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網絡價值觀的形成、沖突與融合_第1頁
淺析網絡價值觀的形成、沖突與融合_第2頁
淺析網絡價值觀的形成、沖突與融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析網絡價值觀的形成、沖突與融合         09-12-28 15:28:00     作者:周成龍    編輯:studa090420論文關鍵詞  網絡價值觀  形成  沖突  融合 論文摘要  隨著因特網的快速發展,網絡價值觀問題越來越受到),-411的廣泛重視。網絡價值觀是反映網絡對于人的意義或效應,它通過內生性、強制性、引誘

2、性的方式形成,并且在形成過程中,網絡價值觀發生了個體價值與集體價值觀、商品化價值觀與共享價值觀等方面的沖突,為此,我們應通過網絡文化、網絡社會的全球市場等途徑化解矛盾和沖突,從而使網絡價值觀走向融合。 在網絡社會中,價值觀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因此,在理論層面上揭示網絡價值觀的形成、沖突與融合,應當成為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一、 網絡價值觀的形成 網絡價值觀是反映網絡對于人的意義或價值,是人們基于網絡化生存、網絡享受和發展的需要對網絡一般價值的根本看法,是網絡文化的核心。由于網絡社會是一個由技術塑造的全球即時連通的社會,所 以,網絡價值觀有自己特殊的形

3、成機制。 (一 )內生性形成 社會發展的需要產生了網絡技術 ,網絡技術的發展反過來又形成了新的社會形態網絡社會。網絡是一個開放、自由、虛擬創造和交互活動的系統,它不僅使人的思維活動具有了非線性、創造性和超越性的特征,還大大彰顯了人的開放性、平等性、多元性和主體性,從而形成了與現時代相適應的網絡價值觀。另外,互聯網所具有的綜合性、多樣性和經濟實惠性使網絡價值觀的廣泛傳播獲得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它的發展速度超過了以往所有媒體的發展速度,形成了獨特的網絡價值觀。  (二 )強制性形成  網絡方面的先進技術主要是由美國所掌握和主導,尤其在網絡軟件和硬件方

4、面,其具有強大的優勢,網絡價值觀在很大程度上被美國強行地納入它的價值觀體系。從硬件和軟件方面來看,我們所使用的計算機操作系統、CPU芯片制造 (WININTEL聯盟)以及全球統一的網絡協議和設備基本上都是由美國首先發明和開發的,而這些軟件以及網絡硬件及其結構并不僅僅是一種技術,它還包含發明者的價值取向。在網絡社會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主要國家支配著技術市場各種游戲規則,通過網絡所具有的無窮魔力及其攜帶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價值觀念,企圖消滅世界上的一切異己因素,從而強制性地形成了網絡價值觀。  (三)引誘性形成  如果網絡價值觀形成中的強制性是“硬”和“暗”的一面,那

5、么,網絡價值觀的引誘性形成則是“軟”和“明”的一面。隨著網絡社會的不斷發展,網絡價值觀的引誘性形成形式成為一種越來越重要的價值觀形成形式。這是因為,在網絡社會的發展進程中,伴隨著民族網站的興起和民族國家文化主權意識的強化,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把非西方國家的價值觀強行地納入其價值觀體系的做法遭到其他國家普遍而激烈的反對,不僅其早先的殖民化已不再可能,其他國家在技術方面也逐漸趕上并縮小了與其的差距。鑒于這種情況,在網絡社會中,為了替資本和商品的自由流動掃清障礙,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越來越重視以非強制的方式引誘非西方國家的人們投入其價值觀體系的懷抱。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達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對于

6、非西方落后國家的人們本來就具有極大的誘惑性和吸引力,但其并不滿足于這種發展程度上的“勢差”自然產生的誘惑性和吸引力,而是利用網絡傳媒等一切手段不遺余力地對它們加以強化,借以輸出其價值觀念。  當然,網絡價值觀的各種形成形式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以互聯網為交流平臺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和相互影響的,有時很難分清某種網絡價值觀究竟是由哪種形式形成的,其往往是各種形式綜合作用的結果。  二、網絡價值觀的沖突  不同歷史時期 、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的網絡價值觀相互激蕩和碰撞,呈現出錯綜復雜的局面。網絡價值觀的這種復雜性必然引發各種價值觀的沖突。  (一)個體

7、價值觀的倒塌和集體價值觀的興起 在網絡社會里,社會結構體系由原來的單一性走向了全球性和各系統之間的聯合,系統狀態由原來的簡單封閉性走向了無限制的自由開放性。“去中心化”已成為信息網絡時代的社會特征,但由于權力極度分散化,眾多的個體之間的價值也相互制約,從而使任何單個個體很難再產生巨大的價值,不再可能具有可以凌駕于系統以上的價值觀念,一個用戶終端出了問題,還有其他終端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所以說,“地球離開誰都可以轉”這句話在網絡社會里有更為真實的含義。  (二 )文化復制能力的加強與網絡價值觀念沖突的“內爆”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等高新科技的迅速發展,以生產與制造技術

8、為標志的大規模產品生產線退居于次要地位。以電子信息技術為標志的高新科技具有強大的復制能力,由此塑造出的文化也因此更易于移植。文化復制能力的增強有助于異質文化的交流與溝通,但同時也容易在全面復制過程中將原文化中所包含的矛盾和缺陷也移植過來,而這些矛盾與缺陷在短時期內可能不會爆發,但在與本土文化兼容的過程中,這些不可知的因素會逐漸顯現出來,并在本土文化中引起“內爆”,從而引發更大規模的價值觀沖突。  (三 )商品化觀念與共享觀念的沖突  網絡的主要優勢就是它的交互性和資源的共享性。因特網孕育了一種創新的公共資源,這一資源的出現不僅歸因于社會規范,還歸因于它特有的技術架

9、構。雖然在網絡文明與工業文明的博弈中,各國政府都謹慎地維護原有的工業體制,但是,網絡資源的共享性無情地挑戰和撞擊著數千年來形成的私有觀念,使人類的價值觀有可能擺脫私有性。與此同時網絡也使更多東西商品化,如網絡使人的時間商品化,使人類文化自身商品化,并在世界各個角落挖掘當地的文化資源。  傳統的文化傳播常常以版權的形式保護知識產權。在網絡中,網上傳播表面上看不直接獲得經濟利益,一些網絡內容提供商僅對原創作品支付稿費,轉載或通過“鏈接”的網絡技術獲得的知識資源往往是無償的。但是,這種信息資源并不為某一網絡內容提供商所獨占,而是開放的、面向所有網民的,網絡內容提供商并不從中攫取直接的經濟收益,而公眾卻從中受益。然而,隱蔽在網絡資源共享背后的網絡內容提供商卻企圖通過向網民開放文化資源以吸引訪問量,從而達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