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囊尿管留置導尿致泌尿系感染的原因及護理對策_第1頁
氣囊尿管留置導尿致泌尿系感染的原因及護理對策_第2頁
氣囊尿管留置導尿致泌尿系感染的原因及護理對策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氣囊尿管留置導尿致泌尿系感染的原因及護理對策 氣囊尿管留置導尿致泌尿系感染的原因及護理對策 摘要: 目的探討氣囊尿管導尿及留置尿管致泌尿系感染的原因及有效的護理對策。方法對100例留置氣囊尿管的患者進行臨床觀察密尿系感染情況,收集尿液送細菌培養,當尿培養細菌數105/ml時定為泌尿系感染,結果隨插管時間的延長,每周更換尿袋,及每日膀胱沖洗,尿培養細菌陽性率逐日增加。結論 盡量縮短留置尿管時間,每周更換尿管,生理性膀胱沖洗會大大減少泌尿系感染的發生。 關鍵詞:留置尿管尿路感染護理 中圖分類號:K8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

2、ate the balloon catheter catheterization indwelling catheter and urinary infection causes and effectiv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100 patients indwelling catheter in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rine was collected for bacterial culture, when the bacteria number > 105

3、/ml urine when as a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the results with the intubation time prolonged, replaced weekly urine bag, and daily irrigation of bladder, urine culture positive rate of bacteria increased day by day. Conclusion as far as possible to shorten the time of indwelling catheter, replaced we

4、ekly catheter, physiological bladder irrigation will grea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Keywords: nursing catheter indwelling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中圖分類號:R472. 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留置導尿是目前治療排尿困難的主要手段,是診斷、治療各種急、危、重病的護理措施,但留置導尿管引起的泌尿系感染在臨床上極為常見本文對100例留置尿管的患者進行了相關性的臨床觀察泌尿系感染情況,分析并提出防范措

5、施.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石家莊市第二醫院神經內科自2021年7月-2021年7月因腦出血、腦堵塞、等需留置尿管的患者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齡16-86歲,平均51歲。 1.2方法 1.2.1尿管的選擇:均采用國產硅膠氣囊尿管,型號從F14-F20號雙腔氣囊硅膠導尿管。患者入院時,即在正規無菌操作下予以留置導尿管,并常規留取首次尿液做培養,首次結果尿培養陰性。 1.2.2導尿的方法:導尿前須向病人解釋說明導尿操作的程序和重要性,使導尿操作順利進行,并囑或協助病人清洗外陰.(2)光線充足關閉門窗,屏風遮擋病人,天冷時注意病人的保暖.(3)女病人取屈膝仰臥位兩腿自然分開,

6、男病人取仰臥平躺姿勢,插管動作要輕柔,操作時嚴格按無菌技術操作。.(4)插管時矚病人張口作深呼吸,轉移病人注意力有利于進行導尿術操作,整個操作過程要保持無菌狀態。.(5)導尿時不應以插入尿管長度為注水標準,應見尿后再插入5cm以上【1】。男性病人由于尿道較長,有兩個生理彎曲,三個狹窄的結構特點,導尿前充分向病人做好解釋工作,減輕不安心理,緩解因緊張引起的尿道痙攣,且插管前運用石蠟油充分潤滑尿管前端,減輕對尿道黏膜的刺激。 2.3 對符合診斷標準的100例留置導尿管至尿路感染的患者進行調查,將所有尿培養結果及相關因素進行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X2檢驗 2、結果 2.1 留置導尿管時間長

7、短與尿路感染的關系 見表1 表1 留置導尿管時間長短與尿路感染的關系 2.2 留置導尿管更換集尿袋時間與尿路感染的關系 置尿管3天內沒有必要更換尿袋,3天以后不換袋菌尿發生率明顯遞增。見表2 表2 留置導尿管更換集尿袋時間與尿路感染的關系 2.3被動人工沖洗膀胱與生理性膀胱沖洗致尿路感染的比擬見表3 3、討論 3.1嚴格掌握導尿指征、縮短留置尿管的時間 樹立插入尿管就會引起感染的觀念,不能用留置導尿解決尿失禁和記出入量的問題。對于尿失禁者應了解尿失禁原因,重視心理護理,耐心訓練患者排尿。對已留置導尿的患者,注意訓練自主排尿功能,盡早恢復膀胱收縮功能,縮短留置導尿時間。 3.2導尿操作與泌尿系感

