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組織形式教案_第1頁
教學組織形式教案_第2頁
教學組織形式教案_第3頁
教學組織形式教案_第4頁
教學組織形式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學組織形式教案2011.09一、【學習目標】1 .理解教學組織形式的歷史發展。2 .理解并掌握教學組織形式發展變化的社會歷史條件。3 .理解并掌握國內外教學組織形式的發展趨勢。二、【教學重點、難點】介紹國內外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趨勢,讓同學們能熟練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教學過程】引入:教學組織形式的概念教學總是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進行的。教學組織形式是指教學活動的結構方式,包括學生的編班、課程安排和教學時間的分配等問題。中外教育史反復證明,班級授課制是最基本的教學形式。目前,世界各國對中小學教學的研究重點,都放在如何提高教學的效果上,各種課堂教學策略也紛紛出臺。

2、與此同時,課外活動作為教學的一種輔助形式,也越來越瘦到人們的重視。一、教學組織形式的發展變化規律1、教學組織形式的發展歷程縱觀教育發展史,曾先后出現過的幾種影響較大的教學組織形式主要有個別教學、班級教學、分組教學等。(1)、個別教學組織形式古代社會學校出現以后,教學從生產勞動和生活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種專門的活動。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有手工勞動為主的生產力水平比較低下,社會對學校培養人才的規模,速度和質量的要求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古代各國學校普遍采取個別教學的組織形式。我國商周至隋、唐時期的各級官學和私學,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各類學校以及歐洲中世紀的教會學校和宮廷教育等,均采用個別教學。如孔子

3、,根據具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原則,自創私學,廣收弟子,常與門下弟子逐個研討,傳授學問,指點疑難。漢代著名教育家馬融,由于來學弟子眾多,于是創造“次相傳授”的教學形式,由資深弟子向后進弟子代為傳授,只有學問精進者才可登堂人室,親聆師教。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阿加德米學園及蘇格拉底的“產婆術”都是基于混合教學的個別教學組織形式。特點:教學規模小、效率低教學內容:簡單化、單純化教育目的:為統治階級培養統治人才(2) 、集體教學組織形式它是個別教學組織形式向班組教學組織形式過渡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3) 班組教學組織形式最先使用班級授課制教學方法的是15世紀末德國紐倫堡和薩克森選帝侯國的人文主義學校。在

4、這些學校里,采用了視學生學力分成若干階段、編成班級一起教學的制度,旨在能同時有效地指導大量學生。17世紀捷克夸美紐斯在其大教學論中第一次為班級授課制提供了理論依據。隨著17世紀資本主義的發展,18、19世紀產業革命的促進,19世紀后半葉班級授課制開始普及。我國采取班級上課的教學形式是清朝末年,19021903年清朝先后擬定了欽定學堂章程、奏定學堂章程,1905年清朝政府廢除科舉,興辦學校以后,班級上課制教學組織形式才開始得到發展。班級授課制的優越性:1、班級授課制能大規模地面向全體同學進行教學。【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說:“只要聽憑一個老生就可以充分地教成百名學生,這樣,實際上花在教學上的時間要

5、比現在一個一個的教學少十倍。”】2、班級授課制能保證學習生活循序漸進,并使學生有計劃地獲得系統的科學知識,扎扎實實,有條不紊,使全體學生共同進步。3、學生彼此間由于共同的目的和共同的活動在團體中受教,可以互相觀摩,相互激勵,提高教學效果。【夸美紐斯說“少年最好還是一同在大的班級里受到教導,因為每個學生可以把其他學生作為榜樣并得到刺激,從而產生更好的學業成績與更多的樂趣。”】班級授課制的局限性:1、傳統的班級授課制,不適應現代社會尊重個性,發展個性的趨勢。【科技迅猛發展,我們需要不斷發明創造,如果每個人都是同樣的思維方式,我們無法去創新。】2、不適應現代教育以學生為中心的趨勢。3、不利于教師與學

6、生個體間的直接交流。【優秀生吃不飽,后進生吃不了】現代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1) 、國外:英國的“導生制”:教師以年齡較大的學生中的佼佼者“導生”去教年幼的或學習差的學生。美國道爾頓制:是一種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個別教學組織形式。美國的文納特卡制:旨在探索一種個別教學與集體教學相結合的組織形式。美國的特朗普制:是把大班上課、小班討論、個別作業三種教學組織形式結合起來的教學實驗。此外,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提出的程序教學、美國心理學家依據行為主義學習原理首創的凱勒計劃和布魯姆提出的掌握學習,都屬于具有個別化教學特征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體系。美國的威斯康星認知學習和發展“中心”還研究和設計一種名叫“

