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報告_第1頁
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報告_第2頁
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報告_第3頁
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報告_第4頁
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計算機組成原理及系統結構實驗報告實驗名稱 運算器實驗、通用寄存器實驗、移位寄存器實驗 實驗室 實驗樓418 實驗日期 2014-11-20、2014-11-25、2014-11-27 實驗一 運算器實驗一、實驗目的1. 掌握簡單運算器的數據傳輸方式。2. 驗證運算器功能發生器(74LS181)及進位控制的功能組合。3. 完成不帶進位及帶進位算術運算實驗、邏輯運算實驗,了解算術邏輯運算單元的運用。二、實驗原理圖1輸入設備單元實驗中所用的輸入/輸出設備如圖1所示。此次實驗需要連線的有三個部分,一是運算單元,二是時序啟停單元,三是緩沖輸入單元。進行實驗時,先按動復位按鈕,讓系統進行初始化,然后,操作

2、通過【增址】切換到“L”狀態,即手動模式進行,通過鍵盤,數據開關和二進制開關單元控制數據輸入。寫操作,讀操作和運算結果都通過數據顯示燈顯示,該顯示接口以二進制方式顯示輸出結果(燈亮表示該輸出位為1,燈滅表示該輸出位為0)。【單步】鍵用來控制脈沖信號,二進制開關中的LDDR1,LDDR2,ALU-B,SW-B,S3,S2,S1,S0,CN,M均為高電平有效(燈亮為高電平,燈滅為低電平).兩片74LS181芯片以串/并形式構成的8位字長的運算器,兩個芯片的控制端S0-S3和M各自相連,運算器的兩個數據輸入端分別由兩個數據暫存器DR1,DR2鎖存數據。將總線中的數據鎖存到DR1和DR2中,則LDDR

3、1或LDDR2需為高電平,當脈沖來臨時,總線中的數據就可以鎖存到DR1和DR2中了。數據顯示燈已于總線相連,用來顯示總線上的數據,當DR1,DR2打入數據時,數據開關三態門打開,運算器輸入三態門關閉,輸出數據至總線時,應該保證數據輸入三態門關閉。圖2 輸出設備單元三、實驗內容及結果分析(一).算術運算實驗(1)寫操作(置數操作) 撥動二進制數據開關向DR1和DR2寄存器置數,具體操作步驟如下:結果分析:通過控制數據開關輸入要寫入的數據,令CAB=0,CE=0,SW-B=1,LDDR1=1,LDDR2=0,按【單步】鍵即可向寄存器DR1中寫入數據,如果發光二極管顯示的數據與數據開關寫入的數據相同

4、則向DR1寫入成功,再次通過控制數據開關輸入要寫入的數據,令,LDDR1=0,LDDR2=1,按【單步】即可向寄存器DR2中寫入數據,如果發光二極管顯示的數據與數據開關寫入的數據相同則向DR2中寫入成功,DR1,DR2分別顯示數字65和A7。LDDR1,LDDR2分別控制著數據開關的內容是否能送往運算寄存器DR1,DR2.(2)讀操作(運算寄存器內容送總線)首先關閉數據輸入三態控制端(SW-B=0),存儲器控制端CE保持為0,令LDDR1=0、LDDR2=0,然后打開ALU輸出三態門(CBA=010),置M、S0、S1、S2、S3為11111,再按【單步】鍵,數據總線單元顯示DR1的內容,若把

5、M、S0、S1、S2、S3置為10101,再按【單步】鍵,數據總線單元顯示DR2的內容。結果分析:讀操作時,CBA是選擇部件編碼,當置于010時代表選擇運算器,并將其數據送往總線,M是算數邏輯選擇端,M=0執行算數操作,M=1執行邏輯操作,S3,S2,S1,S0為運算選擇控制端,令SW-B=0,存儲器控制端CE=0,LDDR1=0,LDDR2=0,CBA=010,置M,S0,S1,S2,S3均為11111,按單步建,數據總線顯示DR1的內容,因為此時的執行的是F=B邏輯操作,同理置M,S0,S1,S2,S3為10101,LDDR2=0,CBA=010,置M,S0,S1,S2,S3均為11111

