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科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_第1頁
新版教科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_第2頁
新版教科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_第3頁
新版教科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_第4頁
新版教科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新版教科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1繼續觀察鳳仙花的生長變化過程,做好觀察記錄。 【板書設計】:6.開花了,結果了 花的構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果實是雌蕊發育而來的。 果實里面有種子。 【教學反思】:7 我們的大豐收【教學目標】:科學概念:一粒種子在適宜的環境下能發育成一株植物,并結出許多種子;綠色開花植物通過種子繁衍后代;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綠色開花植物一生中會經歷種子萌發、幼苗期、營養生長期和開花結果期;植物的生長發育需要陽光、土壤、適宜的水分和溫度。過程與方法:用估算、制作統計圖表等數學方法研究科學問題;通過整理觀察記錄,發現植物生長的規律;用適宜的方法

2、陳述自己的觀點。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生命的神奇,激發學生研究生命現象的興趣;體會資源共享的快樂,提高合作意識;樹立用證據表達觀點的意識。【教學重點】:綠色開花植物一生中會經歷種子萌發、幼苗期、營養生長期和開花結果期。【教學難點】:整理觀察獲得的信息,發現鳳仙花生長的規律, 【教學準備】:為每組學生準備一株碩果累累的鳳仙花,一張大白紙;幾張主要生長階段的鳳仙花照片。個人的觀察日記或觀察記錄表。【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16 1、師:經過幾個月的種植活動,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收獲。今天,整理我們觀察獲得的信息,開個成果展示會吧。2、生:贊成。 二、我們收獲了種子1、師:統計一下,你觀察的一株鳳仙花

3、大約收獲了多少粒種子? 2、生:匯報。3、師:引領學生用估算的方法進行統計。三、我們獲得了植物生長變化的數據1、師:引領學生把觀察鳳仙花植株高度的數據制作成折線圖,通過分析折線圖,了解鳳仙花在哪段時間里生長最快。2、師:指導學生根據觀察記錄,掌握鳳仙花從種子到結出新的種子的生命周期。3、師:指導學生填寫書上P17頁上的表格。4、師:引領學生掌握鳳仙花的主要生長過程:種子、種子萌芽、幼苗、開花、結果。5、師:引領學生了解植物的六種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6、師:引領學生通過觀察鳳仙花的生長變化情況,了解植物生長發育需要陽光、土壤、適宜的水分和溫度等條件。7、師:根據單元起始課學生記錄的

4、植物生長變化的過程,組織學生自我評價,經歷了這樣的種植活動,對植物生長變化過程的認識有了哪些提升。17 【作業布置】:家庭作業:閱讀“資料庫”里鳳仙花和多種多樣的莖兩篇文章。了解鳳仙花的有關知識;了解“直立莖”、“纏繞莖”、“攀緣莖”、“匍匐莖”。【板書設計】:7.我們的大豐收 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綠色開花植物一生中會經歷種子萌發、幼苗期、營養生長期和開花結果期植物的生長發育需要陽光、土壤、適宜的水分和溫度 【教學反思】:第二單元 動物的生命周期教材修改個人意見:北方的老師在教學這一單元的時候,可以用黃粉蟲代替蠶的觀察。因為北方的氣候不適合蠶生長,而且北方沒有桑葉,即使有柞樹蠶但造價也很高,

5、很不適合我們的教學,黃粉蟲既經濟又好購買,而且黃粉蟲的一生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這就是黃粉蟲的生命周期。并且能夠讓學生經歷養黃粉蟲的過程, 黃粉蟲一生形態變化的觀察和描述過程;了解黃粉蟲的生長、發育、繁殖和死亡的過程。我已經實驗一年了,如果哪位老師感興趣也可以試一試。1、蠶卵里孵出的新生命科學概念1、了解蠶卵的顏色、形態、大小等。2、蠶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蠶將從蠶卵里孵出。3、在氣溫、濕度適合的時候,小蠶才會孵出,小蠶孵出后就要吃食物。18 過程與方法1、飼養小蠶的方法,經歷小蠶孵出及小蠶不斷長大的過程。 2、觀察、描述和記錄蠶卵孵化及小蠶生長過程中的變化。 3、用放大鏡對蠶卵進行

6、仔細的觀察,用測量的方法記錄蠶的生長變化。情感態度價值觀1、培養飼養、觀察動物的興趣。2、培養對動物的愛心及責任心,細心地照管小蠶。 3、能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堅持觀察和記錄。 教學重點觀察蠶卵及了解飼養、觀察和記錄的方法。 教學難點觀察蠶卵及了解飼養、觀察和記錄的過程。 教學準備分組實驗器材:蠶卵,放大鏡和養蠶用的小盒。教師演示器材:蠶卵、放大鏡、養蠶用的小盒;桑葉、萵筍葉以及介紹養蠶方法的圖片或課件。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養上學期飼養過蝸牛,那么蝸牛的一生是怎樣生長變化的呢?它們的壽命有又多長呢?那么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一生的生長變化和它們的壽命呢?同學們你們觀察過蠶嗎?你知道他

