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初步設計方案比選_第1頁
橋梁初步設計方案比選_第2頁
橋梁初步設計方案比選_第3頁
橋梁初步設計方案比選_第4頁
橋梁初步設計方案比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橋梁初步設計一 工程概況 本冊設計為猛河大橋初步設計,猛河位于湖南省境內。大橋的建設對推動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橋設計綜合考慮該地區地形、地貌、通航、河床特征、泄洪要求,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結構經濟安全,施工方便。二 設計規范1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2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2004);3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2004);4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J024-1985);5公路工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T50283-1999);6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7公路橋涵鋼結構及木結構

2、設計規范(JTJ 026-90);8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J 005-96);9鋼結構設計規范(GBJ17-88).三 技術標準 根據設計要求,主要技術指標如下: 1設計荷載:一級公路,雙向六車道;2設計車速:80km/h;3橋面寬度:雙幅分離式,每幅橋寬17.5m:0.5m防撞欄+2m人行道+2.5m右路肩+11.25m行車道+0.75m左路肩+0.5m防撞欄,兩幅橋之間間距0.5m.4橋面坡度: 縱坡3%,橫坡1.5%;5通航標準:III-(2)級1個航道 ,雙向通航孔,凈高H為10m,凈寬B為150m,上低寬b為131m,側高h為6m,通航水位為326.473m;航道等級-(2)6設

3、計洪水頻率: 按百年一遇洪水頻率,設計水位為337.765m;7設計基準期:100年。四 水文地質概況本橋工程區段為K3+700K4+400,橋址位于內陸河,環境類別為類(溫暖或寒冷地區的大氣環境、與無侵蝕性的水或土接觸的環境),橋位與河道兩岸順直。兩堤間距約700m,橋址河床斷面屬寬灘式河床斷面。地質勘探結果表明,橋位區地質情況一般,河灘位置依次是低液限黏土,容許應力0=250 KPa;弱風化泥質灰巖,容許應力0=1000 KPa;微弱風化泥質灰巖,容許應力0=1200 KPa;微風化白云質灰巖,容許應力0= 2000 KPa,河槽部分依次是砂礫層,容許應力0=550 KPa,砂卵層,容許應

4、力0=1200 KPa,根據上述地質條件,設置端承樁。五 大橋設計方案5.1 大橋總體方案構思全面貫徹“安全、實用、經濟、美觀”的技術方針。(1)造價要求。所選橋型力求技術先進, 結構獨特有別于附近已建橋梁, 同時滿足工程數量省、造價低、投資少、經濟合理的原則。(2)施工要求。所選橋型應滿足有成熟施工經驗、所需施工設備少、工藝簡單的要求, 以減小施工難度、加快施工進度、節省投資金額、保證施工質量。(3)通航要求。為減少船舶撞墩的機率, 確保橋梁的安全, 適當增大和合理布置通航孔跨徑, 并且抵抗船舶撞擊具有足夠的安全, 同時所選橋應保證在施工時不能影響船只通行。(4)景觀要求。橋梁作為一種功能性

5、的結構物,同時也是一種美學的藝術。所以在滿足橋梁實用功能和橋下通航要求的前提下,力求橋梁造型美觀,使大橋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并應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對河水及周圍環境的污染。 基于以上原則再結合地質實際情況以及中國現有的常見橋型,本次設計選取了四種橋型:連續剛構橋,獨塔雙索面斜拉橋,三跨連續下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自錨式混凝土懸索橋。最后綜合各種因素,選取連續剛構橋作為推薦方案。5.2 方案一:連續剛構橋 主橋設計(1)總體布置1方案構思隨著交通運輸特別是一級級公路的迅速發展,對行車平順舒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懸臂梁橋和T形剛構橋由于形變比較大的原因均難滿足這個要求,超靜定結構的連續鋼構橋以其結構剛度

