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郊區土地資源持續利用的戰略——以北京市通州區為例_第1頁
大城市郊區土地資源持續利用的戰略——以北京市通州區為例_第2頁
大城市郊區土地資源持續利用的戰略——以北京市通州區為例_第3頁
大城市郊區土地資源持續利用的戰略——以北京市通州區為例_第4頁
大城市郊區土地資源持續利用的戰略——以北京市通州區為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城市郊區土地資源持續利用的戰略以北京市通州區為例2OO5NO.1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TERRITORY&NATURALRESOURCESSTUDY中圖分類號:F323.211?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7853(2005)01002103大城市郊區土地資源持續利用的戰略一以北京市通州區為例蔡玉梅,蕭林,祁帆,楊楓(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北京1oo1o1)摘要:統籌城鄉關系是新時期土地合理利用的重要原則;以北京市通州區為例,從城鄉關系出發,以郊區作為大城市的功能為基礎.提出通州區土地利用的戰略目標,重點,布局和戰略措施.關鍵詞:大城市郊區;城鄉關系:戰略措施Thepri

2、ncipleandmeasuresoflanduseinsuburbanofbigcity_AcasestudyinTongzhoudistrictofBeijingCAIYu-mei,XIAOLinQIFan,YANGFeng.(DepartmentoflandUsePlanning,ChinaLandSurveyingandPlanningInstitute,Beijing100029,China)Abstract:Makingurbanandruralasawholeistheimportantnileinthenewtimes.TakingTongzhouDistrictasacage

3、study,thefunctionofThongzhouDistrictisanalyzedinthispaper,thenstrategicgoal,emphasis,overallarragementandstrategicmeasuresareputforward.Keywords:suburbanofbigcity;relationofurbanandrural;strategicmeasures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城鄉二元結構的體制將日益走向城鄉融合,城鄉日益作為一個統一的系統在經濟,社會和環境等方面統相互關聯,共同發展.土地作為社會經濟的載體,也將從過去的城

4、鄉土地分割走向城鄉一體化的模式.尤其在大城市的郊區,土地利用戰略應從郊區作為城市的功能載體為出發點,統籌安排各類用地的結構和布局.本文以北京市郊通州區為例,從城鄉一體化的角度對土地利用的指導思想,原則,目標,發展重點和布局,關鍵措施等進行總體的安排和考慮,對于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做好新一輪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具有重要意義.1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基本態勢1.1土地利用程度高,后備資源有限,土地整理具有一定難度通州區2001年土地利用程度高達97.86%.未利用土地僅為1809.92hm2,其中有較多的鹽堿地(381.481m)和沙地(223.87hm),較難利用.目前存在著嚴重的農村居民點用地超

5、標,工礦企業的廢棄地和浪費用地等現象.建設用地的整理需要大量的資金,難度也較大.1.2水資源不足且污染嚴重,對土地利用有一定限制通州區雖溝渠密布,但由于地處平原,水利設施對地表水資源的調蓄能力較差,且降水徑流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可利用量有限.加之地表水遭到污染,地下水是唯一的干凈水源.所以,城鎮生活,農村人畜,工業和水產養殖業等用水都必須用地下水.近10年,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下降0.22m,通州鎮及附近地區已形成了較大范圍的漏斗區.不僅如此,來源于上游的污水通過通惠河,涼水河以及溫榆河直接帶來通州區的的水質污染.水資源的數量不足和水質污染,嚴重地影響了土地綜合生產能力的發揮.1.3耕地減少和建設用

6、地增加的速度放慢,但絕對數量仍較大在1982-1992年,1992-1996年和1996-1999年3個時段,耕地占土地總面積的比重分別為72.95%,61.28%和56.43%:平均每年的耕地減少量分別為1105.OOhm,1099.2lh和403.16國糧食價格已接近甚至超過世界市場價格,今后靠提高糧價來刺激糧食增產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山東省糧食價格政策的重點必須放在降低生產資料的成本和落實國家糧食政策,提高糧食生產的比較效益上.3.5農用機械總動力,化肥施用量和農村用電量的影響較小這3項與糧食總產的灰色關聯序分別位于911位.1978-2001年化肥施用量增加了4.5倍,年均遞增15.2