8、染的關系 正常情況下,尿道是一個無菌環境,插管導尿的侵入性操作,常可導致尿道黏膜損傷,破壞了尿道黏膜屏障。導尿為細菌侵入及增殖創造了條件,造成尿道及膀胱逆行感染。 3.3 留置導尿管與泌尿系感染的關系 留置導尿管,不僅損傷尿道黏膜,破壞機體防御屏障,增加逆行感染的時機,同時也對尿路上皮細胞造成機械性損傷,促進病原菌的定植。 3.4 導尿管留置時間長短與泌尿系感染的關系 導尿管留置時間與泌尿系感染有著密切關系,導尿管留置321d,留置導尿管患者菌尿發生率按每天5%遞增,菌血癥的發生率是3%10%,大約5%留置導尿管患者在2周內出現感染【2】。 3.5膀胱沖洗 用消毒液持續沖洗膀胱,不應列為預防感

9、染的常規【3】。臨床研究說明,膀胱沖洗前后細菌培養結果,說明膀胱沖洗對治療菌尿無明顯作用,且沖洗液可使膀胱表層黏膜受損,細胞剝脫,增加感染時機。 3 6密閉引流系統 泌尿系感染的發生與留置導尿管有關,據報道,導尿管腔內逆行感染約占20%,病原菌多來自集尿系統和貯尿袋,嚴格執行密閉式引流為最正確方法,可使菌尿發生時間推遲【4】。 3.7有關使用抗生素與預防尿路感染關系 多數學者提出,臨床上使用抗生素要有針對性,應根據藥敏實驗選擇適宜的抗生素,濫用抗生素可引起二重感染,因此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3.8護理與預防對策 醫護人員接觸于各種患者,多個患者的一些醫療護理操作常有一人完成,因而醫護人員的手常常

10、是交叉感染的傳播媒介,故應重視醫護人員雙手的清潔、消毒工作,切斷傳播途徑。加強留置導尿管的護理,插管部位每天的護理等均是防治醫院尿路感染關鍵,減少污染時機;保持尿道清潔無菌。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變化和其他感染征象,及時發現插管局部有無滲出物和紅腫,盡量縮短留置時間,因此,盡早拔除尿管是防止泌尿系感染的關鍵。膀胱沖洗也是導致泌尿系感染的因素之一。為了防止膀胱沖洗帶來的副作用,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鼓勵患者多喝水每日飲水2500ml3000ml,增加尿量,到達沖洗膀胱目的。采取膀胱沖洗器進行沖洗,速度不宜過快,以免損傷膀胱表層黏膜。集尿袋一周更換一次比擬適宜。本文結果顯示,三天不更換尿袋不發生感染

11、,但三天后不更換尿袋,感染率達73%。所以,嚴格執行密閉性引流為最正確方法,可使菌尿發生時間推遲。破壞其密閉性,可能造成感染時機。尿袋中尿液應及時傾倒,一般不能700ml,且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保持密閉的引流系統。總之,導尿是引起醫院尿路感染的直接因素。預防尿路感染的最好方法是嚴格掌握導尿指征,盡量不插尿管。留置導尿后嚴格執行無菌技術,進行尿管護理,盡量縮短留置導尿時間,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使留置導尿致尿路感染的發生率降至最低水平。由于條件限制本研究中樣本量偏少,如能擴大樣本量和病例選擇范圍,進一步進行研究,會對氣囊尿管留置導尿致泌尿系感染的原因及護理對策的護理工作提供更有價值的依據。 參考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