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春論傷寒論脾胃治法的臨床運用_第1頁
陳瑞春論傷寒論脾胃治法的臨床運用_第2頁
陳瑞春論傷寒論脾胃治法的臨床運用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少年易學老難成,寸光陰不可輕-疔度陳瑞春論傷寒論脾胃治法的臨床運用傷寒論六經辨證,有關脾胃的治法,遍及全書。尤英是通過臨床驗證,更可以洞悉論 中的調理脾胃大法,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本篇試以法名目,就臨床運用脾胃治法,整理于后。一、健胃和營營衛之氣岀中焦,之所以能熏膚充身澤毛,必賴脾胃之氣以滋生,故脾胃實為營衛之根 本。論中有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淸谷不止,身疼痛者:下利腹脹滿,身疼痛者;吐利I上而 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以上所述,既有下利脾胃失和的內因,又 有身體疼痛不休的營衛不和之外候。所以,用桂枝湯內以調和脾胃,振奮中焦,外以調和營 衛,使身體疼痛自止。證之臨床,外有表邪

2、不解,挾表下利(相當于胃腸型感冒,以及長復季 節的胃腸炎),用桂枝湯加味常取顯效。如病者李某,男性,32歲。于當年盛夏,恣食,生冷,臨晨頓覺腹痛形寒怕冷,繼之腸 鳴泄瀉,大便稀瀟,全身困倦疼脹,四肢淸冷,肌膚涼潤,脈緩而軟,舌淡苔白而潤。處方: 桂枝、白芍各10g,炙甘草6g,川木香、神曲各10g,生姜3片,大棗3枚。水熬溫服,并囑藥后啜熱粥一小碗。一劑后身曖如日浴,瀉止大半,再劑苴病如失,次 日照常上班。由上可見,桂枝湯雖為調和營衛而設,實際是健運脾骨的良方。其中桂枝、生 姜、甘草相伍,辛甘溫以健胃;芍藥、甘草、大棗相合,酸甘滋養以和脾:全方剛柔相濟, 使之陰陽表里,并行而不悖。應當指岀,一

3、般胃腸炎腹痛泄瀉,屬陰寒里濕兼表,習慣于用 董香正氣散。若與桂枝湯比,前者長于祛脾胃之濕濁,如肌膚涼潤,四肢淸冷微汗者,尚嫌 苴辛而疏散太過。后者優于健胃和脾,是攻中有補之方,且調和營衛見長,故兼表下利的身 痛膚涼,腹痛泄瀉,服之均可取效。二、建中補虛一般地說,脾胃中州之虛,容易招致肝木橫克。論中有“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 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的先例。這里的“腹中急痛”是主癥,為陰寒在里上虛木旺之征。 臨床上腹中急痛的部位,包含了胃脫和大腹疼痛,而尤以胃腕痛為多見,臨證中所見的胃和 十二指腸潰瘍病的疼痛,常見陣發性的刺痛,或胃脫及腹中有攣急痛感,這就是“肝木之急, 脾上之虛”的病機,故用

4、小建中湯,建中以補虛。本方以桂枝湯倍芍藥加飴糖,君藥飴糖, 以甘味為主,配桂枝、甘草,變桂枝湯的辛溫而散而為甘溫守中,佐芍藥的苦酸,瀉肝以緩 急。全方以甘味為甚,寓有“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的意思。所以,功在“治中焦,生營 衛,行津液”,故需建中。一工人,男,43歲。因膽囊炎3次手術,身體極其虛弱,人形消瘦,胃膠疼痛攣急,精 神疲乏,面色蒼白,呈慢性病容,食納少,脈弦細而虛,領餐證實:十二指腸壺腹部潰瘍。 處方小建中湯加味: 桂枝log,白芍20g,生黃罠1立,當歸、法半夏各log,廣木香、炙甘草各6g,生姜3片, 大棗3枚,膠飴30g (沖服)疼痛發作時,吞服金鈴子散(川楝、延胡各log,研

