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山東省露天礦山生態修復技術導則為科學、合理、有序、高效開展我省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結合我省實際情況,編制本技術導則。本導則作為露天礦山編制“一礦一策”生態修復項目實施方案的依據。本導則主要適用于露天修復礦山邊坡達到穩定狀態、具備覆綠條件的巖質采石坑(含采坑底面和高陡邊坡)、取土深坑、渣土(棄石)坡的植被生態修復工程。邊坡未穩定、需要采取技術措施(附錄1)進行處理的,本導則不進行詳細論述。一、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原則露天礦山生態修復應堅持“保護優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根據不同類型露天礦山立地條件和當地生產、環境保護的需要采取適宜的修復措施,以森林植被修復為主要手段,選擇合理的生態修復模式
2、和修復技術,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統一。二、露天礦山生態修復模式針對不同礦山開展針對性生態修復工程,并結合社會經濟、自然地貌景觀、區域文化背景等特點,根據國土空間規劃,本著“宜耕則耕、宜園則園、宜景則景、宜林則林、宜濕則濕、宜建則建”的原則,進行修復。(一)露天礦山林地生態修復模式露天礦山開采因開采區遺跡地勢高、坡度大,土地貧瘠、地形地貌破損嚴重,不宜修復為耕地,適宜修復為園地或林地。(二)露天礦山濕地生態修復模式露天礦山開采形成永久性積水采石坑或取土坑的,可修復為蓄水池、坑塘等,周邊要設置防護設施、警示標志。 (三)露天礦山其它生態修復模式露天礦山開采形成面積相對較大和平緩的平臺
3、,可優先修復為耕地或適宜耕種的平整地塊。修復為耕地的,土壤的有效土層厚度應大于80厘米,且應符合土壤環境質量有關標準。現狀為工礦廢棄地的,應按照空間規劃優先修復為耕地或用于項目建設。開采后的礦山具有一定景觀價值,結合實際情況,可修復為旅游景區或休閑公園。三、露天礦山植被生態修復措施(一)巖質邊坡植被生態修復礦山生態修復主要由底部平面和邊坡立面(或斷崖)組成,邊坡立面的高度、底部平面進深決定了生態修復的難度。根據斷崖下面底部平面的進深,采用1:2-1:3坡度續坡,原則上采用“底面客土續坡立面斷崖下種植高大喬木遮擋”的生態修復方法。采石底面可參照原有山坡地形進行回填塑造坡地,渣土續坡坡度應根據續坡
4、高度進行計算,為了保障地質安全,一般控制在25以內為宜。修復近自然地形的石渣土上還需要覆蓋種植土,坡腳一般應設置擋土墻。1.覆土放坡后斷崖剩余高度在15米以下的,通過綠化進行遮擋,一般在靠近斷崖處種植毛白楊、懸鈴木、欒樹、白榆、樸樹、蜀檜、雪松等高大喬木的基礎上,種植爬山虎、五葉地錦等攀援植物進一步遮擋斷崖;向外依次種植常綠喬木和闊葉喬木,形成塊狀混交林;最外側種植灌木林,形成自然山坡林緣線。生態恢復示意圖12.斷崖剩余高度超過15米的可采用退臺綠化方式,每隔810米高度開鑿46米寬水平階,在每級水平階前緣修建0.61米高擋土墻,墻后覆種植土種植耐干旱瘠薄的喬木如側柏、蜀檜、黑松等遮擋斷崖綠化
5、,斷崖下還可種植爬山虎、五葉地錦等攀援植物進行垂直綠化,擋土墻內宜種植迎春、連翹、藤蔓薔薇等懸垂植物。生態恢復示意圖23.無法進行退臺綠化的,應清除危巖體,坡面達到穩定,消除地質災害隱患,有條件的可采用種植攀援植物或掛網噴播灌木等生態修復措施進行垂直綠化。4.修復為園地、林地、草地等的,原則上其土壤的有效土層厚度分別為80厘米、60120厘米和30厘米,根據植物特性具體確定有效土層厚度。(二)渣土(棄石)坡植被生態修復渣土(棄石)坡治理首先應削坡整飭地形,整飭坡度應小于25,根據礫石和土壤的含量,決定表層是否覆蓋種植土。常綠和落葉喬木混植,形成塊狀混交林。按需要設置截排水系統。1.對坡長度較大
