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能力把教師的教學創造性轉換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升學率是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個很重要的基本指標,一個學校有很高的升學率,但并不一定代表學校的辦學質量高;反之,如果一所辦學質量很高的學校,它的升學率是很落后的,是不行的。作為學校自身,應該不斷地追求教育改革、創新發展,不斷地追求升學率的自我超越。 升學率沒必要與別的學校進行橫向對比,在不同的區域、學校情況、不同發展階段來說,絕對值橫向比較沒有太大意義,升學率對比實際上也不是簡單的數量對比的問題。對學校來說,與自己的歷史升學率進行縱向對比,才是學校應當追求的。 只注重升學率,升學率是上不去的。從建構主義理論的角度出發
2、,學習的本質是學習者根據自身知識、經驗、背景不斷地同化建立新概念、接受新知識的過程。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積極性,不能真正主動意義上的自我學習,要創造高的升學率是不可能的。如果違背這些教育規律的東西,也許升學率會有短暫提高的效果,但是絕不會長久的。按照教育規律去追求升學率,實質上就是發展素質教育。 社會實踐是對課堂實踐的重要補充。從學生學習規律的角度來說,一方面向書本學習,另一方面向生活學習,社會實踐就是向生活學習的形式。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學生能了解社會,樹立遠大的理想。這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必須堅持的。為了學生的全面成長,課程設置需要更加開放,應該更積極、更勇敢地去探索出一條適合學生成長的道
3、路,用一種更積極的態度,動員全社會方方面面的力量,去解決各種問題。 做一個好校長的前提是,要發自內心地熱愛教師和學生,要相信教育的力量,并且能夠執著地堅信追求教育能帶來社會變革,為國家和人民做出應有的貢獻。一個好校長應當堅持追求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盡所其能地提升學校的辦學質量,不斷地追求在已有生源的基礎上,讓學生盡最大的可能、發展到最好的程度。而要做到這一點,非常重要的是:把教師的教學創造性轉換成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能力。 有什么樣的教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要求 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首先做到。 第一條就是認真,學生要認真學習,教師也要認真學習。教師有責任心、有上
4、進心,才可能認真教學、認真備課。比如說講到字音字義就必須要認真地查字典、查詞典。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樂”讀什么?讀yu,還是讀l。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董卿,還有2008年殘奧會主席都讀成yu,“有朋自遠方來,不也很音樂嗎!”錯得可笑。原文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說”讀作yu,后起的分化字寫作“悅”。 作為字,“說”有3個讀音,除了讀yu(書同“悅”),還有shu、shu兩個讀音。“說服”怎么讀?好多人讀成shuf,讀錯了。作為詞,“說服”只有一個讀音,就是shuf。“說”只在“游說”這個詞中讀shu。“說客”這個詞只讀作shu
5、k,也不能讀成shuk。香港的名演員張柏芝,憑什么叫zhngbzh啊?“柏”是松柏的“柏”,“芝”是蘭芝的“芝”,和作為譯音字“柏林”的“柏”,有什么關系啊?真令人莫名其妙。 詞是語言中能夠獨立運用的最小的音義結合體。著名演員馮遠征在電視劇最后的王爺中拍著桌子喊道:“我不食周栗!”這么著名的演員竟然把“不食周粟”的成語說成不吃周朝的栗子,又竟然通過導演、制片等層層關口,打成字幕,搬上電視。套一句俗話,見過不認真的,沒見過這么不認真的。 說起來,影視上的讀錯、用錯的字句數不勝數。例如:密使字幕“實踐我以我血濺軒轅的誓言”,“濺”當作“薦”。代號十三釵字幕“對黨的忠心天人可見”,“見”當作“鑒”。