7、5萬t.但糧食產量并未隨化肥的大量投入而成正相關,出現了化肥單位用量報酬遞減的趨勢.針對這種情況,今后在化肥的使用過程應注意:采用新的配方施肥技術和實行經濟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目前山東省的化肥利用率僅為30%左右,大大低于發達國家60%的水平,通過配方旌肥可使化肥利用率提高10%左右;由于忽視有機肥的投入,有些地區已出現了土壤板結,化肥肥效降低的問題,影響到糧食生產,應廣辟肥源,多施有機肥,實行秸稈還田.參考文獻:1李茂.河南省耕地和糧食灰色關聯分析J.地理科學進展,2002,21(2):163-172.2山東省統計局.新中國五十年(山東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9.3山東省統計局,

8、山東省農村社會經濟調查隊.山東農村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2.4山東省統計局.山東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2.5王有邦.山東地理M.濟南:山東省地圖出版社,2000.6王耀文.山東省糧食生產的回顧與持續發展對策J.山東農業科學,1995,(4):4-9.7邵曉梅.山東省糧食生產的時序變化機制研究J.經濟地理,2001.21(6):727-730.8孟昭翰.山東省氣象災害特征與對策研究J.山東氣象,1995,(1):33-36.9朱平盛,邊道相.山東省水資源演變趨勢及空中水資源的開發J.山東氣象,1998,(1):11-13.1O宋文理.山東農業受災嚴重J.調研世界

9、,1998,(1):15.11曾昭鵬.糧食生產面臨的問題及其對策以山東省為例J.農村經濟,2003,(2):42-43.作者簡介:廉麗妹(1963一l.女.副教授.在讀博士.主要從事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的研究工作.(2004-06-14收稿宿伯杰編輯):窶垂塑等大城市郊區土地資源持續利用的戰m各一以北京市通州區為例h皿2.建設用地占土地總面積的比重分別為17.O9%,22.10%,24.60%和25.59%;平均每年建設用地的增加量分別為668.8512,569.06h和369.82h2.可見,耕地減少的數量仍然較大,使用粗放現象依然存在,加劇了全區的人地矛盾,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一定影響.1.

10、4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在未來的5-15年,人口的自然增長和伴隨北京郊區城市化的進程的人口機械增長,帶來對用地的較大需求.經濟的發展必然伴隨著工業,交通和城鎮基礎設旅用地需求的增加,有限土地資源的供需矛盾必將進一步突出.2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指導思想2.1通州區在北京市的地位和功能2.1.1城市人口疏散地北京城市中心區建設用地488km2,人口約590萬,隨著經濟發展,正以每年10k的速度向外擴展,不僅加劇了人地矛盾,也使分散集團”式的城市布局模式難以操作,城市生態環境更趨惡化.為此,北京市提出.城市建設重點逐步從市區向遠鄰近區作戰略轉移”“市區人口要疏散”的一系列舉措.而通州區作為北京市重點發展的

11、兩個衛星城之一,成為城區人口疏散的首選之地.2.1.2工業外遷基地早在1950年代,通州區便確立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道路,成為北京大工業延伸的重點地區,目前已有疏散搬遷或新建的以建材,機械,化工,印刷等為主的中央,市屬工廠企業40余家.北汽福田和中法合資化工集團等企業在此落戶.還有新引進的電訊,環保等高新技術項目,將進一步促進通州區城市建設和工業的發展.2.1.3京東商品集散基地通州區古為交通要沖和漕運倉儲重地,歷為京東重鎮,堪稱京師屏障.1984-2000年的總體規劃將通州區城市功能定位為京東經濟貿易中心.現有商業,服務業網點1.3萬余家,總建筑面積達58.74萬m2.八里橋農貿交易市場是北京