7、一生的生長變化和它們的壽命嗎?二、學習新課 1、觀察蠶卵讓我們來飼養蠶,觀察蠶A、學生分組觀察蠶卵的顏色、大小、形狀B、讓學生自己設計觀察記錄,把觀察到的現象及時記錄下來。 仔細觀察,還有什么發現?2、從卵里出來的小生命小蠶什么時候從卵里出來,小蠶是怎樣從卵里出來的,出來以后會干什么小蠶就要出來了,我們要為它準備什么呢 為什么要在盒蓋上扎小孔呢?一是指導學生為小蠶準備好家二是課外觀察蠶卵的變化; 要求學生記錄小蠶孵出的日期和氣溫,思考小蠶的孵化和什么條件有關。活動的是讓學生明白蠶的孵化還需要另一個環境條件,即需要一定的溫度。三是指導學習觀察和記錄的方法。 指導學生閱讀養蠶竅門教師小結:小蠶與其

8、他動物一樣,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條件的,我們要滿足它的生活條件,它才會生長得好。20新版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編寫人員:第一單元:湖南省懷化市迎豐路小學第二單元:哈爾濱市南崗區華山小學校第三單元:浙江省慈溪市實驗小學第四單元:浙江省富陽市春江中心小學科 學 教 案1 舒孝清 王艷玲 吳旭聰 陸麗華20XX年2月教科版修訂版三年級下冊教材目錄第一單元 植物的生長變化1 植物新生命的開始 2 種植我們的植物 3 我們先看到了根 4 種子變成了幼苗 5 莖越長越高 6 開花了,結果了 7 我們的大豐收第二單元 動物的生命周期1 蠶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 蠶的生長變化 3 蠶變了新模樣 4 蛹變成了什么 5 蠶的

9、生命周期 6 其他動物的生命周期 7 我們的生命周期第三單元 溫度與水的變化1 溫度和溫度計 2 測量水的溫度2 3 水結冰了 4 冰融化了 5 水珠從哪里來 6 水和水蒸氣 7 水的三態變化第四單元 磁鐵1 我們知道的磁鐵 2 磁鐵有磁性 3 磁鐵的兩極 4 磁極的相互作用 5 磁力大小會變化嗎 6 指南針 7 做一個指南針第一單元 植物的生長變化 1、植物新生命的開始【教學目標】:科學概念: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種子有自己特殊的結構,在適宜的條件下可以萌發生長成一株植物。過程與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鏡觀察種子的外部形態特征;根據植物生長的已有知識,預測植物種

10、子的內部結構。情感態度價值觀:引發關注植物生長變化的興趣。【教學重點】:引領學生產生問題并積極思考,能用適宜的方式將自己的認識清楚地表達出來,并能想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教學難點】:觀察各種植物的種子。3 【教學準備】:貓給小貓哺乳的圖片、雞媽媽帶小雞吃食的圖片、向日葵小苗的圖片、各種植物的種子、白紙、放大鏡。各種植物的種子、白紙、放大鏡。【教學過程】: 一、 聽聽說說1、師:小貓是誰生下來的?小雞是怎么來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從哪里來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3、師:驗證學生說出的答案。4、師:植物的一生都要經歷出生、成長、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過程,它的一生發生了哪些

11、變化呢?二、想想畫畫1、師:用圖畫和文字將植物一生的生長變化過程畫下來和寫下來。 2、生:在P2頁“我知道的植物生長過程”的畫板里畫圖。 3、師:展示學生畫的作品。4、師: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畫的作品的意義。5、師: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莖、葉繁殖后代,但是,我們熟悉的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它們新的生命的。三、觀察種子1、師:每個人把自己帶來的白紙放到桌面上,將帶來的植物的種子放到白紙上,觀察植物的種子,邊觀察邊記錄。可以借助放大鏡觀察。2、師:觀察植物的種子,你準備觀察種子的什么? 3、生:說說自己的想法?4 4、師:你們說對了,我們觀察植物的種子,要觀察種子的形狀、大小、顏色等。5、生:觀

12、察植物的種子。6、師:通過觀察植物的種子,你發現了什么? 7、生:匯報自己的發現。8、師:不同植物的種子,從外觀來看,它們的形狀不一樣、大小不一樣、顏色不一樣、種皮不一樣等。種子的里面有什么呢?9、師:要知道種子的里面有什么,該怎么辦?10、生:先預測種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開種子看一看。 11、生:繼續觀察植物的種子。觀察后匯報。12、師: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種皮等各不相同,但種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四、做好準備1、師:本學期,讓我們種植鳳仙花,觀察它的生長變化過程。 2、師:準備鳳仙花的種子。查閱鳳仙花的有關資料,了解鳳仙花的栽培方法。 準備播種所需要的材料和