5、細末分2次沖服),經上述治療,共 服30余劑,體重增加4kg,面色紅潤,精神好轉,食量倍增,臨床痊愈。三、調和脾胃脾胃同處中州,脾主濕,胃主燥,燥濕共濟是其常,病則濕熱并存。論中對脾胃同病的 痞滿,言之甚詳。聯系實踐看,痞是痞塞不開,滿是滿悶不舒,是為自覺之癥。其病性多屬 濕熱并存,氣機阻滯。病位在中焦,包括脾胃肝膽腸等臟器,病涉整個消化系統。凡胃、十 二指腸潰瘍、胃炎、肝炎、膽囊炎、慢性腸炎等疾患,皆可用調和脾胃法,從痞滿證論治。 英臨床特征是:胃膠或大腹痞滿,腹脹氣滯,腸鳴泄瀉,舌苔黃白而膩,脈弦軟。因為本證 是脾胃同病,濕熱并存,所以舌苔黃白而膩,是一重要臨床指征。例如某教師,男,47歲

6、。患慢性腸炎多年,飲食稍有不慎,則腹痛腸鳴,大便稀澹,口苦黏膩,舌苔黃白而膩,脈緩弦而軟。用半夏瀉心湯加味:法半夏、川黃連、干姜各10g,炙甘草6g,西黨參15g,枯條苓、神曲、廣木香各10g。服3劑后,大便成形,每日1次,繼服20余劑,基本痊愈。后用參苓白術散全方,研細 末每日早空腹沖服15g。追訪3年,未復發。又如唐某,女,50歲。經確診為慢性膽囊炎。自覺癥:膽囊區及右肩胛、脅間放射性疼 痛,腹脹氣滯,大便稀軟,嗜油葷則大便澹瀉,口苦舌黃膩,脈弦緩。擬用黃連湯加味: 川黃連、干姜、法半夏各10g,四黨參15g,炙甘草、桂枝各6g,郁金10g,瓜萎殼20g。 服5劑后,大便成形,疼痛已失,惟

7、口苦舌膩仍如前,繼進上方7劑,諸癥痊愈。此外,調和肝膽脾胃寒熱的烏梅丸,治療慢性腸炎,表現為虛寒偏甚,久利久泄,本方 優于瀉心湯和黃連湯。臨床上所見的多發性口腔潰瘍,癥屬脾虛胃熱,用淸胃瀉火藥罔效, 甚至用生地、玄參之品,反增腹脹、胸痞等,用甘草瀉心湯頗具卓效。例如肖某,女性,47 歲。經年口腔潰爛,食納差,大便澹,舌淡紅苔滑潤,脈緩軟。用甘草瀉心湯3劑,病愈大 半,繼守原方5劑,竟獲痊愈,隨訪2年,前癥未復發。四、和胃降逆脾胃之虛,多停濕生痰。論中有“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 的旋覆代赭湯證,指的是大邪已解,胃氣虛弱,濁氣不降,而岀現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故 以旋覆代赭湯

8、補虛降逆。臨床不經汗葉下,而素體胃氣空虛,痰濁中阻,既有呃逆、吐酸(或 痰涎)、唱雜,又有腔痞腹脹,納呆便浦,用本方補胃培上,降逆滌飲,亦可獲效。患者張某,男,54歲。素體脾胃虛弱,因恣食生冷不潔之物,突然嘔吐淸水,繼之吐涎 沫夾水,呃逆有聲,胸胃痞塞,大便軟,脈緩弦軟,舌根濁膩,舌質淡而潤。處方:西黨參20“法半夏、廣木香各10g,生姜5片,代赭石20g,炙甘草6g,大棗5枚。 水煎溫服,一劑嘔吐、呃逆皆止,繼服2劑,諸癥悉愈。繼以歸罠六君子湯調理善后。論中有脾虛氣滯,用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的例證。凡脾虛氣滯者,勿論是否發汗, 用之可以取效,亦可合并旋覆代赭湯同用。曾治一手術后腹脹滿,呃逆

9、曖氣頻作,食之脹甚, 納少大便不暢,以上2方合用,共服40余劑告愈。現已10多年舊病未發,胃納良好,形體 健實。五、健脾溫陽在正常生理狀態,脾之所以不濕,是賴脾陽之運化。若脾陽不健運,勢必停水,水液停 留則貽禍無窮。水邪泛濫,上逆可致頭目眩暈:停中可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趨下則水走腸 間;溢于肌膚則腫:蓄于膀胱,則少腹滿,小便不利。總之,水邪變幻不居,為害甚眾。論 中水氣病范用極廣,病變繁雜,治水氣的苓桂劑類方,以健脾溫陽利水為主旨,加減化裁十 分靈活。如原文所謂“若吐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的茯苓桂枝白 術甘草湯證,即是例證。就苓桂術甘湯而言,雖說是中焦停飲的代表方,其實中