7、多元學校”的新教學形式。它是以研究單位取代課堂教學的一種授課形式。每單位的學生100150人,按年齡分為4組:46歲組、69歲組、810歲組、1012歲組,每單位有一主任教師,配有23位教師和l一2位助手。由這些教師組成的集體對該單位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并專為天才學生進行課堂設計,他們通過加速法和加深法來使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加速成長。所謂加速法就是允許這些學生提前上學跳級、提前畢業、提前上大學。所謂加深法就是在普通班內為天才生增加課程的深度和廣度。這種組織形式的效果尚有待在實踐中進一步實驗和在理論上作嚴密的論證,但它所采取的把多種教學組織形式結合起來進行教學的做法頗值得借鑒。(2)國內:中國科

8、學院盧仲衡教授的數學自學輔導教學,邱學華提出的嘗試教學法以及目標教學等等。近年來,在國內影響較大的教學改革先進單位,如:衡水中學、洋思中學和東廬中學等,也都在學生個體學習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國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杜朗口中學,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態為主要特點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變革,特別引人注目。杜朗口中學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主要表現在:座位排列方式上的變革,由秧田式變為分組排位,學生對面而坐。取消了三尺講臺。教師不再有周定的位置。教室里三面黑板,教室外一面白板,供學生個體練習,小組合作展示,教師從多個角度進行班級授課。這樣做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它強化了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9、培養了團隊精神。在這樣的課堂上,小組內同學相互交流、磋商、彼此耐心的講解與辯論都是那么認真、誠懇;全班展示時,本組同學互相配合,闡發、補充,極力展示本組的探索成果和水平。通過這種合作學習,無論是知識的學習,能力的提高,還是合作精神的培養,都體現了明顯的實效。杜朗口中學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不僅體現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優越性,在促進學生的個體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方面,也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它的“三三六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自學;三面黑板,一面白板,加大了每個學生的練習機會;學生爭先恐后的展示,張揚了學生的個性;教師穿行于教室的各個角落,與孩子們交流思想、研究問題,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杜朗口

10、中學以小組為單位擺放桌椅,并不影響班級的集體授課。教師隨時可以從各個角度,面向全班同學教學。山東臨淄朱臺中學,是學習杜朗口中學的先進典型。他們在許多方面,有了自己的創造。僅就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這一點,就創建了“842學習小組”。所謂“842學習小組”,就是將全班學生分成6個“8人學習小組”,相互競爭。每個學習小組再分成兩個4人組,每個4人組再分為兩個2人組。有問題2人組先進行研討,解決不了提交4人組討論,再不行由8人組討論。這樣就充分發揮了兵教兵的功能,也克服了課堂放開初始時學生渾水摸魚、打打鬧鬧的現象。又如:山西省太原市科技外語實驗中學的初一(5)班,在課堂上,雖然也按合作小組排列座位,但比之

11、于杜朗口中學也有了細微的變化。他們將8人的合作組又分成四個2人小組,小組與小組之間則又有相隔一尺的距離。問其緣由,回答說:“有利于學生個體的獨立思考,也便于防止個別不守紀律的學生影響集體”。小班化教學?現狀:1998年克林頓在一次講話中提到,要爭取小學13年級的班級規模控制在18人以下,這一目標被寫進了1999年全體兒童的教育優異法案之中,2000年大規模實施。要小于40人,2535最宜,德英法荷瑞士等人數都在22人,連日本臺灣人數目前控制在30人左右,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上海、北京、南京、浙江等發達地區部分小班實驗初步取得了探索經驗。?特點:a) 縮小班級規模。b) 變革教室格局。c) 尊

12、重學生在班級活動中的主體地位。d) 注重個性教育。?小班化教學的優勢:a) 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個性發展創造條件。b) 師生互動,交往機會增加,有利于學生主動健康的發展。c) 繼承了班級授課制的所有合理內核,克服了大班授課的弊端,又增加了個別教學的優點。此外,還有電化教學組織形式,將來的家庭個別教學組織形式。我認為還是小班教學最好,有利于孩子學習更多更廣的知識。2.教學組織形式變化的社會歷史條件第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第二,科學文化的發展水平。第三,教學手段的先進程度。二、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趨勢(一)改革、完善班級授課制為了使班級授課制能夠克服其局限性,繼續在新時期發揮它的作用,各國

