下文選擇適當的形容詞的能力。空格處的形容詞與conference搭配。由下文參議員的講話等可知,該處意為“立法會議”,A項legislative“立法的,立法機關的”正確。B項legitimate意為“合法的,正統的”;C項legalized “使合法化的”;D項liberal“自由主義的,不拘泥的”顯然不合文意。15.C【解析】本題考查通過上下文選擇適當動詞的能力。空格處填入動詞的被動形式,該動作的實際發出者是a press aide,直接賓語是a copy of a press release,間接賓語是Senator Joseph Montoya,含義為“一份新聞稿被新聞

47、助理給參議員”。由于新聞助理與參議員沒有直接的上下級關系,award“授于,判給”、submit“提交,遞交”分別表示上對下和下對上的動作,所以B、D項不正確。又由于文章沒有分發新聞稿的語境,所以A項distribute“分發,分配”也不能用。只有C項hand“交給,遞給”符合語意。16.C【解析】本題考查動詞詞義的辨析。A、B和C項都能與speech搭配,C項deliver“發表(一篇演說等),陳述”,指口頭發表,符合文意。A項present“介紹,贈送,呈現”,放入文中指再度呈現或演示別人(一般為名人)的演說;B項publish“公布,發表”,指在報刊、雜志等上發表;pursue“追趕,從

48、事”,不與speech搭配。與speech搭配的動詞還有make,give。17.A【解析】本題考查介詞的用法。介詞to“致,致使(表結果)”的一個搭配是“to ones+情感名詞”用作結果狀語,意為“令人(喜、怒、哀、樂)的”。Ones既可是形容詞性物主代詞,也可以是名詞所有格。文中to the horror of the press aide意為“使新聞助理大吃一驚的是”。B項with“同,和”表伴隨;C項for“為了”,表目的;D項on“關于,涉及”,表主題。18.C【解析】本題考查名詞詞義的辨析。空格處填入的名詞與of the audience搭配,表明聽眾對參議員這一舉動的反應。A項

49、joy“歡樂,喜悅”、B項enjoyment“享樂,快樂”、D項delight“高興,喜悅”三個備選項都有“愉快、高興”的意思,相當于pleasure。顯然均不合文意。Camusement“樂,趣味”,指 the feeling you have when you think something is funny,文中to sbs amusement意為:令某人覺得有趣的是。19.C【解析】本題考查分詞短語作狀語。空格所在部分和主語謂語read都是主語Montoya發出的動作,空格所在的動作做狀語,即“他在新聞稿的末尾總結到”,能夠擔任此語法功能的只有現在分詞,所以C項concluding正確

50、,相當于and he concluded with。20.C【解析】本題考查動詞詞義的辨析。空格處填入的動詞被動式應表達掌聲對參議員講話的影響。A、C兩項都有“中斷”的意思,但disrupt“使中斷,使陷入混亂,破壞”,意為to prevent something from continuing in its usual way by causing problems,常指不好事件的發生,如Traffic was disrupted by floods(交通因洪水而中斷),不合文意;interrupt“(使)中斷”,指to stop someone from continuing what t

51、hey are saying or doing by suddenly speaking to them, making a noise etc,符合文意。interfer“干涉,干預”;stop“使停止,使停下來”。 Sec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Text 121. A22.D23.A24.C25.B21.A【解析】本題考查事實細節。第一段提到,在荷蘭食品集團決定付給新任命的首席執行官高額薪水來引導它從會計丑聞中恢復之后,阿霍德公司四面楚歌的監事會面臨的壓力日趨上升。第二段進一步說明,首席執行官安德斯·莫博格的薪酬使阿霍德公司面臨一場新的信用危機。第八段

52、提到,雖然監事會主席認為這樣一個薪酬公平地反映了像阿霍德這樣一個處于不利條件的公司需用多少薪酬才能吸引高層管理人員,但是憤怒的投資者仍然譴責監事會不顧他們的意見強行這樣做。至此可以推出,薪酬的決定受到他們的批評。A項正確。B和C項是高薪聘用的意圖,A項才是結果。第四段提到,首席執行官批評非執行董事沒有接受他公布薪酬的建議。第六段又引用他的話指出,如果一開始將薪酬透明化,就可以避免現在的不利形勢。因此,首席執行官感到的不是壓力,而是對薪酬不能公布于眾的做法不滿。22.D【解析】本題考查事實細節。第三段提到,關于薪酬問題的爭議威脅到管理層的注意力將從復興策略上轉移。該策略通過企業出售(divest

