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中2014屆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化學_第1頁
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中2014屆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化學_第2頁
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中2014屆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化學_第3頁
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中2014屆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化學_第4頁
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中2014屆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化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中2014屆高三補習班上學期第四次月考化 學 試 題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27小題,每小題2分,共5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已知“凡氣體分子總數增大的反應一定是熵增加的反應”。下列反應不可能自發進行的是( )A2O3(g)=3O2(g);H<0 B2CO(g)=2C(s)O2(g);H>0CN2(g)3H2(g)=2NH3(g);H<0 DCaCO3(s)=CaO(s)CO2(g);H>02.25 、101kPa下:2Na(s)1/2O2(g)=Na2O(s) H1414 kJ/mol2Na(s)O2(g)=N

2、a2O2(s) H2511 kJ/mol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和產物的陰陽離子個數比不相等B和生成等物質的量的產物,轉移電子數不同C常溫下Na與足量O2反應生成Na2O,隨溫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漸加快D25 、101kPa 下,Na2O2(s)2Na(s)= 2Na2O(s) H317kJ/mol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鉛蓄電池在放電過程中,負極質量增加,正極質量增加B常溫下,反應C(s)CO2(g)= 2CO(g)不能自發進行,則該反應H>0C一定條件下,使用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并提高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D相同條件下,溶液中Fe3、Cu2、Zn2的氧化性依次減弱4某小組為研

3、究電化學原理,設計如圖裝置。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a和b不連接時,鐵片上會有金屬銅析出Ba和b用導線連接時,銅片上發生的反應為:Cu22e=CuC無論a和b是否連接,鐵片均會溶解,溶液均從藍色逐漸變成淺綠色Da和b分別連接直流電源正、負極,電壓足夠大時,Cu2向銅電極移動5已知298 K,101 kPa時,2SO2(g)O2(g)2SO3(g) H197 kJ·mol1。在相同溫度和壓強下,向密閉容器中通入2 mol SO2和1 mol O2,達到平衡時,放出熱量為Q1,向另一個體積相同的容器中通入1 mol SO2,0.5 mol O2 和1 mol SO3,達到平衡時放出熱量

4、為Q2,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Q2<Q1<197 kJ·mol1 BQ2Q1197 kJ·mol1CQ1<Q2<197 kJ·mol1 DQ2Q1<197 kJ·mol16.單斜硫和正交硫轉化為二氧化硫的能量變化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S(s,單斜)=S(s,正交) H0.33 kJ·mol1B正交硫比單斜硫穩定C相同物質的量的正交硫比單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D式表示斷裂1 mol O2中的共價鍵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 SO2中的共價鍵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 kJ7研究人員研制出一種鋰水電池

5、,可作為魚雷和潛艇的儲備電源。該電池以金屬鋰和鋼板為電極材料,以LiOH為電解質,使用時加入水即可放電。關于該電池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水既是氧化劑又是溶劑 B放電時正極上有氫氣生成C放電時OH向正極移動 D總反應為:2Li2H2O=2LiOHH28有一種新燃料的電池,一極通入空氣,另一極通入丁烷氣體;電解質是摻雜氧化釔(Y2O3)的氧化鋯(ZrO2)晶體,在熔融狀態下能傳導O2。下列對該燃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熔融電解質中,O2由負極移向正極B電池的總反應是2C4H1013O28CO210H2OC通入空氣的一極是正極,電極反應為O24e2O2D通入丁烷的一極是負極,電極反應為C4

6、H1013O24CO25H2O26e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純鋅與稀硫酸反應時,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可使反應速率加快B甲醇和氧氣以及KOH溶液構成的新型燃料電池中,其負極上發生的反應為:CH3OH6OH6e=CO25H2OC在鐵上鍍銅時,金屬銅作陰極 D電解精煉銅時,電解質溶液中銅離子濃度不變10有關如圖所示裝置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這是電解NaOH溶液的裝置B該裝置中Pt為正極,電極反應為:O22H2O4e=4OHC該裝置中Fe為負極,電極反應為:Fe2e2OH=Fe(OH)2D這是一個原電池裝置11用酸性氫氧燃料電池為電源進行電解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7、A燃料電池工作時,正極反應為: O22H2O4e=4OHB此裝置用于鐵表面鍍銅時,a為鐵Ca極是粗銅,b極是純銅時,a極逐漸溶解,b極上有銅析出Da、b兩極均是石墨時,在相同條件下,a極產生的氣體與電池中消耗的H2體積相等12將NaCl溶液滴在一塊光亮清潔的鐵板表面上,一段時間后發現液滴覆蓋的圓圈中心區(a)已被腐蝕而變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鐵銹環(b),如圖所示。導致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氣含量比邊緣處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液滴中的Cl由a區向b區遷移B液滴邊緣是正極區,發生的電極反應為:O22H2O4e= 4OHC液滴下的Fe因發生還原反應而被腐蝕,生成的Fe2由a區向b區遷移