13、都采取措施對它進行改革,以新的理論、新的實踐經驗去豐富它、完善它。蘇聯著名教育家贊科夫就反對死板、機械、傾向于形式主義的課堂教學結構,主張根據具體情況組織課的結構,強調對學生的個別輔導。蘇聯另一位教育家馬赫穆托夫反對僵化的、四環節(提問、講新教材、鞏固所學知識、布置作業)的課堂結構,提出了“問題性的課”和“非問題性的課”兩種新課型,前者主要由教師創設問題情境,由學生發現、解決問題。蘇聯還以專用教室制代替班級固定教室制,以便更合理地利用教學設備,培養學生的求知欲。一些工業發達國家廣泛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實行電化教學,教師通過視聽中心廣播,向學生傳授知識并進行輔導,學生在自己的視聽座位上課,師生還可

14、以互相問答。還有一些國家加強了對學生的個別指導,實行因材施教。英國等國家對班級授課制也進行了許多改革,并輔以多種形式,如按能力進行分班的小隊教學組織形式等,以克服班級課堂教學的缺點。一些國家對班級規模進行了壓縮,如法國要求班級總人數以30人為限,日本要求把班級人數壓縮至40人。縮小班級規模的目的是為了使課堂教學盡量照顧到每個學生。(二)分組教學制受到廣泛采用分組教學既能成批地培養人才,又能因材施教,發展學生的個性和潛力,它在許多國家被廣泛采用。分組教學分為外部分組和內部分組兩種,前者打亂了傳統的按年齡特征編組的班級,而按學生的能力或學習成績重新編組:后者是在傳統的按年齡編組的班級內,再按學生的

15、能力或學習成績進行編組。外部分組有兩種形式:一是跨學科能力分組,即把學生按他們的“智力”高,中、低或測驗成績的好、中、差分成平行的A、B、C、D等若干組,教師分別授以不同的課業,二是按學科能力分組,根據某一年級的學生某門學科的學習能力或學習成績分成各種水平不同的甲、乙、丙、丁組,教師據此教授該學科的知識。蘇聯在高年級實行分組教學,主要形式有:選修課、學科深造班、專業化學校等,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課程,發展自己的特長。日本中小學的分組教學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在一定科目里實行,如外語、數學等;二是在課外學習室里進行,分組標準主要是學生的學科成績、學習興趣和愿望。目前我國也有少數學校開展這方面

16、的嘗試,如北京四中,采用主要課程分A、B、C三組的形式進行教學,幾年來取得了比較滿意的。(三)個別化教學成為改革方向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一些國家開始注重個別化教學。如美國,它的教學組織形式主要有:( 1) 小隊教學。它由大班教學、獨立學習和小組討論三部分組成,其優點是提供個別化教學的機會。( 2) 不分年級制。根據個人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安排進度,廢除齊步走式的升級制度。( 3) 獨立學習。美國的各級各類學校都制訂了獨立學習的計劃,鼓勵學生自己尋找和獲取知識,適視學生對學習自我負責和自我控制。(4)個別規定教學。這是從本世紀60年代開始的一種新的個別化教學實驗。它由教師

17、根據兒童的能力狀況等因素,和學生共同制定一個書面規定,這個“規定”是師生間雙向聯系的重要環節。目前它被視為美國運用最廣泛的、經過精心制作的個別化教學計劃,受到師生雙方的普遍歡迎。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特別是電子計算機輔助教學,也使教學組織形式朝著個別化方向發展。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使學生按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定特殊程序和進度,沒有任何外在壓力,也不受限制。它是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的極佳方式,也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單向傳授過程,能做到因材施教,具有明顯的優越性。(四)綜合使用各種教學組織形式在教學中采取何種組織形式,它要依據學科特點、學生水平、教師本人的能力、教學物質條件等多種因素。正如蘇聯教育家巴班斯

18、基所提出的:“一切教學形式都是相對的,他們各村長處和短處,都具有本身專門的特點和最適合的適用范圍。”因此,現在各國都重視教學組織形式的恰當組合。發揮第一種教學組織形式的優點,彌補各種教學組織形式的不足。現在,班級授課制、分組教學制同個別化教學的結合是教學形式改革的一大趨勢。當前我國進行的教學組織形式改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科學研究人員和廣大中小學教師,在如何改革、完善班級授課制,改革教學組織形式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效果,比較有影響的有:一是自學輔導實驗。這是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院盧仲衡同志主持的。該實驗突出學生的自學,把自學置于教師的直接指導之下,把個別教學同集體教學結合起來,把學生自我檢查和教師檢查結合起來。它突破了“教師講,學生聽”的框架,易于發揮學生學習的潛力和主動性。二是中學最優教學方式實驗。這是黎世法同志主持的。他根據學生學習的環節的特點,提出了6種課型:自學課、啟發課、復習課、作業課、改錯課、小結課。它為完善教學組織形式提供了新的經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善教和學的關系。在教學中一切活動都是以學生為主,教師只是擔負指導的責任。三是活動課時制。這是上海育才中學實行的。它把課程分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