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物質結構基礎1-1.簡答題(1) 不同之處為:原子軌道的角度分布一般都有正負號之分,而電子云角度分布圖均為正值,因為Y平方后便無正負號了; 除s軌道的電子云以外,電子云角度分布圖比原子軌道的角度分布圖要稍“瘦”一些,這是因為Y 1,除1不變外,其平方后Y2的其他值更小。(2) 幾率:電子在核外某一區域出現的機會。幾率密度:電子在原子核外空間某處單位體積內出現的幾率,表示微粒波的強度,用電子云表示。(3) 原子共價半徑:同種元素的兩個原子以共價單鍵連接時,它們核間距離的一半。金屬半徑:金屬晶體中相鄰兩個金屬原子核間距離的一半。范德華半徑:分子晶體中相鄰兩個分子核間距離的一半。(4) BF
2、3分子中B原子采用等性sp2雜化成鍵,是平面三角形;而NF3分子中N原子采用不等性sp3雜化,是三角錐形。(5)分子式,既表明物質的元素組成,又表示確實存在如式所示的分子,如CO2、C6H6、H2;化學式,只表明物質中各元素及其存在比例,并不表明確實存在如式所示的分子,如NaCl、SiO2等;分子結構式,不但表明了物質的分子式,而且給出了分子中各原子的具體聯接次序和方式,像乙酸的結構式可寫為 其結構簡式可記為CH3COOH。1-2解 1錯;2錯;3對;4對;5對;6錯。7對;8錯;9對 10錯;11錯;12錯。1-3 波動性;微粒性 1-4. 3s=3p=3d=4s;3s< 3p<
3、 4s <3d;3s< 3p< 3d< 4s;1-5 32;E 4s < E 4p < E 4d < E 4f ; 第六周期;La系;2;鈰(Ce) 1-6 HF>HCl>HBr>HI;HF>HCl>HBr>HI; HF<HCl<HBr<HI; HF>HI>HBr>HCl。1-7 (1)M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2)M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最高能級組中電子數為7。(3)M元素在周期表中屬于第4周期,Mn。1-8 a e f h i 是基態 b c d 是激發態 g是不可能組態1-
4、9 (1)電子數為35,1個未成對電子。(2) 4個電子層;4個能級組;18個軌道;8個能級 1s,2s,2p,3s,3p,3d,4s,4p;7個價電子(3)第四周期,A,非金屬,最高氧化態為7。1-10 (1)Zn元素,屬于ds區,第4周期,IIB族。(2)位于IIIA族、 p區、價層電子構型為ns2np1的元素。1-11答: 該元素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104s1,為銅元素,屬于第4周期,IB族,ds區。1-12 (1) SiGeAs (2)AsSiGe (3)AsSiGe (4)AsGeSi1-13 NH4中心原子N采取等性sp3雜化,CS2中心原子C采取sp雜化,C2H4中心原子C采
5、取sp2雜化。1-14 PCl3中心原子P價電子構型3s23p3,采取不等性sp3雜化,分子構型三角錐形。HgCl2中心原子Hg價電子構型5d106s2,采取sp雜化,分子構型直線形。BCl3中心原子B價電子構型2s22p1,采取sp2雜化,分子構型正三角形。H2S中心原子S價電子構型3s23p4,采取不等性sp3雜化,分子構型折線形。1-15 極性分子:HF、NO、CHCl3、NF3、C2H5OH、C2H5OC2H5非極性分子:Ne、Br2、CS2、C2H4、C6H61-16(1)不能;(2)不能;(3)能;(4)能1-17答:Ar3d54s1;Xe4f145d106s26p1;Kr 5s1
6、;Ar3d9;Ar3d1;Kr4d105s21-18答:V型;直線;正八面體;正四面體;三角錐;四面體5)第二章 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2-1簡答題1.熱力學第一定律,又稱為能量守恒與轉換定律。其定義為:自然界一切物體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種不同形式,它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在轉化和傳遞過程中能量的總和不變。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可得體系熱力學能(亦稱內能)的變化U為Q與W之和,即U = Q+ W。2.熱力學只規定了濃度(或壓力)規定100 kPa 為標準壓力,但未指定溫度。因從手冊中查到的熱力學常數大多是298.15 K下的數據,所以本書以298.15 K為參考溫度