6、冷槍字幕“虛與委蛇”的“蛇”(y)讀成sh。射雕英雄傳中一個老者讀論語,把字幕中“人不知而不慍”的“慍”(yn)讀成wn。一個北師大的女博士在鏗鏘三人談中把成語“舐(sh)犢之情”讀作“tin犢之情”,作為成詞,只有“舐犢情深”、“舐痔”的說法,不用“舔”字。至于把“提防”(dfang)讀作tfang的就太多了。影視中的病句也很多。五號特工組日本鬼子宮平說:“圍棋,它的個中三味”,“個中”就是“其中”,“它的”應刪去。黑狐中的臺詞說:“親戚家的地址也搬了。”不能搬地址,只能搬家。螳螂中的臺詞說:“欲滅我而恨速不達也。”把“欲速則不達”拆開了亂用,簡直不成話。在電視訪談中,作家由淑敏說:“我們唯
7、一的六個進藏的老兵”,“唯一的六個”,還不如說“唯六”呢。利劍中馬淮安司令說:“給他點顏色,就敢開磨坊。”楞把染坊說成磨坊,還就這么打字幕,由此可見不認真到了什么地步。 有的時候似乎認真了,要把簡化字轉換成繁體字。春桃的戰爭把“九里香酒館”寫成“九裡香酒館”。悼念劉亞樓把“國失干城,千軍揮淚”寫成“國失幹城,千軍揮淚”。還有把“松山縱隊”寫成“鬆山縱隊”,把人名“王小松”寫成“王小鬆”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認真”在口語里又說成“較真”,就是學什么、教什么都要刨根問底,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就涉及到第二條了,教師必須有旺盛的求知欲,總要提出“為什么”,不斷地去探索、去尋求正確的答
8、案。不少教師做不到這一點。比如說: 成語“守株待兔”的“株”字怎么講?“根深蒂固”的“蒂”字怎么講?“空空如也”的“如”字怎么講?“高屋建瓴”的“瓴”字怎么講?“英雄輩出”的“輩”字怎么講?“墨守成規”的“墨”字怎么講?“計日程功”的“程”字怎么講?“出類拔萃”的“萃”字怎么講?(有一本書叫“萃中拔萃”,令人莫名其妙)“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僵”字怎么講?“多行不義必自斃”的“斃”字怎么講?這些字詞的讀音和意義,不少人自以為懂了,其實懂得并不透徹。漢語拼音大家都熟悉,但是很少有教師能夠作出科學的闡釋。比如說: yown(藥丸)、wy(武藝),其中的Y、W讀什么?起什么作用?竟然有不少教師懵里
9、懵懂。更進一步的帶有一點學術性的問題就更提不出來了。比如說:“差一點”是什么意思。踢足球“差一點踢進去”、“差一點沒踢進去”,是進去了還是沒進去。“從十八樓跳到水泥地上差點摔死”,“從十八樓跳到水泥地上差點沒摔死”,到底摔死沒摔死?“除非”是什么意思?“除非你去他才去”和“除非你去他不去”意思相同,為什么?“畫虎不能反類狗”是什么意思? ?“畫虎不能反類貓”倒有可能,貓科、犬科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嘛。“這是我的老師”可以說,“這是我的教師”就不可以說,“這是我校的教師”就可以說,為什么? 為什么“謙虛點兒!客氣點兒!大方點兒! 靈活點兒!堅強點兒!主動點兒!耐心點兒!細心點兒!虛心點兒!積極點兒
10、!”和 “遠一點兒!近一點兒!高一點兒!低一點兒!大一點兒!小一點兒!粗一點兒!細一點兒!濃一點兒!淡一點兒!”都可以說,而“滑頭點兒!驕傲點兒!自滿點兒!冒失點兒!膽小點兒!粗心點兒!散漫點兒!悲觀點兒!啰嗦點兒!疲沓點兒!嘈雜點兒!小氣點兒!笨一點兒!呆一點兒! 倔一 點兒!蠢一點兒!”和“棒一點兒!帥一點兒!高尚一點兒! 健康一點兒!可愛一點兒!平凡一點兒!偉大一點兒!崇高一點兒!出色一點兒! 優質一點兒!”都不可以說 。為什么“春天了 、夏天了 、秋天了、冬天了、正月了、 二月了 十二月了、星期一了、 星期二了 星期天了、初一了、初二了 初十了”可以說;“小學生了、中學生了、大學生了、
11、碩士研究生了、博士研究生了”可以說;副科長了、科長了、副處 長了、處長了、副司局長了、司局長了、副部長了、部長了”可以說;而“桌子了、 港幣了、飯碗了、肥皂了、香煙了、黑板了、足球了、蘋果了”不可以說;“嬰兒了、未入學的兒童了”不可以說;“普通百姓了、國家主席了”有時候可以說,有時候不可以說。如果是表示順序,“?”“南京了、王小剛了、松鼠魚了”都可以說。中國人會說中國話,但是為什么必須這么說,中學的語文教師都上過大學,應該懂得其中的道理。 學術,這個詞似乎與中學教師絕緣,我不這樣認為。如果中學教師滿足于照本宣科,教材以外的知識一概不涉及,怎么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沒有興趣,哪兒有學習的積極性
