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歷史與社會七下生產活動與自然資源單元測試_第1頁
滬教歷史與社會七下生產活動與自然資源單元測試_第2頁
滬教歷史與社會七下生產活動與自然資源單元測試_第3頁
滬教歷史與社會七下生產活動與自然資源單元測試_第4頁
滬教歷史與社會七下生產活動與自然資源單元測試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單元 生產活動與自然資源 單元測試一、項選擇題(20題,每題2分共40分)1、世界糧食作物主要分布在( )A、中高緯地區 B、中低緯地區 C、低緯地區 D、高緯地區2、被譽為“印第安種子”的玉米的故鄉在( )A、中國 B、南美洲 C、非洲 D、印度3、中國最重要的農業部門是( )A、林業 B、漁業 C、畜牧業 D、耕作業4、被譽為“五谷之首”的水稻的故鄉在( )A、美洲 B、中國 C、非洲 D、印度5、最早培育出雜交水稻的國家是( )A、中國 B、美國 C、越南 D、印度6、內蒙古草原屬于( )A、溫帶草原 B、熱帶草原 C、高寒草原 D、高山草甸7、下面屬于一次能源的有( )A、太陽能

2、B、汽油 C、電力 D、焦炭8、下面屬于二次能源的有( )A、地熱能 B、石油 C、風能 D、水能9、工業成為主要的生產部門,是在(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封建社會D、資本主義社會10、現在世界上最主要的二次能源是( )A、風能 B、水能 C、電能 D、太陽能11、東海休漁期和時間分別為( )A、每年的7月1日2個半月 B、每年的6月15日 3個月C、每年的6月1日2個月 D、每年的6月15日 2個月12、在下列森林的功能中,具有環保功效的是( )A、提供木材 B、防風固沙 C、提供果品 D、提供藥材13、在過去的200多年間,人類經歷了 次工業革命( )A、一次 B、三次 C、四

3、次 D、無數次14、目前世界上石油探明儲量最多的地區( )A、中國 B、西亞 C、北美洲 D、南亞15、工業化開始最早的地區( )A、亞洲 B、歐洲 C、美洲 D、非洲16、中國水能資源極為豐富,蘊藏量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17、下面屬于黑色金屬的有( ) A、鐵 B、銅 C、鋁 D、煤18、下面屬于有色金屬的有( )A、石油 B、鐵 C、鉛 D、錳19、中國儲量占世界第一位的礦產資源( )A、鎢礦 B、鐵礦 C、銅礦 D、石油20、我國耕地面積約1.3億公頃,主要分布在( )A、東部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東北平原 D、西部二、讀圖分析(37分)21、下

4、面四圖是四次工業革命的標志,讀圖分析:(1)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使用煤作為燃料的 的發明,使得工廠遠離河流峽谷,在煤、鐵產地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形成和發展了一批棉紡織廠、鋼鐵冶煉企業。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變革是以 為標志,使內燃機和電力應用于近、現代工業生產。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以電子技術、生物技術、 、新材料的發明和應用為基礎的技術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以 的出現為村志。(4分)(2)用一句話概括前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特點:(3分)22、讀下面世界石油資源分布及運輸示意圖后請回答:假如國際市場石油價格暴跌,哪些國家或地區將受到嚴重損失?哪些國家或地區將大受其利?舉出3個國家的名字并說明理由。(10分)23、讀

5、世界三大谷物分布圖完成:(1)世界小麥主要集中分布在哪里?(5分)(2)世界水稻主要集中分布在哪里?(5分)(3)思考:是否平原都是農業發達地區?(10分)三、拓展探索(23分24、人類進入現代生產時代100200年間,開采和利用的速度非常快。目前,人類已經面臨一些礦產資源相對短缺的問題。請你說說你對解決這一問題的建議和對策。第二單元測試一、項選擇題(20題,每題2分共40分)1、B 2、B 3、D 4、B 5、A 6、A 7、A 8、B 9、D 10、C 11、B12、B 13、C 14、B 15、B 16、A 17、A 18、C 19、A 20、A二、讀圖分析(37分)21、(1)蒸汽機 電的使用 新能源 計算機 (2)前三次工業革命都是由能源利用方式的變革引發的。22、答:西亞的產油國家將受嚴重損失。比如:伊拉克、科咸特、沙特、伊朗等石油輸出國。美國、日本、英國等石油進口國將受利。23、(1)小麥主要分布在溫帶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