7、。同一種物質,所處的狀態不同,標準狀態的含義也不同,具體規定如下: 氣體的標準狀態 物質的物理狀態為氣態,氣體具有理想氣體的性質,且氣體的壓力(或分壓)值為標準壓力。純液體(或純固體)的標準狀態 處于標準壓力下,且物理狀態為純液體(或純固體)。溶液的標準狀態 處于標準壓力下,且溶質的質量摩爾濃度b=1 molkg-1的狀態。熱力學用b表示標準濃度,且b=1 molkg-1。對于比較稀的溶液,通常做近似處理,用物質的量濃度c代替b,這樣標準狀態就可近似看做c =1 molL-1時的狀態,記為c。2-2判斷題1×;2 ×;3;4;5×;6×;7×;
8、8×;9×;10×;11;12×;13×; 2-3 填空題1. Q=_-1.67kJ/mol ,W= -40.13kJ/mol,rUm= -41.8kJ/mol,rHm = -41.8kJ/mol,rSm = -5.6kJ/mol,rGm= -40.13kJ/mol2. 放,< , > , < 3. -16.64 kJ/mol , 465.7 K4. 2rGm (1)+3rGm (3)-2rGm (2)5. K = 4067 4×(3) - 2×(1) - 2×(2) 得所求反應式故:rGmy =
9、 4rGmy(3) - 2rGmy(1) - 2rGmy(2)8 Q = 4 ,逆向自發, Q = 0.1 ,逆向自發9 大,小;小,小10. 速率常數,活化能;11 v=kc(A)2 c(B),三級;12. 56.6kJ,9.0×102mol.l-1.s-1;13一級、8.85×10-4moll-1 s-1、增大、向右;2-4選擇題(1)C;(2)A;(3)C;(4)C;(5)D;(6)A;(7)C;(8)B;(9)B;(10)B;11 ;B 12 A ; 13 B 14 C ;15 A;16 B, 17 C, 18 B, 19 D, 20 C, 21 C2-5計算題1解
10、:先寫出配平的化學反應式,再計算出反應的標準熱效應和標準熵變,即可估算出轉變溫度T轉的值。 B2O3(s) + 2NH3(g) 2BN(s) + 3H2O(g)/kJ·mol-1 -1272.8 46.11 232.8 241.81/J·K-1·mol-1 53.97 192.34 14.81 188.72 該反應屬于 , 的類型,故算得的溫度是該反應自發進行的最低溫度。這在一般的工業生產中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因此,該反應有可能通過適當提高溫度(約840)來自發進行。顯然,上述計算的前提是假定反應中各物質均處于標準態。 2解: 2AgNO3(s) = Ag2O(s)
11、 + 2NO2(g)+ 1/2 O2(g)r Hm = 284.1kJ/mol, rSm = 422.3J/mol·KT轉 = 672.74K > 467.8 K, 可確定AgNO3(s)分解的最終產物是Ag 。3 解:未反應時,PCl5的物質的量設反應達到平衡時,氣體總的物質的量為:根據反應式:可得,達到平衡時,根據理想氣體分壓定律:4 解:rHm=-201.0-(-110.5)=-90.5kJ.mol1 DrSm=239.9-130.7*2-197.7=-219.2J.mol1.K1 DrGm(350K)=rHm-TrSm=-90.5-350*(-219.2)*10-3=-
12、13.78kJ.mol1 lnK(350K)=-13.78/0.00831×350=2.06 K(350K)=114.8 Q= p(CH3OH)/p p(CO)/p .(p(H2)/p)2 =1.6 因為 Q< K(350K) 所以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 5解:設反應掉的SO2的分壓為x kPa 2SO2(g) + O2(g) 2SO3(g) 100 50 0 100-x 6解:為防止反應正向自發,應保證Q> K,故p(CO2)> 9.56×10-1kPa7解: CCl4 ( l ) = CCl4 ( g ) fHm/ kJ·mol-1 - 13
13、5.4 -102.9 rHm = 32.5 kJ·mol-1 Sm/ J·mol-1·K-1 216.4 309.74 rSm = 93.34 J·mol-1·K-1p = 101.3 kPa 100 kPa , Tb T轉 = rHm/rSm = 32.5/ 0.09334 = 348.19 (K)又據克拉貝龍- 克勞修斯方程式:ln20 / 101.3= 32.5 (Tb348.19 ) / 0.00831×348.19Tb 解得:20 kPa壓力下,Tb = 304.2 ( K )8解: x x9解 4HBr(g) + O2(g