8、,與b區的OH形成Fe(OH)2,進一步氧化、脫水形成鐵銹D若改用嵌有一銅螺絲釘的鐵板,在銅鐵接觸處滴加NaCl溶液,則負極發生的電極反應為:Cu2e= Cu213 SF6是一種優良的絕緣氣體,分子結構中存在SF鍵。已知:1mol S(s)轉化為氣態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斷裂1mol FF、SF鍵需吸收的能量分別為160 kJ、330 kJ。則S(s)3F2(g)SF6(g)的反應熱H為( )A1780 kJ/mol B1220 kJ/mol C450 kJ/mol D430 kJ/mol14在一定溫度下的定容容器中,當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發生變化時,表明反應A(g)2B(g)C(g)D(

9、g)已達到平衡狀態( )混合氣體的壓強 混合氣體的密度 B的物質的量濃度 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 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v(C)與v(D)的比值 混合氣體總質量 混合氣體總體積A B C D15一定條件下,體積為10 L的密閉容器中,1 mol X和1 mol Y進行反應:2X(g)Y(g) Z(g),經60 s達到平衡,生成0.3 mol Z。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增大壓強,則物質Y的轉化率減小B將容器體積變為20 L,Z的平衡濃度變為原來的1/2C以X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01 mol/(L·s)D若升高溫度,X的體積分數增大,則該反應的H>016在一密閉容

10、器中加入A、B、C三種氣體,保持一定溫度,在t1t4(s)時刻測得各物質的濃度如下表。據此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測定時刻/st1t2t3t4c(A)/(mol·L1)6322c(B)/(mol·L1)53.533c(C)/(mol·L1)12.533A在t3時刻反應已經停止 BA的轉化率比B的轉化率低C在容器中發生的反應為:2AB2CD在t2t3內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1/(t3t2)mol/(L·s)17某溫度下,反應H2(g)I2(g) 2HI(g);H<0,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在帶有活塞的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體積不變,升溫

11、,正反應速率減小B溫度、壓強均不變,充入HI氣體,開始時正反應速率增大C溫度不變,壓縮氣體的體積,平衡不移動,顏色加深D體積、溫度不變,充入氮氣后,正反應速率將增大18在一定溫度下,容器中加入CO和H2O(g)各1 mol,發生反應: COH2O(g) CO2H2,達到平衡時生成0.7 mol的CO2,若其他條件不變,一開始就加入4 mol H2O(g),則達到平衡可能生成的CO2是( )A0.6 mol B0.95 mol C1 mol D1.5 mol19在2 L的密閉容器中,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2NO(g)2CO(g) N2(g)2CO2(g);H746.4 kJ·mol1

12、。起始反應時NO和CO各為4 mol,10秒鐘后達到化學平衡,測得N2為1 mol。下列有關反應速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反應前5秒鐘內,用NO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1 mol·L1·s1B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將減小,逆反應速率將增大C達到平衡后,反應速率的關系有:v正(CO)2v逆(N2)D保持容器體積不變,往容器中充入1 mol O2,正、逆反應速率都不改變20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存在如下反應:2SO2(g)O2(g) 2SO3(g);HQ kJ·mol1(Q>0),某研究小組研究了其他條件不變時,改變某一條件對上述反應的影響,下列分

