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學中的生物文化素養培養_第1頁
初中生物教學中的生物文化素養培養_第2頁
初中生物教學中的生物文化素養培養_第3頁
初中生物教學中的生物文化素養培養_第4頁
初中生物教學中的生物文化素養培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略說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文化素養的培養榆中縣第六中學 談建忠當世界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初中生物教學就處在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無論是社會發展還是人類的命運,都與生物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我國目前的初中教育現狀,最明顯的特征是出現了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之間的分裂,“文理分家”的現象已經成為影響我國教育發展的“頑癥”。盡管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生物學處于在科技發展前沿,成為主流,使很多青少年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如何將人文教育與生物教育相融合,讓學生充分感受生物文化的魅力,成為教師們的新課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中明確指出:“宣傳創新、協調、綠色

2、、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普及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培養青少年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增強中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教學的橫向配合。”具體來講,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為了進一步的培養學生的生物文化素養,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生態文化比如生物和生物圈這一章,通過“認識生物”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兩個部分介紹了生物的特征、生物圈的概念、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以及生態系統的概念。本章內容是初中生物的起點,是學生接觸生物、了解生物的開端,首先就要確立學生“天人合一”的思想,強調人與各類生物都平等地生活在地球中的大生物圈內,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形成

3、平衡關系的生態系統,并相互依存。借此強調要維護生態系統,維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在這里,教師可以通過宏觀的知識介紹引入環境保護的知識,激發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讓學生從生物知識中感受到精神層面的影響,進而達到人文教育的目標。2、教育文化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如何落實對孩子們的優秀品質的培養,把生物課堂打造成教育課堂,而不僅僅是知識和能力的灌輸和傳承。這是我們每一位老師要時時刻刻認真思考和反省的一個事項,不斷設計和完善的一種教育境界。例如在生物課堂上通過解剖蛙、兔等小動物的方式,有可能讓初中學生幼小的心靈中種下這樣的深刻的印象:為了課程,為了我們的人類的目的,我們可以隨意殘忍殺死一個弱小的生命。下

4、面舉幾個例子來說明。(1)感恩心:七年級下第一節精卵結合孕育新生命這一節提到,胚胎在母體子宮內發育需要280天,故有十月懷胎的說法。老師可以稍加拓展,讓學生了解到懷孕就是這樣的,睡眠困難,身體沉重,腰酸背痛,水腫,尿頻,各種不適,當媽媽是很辛苦的,生產過程中也有許多風險。從而在側面引導學生了解父母的養育之苦,進而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2)尊重生命:七年級生物學下第二章第二節探索生命的方法有一項探索活動:蚯蚓在什么樣的物體表面爬得快?這一部分內容要讓學生探究蚯蚓在硬紙板和玻璃板上的爬行速度。不論這個實驗是在學校進行,還是在校外進行,老師都應該叮囑學生,實驗完畢要將蚯蚓放生,放歸到它們適宜的生活環

5、境中去,千萬不能因為覺得好玩傷害甚至弄死蚯蚓。其他的例子,比如觀察鼠婦的生活習性等等,教師都能更改做到及時的提醒和善意的忠告,從而培養學生尊重生命,愛護生命的意識,讓學生明白動物具有天然的生存權,我們人類沒有隨意殺害動物的權利。(3)注重環保:冀教版七年級生物學下第十三章第一節關注生物圈環境在惡化,教師聯系“模擬酸雨對植物種子的萌發的影響”的實驗,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更多的其他環保問題,例如:“溫室效應”、“水體污染”、“噪聲污染”、“土壤污染”、“垃圾污染”,使學生對環境污染問題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和認識。同時,聯系生活現象,比如隨地大小便,隨地吐痰、亂丟雜物、不節約用水、吸煙、不注意飲食衛生、吃野

6、生動物、獵殺野生動物等不良習慣甚至違法的行為,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討論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影響、人類傳染病與環境污染的關系、保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等一系列與環保有關的問題。(4)愛護和保護動物:冀教版生物學八年級下第二十一章第五節鳥類的生殖與發育,導入這一部分,播放了一分鐘的朱哲琴唱的丹頂鶴的故事,通過歌聲,通過徐秀娟烈士真實的故事,培養學士愛護動物,愛護生物的慈愛心和同情心。3、歷史文化生物教師在課堂上要滲透生物歷史文化。八年級下冊,這一節中講到食品保存的方法之一,用到了溶菌酶。教師在此處不妨稍微加以拓展,介紹一下溶菌酶的發現者弗萊明:弗萊明,溶菌酶的發現者,他也是青霉素的發現者。一天,患

7、感冒的弗萊明在觀察培養皿中的菌種,鼻涕不斷流出,他突然靈機一動,取了一點自己的鼻粘液,加到一個培養皿中。緊接著,發生了奇怪的事情,粘液周圍的細菌幾乎立刻被溶解了。顯然,粘液中有某種東西對這些細菌有致命的作用,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這種物質是人體抵抗病菌的天然防御物,因為很像酶,而且能夠溶解細菌,弗萊明便命名為溶菌酶。這種生物歷史文化的滲透,不僅可以增加課堂的故事性,更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性,使學生對生物的發展史有更加深入的認識,還可以增添一些我們民族史上的生物歷史文化,比如神農嘗百草,辨百藥、屠呦呦發明青蒿素、談家楨為中國遺傳學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等。4、哲學文化生物哲學是生物學與哲學交叉產生的一

8、門新學科,它研究生命的本質、生物學的理論結構、概念框架、一般方法等問題。在初中課堂,適時適度的滲透一些哲學文化,可以為學生當下的學習和將來的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構建更加寬廣的平臺。生物和生物圈這一章,通過“認識生物”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兩個部分介紹了生物的特征、生物圈的概念、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以及生態系統的概念。在這一章里可以要確立學生“天人合一”的思想,強調人與各類生物都平等地生活在地球中的大生物圈內,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形成平衡關系的生態系統,并相互依存。生態系統中的各種變化都會對人產生影響,借此強調要維護生態系統,維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5、詩歌文化: 在生

9、物學的教學中,還必須注重詩歌文化的滲透,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同時,經常有意識地引用一些精煉的、膾炙人口的有關生物學的文學名句、詩詞,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學,感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感受詩詞所描繪的意境之美。這樣既可以給學生提供從人文的視角去看生物學問題的素材,又可以將生物學問題與社會文化相聯系,在生物學教育中滲透人文精神。例如講到鳥類的生殖行為時,引用“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講到花的結構的時候引用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來提起話頭;講到蛙的生殖的時候引用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培養學生的愛心,可以引用“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的詩句。因此在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由于學生的實際情況所限,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著重點應放在培養學生基本的人文素養方面,如:熱愛自然,尊重生命,愛護環境;能實事求是,和同學團結協作地完成學習活動;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養成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具備初步的審美意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