53、ments)和可能的授權來減少債務。那些被認為不能在三至五年內獲得食品零售第一、二位的零售企業(units)將立即被拍賣。因此,D項正確。A和B項文中未提,C項雖然出現了原詞issue rights,但出現了沒有的信息more retailers,也應排除。23.A【解析】本題考查推理引申。注意題干中if條件句中用的是虛擬語氣,因此正確選項應是一種未能實現的結果。第四段提到安德斯·莫博格批評公司非執行董事沒有接受他在5月份公布薪酬的建議。第六段引用他的話中又提到,“我真希望監事會5月份已經公布這個薪酬來避免這樣的情形(監事會處境困難)”。因此A項正確。第四段末句中when引導的時間狀

54、語從句說明5月份的時候他已同意簽定合同。因此B項不是虛擬結果。文中未把“薪酬”與“復興計劃”聯系起來說明兩者的相互影響,因此C項無從得知。第八段提到股東反對給莫博格的薪酬,但沒有說明是因為公布時間造成的,因此我們無法得出公布早一些,股東就不會反對。D項無從推出。24.C【解析】本題考查推理引申。第九段提到,荷蘭媒體評論員指出,阿霍德公司的丑聞引起荷蘭政府任命一個委員會來加強對公司的管理。這個委員會對管理人員的紅利提出了一個限度,這個限度遠遠低于莫博格可能掙到的2.5倍年薪。可見,丑聞前后的變化在于政府開始關注并監控管理人員的紅利。因此C項正確。其他項都不能從文中推出。25.B【解析】本題考查事

55、實細節。倒數第二段提到,莫博格努力讓自己遠離爭吵,將注意力集中在復興計劃上。他告訴金融時報(FT)說,他已經采取措施增加在斯堪的納維亞與ICA公司合資中的股份。因此B項正確。最后一段提到,阿霍德在它的預測中已經包括了足夠多的資金來購買任何一家合資伙伴的股份。合資伙伴都應該運用賣出選擇權(put option),從2004年4月開始出售他們的股份。A項顯然不對,它把“買”變成了“賣”。C項文中未提。D項描述不確切,“購買股份”并不是“施加潛在的影響”。 Text 226. A27.D28.B29.B30.A26. A【解析】第一段提到,投資者幾年前的夢想是永遠拿到20%的(股票投資)回報。現在調

56、查顯示它降到了“現實的”8%至10%的范圍。第二段作者先提出疑問:但是如果未來幾年里這個值低于正常的期望呢?接著以銀行信用分析家Martin Barnes和標準普爾5000指數為例指出,未來股票投資回報率必然是下降的。二段末句作者指出,很少有投資者為此作好了準備。由此可推出,面對股票投資回報下降的趨勢,投資者的判斷是不夠現實的,是幻想的。另外, 第一段的dreamed of、realistic 的引號、以及第二段sound impossible后面的問號也都暗示了這一點。因此A項正確。27. D【解析】本題考慮事實細節題。第四段第一句提到,許多投資者(savers)對擁有太多公司股票的危險視而

57、不見。D項是該句的改寫,其中turn a deaf ear對應原文中的shut their eyes to,the warning對應the dangers。第三段作者通過休伊特(Hewitt)咨詢公司的職員的介紹說明,投資者仍在不斷地投錢(keeping their contributions up),但是他們不太愿意把資金轉投其他地方了(less inclined to switch their money around)。由此排除A和C項。第三段末句“投資者普遍感到吃驚(overwhelmed)”指的就是持股者對股市不景氣的反應。因此B項與事實不符。28. B【解析】本題考查作者觀點。第

58、五段中作者提到,年青的雇員沒有選擇,只能等到50或55歲才能賣掉公司的股票以作為配送繳款(matching contribution)。第六段則提到,而老雇員在能夠退出(getting out)的時候卻沒有。60歲和以上的人中1/3的人選擇公司股票作為他們3/4的投資計劃。該段末句作者連續用幾個問號對這種做法進行了質疑:難道他們疏忽了?過度忠誠?疾病?由此我們可推出作者的觀點是反對投資自己公司的做法。因此B項正確,排除A項。第七段首句作者則提到,投資者不應該完全信任任何一家公司的股票。因此D項是作者反對的。C項文中未提。詞匯補充:to a fault“過度地”,如generous to a fault(過度慷慨)。29. B【解析】題干中的幾個專有名詞出現在第六段末,該句用虛擬語氣指出,就好像朗訊、安然和施樂的事情從來未發生過一樣。聯系上下文,上文作者對雇員購買公司股票的行為表示質疑,下文則提出不應完全信任任何一家公司。由此可推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