6、大、變形小、伸縮縫少和行車平穩舒適等突出優點而得到迅速發展。與連續梁橋相比,連續剛構橋在墩頂處由恒載產生的彎矩要小,所以在特大跨連續梁體系橋中,一般考慮采用連續剛構橋。變截面連續剛構橋立面多采用不等跨布置,邊主跨比一般為0.50.692,梁底曲線可采用二次拋物線、折線和介于折線與二次拋物線之間的1.51.8次拋物線,其中拋物線的變化規律應與連續梁的彎矩變化規律接近。本橋河床較為平坦,基巖埋深較淺,可以使用較大跨徑以滿足通航和泄洪要求。由于是III-(2)級航道,通航凈寬為150m,設一個通航孔,考慮到橋墩布置、地質、地形和通航富余等條件,取主跨為160m。連續剛構橋的邊主跨比為:0.50.69

7、2之間,本橋考慮取兩橋臺之間長度為700m。由于橋位地質條件好,而引橋的標準跨為一般30m、40m 或50m,,故跨徑布置為:2×50+40+50( 預制預應力簡支T梁 )+100+160+100+3×50( 預制預應力簡支T梁 )=700m,這時邊主跨比100/160=0.625滿足要求。圖1.1 連續剛構橋方案總體布置圖(單位:cm)2橋面標高確定:(1)豎曲線設計:根據公路工程技術規范高速公路豎曲線半徑一般取值為4500m、最小值為3000m,但考慮到避免橋臺高度過低,在橋梁豎曲線和縱坡滿足規范的前提下,本方案豎曲線半徑采用R3000m。豎曲線基本要素為:豎曲線長度L

8、=270m、切線長T135m、豎曲線外距E=3.04m。(2)橋面標高:本橋橋面標高根據設計水位、橋下通航(通車)凈空、橋兩端引道標高的需要,并結合橋型跨徑等綜合考慮。 按設計水位計算橋面標高,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橋面最低高程(m); 設計水位(m)(設計水位記入壅水、波浪高度等);橋向凈空安全值(m);橋梁上部結構建筑高度。 337.765+1.5+3+0.10 =342.365m(主橋跨中橋面標高) 按通航水位計算橋面標高:式中:橋面最低高程(m) 設計最高通航水位(m) 通航凈空高度(m) 橋梁上部結構建筑高度,包括橋面鋪裝層高度(m)。=326.473+10+3+0.1=339.5

9、73m(主橋跨中橋面標高) 按路堤通車處計算橋面標高:路堤通車處通車凈空4.5m,上部結構建筑高度3.0m,設計跨中橋面標高為:43.352+3+4.5=49.852 m。綜合上述標高,本方案標高取為49.852(跨中橋面標高),由路堤通車處跨線標高確定。(2) 上部結構設計主橋上部結構采用變截面箱梁, C50混凝土,橋梁寬度17.5m,箱梁頂板寬度取17.5.0m,底板寬取10.0m。根據橋梁工程通常梁性剛柔橋,支點處箱梁截面的高跨比在1/161/20之間,跨中截面梁高約為支點截面梁高的1/2.51/3.5,故本橋支點處梁高取9.5m,高跨比為1/20,跨中梁高取4m,跨中截面梁高為支點梁高

10、1/3,高跨比為1/60。箱梁頂板厚取30cm,腹板及底板采用變截面,腹板厚度由墩跨中40cm厚逐漸過渡至墩頂60cm厚 , 底板厚度由墩跨中35cm厚逐漸過渡至墩頂80cm厚。梁高、底板厚度按二次拋物線變化,以滿足受力及橋梁線形上的需要,腹板厚度按直線變化。本橋方案由于橋面寬度的要求,考慮采用單箱單室斷面 ,單箱單室斷面構造簡單,受力明確,施工方便。圖1.2 連續剛構橋方案主梁橫截面圖(單位:cm)(3) 下部結構設計 本橋地形平坦,通航孔布置范圍較廣,由鉆探資料,本橋主要地層第一層為沙礫層、第二層為砂卵層,采用端承樁,入巖深度大于三倍樁直徑,因此主橋基礎采用端承樁基礎。主橋橋墩為雙肢薄壁橋