14、) = 2H2O(g) + 2Br2(g) 10解:設速率方程為(1)(2)(1)/(2)得:11解:(1)設速率方程為 v = kcn(CH3CHO)。任選兩組數據,代入速率方程即可求得n值。如選第1,4兩組數據得:0.025 mol1·L·s1 = k(0.10 mol·L1)n0.406 mol1·L·s1 = k(0.40 mol·L1)n兩式相除得: 解得n 2,故該反應的速率方程為:v = kc2(CH3CHO)(2) 將任一組實驗數據(如第3組)代入速率方程,可求得k:0.228 mol·L1·s1
15、= k(0.30 mol·L1)2 k = 2.53 mol1·L·s1(3) 當c(CH3CHO) = 0.25 mol·L1時:v = kc2(CH3CHO) = 2.53 mol1·L·s1×(0.25 mol·L1)2 = 0.158 mol·L 1·s1 12解: r=2.7 13解:解: 14解:15解:第三章 氣體、溶液和膠體3-1 簡答題:1.由于雪的表面有一層水膜,將鹽灑在雪里后,鹽會溶解于水膜中形成溶液,致使蒸氣壓下降,凝固點降低,從而使雪融化。2.與海水相適應,海魚體內細胞
16、液的滲透壓高于淡水,將海魚置于淡水中后,淡水就會向海魚的細胞內滲透,致使細胞腫脹甚至破裂(溶血現象)。當然水壓力等環境的變化,亦應是海魚難以在淡水中存活的原因。3.(1)溶膠是多相分散體系,有巨大的比表面,在電解質溶液中會選擇吸附某種離子,而獲得表面電荷。(2)膠體粒子表面上的分子與水接觸時發生電離,其中一種離子進入介質水中,結果膠體粒子帶電。3-2 0.0292;1.58×10-3;-0.163;217.8 kPa;3.16kPa;6.33kPa·kg·mol-13-3半透膜存在;膜兩邊濃度不相等;低濃度向高濃度方向滲透3-4粒子直徑在1100nm之間的分散系;
17、丁鐸爾效應;許多難溶的小分子聚集體;膠核;選擇性地吸附與其組成相類似的離子;電勢離子 3-5膠粒帶有同種電荷和有水化膜;與膠粒帶相反電荷的離子3-6 水包油,油包水,O/W3-7解:(1) 混合前:混合后:混合前后 n數相等 也可這樣計算: (2) (3) 3-8 解:查表得,則 (1) (2) (3) (4) 3-9解. 該蔗糖水溶液的質量摩爾濃度為, 由 TbKbbB 得Tb1.134 molkg1×0.512 Kmol1kg0.590 K 沸點為 373.15K0.590K373.74K。3-10解 苯的凝固點下降常數為5.12 K·kg·mol-1,設萘的摩爾質量為M,則 3-11 解.Tf Tf*Tf 273.15K270.00k3.15 K根據Tf Kf bB因甘油的M=92 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體育場地建設中的工程難題及應對措施
- 初中德育課程改革計劃
- 城市綠化帶維護保修及售后措施
- 2024學年數學課堂教學創新計劃
- 以形助數:高中代數可視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 以幼兒為本:A幼兒園“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的實踐探索與成效研究
- 以學生為中心:中職基礎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多維探究
- 以太極柔力球教學為鑰:開啟大學生體育鍛煉與心理和諧之門
- 以聲為翼:中學音樂教學中歌唱訓練的多維探索與實踐
- 工廠工業用地買賣合同協議書范文
- 2024年職業技能:拍賣師專業知識考試題與答案
- 大學英語4綜合教程課件教學課件教學
- 2024秋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單詞表(英譯漢)
- 2024年吉林省長春市中考英語試卷(含答案與解析)
- GB/T 150.4-2024壓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檢驗和驗收
- 2023-2024學年全國小學二年級下英語人教版期末考試試卷(含答案解析)
- 第22課 現代科技革命和產業發展(課件)-【中職專用】《世界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TDT 1015.2-2024 地籍數據庫 第2部分:自然資源(正式版)
- 2023年山東省藝術本科(美術類)第一次投檔分數線
- 變更撫養權協議書
- 九年級數學教學教學反思5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