12、。我主張,教師講課不必拘泥于課本、不必拘泥于考試。換句話說,教師不是為了考試而講課,單純為了考試而講課,未必能夠取得好成績。教師講課,教材只是個依據,空間大得很,教師可以大展身手,把課講得既有深度,又有廣度,還有趣味,讓學生對這門課產生興趣。概括起來一句話,就是把教師的教學創造性轉換成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古人說:“學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學生對課程有了興趣,在課上聽講精神專注,就能提高學習效率、學習成績。如此良性循環,就能逐步形成學習習慣,形成學習能力。 第三條是教會學生自主地、生動活潑地學習。所謂授之以漁,是講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我以為,學習方法應該是學習者自己悟出來的,是在學習的過程
13、中自己總結出來的。教師的職責就是出題目、指方向,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去分析歸納所學課程。 比如說,學習文言文,可以讓學生自己總結課文中哪些詞義古今不同、文言文中賓語前置的條件、名詞作狀語的類型,以及什么是本源字和分化字(古今字的一種)、什么是通假字,什么是用如動詞、什么是使動、什么是意動,等等。如果講改病句,把病句的類型列出來,讓學生自己去歸納。作為教師,講文言文也好,講語體文也好,一定要講得有重點、有亮點。例如:什么是判斷句,簡而言之,名詞作謂語就是判斷句。“陳涉,陽城人也”,就構成判斷。現代漢語中只有一個判斷詞,就是“是”,詞性是動詞。在現代漢語的四種句類中沒有判斷句了。 “陳涉是陽城人”,“
14、魯迅,紹興人”,都是敘述句。 只要教師善于學習、努力鉆研,完全可以做到每節課都有亮點,都讓學生獲得新知。比如說,普通話的“二”,廣東人如果在元音e的后面翹舌,發出的是類似“餓”的聲音。如果在元音a的后面翹舌,就很容易發出“er”了。就拿“之乎也者”來說,“也”是表示判斷的語氣詞,在粵方言中讀“e”,楚辭中的“兮”,在粵方言中讀音也近似“e”。“嗚呼”在古音中屬魚部,讀為a,是開口呼,而今天的讀音是合口呼,一點也表現不出大聲疾呼的語氣了。 如果教師在講文言文時適當地介紹一些和詞義密切相關的古文字的構形,例如“走”、“奔”、“即”、“既”、“兵”、“及”、“封”、“涉”、“之”、“寇”、“表”、“
15、軍”、“去”、“宰”、“賊” 就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教師的教學理念,首先要明確誰是學習的主體。既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那么教師的職責就是讓學習的主體活躍起來,與教師積極地互動。所謂互動,有問有答是互動,師生之間精神上的交集才是高層次上的互動。提問,要提出需要思考才能回答的問題,這時候師生之間才能形成精神上的交集。比如說,商代時有甲骨文,還有沒有其他的文字?學生十有八九會說沒有。這時候你斬釘截鐵地告訴他,甲骨文僅僅是用于占卜的特殊文字,當時有筆有竹簡,只不過因為時間久遠今天見不到了。 第四條,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說明問題的能力,要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能力。這個要求太不一般了。請問,教師做得到嗎?如果做不到,校長就應該首先要求教師做到。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不是寫不出,而是沒得寫。就像是生孩子,肚子里沒有,攥著拳頭使勁兒,還是生不出來。這就要靠教師長期的引導,不斷地提出一些讓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共同分析,得出言之有理的結論。比如以下議題: 我對“普世價值”的理解、如何看待傳統文化、 歷史的真相與解讀、什么是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