6、的渣土(棄石)坡,可通過人工構筑平臺或水平階,在穩定渣土(棄石)坡的同時,增加植樹數量。對坡長度較小的渣土(棄石)坡,可直接砌壘魚鱗坑或水平階,客土植樹。對坡長度小、較緩的渣土(棄石)坡,坡面可直接覆種植土進行綠化。2.重點部位的渣土(棄石)坡可采用“削上角、填坡腳”的辦法,營造緩坡地形,上覆種植土,采用各種耐瘠薄樹種綠化。3.要求生態修復見效快的區域,條件允許時可采用掛網噴播耐瘠薄灌木進行生態修復。生態修復示意圖3(3) 取土深坑植被生態修復取土坑形成永久性積水的,可參照濕地生態修復模式進行修復;未形成永久性積水的,可因地制宜修復為耕地、園地、林地等。四、植物配置基本要求(一)植物配置原則植
7、物選擇應考慮與周邊環境、景觀的協調統一,優先考慮選擇根系發達、萌芽萌蘗力強、耐干旱、耐重金屬毒害、耐貧瘠、易成活、易養護、能迅速形成植被層的鄉土植物(植物種類選擇參見附錄2)。配置原則如下:褐土土壤為主的石灰巖類礦山,樹種宜選擇側柏、蜀檜、黃櫨、黃連木等喬木。棕壤土壤為主的花崗巖類礦山,樹種宜選擇松類、櫟類、五角楓等喬木。喬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的立體配置應充分利用空間生態位,構建穩定的植物群落結構。(二)植被配置方式采用“喬灌藤草”塊狀混交的方式進行植被配置。靠近斷崖處采用高大喬木和攀援植物,坡面采用中喬木、灌木搭配地被進行多形式混交。采場底部一般采用喬灌結合的方式進行綠化,條件許可的也可
8、采用經濟樹種進行綠化。采用常綠與落葉樹種塊狀混交方式,樹種比例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確保與周邊環境相協調。(三)整地方式和規格1.在坡度較緩或平地地段采用穴狀整地為主,斜坡和陡坡采用魚鱗坑整地方式,并設置截排水系統。2.整地規格根據苗木規格確定。苗木規格較大的一般采用大魚鱗坑(長寬深:1.3米0.8米0.5米)整地,苗木規格較小的采用小魚鱗坑(0.8米0.6米0.4米)整地。穴狀整地規格為0.8米0.8米0.8米或0.6米0.6米0.6米整地。種植穴或魚鱗坑上下成“品”字形設置。(四)苗木規格苗木可根據當地情況選用優良品種,一般區域可采用23年生苗木,闊葉喬木胸徑不宜低于3厘米,常綠針葉喬木苗高不
9、宜低于1.0米,灌木冠幅不宜低于0.5米;重點區域可提高苗木規格,遮擋斷崖的喬木可采用大規格苗木。(五)種植密度喬木種植每畝一般110220株,灌木種植每畝一般220330株。藤本植物間距宜為0.30.5米。有需要的區域可適度種植地被植物或條件許可時依靠自然恢復地被。(六)種植時間種植時間一般在每年3月5月為宜;雨季宜在第一場透雨后及時進行;秋季宜在霜降后至土壤結凍前進行。(七)后期養護植被養護期2年。養護期1年后保存率應達到90%,養護期滿保存率應達到85%。達不到要求的應進行補植,補植苗木的規格應與存活苗木規格一致。附錄1 露天礦山邊坡治理常用技術措施表分類分部分項常用技術措施邊坡治理清除
10、工程危巖體清除人工、機械、解離,靜態或控制爆破加固工程危巖體加固錨固、支撐(墻、柱)、嵌補、抗滑樁、注漿、排水防護工程邊坡護坡錨固、錨噴、掛網、注漿固結、抗滑樁,圬工、格構或其他措施護坡,坡腳堆坡反壓、攔擋削坡工程削坡工程降低邊坡坡度、坡高臺階工程臺階再造邊坡臺階再造,修筑擋土墻、排水工程坡腳續坡工程坡腳蓄坡、填筑臺階坡腳回填渣(石)土蓄坡或填筑臺階,修筑擋土墻擋土墻工程擋土墻工程漿砌毛石擋土墻、自然石疊石引用的規范性文件GB 2894 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GB 3838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5084 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 6141 豆科草種子質量分級GB 6142 禾本科草種子質量分級G