11、墩,主橋設4m厚鋼筋混凝土承臺。主橋基礎采用鉆孔灌注樁,選擇在枯水季節鉆孔施工,主墩每墩樁數為24根,樁端入持力層厚度亦大于樁直徑3倍。圖1.3 連續剛構橋方案主橋橋墩大樣圖(單位:cm) 引橋設計(1) 橋跨布置2×50+40+50m( 預制預應力簡支T梁 )+主跨部分+3×50m。(2) 上部結構設計引橋上部結構采用標準跨徑為40m的預應力簡支T梁,梁高為2m,預制寬度為2m,主梁吊裝就位后澆筑0.4m的濕接縫,T梁間距為2m,跨中腹板厚度為0.2m,跨中馬蹄寬度為0.5m,高度為0.25m,斜坡高度0.15m,支點截面腹板厚度變為0.5m。圖1.4 連續剛構橋方案引橋

12、主梁截面圖(單位:cm)(3) 下部結構設計 引橋橋墩采用圓柱式橋墩,橋墩直徑為1.5m,每一橫截面共設有四個橋墩,每一個橋墩下面設置1.0 m直徑的圓柱樁,中心距為2.5倍樁徑,圓柱樁之間設置橫系梁。(4) 橋臺設計 本方案中,橋下地基良好,橋臺接線處填土高度大約為10m左右,采用構造簡單,費用較低的重力時橋臺是比較合理的選擇。具體橋臺的尺寸請參照相關圖紙。 5.3 方案二:獨塔雙索面斜拉橋 主橋設計(1)總體布置: 8×40m預應力混凝土簡支T梁160m180m(雙塔雙索面斜拉橋)50m+30m預應力混凝土簡支T梁750m。 圖1.5 斜拉橋型總體布置圖(單位:cm)1方案構思

13、:獨塔斜拉橋在河床地質、地形條件較好時,經濟性比較好,可以省去一個橋塔,無索區比雙塔斜拉橋長,拉索用量少;其次,其活載最大撓度發生在拉索區,對受力有利,受收縮徐變及溫度梯度的影響較小;再次,其結構布置靈活,施工也比較方便,可采用懸臂澆筑、轉體施工等方法。鑒于這些優點,并結合當地的地質條件,橋位處基巖埋深較淺,且均勻一致,承載力高,河槽偏于西岸,屬于不對稱情形,同時河面寬度約400m,在其經濟跨徑的范圍內,另外,橋位處視野開闊,高聳的橋塔進一步增加了大橋雄偉的氣勢,因此獨塔斜拉橋是一個很具有競爭力的方案。2橋面標高確定: (1)豎曲線設計:根據公路工程技術規范高速公路豎曲線半徑一般取值為1000

14、0m、最小值為6500m,但考慮到避免橋臺高度過高,在橋梁豎曲線和縱坡滿足規范的前提下,本方案豎曲線半徑采用R10000m。豎曲線基本要素為:豎曲線長度L=400m、切線長T200m、豎曲線外距E=2m。(( 2)橋面標高:本橋橋面標高根據設計水位、橋下通航(通車)凈空、橋兩端引道標高的需要,并結合橋型跨徑等綜合考慮。 按設計水位計算橋面標高,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橋面最低高程(m); 設計水位(m)(設計水位記入壅水、波浪高度等);橋向凈空安全值(m);橋梁上部結構建筑高度。 337.765+1.5+2.5+0.10 =341.865m(主橋跨中橋面標高) 按通航水位計算橋面標高:式中:橋

15、面最低高程(m) 設計最高通航水位(m) 通航凈空高度(m) 橋梁上部結構建筑高度,包括橋面鋪裝層高度(m)。=326.473+10+2.5+0.1=339.073m(主橋跨中橋面標高)(2)上部結構設計1. 主 塔:橋面以上主塔順橋向寬7m,橋面以下至承臺逐漸過渡到10m。橫橋向厚度為4m。橋塔總高度為108.8m,橋面以上高為89.50m。2. 主 梁 :主梁梁高為2.5m,橋面板行車道做成1的雙向橫坡,橋面全寬26.5m。主梁截面采用混凝土形式,其截面形式見圖:圖1.6 主梁截面形式(單位:cm)3 斜拉索:斜拉索采用直徑8mm的低松弛高強平行鍍鋅鋼絲束。斜拉索外層防護采用熱擠雙層PE防