13、析正確的是( )A圖研究的是t0時刻增大O2的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B圖研究的是t0時刻加入催化劑后對反應速率的影響C圖研究的是催化劑對平衡的影響,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D圖研究的是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且乙的溫度較低21可逆反應mA(s)nB(g) eC(g)fD(g),反應過程中,當其他條件不變時,C的百分含量(C%)與溫度(T)和壓強(p)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達到平衡后,若升高溫度,平衡右移 B達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劑C%增大C化學方程式中“n>ef ” D達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動22向絕熱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條件下使反應SO2(g

14、)NO2(g) SO3(g)NO(g)達到平衡,正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示意圖如下圖所示。由圖可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A反應在c點達到平衡狀態 B反應物濃度:a點小于b點C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Dt1t2時,SO2的轉化率:ab段小于bc段23已知2SO2(g)O2(g) 2SO3(g) H197 kJ·mol1。向同溫、同體積的三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氣體:(甲)2 mol SO2和1 mol O2;(乙)1 mol SO2和0.5 mol O2;(丙)2 mol SO3。恒溫、恒容下反應達平衡時,下列關系一定正確的是( )A容器內壓強p:p甲p丙>2p乙 BSO3的質

15、量m:m甲m丙>2m乙Cc(SO2)與c(O2)之比k:k甲k丙>k乙 D反應放出或吸收熱量的數值Q:Q甲Q丙>2Q乙24在一定條件下,向2 L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2 mol X、1 mol Y。發生如下反應:2X(g)Y3Z(g);Ha kJ·mol1(a>0)。經60 s達平衡,此時Y的物質的量為0.2 mol。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用Z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1.2 mol·L1·min1B若再充入1 mol Z,重新達到平衡時,X的體積分數不變,則Y為氣態C達平衡后,實際放出的熱量為b kJ,則baD若Y為氣態,則使容器體積變為1 L,

16、Z的物質的量不會增大251和2分別為A在甲、乙兩個恒容容器中平衡體系A(g)2B(g)和2A(g) C(g)的轉化率,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均增加A的物質的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1、2均減小 B1、2均增大C1減小,2增大 D1增大,2減小26一定條件下,對于可逆反應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濃度分別為 c1、c2、c3(均不為零),達到平衡時,X、Y、Z的濃度分別為0.1 mol/L、0.3 mol/L、0.08 mol/L,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c1c231 B平衡時,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為23CX、Y的轉化率相等 Dc1的取值范圍為0.04 mol/L&l

17、t;c1<0.14 mol/L27某溫度下,H2(g)CO2(g) H2O(g)CO(g)的平衡常數K4(9)。該溫度下在甲、乙、丙三個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濃度如下表所示。 起始濃度甲乙丙c(H2)/mol/L0.0100.0200.020c(CO2)/mol/L0.0100.0100.020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平衡時,乙中CO2的轉化率大于60%B平衡時,甲中和丙中H2的轉化率均是60%C平衡時,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D反應開始時,丙中的反應速率最快,甲中的反應速率最慢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6個小題,共46分)28(

18、7分)由于燃料電池汽車,尤其氫燃料電池汽車可以實現零污染排放,驅動系統幾乎無噪音,且氫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燃料電池汽車成為近年來汽車企業關注的焦點。為了獲得競爭優勢,各國紛紛出臺政策,加速推進燃料電池關鍵技術的研發。燃料電池的燃料選擇有氫氣、甲醇等。(1)二氧化碳是地球溫室效應的罪魁禍首,目前人們處理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是使其與氫氣合成為甲醇,甲醇是汽車燃料電池的重要燃料。已知氫氣、甲醇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2H2(g)O2(g)=2H2O(l) H285 kJ·mol1 CH3OH(l)3/2O2(g)=CO2(g)2H2O(l) H726.0 kJ·mol1 寫出二氧

19、化碳與氫氣合成甲醇液體的熱化學方程式:_。(2)有科技工作者利用稀土金屬氧化物作為固體電解質制造出了甲醇空氣燃料電池。這種稀土金屬氧化物在高溫下能傳導O2。這個電池的正極發生的反應是_。負極發生的反應是_。在稀土氧化物的固體電解質中,O2的移動方向_.甲醇可以在內燃機中燃燒直接產生動力推動機動車運行,而科技工作者要花費大量的精力研究甲醇燃料汽車。主要原因是_.29 (8分)鋅銀電池能量大、電壓平穩,廣泛用于電子手表、照相機、計算器和其他微型電子儀器。電解質溶液是KOH溶液,電池總反應為ZnAg2O=ZnO2Ag。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電池的正極材料是_;電池工作時,陽離子向_(填“正極”或“