11、B 11607 漁業水質標準GB 15618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36600 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50003 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26 工程測量標準GB 50086 巖土錨桿與噴射混凝土支護工程技術規范GB 50288 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標準GB 50330 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T 13306 標牌GB/T 15776 造林技術規程GB/T 16453.2 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技術規范GB/T 18337.2 生態公益林建設規劃設計通則GB/T 18337.3 生態公益林建設
12、技術規程GB/T 18337.4 生態公益林建設檢査驗收規程GB/T 20257.1 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圖式GB/T 32864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規范GB/T 50596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術規范CJ/T 24 園林綠化木本苗DZ/T 0220 泥石流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規范DZ/T 0262 集鎮滑坡崩塌泥石流勘查規范DZ/T 0284 地質災害排查規范NY/T 1342 人工草地建設技術規程TD/T 1036 土地復墾質量控制標準附錄2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可選用植物參考表類別樹種、草種特性喬木常綠喬木側柏喜光,耐強太陽光照射,耐高溫,對土壤要求不嚴,耐干旱瘠薄,淺根性,側根發達,抗風能力較弱。蜀檜
13、喜光,較耐蔭,喜溫涼,耐寒,耐熱,對土壤要求不嚴,能生于酸性、中性及石灰質土壤上,對土壤的干旱及潮濕均有一定的抗性,深根性,側根也很發達,生長速度中等。雪松喜陽光充足,也稍耐蔭;喜酸性土壤;具有較強的防塵、減噪與殺菌能力。黑松喜光,耐寒冷,不耐水澇,耐干旱、瘠薄及鹽堿土,耐海霧,抗海風,也可在海灘鹽土地方生長。白皮松喜光,耐瘠薄土壤及較干冷的氣候,抗污染,天然分布于氣候冷涼的酸性石山上,在土層深厚、濕潤肥沃的鈣質土或黃土上生長最好。華山松喜溫和涼爽、濕潤氣候,稍耐干燥瘠薄,能適應多種土壤。落葉喬木黃櫨喜光,也較耐蔭;耐寒,耐干旱瘠薄和堿性土壤,不耐水濕;根系發達,萌蘗性強;抗污染;觀葉樹種,秋
14、季葉子變黃或紅色。黃連木喜光,適應性強,耐干旱瘠薄,對二氧化硫和煙抗性較強;觀葉樹種,秋季葉子變紅色。五角楓耐旱,稍耐蔭,深根性,喜濕潤肥沃土壤,在酸性、中性、石灰巖發育的褐土上均可生長;觀葉樹種,秋季葉子變黃或紅色。小葉樸喜光,稍耐蔭,耐寒;喜深厚、濕潤的中性黏質土壤。麻櫟喜光,深根性,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耐干旱、瘠薄,亦耐寒、耐旱;宜酸性土壤,亦適石灰巖鈣質土,抗污染、抗塵土、抗風能力都較強。暴馬丁香喜光,也能耐蔭,耐寒、耐旱、耐瘠薄。欒樹喜光,稍耐蔭,耐寒,不耐水淹,耐干旱和瘠薄,對環境的適應性強,喜歡生長于石灰質土壤中,耐鹽漬,深根性,抗風能力強,生長速度中等。刺槐喜光,不耐蔭,喜土層
15、深厚、肥沃、疏松、濕潤的壤土、砂質壤土、沙土或黏壤土,在中性土、酸性土、含鹽量在0.3%以下的鹽堿性土上可以正常生長,在積水、通氣不良的黏土上生長不良;抗風性較差。白榆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不擇土壤,適應性很強;深根性,根系發達,抗風力、保土力強;生長快,壽命長。白蠟喜光,稍耐蔭,頗耐寒,喜濕耐澇,也耐干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堿性、中性、酸性土壤上均能生長。生長較快,壽命較長。臭椿喜光,不耐蔭,耐寒,耐旱,不耐水濕;適應性強,除黏土外,各種土壤和中性、酸性及鈣質土都能生長,適生于深厚、肥沃、濕潤的砂質土壤。深根性。杜梨喜光,耐寒,耐旱,耐澇,耐瘠薄,在中性土及鹽堿土均能正常生長。深根性樹種。