6、,按單步建,數據總線顯示DR1的內容,因為此時的執行的是F=B邏輯操作,同理置M,S0,S1,S2,S3為10101,數據總線顯示DR2的內容。即將DR1和DR2的內容送到總線上。 算術運算(不帶進位加)置CBA=010,CN、M、S0、S1、S2、S3狀態為101001,按【單步】鍵,此時數據總線單元應顯示00001100(0CH)。結果分析:當CBA=010,CN、M、S0、S1、S2、S3狀態為101001進行算數65和A7的加運算,并將結果顯示到數據總線上,此時數據總線單元顯示00001100(0CH)。(二)進位控制實驗 進位位清零操作在“L”狀態下,按動【復位】按鈕,進位標志燈CY

7、“滅”,實現對進位位的清零操作。(當進位標志燈“亮”時,表示CY=1)。 用二進制數據開關向DR1和DR2寄存器置數(2)首先關閉ALU輸出三態門(CBA=000)、CE=0,開啟輸入三態門(SW-B=1),設置數據開關,向DR1存入01010101(55H),向DR2存入10101010(AAH)。操作步驟如下:結果分析:在實驗開始時一定要按動復位鍵進行清零操作,否則會影響結果,然后,通過控制數據開關輸入要寫入的數據,令CAB=0,CE=0,SW-B=1,LDDR1=1,LDDR2=0,按【單步】鍵即可向寄存器DR1中寫入數據,如果發光二極管顯示的數據與數據開關寫入的數據相同則向DR1寫入成

8、功,再次通過控制數據開關輸入要寫入的數據,令,LDDR1=0,LDDR2=1,按【單步】即可向寄存器DR2中寫入數據,如果發光二極管顯示的數據與數據開關寫入的數據相同則向DR2中寫入成功,DR1,DR2分別顯示數字65和A7。LDDR1,LDDR2分別控制著數據開關的內容是否能送往運算寄存器DR1,DR2. 驗證帶進位運算的進位鎖存功能關閉數據輸入三態門(SW-B=0)、CE=0,使CBA=010,AR=1,置CN、M、S0、S1、S2、S3的狀態為101001,按【單步】鍵,此時數據總線單元顯示的數據為DR1加DR2,若進位標志燈CY“亮”,表示有進位;反之無進位。結果分析:實驗前先明確如果

9、有進位則CY燈亮,分別輸入01010101和10101010,相加后,數據顯示11111111,無進位所以CY燈不亮,重新換一組操作數,使其有進位,觀察得,CY燈亮。(三)邏輯運算實驗 寫操作(置數操作)撥動二進制數據開關向DR1和DR2寄存器置數,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結果分析:在進行置數操作時,通過控制數據開關輸入要寫入的數據時,先令CAB=0,CE=0,SW-B=1,LDDR1=1,LDDR2=0,然后按【單步】鍵即可向寄存器DR1中寫入數據,如果發光二極管顯示的數據與數據開關寫入的數據相同則向DR1寫入成功,再次通過控制數據開關輸入要寫入的數據,令,LDDR1=0,LDDR2=1,按【單

10、步】即可向寄存器DR2中寫入數據,如果發光二極管顯示的數據與數據開關寫入的數據相同則向DR2中寫入成功,DR1,DR2分別顯示數字65和A7。LDDR1,LDDR2分別控制著數據開關的內容是否能送往運算寄存器DR1,DR2. 讀操作(運算寄存器內容送總線)首先關閉數據輸入三態控制端(SW-B=0),存儲器控制端CE保持為0,令LDDR1=0、LDDR2=0,然后打開ALU輸出三態門(CBA=010),置M、S0、S1、S2、S3為11111,再按【單步】鍵,數據總線單元顯示DR1的內容,若把M、S0、S1、S2、S3置為10101,再按【單步】鍵,數據總線單元顯示DR2的內容。結果分析:關閉數