10、焦得以運轉, 三焦皆可通治,是臨床上治水的要方。如患者黃某;女,年45歲。確診為風濕性心臟病。癥 見咳嗽氣喘痰多,發則心悸,頭眩,四肢淸冷,食少便澹,小便短少,脈細沉弦,舌苔淡滑 潤,以苓桂術甘湯為基礎,或加罠、附,或加姜、細、味,或合二陳湯合生脈散,如此調治, 歷時12年,迭進苓桂術甘湯140余劑,至今健在,尚能操持家務。李某,男,50歲。經確 診為慢性腸炎,腹瀉反復發作近兩年,用湯藥丸散雖可緩解,終未能效。癥見腹痛隱隱,泄 瀉日三四次,甚則七八次,便下稀水,或軟澹便,有時夾食物殘渣,食納少。詢及其泄瀉之 前,腸鳴特甚,終日腹中雷鳴,如水上腸間,頭眩心悸,脈沉弦,舌苔白滑。綜觀病史和現 癥,

11、實屬痰飲為患,泄瀉是標,痰飲是本,故遵“溫藥和之”的治則,投以茯苓20g,白術 15g,桂枝、炙甘草、廣木香、神曲各10g°服5劑病有轉機,腸鳴腹瀉均減,繼之陸續服30 余劑,始痊愈。并輔以參苓白術散研末,每日早空服15g。一料i|- 500g,服完為止。迄今三 載,病未復發。六、溫脾理中傷寒論的太陰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等癥,英病機即內經 “諸濕腫滿,皆屬于脾”的意思。治宜溫中培土以勝濕,理中湯為主方。但應提出,理中湯 與平胃散,同屬中焦寒濕內盛之劑,二者同中有異。前者屬虛,后者屬實。其辨證要點是: 前者舌苔多白嫩而潤;后者舌苔多白而厚膩。所以理中湯長于補虛,平胃

12、散長于燥濕,應當 明辨。曾治一女性,20歲,因腹痛泄瀉,診為急性腸炎。癥見腹痛綿綿,泄瀉稀水,日四五 次,食少納呆,舌苔淡白,脈細而緩,用四黨參1立,干姜10g,白術12g,炙甘草6g,廣木 香10g, 2劑即痊愈。后半月又復發,腹痛泄瀉,用前方4劑而已,近1年多未再發病。七、和胃溫肝脾胃之虛,導致肝寒,肝寒犯胃,互為因果。論中有"食谷欲嘔者,屬陽明”和“干嘔, 吐涎沫”之說。曹穎甫說:“所以嘔吐涎沫者,起于脾胃虛寒,脾虛則生濕,胃虛則為泛也。” 臨床上肝胃虛寒多同時并見,故論中有和胃溫肝之法,并出吳茱萸湯一方,為肝胃虛寒之良 方。例如余某,女,46歲。胃膠疼痛多年,每發作吐淸涎,胃中空虛,不欲食,且伴頭眩暈, 脈沉弦,舌白滑潤。用吳茱萸10g,四黨參15g,炙甘草5g,紅棗5枚,生姜5片。服1劑 痛止,又2劑其病如失,繼以六君子湯鞏固療效。這里應當指出,臨床上用吳茱萸必須慎重,因其辛溫特甚,用量不宜過大,且不宜久服。 同樣,用六君子湯之類溫胃藥,應視病情需要,如過量亦可造成胃酸缺乏之弊。八、潤脾瀉胃傷寒論中的“脾約證”,即是脾之津液不足,胃中爼有燥熱。其病機是胃強脾弱,故 用麻子仁丸潤脾瀉胃。本方用麻杏芍蜜以滋潤脾津,以小承氣湯瀉胃中實熱,是陽明的緩下 法。若老年或久病津虧血燥,氣虛不降,內無邪熱的便秘,并非本方所宜。用后世增液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