16、國槐較耐旱,抗污染,耐水濕。苦楝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耐堿、耐瘠薄,適應性較強。烏桕喜光不耐蔭,較耐干旱,不耐寒,不擇土壤,主根發達,抗風力強,耐水濕。桑樹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耐干旱,耐水濕能力強,不耐澇,耐瘠薄;對土壤的適應性強。紫葉李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不耐干旱,較耐水濕,不耐堿。山桃喜光,耐寒,對土壤適應性強,耐干旱、瘠薄,怕澇。山杏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根系發達,在深厚的黃土或沖積土上生長良好,在低溫和鹽漬化土壤上生長不良。黃金槐喜光,抗寒、抗旱能力強;耐鹽堿,耐瘠薄,在酸性到堿土壤均能生長良好。金葉榆喜光,耐寒,耐旱,喜肥沃、濕潤而排濕良好的土
17、壤,耐干旱瘠薄和鹽堿土,抗風、保土能力強。灌木常綠灌木大葉扶芳藤喜溫暖,較耐寒,耐蔭,不喜陽光直射。北海道黃楊喜光,較耐蔭,酸性土、中性土或微堿性土均能適應;壽命長,萌生性強,較耐修剪;具有耐寒、抗旱、抗病蟲性強的特點;吸收有害氣體的能力強。 大葉黃楊喜光,稍耐蔭,有一定耐寒力;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微酸、微堿土壤中均能生長。鋪地柏喜光,稍耐蔭;對土質要求不嚴,能在干燥的沙地上生長良好,喜石灰質的肥沃土壤,抗鹽堿,忌低濕地點;耐寒力、萌生力均較強;淺根性,但側根發達,萌芽性強、壽命長;抗煙塵,抗二氧化硫、氯化氫等有害氣體,是良好的地被灌木。沙地柏喜光,喜涼爽干燥的氣候,耐寒、耐旱、耐瘠薄,對土壤要
18、求不嚴,不耐澇;適應性強,生長較快,扦插宜活,栽培管理簡單;能忍受風蝕沙埋。落葉灌木木槿適應性強,較耐干燥和貧瘠,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耐修剪。丁香喜光,稍耐蔭,有一定的耐寒性和較強的耐旱力。連翹喜光,有一定程度的耐蔭性;喜溫暖、濕潤氣候,也很耐寒;耐干旱瘠薄,怕澇;不擇土壤,在中性、微酸或堿性土壤均能正常生長;在干旱陽坡或有土的石縫,甚至在基巖或紫色沙頁巖的風化母質上都能生長;根系發達,固土能力強;萌發力強、發叢快。胡枝子耐旱、耐寒、耐瘠薄、耐酸性、耐鹽堿;對土壤適應性強,在瘠薄的新開墾地上可以生長,但最適于壤土和腐殖土。黃刺玫喜光,稍耐蔭,耐寒力強;對土壤要求不嚴,耐干旱和瘠薄,在鹽堿
19、土中也能生長,以疏松、肥沃土地為佳;不耐水澇。榆葉梅喜光,稍耐蔭,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以中性至微堿性而肥沃土壤為佳;根系發達,耐旱力強;不耐澇;抗病力強。棣棠喜歡溫暖的氣候,較耐蔭,不甚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耐旱能力較差。珍珠梅很強的耐蔭性,耐寒、耐濕又耐旱。錦帶喜光,耐蔭,耐寒,良好的抗污染樹種。金銀木喜光,較耐蔭,耐旱,耐寒。藤蔓薔薇喜光,喜肥,要求土壤排水良好,根系發達,抗逆性強。紫穗槐耐寒暑,對土壤要求不嚴;耐瘠,耐水濕和輕度鹽堿土,又能固氮。荊條抗旱耐寒,喜光耐蔽蔭,在陽坡灌叢中多占優勢,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黃綿土,褐土,紅黏土,石質土,石灰巖山地的鈣質土以及山地棕壤上都能
20、生長。酸棗喜溫暖干燥的環境,耐堿、耐寒、耐旱、耐瘠薄,不耐澇,適應性強。迎春喜光,稍耐蔭,略耐寒,怕澇,要求溫暖而濕潤的氣候,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在酸性土上生長旺盛,堿性土上生長不良;根部萌發力強。藤本植物爬山虎喜蔭濕環境,但不怕強光,耐寒,耐旱,耐貧瘠,氣候適應性廣泛,怕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五葉地錦喜溫暖氣候,也較耐寒,耐蔭、耐貧瘠,對土壤與氣候適應性較強,干燥條件下也能生存,在中性或偏堿性土壤中均可生長。小葉扶芳藤暖溫帶樹種,較耐寒,適應性強,喜蔭濕環境,是良好的林下地被植物。常春藤耐蔭性藤本植物,也能生長在全光照的環境中,在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下生長良好,耐寒性較強;對土壤要求不