16、護套,外層防護套的顏色可根據景觀要求選用。邊跨斜拉索布置14m+17×8m+10m,主跨斜拉索布置15m+17×8m+29m,索橫向間距為25.50m。全橋共設2×18對斜拉索。主塔兩側斜拉索的設計以避免產生較大的塔身彎矩為原則。斜拉索兩端用冷鑄錨分別錨固于索塔和主梁上。斜拉索與主梁上的耳板采用銷鉸式連接,通過耳板用高強螺栓與主梁連接,斜拉索中心線在耳板平面內擺動。(3)下部結構設計主橋基礎采用端承群樁基礎。考慮到美觀性,枯水期樁不外露,承臺位置盡可能靠近最低水位,本設計取承臺中心面與最低水位平齊。承臺尺寸取為36.00m(橫橋向)×12.00m(縱橋向

17、)×4.0m(高)。基礎由21根直徑為2.0m的樁組成,縱向3排,間距4m,橫向7排,間距5m,持力層厚度大于三倍樁勁。 引橋設計(1) 橋跨布置8×40m( 預制預應力簡支T梁 )+主跨部分+50m+40m。(2) 上部結構設計引橋上部結構采用標準跨徑為40m的預應力簡支T梁,梁高為2m,預制寬度為2m,主梁吊裝就位后澆筑0.4m的濕接縫,T梁間距為2m,跨中腹板厚度為0.2m,跨中馬蹄寬度為0.5m,高度為0.25m,斜坡高度0.15m,支點截面腹板厚度變為0.5m。圖1.7 連續剛構橋方案引橋主梁截面圖(單位:cm)(3) 下部結構設計 引橋橋墩采用圓柱式橋墩,橋墩直

18、徑為1.8m,每一橫截面共設有四個橋墩,每一個橋墩下面設置2.0 m直徑的圓柱樁,圓柱樁之間設置橫系梁。具體布置參考圖紙。(4) 橋臺設計 本方案中,橋下地基良好,橋臺接線處填土高度大約為10m左右,采用構造簡單,費用較低的重力時橋臺是比較合理的選擇。具體橋臺的尺寸請參照相關圖紙。5.4 方案三:三跨連續下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 主橋設計(1) 總體布置方案取為三跨連續中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主橋長700m,主跨長300m,采用對稱布置。圖1.8 拱橋橋型總體布置圖(單位:cm)1. 方案構思 拱橋是我國公路上使用廣泛的一種橋型,在豎向荷載作用下,兩端產生水平推力,使拱內產生軸向壓力,大大減小了拱圈

19、的彎矩,應力分布均勻,跨越能力較大,拱圈的弧形使結構擺脫了單純的直線組合,形式鮮活美觀。下承式拱橋不僅保持了拱橋一般的力學特點,特別是橋梁標高受限時,采用下承式拱橋可以降低橋面標高,方便兩端的接線,更重要的是下承式拱橋的拱圈中的巨大水平推力可以由系桿來承受,從而減小拱橋對地基的要求,使基礎造價降低2橋面標高確定(1)豎曲線設計:根據公路工程技術規范高速公路豎曲線半徑一般取值為4500m、最小值為3000m,但考慮到避免橋臺高度過高,在橋梁豎曲線和縱坡滿足規范的前提下,本方案豎曲線半徑采用R3000m。豎曲線基本要素為:豎曲線長度L=270m、切線長T135m、豎曲線外距E=3.04m。(2)橋

20、面標高:本橋橋面標高根據設計水位、橋下通航(通車)凈空、橋兩端引道標高的需要,并結合橋型跨徑等綜合考慮。 按設計水位計算橋面標高,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橋面最低高程(m); 設計水位(m)(設計水位記入壅水、波浪高度等);橋向凈空安全值(m);橋梁上部結構建筑高度。 337.765+1.5+2+0.10 =341.365m(主橋跨中橋面標高) 按通航水位計算橋面標高:式中:橋面最低高程(m) 設計最高通航水位(m) 通航凈空高度(m) 橋梁上部結構建筑高度,包括橋面鋪裝層高度(m)。=326.473+10+2+0.1=338.573m(主橋跨中橋面標高)綜合上述標高,本方案標高取為338.5