11、據輸入三態門,停止數據輸入,存儲器控制端CE保持為0,令LDDR1=0、LDDR2=0,然后打開ALU輸出三態門(CBA=010),置M、S0、S1、S2、S3為11111,再按【單步】鍵,數據總線單元顯示DR1的內容,若把M、S0、S1、S2、S3置為10101,再按【單步】鍵,數據總線單元顯示DR2的內容。 邏輯或非運算邏輯或非運算的方法是置CBA=010,M、S0、S1、S2、S3狀態為11000,按【單步】鍵,此時數據總線單元應顯示00011000(18H)。結果分析:置CBA=010,M,S0,S1,S2,S3為11000,M=1為邏輯運算,S0,S1,S2,S3為1000表示邏輯運

12、算F=/(A+B),按單步建,01100101和10100111進行或非運算,數據總線單元顯示00011000(18H)。四、實驗思考驗證74LS181的算術邏輯運算功能:DR1DR2S3 S2 S1 S0M=0(算術運算)M=1(邏輯運算)CN=1無進位CN=0有進位65A70 0 0 0F=( 65 )F=( 66 )F=( 9A )65A70 0 0 1F=( E7 )F=( E8 )F=( 18 )65A70 0 1 0F=( 7D )F=( 7E )F=( 82 )0 1 0 0F=( A5 )F=( A6 )F=( DA )0 1 0 1F=( 27 )F=( 28 )F=( 58

13、 )0 1 1 0F=( BD )F=( BE )F=( C2 )0 1 1 1F=( 3F )F=( 40 )F=( 40 )1 0 0 0F=( 8A )F=( 8B )F=( B8 )1 0 0 1F=( 0C )F=( 0D )F=( 3D )1 0 1 0F=( A2 )F=( A3 )F=( A7 )1 0 1 1F=( 24 )F=( 25 )F=( 25 )1 1 0 0F=( CA )F=( CB )F=( FF )1 1 0 1F=( 4C )F=( 4D )F=( 7D )1 1 1 0F=( E2 )F=( E3 )F=( E7 )1 1 1 1F=( 64 )F=(

14、65 )F=( 65 )結果分析:74LS181可以進行各種各樣的算術邏輯運算,通過改變CN,M,S0,S1,S2,S3的值就可以進行各種運算,以上表中的數據是給定DR1=65,DR2=A7,先根據實驗指導書中給出的邏輯關系進行運算,然后通過實驗進行驗證,經過各種運算后得到的結果符合74LS181的各種邏輯,證明實驗過程正確。五、實驗總結本次實驗主要是認識了實驗儀器的各個單元的劃分,和部分單元的作用,此次實驗主要是了解了運算單元的作用,和運算器的算數與邏輯運算功能,知道了運算器的輸出跟數據總線相連,通過本次實驗還了解了組成原理實驗的一般步驟,和ALU的使用方法,74LS181的組成原理,及三態

15、門的作用,數據總線與一般部件之間的傳輸方式等。數據顯示燈連接了數據總線,顯示數據總線的內容,各部件之間的信息傳送通過總線完成,實驗中不可或缺的三態門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在實驗過程中,一開始對儀器不是很熟悉,在試驗過程中通過摸索熟悉了部分功能,并且了解到各個步驟都是很重要的,環環相扣,一步也不能錯。最后,記錄實驗結果,對實驗進行分析,本實驗提高了我對計算機組成原理的積極性,讓我明白了實驗要嚴謹,要了解每一個單元的作用才能更好的進行實驗。實驗二 通用寄存器實驗一、實驗目的 熟悉通用寄存器概念。 熟悉通用寄存器的組成和硬件電路。二、實驗原理實驗中所用的通用寄存器數據通路如圖。實驗時要連接三個單元的數據

16、線,其中時序啟停單元是每個實驗中都要連接的單元,當脈沖來臨時,數據才能送總線,該實驗主要運用通用寄存器,寄存器由三片8位字長的74LS374組成R0、R1、R2寄存器組成。三個寄存器的輸入接口用一8芯扁平線連至BUS總線接口,而三個寄存器的輸出接口用一8芯扁平線連至BUS總線接口。圖中R0-B、R1-B、R2-B經CBA二進制控制開關譯碼產生不同的數據輸出選通信號控制,LDR0、LDR1、LDR2為數據寫入允許信號,由二進制控制開關模擬,均為高電平有效;T4信號為寄存器數據寫入脈沖,上升沿有效。在手動實驗狀態(即“L”狀態)每按動一次【單步】命令鍵,產生一次T4信號。圖 1CBA選擇100R0