20、負極”)移動;負極的反應式為_。(2)電極材料鋅可由閃鋅礦在空氣中煅燒成氧化鋅,然后用碳還原來制取,化學反應方程式為ZnOCZnCO,此法為_。A電解法 B熱還原法 C熱分解法電極材料氧化銀可回收利用得到銀,其化學方程式為_.(3)可用石墨作電極電解提純氫氧化鉀電解液。電解池內的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通過,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 該電解池的陰極反應式為_。除去雜質后的氫氧化鉀溶液從出口_(填“A”或“B”)導出。在相同條件下,a處與b處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為_。30(9分)合成氨工業的核心反應是:N2(g)3H2(g)催化劑高溫、高壓2NH3(g) HQ kJ·mol1。反應過程中能量變

21、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在反應體系中加入催化劑,反應速率增大,E1和E2的變化是:E1_,E2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在500、2×107 Pa和催化劑條件下向一密閉容器中充入0.5 mol N2和1.5 mol H2,充分反應后,放出的熱量_(填“<”“>”或“”)46.2 kJ,理由是_.(3)關于該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AH>0,S>0 BH>0,S<0 CH<0,S>0 DH<0,S<0(4)將一定量的H2(g)和N2(g)放入1 L密閉容器中,在500、2×107 Pa下

22、達到平衡,測得N2為0.10 mol,H2為0.30 mol,NH3為0.10 mol。則該條件下達到平衡時H2轉化為NH3的轉化率為_。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K的值為_。若升高溫度,K值_(填“增大”、“減少”或“不變”)。(5)在上述(4)反應條件的密閉容器中,欲提高合成氨的轉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填字母)。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氣 B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氣體C改變反應的催化劑 D分離出氨31(8分)金屬鎢用途廣泛,主要用于制造硬質或耐高溫的合金,以及燈泡的燈絲。高溫下,在密閉容器中用H2還原WO3可得到金屬鎢,其總反應為:WO3(s)3H2(g) W(s)3H2O(g)請回答下列問題

23、:(1)上述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為_。(2)某溫度下反應達平衡時,H2與水蒸氣的體積比為23,則H2的平衡轉化率為_;隨溫度的升高,H2與水蒸氣的體積比減小,則該反應為_反應(填“吸熱”或“放熱”)。(3)上述總反應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各階段主要成分與溫度的關系如下表所示:溫度25 550 600 700 主要成份WO3 W2O5 WO2 W第一階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580 時,固體物質的主要成分為_;假設WO3完全轉化為W,則三個階段消耗H2物質的量之比為_。(4)已知:溫度過高時,WO2(s)轉變為WO2(g):WO2(s)2H2(g)W(s)2H2O(g) H66.0 kJ&#

24、183;mol1WO2(g)2H2(g)W(s)2H2O(g) H137.9 kJ·mol1則WO2(s)WO2(g)的H_。(5)鎢絲燈管中的W在使用過程中緩慢揮發,使燈絲變細,加入I2可延長燈管的使用壽命,其工作原理為:W(s)2I2(g)1 400 WI4(g)。下列說法正確的有_。a燈管內的I2可循環使用 bWI4在燈絲上分解,產生的W又沉積在燈絲上cWI4在燈管壁上分解,使燈管的壽命延長d溫度升高時,WI4的分解速率加快,W和I2的化合速率減慢32(8分)接觸法制硫酸工藝中,其主反應在450 并有催化劑存在下進行:2SO2(g)O2(g) 2SO3(g)190kJ(1)該反應所用的催化劑是_(填寫化合物名稱),該反應450 時的平衡常數_350時的平衡常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該熱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意義是_。(3)下列描述中能說明反應已達平衡的是_。a2v正(O2)v逆(SO3) b容器中氣體的平均分子量不隨時間而變化c容器中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而變化 d容器中氣體的原子總數不隨時間而變化(4)在一個固定容積為5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20 mol O2和0.10 molSO2,半分鐘后達到平衡,測得容器中含SO30.18 mol,則v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