13、工具。【作業布置】:家庭作業:準備鳳仙花和四季豆的種子。 【板書設計】:1.植物新生命的開始外部:形狀、大小、顏色 植物的種子內部:胚根、胚芽 【教學反思】:2、種植我們的植物5【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學習掌握播種技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適宜的實驗,觀察種子的萌發過程;根據研究植物生長變化的需要,確定觀察、記錄的內容和方法;根據對種子萌發狀況的預測,確定本階段觀察的重點。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用事實闡述觀點的意識,即科學的實證思想;培養合作意識。【教學重點】:播種的方法【教學難點】:長時間堅持管理、觀察和記錄鳳仙花生長變化情況。 【教學準備】:小鏟、花盆、泥土、鳳仙花種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紙

14、等。【教學過程】: 一、學習播種方法1、師:“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播種的好季節。今天,我們來種植鳳仙花。怎樣種植鳳仙花呢?2、師:請大家看P4頁中的“播種方法”。 3、生:閱讀P4頁中的“播種方法”。 4、師:指一名學生說說播種的方法。5、師:播種鳳仙花的方法是選種、放土、下種、澆水。 二、關注種子變化1、師:播種了鳳仙花以后做什么? 2、生:說出自己的想法。3、師:播種了鳳仙花以后,我們要關注鳳仙花種子的變化。請大家閱讀P5頁順數110行內容。4、生:閱讀P5頁順數110行內容。6 5、師:注意觀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種子生長變化情況;注意觀察花盆中的鳳仙花生長變化情況。三、記錄生長日記1、師

15、:種植植物是一項長期研究的觀察活動,要做好管理、觀察和記錄等工作。要隨時觀察記錄鳳仙花的生長變化情況。每周要測量一次鳳仙花的植株高度、觀察鳳仙花葉的形狀和數量。2、師:把你測量和觀察的數據填寫在P5頁中表格中。 3、師:期末,每個學生要寫一篇“鳳仙花生長變化的日記”。 四、實地指導播種1、師:實地指導學生在花盆里種植鳳仙花;在玻璃杯里種植鳳仙花。 2、師:督促學生養成長時間堅持管理、觀察和記錄的好習慣。期末,對長時間堅持管理、觀察和記錄做得好的學生進行獎勵。【作業布置】家庭作業:在自己家的陽臺上,種植鳳仙花。 【板書設計】2.種植我們的植物記住播種方法:選種、放土、下種、澆水。關注種子生長:先

16、長什么、再長什么、根向什么方向生長。 【教學反思】3、我們先看到了根【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種子萌發先長根,再長莖和葉;植物的根總是向下生長的;植物的根能夠吸收水分和礦物質;能將植物固定在土壤中。7 過程與方法:用適宜的方法記錄、交流所觀察到的現象;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提出問題;根據已有的經驗和所觀察到的現象,作出有依據的預測;用觀察、實驗的方法驗證推測;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根吸收水分的實驗。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觀察植物生長變化的興趣;樹立科學是講求實證的意識。【教學重點】:觀察植物根的生長變化;根吸收水分的實驗。 【教學難點】:根吸收水分的實驗。【教學準備】:前一周種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試管、水

17、、食用油、一顆有根有葉的小植物。【教學過程】:一、問題導入1、師:一棵大樹,我們要把它從土壤中拔出來是很困難的;一株小草,我們要把它從土壤中拔出來,容易嗎?2、生:思考后回答。3、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植物的根來。我們種植的四季豆,你先看到了什么?4、師:揭示并板書課題:我們先看到了根 二、觀察植物根的生長1、師:我們種下的四季豆已經發生了變化,現在請你們認真地觀察觀察,看看能發現什么?2、生:學生觀察自己在前幾天種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 3、師:剛才,你們認真觀察了種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有什么發現呢?4、生;匯報自己的發現。8 5、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小結:通過觀察,我們發現種子萌發先長根,

18、再長莖和葉;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長,根的生長速度快。三、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1、師:我們給鳳仙花澆水時,一般往哪里澆?為什么大部分都澆到土壤上?2、生:說出自己的想法。3、師:植物的根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們來研究植物根的作用。4、師:同學們想一想,是什么能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生:討論后回答。6、師: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看植物的根還有什么作用?實驗步驟如下:參看P8頁書上的內容,教師邊講邊操作。選擇一棵帶根的植物裝入有水的試管中。將植物的根浸泡在試管里的水中。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試管口塞一些棉花,使試管中的水不會被蒸發到空氣中去,并在水面處做好標記。觀察試管中的