21、嚴,喜濕潤、疏松、肥沃的土壤,不耐鹽堿;生長較慢,也是良好的林下地被植物。金銀花喜陽、耐蔭,耐寒性強,也耐干旱和水濕,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濕潤、肥沃的深厚沙質壤土上生長最佳;根系繁密發達,萌蘗性強,莖蔓著地即能生根。凌霄喜溫暖;有一定的耐寒能力;生長喜陽光充足,但也較耐蔭;在鹽堿瘠薄的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長,但生長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為好。草本植物狗牙根具發達的根狀莖和細長的匍匐莖,較耐踐踏,不用修剪;對土壤要求不高,抗惡劣環境能力強,是良好的護坡草本地被植物。堿茅耐干旱,耐嚴寒,耐鹽堿,對土壤要求不高。紫花苜蓿耐干旱,耐嚴寒,對土壤要求不高,根系發達,固土能力強。野牛草適應性強,喜光
22、,耐干旱,耐嚴寒,耐熱,耐貧瘠,對土壤要求不高,根系發達,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結縷草抗旱,耐熱性強,耐踩踏,病蟲害少,是良好的固土護坡草種。二月蘭耐寒,耐蔭,對土壤要求不嚴,有自播能力,是良好的植被恢復草種。石竹耐寒,耐旱,耐貧瘠,常作地被植物。馬藺耐鹽堿,耐旱,耐旱,抗病蟲害,適應性廣。沙打旺耐旱,抗寒,耐貧瘠,耐鹽堿,抗風沙,適應性很廣,須根生大量根瘤,是優良的水土保持草種。水生植物蘆葦挺水植物,耐寒、抗旱、抗高溫、抗倒伏,凈化水質能力較強,是凈化水質、護土固堤、改良土壤之首選,一般片植在有土壤條件的淺水區。千屈菜喜強光,耐寒性強,喜水濕,對土壤要求不嚴,為春花濕生植物,多片植于整飭地形的坑塘水岸帶。香蒲挺水植物,喜強光,耐寒性強,喜水濕,對土壤要求不嚴,是凈化水質、護土固堤先鋒環保植物,片植于有土壤條件的坑塘淺水區。荻耐寒、抗旱、抗高溫、抗倒伏,為秋季觀賞濕生植物,多片植于整飭地形的坑塘水岸帶。蓮浮水植物,耐深水耐寒、抗高溫,為夏季觀花植物,凈化水質的先鋒植物,片植于有土壤條件的坑塘淺水區。睡蓮浮水植物,耐寒、抗高溫,為夏季觀花植物,凈化水質的先鋒植物,片植于有土壤條件的坑塘淺水區。菖蒲喜冷涼濕潤氣候,蔭濕環境,耐寒,忌干旱,春花濕生植物,多片植于坑塘水岸帶或淺水區。鳶尾喜陽光充足,氣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語言文字競賽組織自查報告范文
- 2025年家庭互動活動促進計劃
- 幼兒園春季親子活動工作計劃
- 人力資源外包服務協議說明書
- 2025-2030中國碳酸鈣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與投資研究報告
- 民用建筑施工進度優化措施
- 電子商務平臺合作合同
- 醫院裝修安全施工方案計劃
- 2025-2030中國電動自行車電池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房地產數字化營銷合作協議
- 房產稅對產業轉移的影響-來自重慶和上海的經驗證據
- 園林植物器官的識別-園林植物生殖器官的識別
- 醫院總務科的工作總結
- 手衛生與多重耐藥菌的消毒隔離護理課件
- 《活著》讀書分享課件
- 紅樓夢40回課件
- 幕墻施工與質量控制要點實例
- 《生物醫學工程導論》課件
- 七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試卷含答案【部編版】
- 《鋁熔體在線除氣過濾裝置》
- 二手車鑒定評估報告書(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