17、-B101R1-B110R2-B三、實驗內容及結果分析(一)通用寄存器的寫入撥動二進制數據開關向R0和R1寄存器置數,具體操作步驟如下:在緩存輸入中輸入00000001;使CBA=000;CE=0,SW-B=1;LDDR0=1;LDDR1=0,LDDR2=0;然后按單步鍵;在緩存輸入中輸入10000000;LDDR0=0;LDDR1=1;LDDR2=0,然后按單步鍵; 結果分析:通用寄存器的寫入,LDR0,LDR1,LDR2分別為R0,R1,R2的存數控制信號,撥LDR0=1,LDR1,LDR2都為0,按單步鍵就完成了對R0的置數,改變數據開關的值,LDR0=0,LDR1=1,LDR2=0,按

18、單步鍵就完成了對R1的置數。在數據總線處即可看出寫入是否正確。(二)通用寄存器的讀出關閉數據輸入三態(SW-B=0),存儲器控制端CE=0,令LDR0=0、LDR1=0、LDR2=0,分別打開通用寄存器R0、R1、R2輸出控制位,置CBA=100時,按【單步】鍵,數據總線單元顯示R0中的數據01H;置CBA=101時,按【單步】鍵。數據總線單元顯示R1中的數據80H;置CBA=110時,按【單步】鍵,數據總線單元顯示R2中的數據(隨機)。結果分析:執行完寫操作后,R0和R1分別顯示00000001和10000000,讀操作時關閉數據輸入三態(SW-B=0),存儲器控制端CE=0,令LDR0=0

19、、LDR1=0、LDR2=0,分別打開通用寄存器R0、R1、R2輸出控制位,置CBA=100時,將R0的數據送總線,數據總線單元顯示R0中的數據01H;置CBA=101時,數據總線單元顯示R1中的數據80H;置CBA=110時,數據總線單元顯示R2中的數據(隨機)。四、實驗總結此實驗中,我熟悉了通用寄存器的概念,熟悉了通用寄存器的組成和硬件電路,加深了對74LS374寄存器功能的認識,熟悉了寄存器組單元的內部構造和各部分的功能,清楚了寄存器數據傳遞的方式,本次完成了通用寄存器的數據寫入和讀出。有了上一次實驗的基礎,此次實驗較為簡單容易,但是依舊要謹慎,每一步之間聯系緊密,不能在任何一步出錯,不

20、然結果就會有錯誤,實驗要認真細心。實驗三 移位寄存器實驗一、實驗目的 了解移位寄存器的硬件電路,驗證移位控制與寄存的組合功能。 利用寄存器進行數據傳輸。二、實驗原理圖 1移位寄存器實驗中要同時運用到運算單元和寄存器組,其中移位時主要在運算單元中實現,靠一片74LS299實現,上圖所示,使用了一片74LS299作為移位發生器,其中8位輸入輸出端與總線接口連接。299-B信號控制其使能端,低電平有效,T4為時序節拍脈沖,實驗時按【單步】命令鍵產生。由S0 、S1、M 控制信號設置其運行狀態,其控制特性列表如下:299-BS1S0M功 能000任意保持0100循環右移0101帶進位循環右移0010循

21、環左移0011帶進位循環左移任意11任意裝數三、實驗內容及結果分析(一)移位寄存器置數首先置CBA=000,然后按下面所列流程圖操作:注:【單步】鍵的功能是啟動時序電路產生T1T4四拍單周期脈沖結果分析:令CBA=000,CE=0,SW-B=1,數據開關送總線,S0=1,S1=1,同步并行置數通過兩個功能選擇線S0,S1為高電平完成,按單步鍵就完成了對DR1的置數,然后令CBA=011,CE=0,SW-B=0。(二)寄存器移位首先置CBA=011(299-B=0)、SW-B=0、CE=0,然后參照表7-2-1改變S0、S1、M的狀態,按動【單步】命令鍵觀察移位結果。結果分析:寄存器移位:令 CBA=011,SW-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