19、水量有什么變化。7、師:過幾天,試管中的水量變化說明了什么?8、師: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礦物質。【作業布置】:家庭實驗:參看P8頁書,制作一個“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實驗裝置,并注意觀察實驗裝置里水量的變化。【板書設計】:3.我們先看到了根固定植物9 植物根的作用吸收水分 【教學反思】:4、種子變成了幼苗【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植物的綠葉可以制造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料;植物的葉在莖上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陽光。過程與方法: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提出問題;通過查閱資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尋找問題的答案。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到科學研究是艱辛的過程;激發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從事

20、研究科學的愿望。【教學重點】:組織學生交流種子發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長變化,觀察鳳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葉的作用。【教學難點】:研究植物葉的作用。【教學準備】:剛出土的鳳仙花照片、植物葉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圖、植物光合作用的相關資料。生長四周的鳳仙花、記錄單。【教學過程】: 一、出土后幼苗的變化 活動導入:1、師:我們種植的鳳仙花已經變成了幼苗,現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重點交流一下前一段時間鳳仙花幼苗生長變化情況。2、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 活動指導:101、師:全面檢查學生的觀察記錄,及時進行反饋,引領學生在以后的時間里堅持進行觀察。2、師:組織學生交流。 3、師:指

21、導學生觀察實物鳳仙花。4、師:指導學生測量鳳仙花植株的高度、葉的分布情況。 二、我們的思考1、師:提出問題:為什么植物的葉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長?植物的葉子和幼小植物的莖為什么大部分是綠色的?聽說綠葉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廠”,植物生長需要的食物是不是來自綠色的葉呢?植物的葉子還有什么作用?2、生:根據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回答老師的問題。 三、葉為植物提供“食物”1、師: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食物是從哪里來的? 2、生:討論后說出自己的想法。3、師:科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多數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養料。4、師:指導學生學習科學書P11頁上內容。 5、師:板書:陽光二氧化碳水氧氣養料6、師:

22、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僅為植物制造養料,還為我們人類和動物制造養料和氧氣。【作業布置】:家庭作業:回家仔細地去觀察一棵植物,觀察植物的葉子分布的情況,想想植物的光合作用。11 【板書設計】:4.種子變成了幼苗陽光二氧化碳水氧氣養料 【教學反思】:5、莖越長越高【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植物莖在不同生長階段外部形態不同,不同時期的莖生長速度不同;植物的莖具有支撐植物及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過程與方法:運用統計圖表整理觀察記錄的結果;在教師指導下根據統計圖分析植物莖生長的規律;有依據地對植物莖的作用進行猜測;設計實驗,研究植物莖的作用;用適宜的方式描述實驗的結果。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研究植物的興趣。【

23、教學重點】:鳳仙花植物莖的生長變化和植物莖的作用。 【教學難點】:鳳仙花植物莖的生長變化和植物莖的作用。 【教學準備】:生長四周的鳳仙花、植物光合作用的課件。三周前鳳仙花生長記錄單。【教學過程】:一、整理有關莖的觀察記錄1、師:我們已經知道:植物的根能從土壤里吸收水分和礦物質,綠色植物的葉可以制造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料。那么,植物的莖在植物的生長過程中有什么作用呢?我們先來看一看,在鳳仙花植物生長的過程中,莖發生了哪些變化。2、師:帶領學生整理幼芽出土以來,有關莖生長變化的觀察記錄。重點整理幼芽出土以后一周,鳳仙花莖的顏色、硬度和高12 度。利用鳳仙花植株的高度變化的數據,畫出鳳仙花植株高度變化

24、統計圖。學生畫好后,教師講述柱狀統計圖。柱狀統計圖是科學研究中處理數據常用的方法。指導學生分析柱狀統計圖,引領學生根據柱狀統計圖預測未來幾周的時間里鳳仙花植株高度將如何變化?二、植物莖的作用1、師:植物的莖總是把根和葉連在一起,那么,植物的莖在植物的生長過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莖內是什么樣的,能承擔這樣一些功能呢?將你的想法記錄下來。2、師:引導學生根據前面學習的根和葉的作用,思考莖的作用的問題。引領學生想辦法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引領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提出問題;對問題的可能答案作出假設;設計實驗;實驗驗證;得出結論。 3、生:觀看植物光合作用的課件。 4、師:教師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三、提醒學生注意1、師:提醒學生繼續觀察鳳仙花的生長變化情況,做好觀察記錄。 2、師:引導學生關注鳳仙花開花前的征兆。 【作業布置】:家庭作業:繼續觀察鳳仙花的生長變化情況,做好觀察記錄。 【板書設計】:5.莖越長越高科學探究: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實驗驗證、得出結論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