21、73(跨中橋面標高),由路堤通車處跨線標高確定。(2) 上部結構設計1. 拱肋設計引橋上部主跨采用中承式懸鏈線無鉸拱,結構采用鋼管混凝土桁架,六支桁式斷面,沿拱軸拱肋采用變高度(拱腳鋼管中心距8m,拱頂鋼管中心距4m),預制寬度為4m,邊拱拱肋采用上承式雙肋懸鏈線半拱,計算跨徑為75m,矢高為35m,矢跨比為1/4.3,每肋由高4m,寬4m鋼筋混凝土箱梁組成,兩肋間設有一組“K”字和一組“米”字鋼管桁式架橫撐,它們與邊拱端部固結的預應力混凝土端橫梁一起,組成一個穩定的空間梁系結構 2. 系桿及吊桿設計系桿設計是拱橋中的一個關鍵問題,一方面要考慮系桿與拱肋的連接,保證系桿能很好的與拱肋共同受力;

22、另一方面又要考慮系桿與行車道之間的相互作用,避免橋面因阻礙系桿的受拉而遭破壞。該橋系桿布置箱梁的中間室內,兩端錨固于邊跨混凝土箱梁梁段橫梁處錨體之上,錨體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采用C50混凝土,錨體及拱座處埋設系桿預埋鋼管。吊桿在同一截面內設置雙吊桿,以有利于拱肋橫向穩定。一般吊桿間距為410m,吊桿間距初步擬定為7.0m,全橋共設37對吊桿。每根吊桿采用7的低松弛鋼絞線,采用雙層HDPE全防腐體系,雙層HDPE之間設一隔離層,錨具采用OVM-LZM冷鑄墩頭錨,分別錨固與拱肋鋼管頂端和箱梁錨固室內的腹板上。 引橋設計(1) 橋跨布置2×50m+40+50( 預制預應力簡支T梁 )+主跨部

23、分+30m+30m。(2) 上部結構設計引橋上部結構采用標準跨徑為40m的預應力簡支T梁,梁高為2m,預制寬度為2m,主梁吊裝就位后澆筑0.4m的濕接縫,T梁間距為2m,跨中腹板厚度為0.2m,跨中馬蹄寬度為0.5m,高度為0.25m,斜坡高度0.15m,支點截面腹板厚度變為0.5m。圖1.9 連續剛構橋方案引橋主梁截面圖(單位:cm)(3) 下部結構設計 引橋橋墩采用圓柱式橋墩,橋墩直徑為1.8m,每一橫截面共設有四個橋墩,每一個橋墩下面設置2.0 m直徑的圓柱樁,圓柱樁之間設置橫系梁。具體布置參考圖紙。(4) 橋臺設計 本方案中,橋下地基良好,橋臺接線處填土高度大約為10m左右,采用構造簡

24、單,費用較低的重力時橋臺是比較合理的選擇。具體橋臺的尺寸請參照相關圖紙。5.5 方案四:自錨式混凝土懸索橋 主橋設計(1) 總體布置1 方案構思自錨式懸索橋與傳統懸索橋的最大區別有兩個,其一是主纜錨固于邊跨加勁梁(即錨跨),因而可以利用加勁梁的水平支承能力來平衡主纜水平分力;利用錨跨自重來平衡主纜拉力的豎向分力,可節省龐大的錨碇工程。其二,可利用主纜水平分力為加勁梁提供壓應力,因而加勁梁可采用普通混凝土結構,節省了預應力費用。自錨式懸索橋具有傳統懸索橋的主要審美特征,又能夠給我們一種格外的厚重、敦實、雄偉的感受。現代橋梁除了滿足自身的結構要求外,也越來越注重景觀設計,因此,自錨式懸索橋應用前景

25、是很樂觀的。表1.1 國內外自錨式懸索橋參數:橋名跨度矢跨比加勁梁地點三汊磯湘江大橋132+328+1281/5.0鋼梁中國蘇州竹園大橋33+90+331/8.0鋼-混凝土梁中國日本此花大橋120+300+1201/6.0鋼梁日本韓國永宗大橋125+300+1251/5.0鋼梁韓國參考上表設計資料,本橋總體布置為:7×40m(預制預應力混凝土T形梁)75m+230m+75m(自錨式混凝土懸索橋)+50m+40 m(預制預應力混凝土T形梁) 圖1.10 自錨式懸索橋方案總體布置圖(單位:cm)2 橋面標高確定本橋橋面標高根據設計水位、橋下通航(通車)凈空、橋兩端引道標高的需要,并結合橋