12、市四大市場之一.商業設施多分布在新華大街兩側,集中于歷史上所稱的閘橋商業中心地帶.2.1.4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全區每年生產糧食5億多kg,占全市總產量的21%,成為京郊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同時通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又發展了蔬菜,果品,牧草,中藥材,花卉苗木等經濟作物:畜牧業方面,現己建成規模養豬場132個,2萬只以上規模養雞場15個,奶牛養殖場35個,肉雞養殖場11個,烏雞養殖場12個以及其他特種養殖場等.成為京郊重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2.2土地利用的指導思想從通州區土地利用的基本態勢及其在北京市中的地位和功能出發,確定土地利用的思想為:全面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土地基本國策,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3、體制深層次需求,依照國家和北京市有關政策法規的要求,立足通州區實際情況,從服務北京,發展通州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出發,統籌安排各業用地,努力實現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轉變,加強土地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整治,促進土地資源的高效,集約,可持續利用和優化配置,為保障全區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服務.3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戰略目標和重點3.1總體戰略目標通過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劃分土地用途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優化土地利用布局,改善土地生態環境.初步形成以通州衛星城為核心的小城鎮建設,工業小區開發,副食品和旅游基地建設為重點的土地利用效益不斷提高,功能布局逐步優化,生態環境日趨優

14、美的首都東南郊區土地利用新格局,促進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的全面實現.第一階段,1996,.-.,2000年.以土地利用結構調整為重點,合理布局各類用地,實現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努力協調好城市用地與農業用地,包括城市用地內部和農業用地內部各種用地類型之間的部門用地結構關系以及各鄉鎮之間,各區域之間的用地結構關系.第二階段,20012010年.以轉變土地利用方式為重點,充分挖掘各類用地潛力,逐步實現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既要加強己利用土地的利用強度,實現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加大投入,提高效益.第三階段,2011-2030年,以生態環境保護為重點,加強環境建設,逐步實現土地的可持續

15、利用.真正做到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相結合,充分合理地開發利用土地資源,走可持續發展之路.3I2戰略重點土地利用的重點是保障作為首都的人口疏散基地,工業疏散基地,商品疏散基地以及農副產品基地等四大基地的用地需求,在保護好耕地和土地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充分滿足城鎮建設,工業開發和交通用地的需求.3.2.1合理規劃城鎮用地規模,提高用地效率本著節約土地,集約用地的原則綜合確定城鎮用地規模.首先控制通州衛星城的用地規模,高標準建設衛星城,真正承擔起全區經濟發展龍頭和分擔北京城市中心區的某些職能的作用,同時,人均用地指標降至<120m2.第二,加強全國重點建設的小城鎮(涕縣鎮和宋莊鎮)的

16、發展,留出適當的發展空間.第三,合理確定中心鎮的用地規模.綜合確定的中心鎮有馬駒橋鎮,濟縣鎮,西集鎮和永樂店鎮.其中縣鎮同時為重點建設小城鎮.3.2I2改變工業企業的分散布局狀況,興建工業小區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興建工業小區,統一基礎設施的建設,以提高用地的集約利用效益.尤其對于污染企業應該嚴格控制,搬遷或者改造,改善工業小區的環境.3_2_3提高耕地的用地效益大城市郊區的耕地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較高的地價,耕地的利用應從這一特點出發,發展創匯農業,觀光農業為主體,發展設施農業,提高科技的投入,提高用地的效益.4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戰略布局在土地利用空問布局上,突出1個中心(通州衛星城

17、),2個重點(宋莊和縣鎮),3個中心鎮(馬駒橋,西集和永樂店)的城鎮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1條環線公路(外二環)及4條軸線(京沈高速公路,京津唐高速公路,京津公路,京榆公路)的工業蔡玉梅等戰略一以北京市通州區為例.23.及商業開發區的建設.總體上,可分為4個區域.4.1北部地區以通州衛星城為中心,包括徐辛莊,宋莊,原城關,原梨園,張家灣,胡各莊,臺湖等鄉鎮.不斷完善衛星城的各項建設,增加其吸引力和輻射功能,帶動全區經濟的發展.由于徐辛莊,宋莊和胡各莊是通州區水源,環境保護區,重點是發展蔬菜和農副畜禽產品加工工業,嚴禁發展耗水量大,有污染的工業項目.4.2東南部地區:以縣和西集為中心,包括甘棠,郎

