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涼州詞》賞析_第1頁
王之渙《涼州詞》賞析_第2頁
王之渙《涼州詞》賞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網(wǎng)站刪除,僅供學習與交流王之渙涼州詞賞析.精品文檔.涼州詞·其一唐·王之渙【原文】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注釋】萬仞:形容山之極高。楊柳:指折楊柳曲。【賞析】涼州詞又名聽玉門關吹笛涼州歌出塞。這首詩通過描寫塞外蒼茫荒涼的景象,表現(xiàn)征人孤獨、凄清的心境和思鄉(xiāng)的哀怨,也寄寓作者對其深切的同情。詩作信筆寫來,不假雕飾,先勾勒出白云、黃河、孤城、高山的奇險而又凄清的畫面,鋪設一種極為壯闊曠遠的背景,然后一轉寫聞笛的感受,從而自然歸結到抒發(fā)“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感慨。本詩情調悲壯,景象蕭森,寓情于景,語言含蘊,寄意宏

2、深。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卷二中說:“此詩言恩澤不及于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從一個方面表露出這首詩傷時刺世的寓意。“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遙望黃河迷茫曠遠,猶若懸掛在白云之間。近視孤城一片荒涼,周圍盡是聳入云霄的高山。通過水天相接的黃河、矗立萬仞山上的古城,表現(xiàn)西北邊境的高曠遼遠和荒涼。“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轉寫征人的心理,羌笛何須吹奏哀怨的折楊柳曲呢,應知道在荒漠的玉門關外連春風也吹不到那里啊!這里寫春風不到,既是寫實景,表現(xiàn)塞外苦寒;同時也含有怨恨君王恩澤不及于邊塞之意。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xiāng)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xiāng)的怨情,但絲毫

3、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現(xiàn)出盛唐詩人的廣闊胸懷。 首句“黃河遠上白云間”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來,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是從白云中流出來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寫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環(huán)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zhèn)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后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huán)境。 在這種環(huán)境中忽然聽到了羌笛聲,所吹的曲調恰好是折楊柳,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離愁。古人有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柳”與“留”諧音,贈柳表示留念。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歌中提到了行人臨去時折柳。這種折柳贈別之風在唐代極為流行。于是,楊柳和離別就有了密切的聯(lián)系。現(xiàn)在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于是,詩人用豁達的語調排解道: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呢?要知道,玉門關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說“何須怨”,并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用了“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儲蓄,更有深意。 三、四兩句,明代的楊慎認為含有諷剌之意:“此詩言恩澤不及于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