26、型跨徑等綜合考慮。 按設計水位計算橋面標高,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橋面最低高程(m); 設計水位(m)(設計水位記入壅水、波浪高度等);橋向凈空安全值(m);橋梁上部結構建筑高度。 36.61+1.5+2.8+0.10 =41.01m(主橋跨中橋面標高) 按通航水位計算橋面標高:式中:橋面最低高程(m) 設計最高通航水位(m) 通航凈空高度(m) 橋梁上部結構建筑高度,包括橋面鋪裝層高度(m)。=32.05+10+2.8+0.1=44.95m(主橋跨中橋面標高) 按路堤通車處計算橋面標高:路堤通車處通車凈空4.5m,上部結構建筑高度2.1m,設計跨中橋面標高為:39.052 +2.1+4.5

27、+2.05=47.702 m。綜合上述標高,本方案標高取為47.702m(跨中橋面標高)。(2) 上部結構設計1 加勁梁自錨式懸索橋中的恒載由主纜來承受,而活載還需要由主梁來承受,所以主梁必須有一定的抗彎剛度,主梁的形式以采用具有一定抗彎剛度的箱形斷面較為合適。本方案選用鋼箱梁,減輕了體系的自重,在一定的跨度允許范圍內,使橋梁的安全性指標、適用性指標、經濟性指標、美觀性指標得到了完美的統一。對結構受力而言,由于采用了自錨體系,將索錨固于主梁上,利用主梁來抵抗水平軸力 。圖1.11 主梁斷面圖(單位:cm)2 橋塔及基礎設計本橋索塔塔高42m(主梁底部以上),采用鋼筋混凝土門式橋塔,由兩根塔柱及

28、一道橫梁組成,塔柱在縱向、橫向均為等寬度。塔柱底面高程24.805m,塔頂高程為95.702m。索塔包括塔柱、橫梁以及索塔附屬設施(索塔內爬梯、除濕系統)。為加強索塔橫向連系,提高索塔橫向穩定性,索塔設置一道預應力混凝土箱形橫梁。(3) 下部結構設計塔基采用鉆孔群樁基礎,塔基采用 21根直徑2.0m的鉆孔樁,樁底嵌入基巖層1.5-2倍樁徑;樁長15.56m,承臺厚度為4m。 引橋設計 參見此前引橋設計方案。5.6 橋型方案比選在橋梁方案比選中,要注意下列四項主要標準:安全、功能、經濟與美觀,其中自然以安全與經濟為重。下面對四個方案進行簡述:橋型方案比較表:方案項目第一方案第二方案第三方案第四方

29、案預應力混凝土連續鋼構橋獨塔斜拉橋下承式連續鋼管拱橋自錨式混凝土懸索橋1分孔7×40 m +100 m +180 m +100 m +50 m +40 m8×40m +160m+180m+50m+40 m8×40m +95+110m+95m+40m+50m+40m 7×40m +75m+230m+75m+50m+40m2橋長750m750m750m750m3縱坡2%1114施工難易主橋主跨跨度180m,跨度很大,對于懸臂施工技術以及所采用的材料有較高的要求,引橋預制吊裝,質量易保證,工序簡單。索力調整控制復雜,主梁懸臂施工,索塔爬模施工技術成熟,工期較短

30、;引橋用預制架設,質量高,工期短。主梁采用移動模架施工,臨時墩較多,影響通航;纜索架設拱肋時要修建臨時索塔,工程量大;主橋跨度240m,跨度較小,需要先懸臂拼裝施工主梁,施工復雜,工序多,技術尚不成熟。5接線標高44.902m44.90244.902m44.902m6適用性1雙向通航孔,主孔道150m,通航性好;2滿足泄洪要求,適用性好;3施工技術成熟,懸臂施工合理。4主橋橋面連續,行車平順,后期養護費用少。引橋采用簡支結構,伸縮縫多。1雙向通航,主孔道150m,通航性好;2凈跨徑大,墩臺少,對河床壓縮小,有利于汛期泄洪;3懸臂施工技術成熟,施工合理。4主橋連續,行車平順,拉索張拉復雜,后期養護費用高。1雙向通航孔,主孔道75m,兩個同行孔,通航性好;2橋面連續,行車順暢;3鋼管混凝土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