18、府,縣,西集和覓子店等鄉鎮.城鎮建設以濟縣為重點:工業方面充分發揮京沈高速公路的交通優勢,以工業小區的建設帶動地區工業化進而推動城市化的發展.由于西集地處地震斷裂帶和砂土液化區,地基條件差,不宜發展標準要求高的工業企業.4.3西南部地區:以馬駒橋鎮為中心,包括馬駒橋,次渠,大杜社,牛堡屯等鎮.城鎮建設以中心鎮馬駒橋鎮為重點:工業則以次渠工業小區和馬駒橋工業小區為龍頭,遠景以亦莊經濟開發區為依托,加快農村工業化的步伐;農業方面考慮到該區是全區的主要水稻產區,水產養殖業有一定的規模,菜地也較多的特點,應進一步以效益為核心,提高集約利用程度.4.4南部地區:以永樂店為中心包括原永樂店農場下屬的7個鄉

19、鎮.城鎮建設以完善中心地區永樂店鎮的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工業方面以永樂經濟開發區的開發為龍頭,帶動農村工業化的發展:農業方面由于地少人多,應向農牧結合的方向發展,也可發展該區所產的農,副,畜禽為原料的食品加工業.5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戰略措施5.1依靠科技,促進土地基礎數據建設和相關研究工作的開展建國以來,通過土壤普查,林業普查,水資源調查,農業資源調查,土地利用概查以及1990年代的土地利用詳查等一系列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基礎資料和研究成果.應以此為基礎,采用新手段,盡快開展城鎮地籍調查和農村地籍調查,在此基礎上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統,對土地利用進行動態監測和高效率的管理.同時開展土地分等定級和地

20、價評估,土地整理規劃,土地利用變化與社會經濟發展等多項研究工作,為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供科學基礎.5.2推進土地整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改善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首先,推進農村居民點的整理,充分利用空閑房屋和舊宅基地,不再新批宅基地.同時,根據具體情況,鼓勵自然村向行政村集中,行政村向中心村集中,達到國家規定的人均150ma以下.加強對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其次是改造中,低產田,整治閑散地和廢棄地,充分挖掘用地潛力.最后是加強工業企業的整理,推進工業小區的建設,逐步將分散的企業向工業小區集中,并將工業小區建設與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合理調整工業用地,構建功能布局優化,環

21、境優美的土地利用格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5.3以市場為導向,改進利用和經營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農業用地方面,調整種植業生產格局,發展油料,瓜菜,花木,桑茶,特產品種和其他經濟作物:將生產能力低,生產條件差的一般耕地改為草場,種植牧草和飼料作物,建造臨時牲畜牧場和飼養場,發展畜牧業,逐步形成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的優質,高效的農業生產結構.建設用地則本著節約用地,高效利用土地資源的原則,從調整產業結構入手,合理配置土地,科技和資金等要素.積極采用現代的經營方式和理念,推進制度創新,努力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益.5A以規劃為依據,法律為準繩,強化土地開發和利用管理.首先,必須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作為土地管理的依據,以保證規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同時,規劃應立足區域實際狀況,針對土地利用的矛盾和問題,編制切實可行的方案:第二.應嚴格依照中華人民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管理土地.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嚴懲土地違法行為:第三,理順土地,林業,農業,牧業以及水利等部門的職能關系,以規范,統一的原則管理土地,避免政出多門,矛盾重重的狀況.5.5以可持續利用為原則,加強土地生態保護和環境建設首先,應努力搞好農田林網,道路和河道兩旁以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