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期末考試試卷_第1頁
高三歷史期末考試試卷_第2頁
高三歷史期末考試試卷_第3頁
高三歷史期末考試試卷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優秀學習資料歡迎下載高三歷史期末考試試卷一、選擇題(每小題 3分,共 6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且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黃金時代”的標題下寫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時期值得注意的是發生了一場名副其實的商業革命,對整個歐亞大陸有重大意義。下列屬于這場“商業革命”的史實是()A出現獨立經營的商人B大量的商業市鎮興趣C流通領域出現紙幣D生活領域出現工場手工業2在中國古代, “男耕女織”式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農村的主要經營方式。對“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解釋不正確的是()A“自足”即產品富足B帶有封建性和落后性C生產的目的不以市場貿易為主D生活的主要組

2、織形式以家庭為單位3張某是一位生活在唐朝中期揚州l 近郊的農民,他遇到的情況有()A 空暇之時,與家人一起紡棉織布,制作冬天的衣物B 采用新的生產工具曲轅犁,糧食產量得到提高C 農閑時去集市賣點農產品,換取銀錢和紙幣D 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開始添置彩瓷裝飾房子4有學者提出: 大體而言, 自宋元時期, 一種新型經濟的發展實際上已經在自然經濟的“死水”中泛起了“微瀾” ,其“微瀾”主要表現為()A手工工場興趣B城市商業經濟繁榮C地域性的商人集團形成D貨幣經濟占據主要地位5一位美國歷史學家這樣總結道:在歐洲的海外擴張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而是那些擁有資本的企業家們。對

3、這一觀點最恰當的解釋是()A否認了航海家們的貢獻B突顯了企業家的作用C企業家為航海家提供了物質支持D資本主義的發展是海外擴張的根本動力6著名史學家陳旭麓在中國近代社會的新陳代謝中提出“洋務運動,就其主觀動機而言,他們未必有真心打破舊軌,但他們的主張卻歷史的包含著逸出舊軌的方向。 ”若從洋務派創辦的近代企業的角度來分析,這里“包含著逸出舊軌的趨向”的本質的含義是()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B有利于是學的傳播C瓦解了自然經濟,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D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7“ 17世紀和 18世紀初,西方人了解中國的歷史、藝術、哲學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比欢?,“ 18世紀末

4、,歐洲人對中國的自然資源更感興趣”。導致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中國自然資源豐富B工業革命的需求C中西交流的加強D世界市場的形成8有學者認為,公元 1500年前后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從那個時候開始,人類的歷史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史。這里“分水嶺”的含義是()A西歐封建制度解體的速度加快B從分散走向整體C人的注意力轉移到現實生活中來D 工業革命的成果擴展到世界各地9從 18世紀起, 歐洲主要國家因為 “紡織機器、 采礦、煉鐵設備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發明”,所以“ 19世紀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產生各種新問題。”這段敘述從“因為”到“所以”之間,至少要增加以下哪一論述,才能使前后

5、因果關系更完整()A壟斷組織的產生B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興起C新型工廠制度產生D傳統精密制造業吸引投資意愿優秀學習資料歡迎下載10魯迅說,近代中國“簡直是將幾十世紀縮在一時:自松油片以至電燈,自獨輪車以至飛機,自標槍以至機關槍,都摩肩挨背的存在?!鄙鲜霈F象反映的實質問題是(A傳統風俗習慣根深蒂固B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變)C新舊風欲雜陳D西方文化對中國影響廣泛11男人拖著大辮子、穿著寬大的褂袍,女人裹著小腳,這是清代中國人的基本裝束。然而這一習俗在晚清開始有了變化,變化的原因有新式教育的出現西方生活習俗的影響政治運動的推動政府及有識之士的推動ABCD()12針對下表情況,建國初我國采取的相應政策是

6、人均產量中國( 1950年產量)鋼產量2.37kg發電量2.76kwhA沒收官僚資本美國( 1950年產量)538.3kg2949kwhB實行土地改革()印度( 1950年產量)4kg10.9kwhC集中力量優先發展重工業D掀起大躍進運動13中共“十四大”后, “下海闖市場”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話題,下列與中共“十四大”內容直接對應的是(A開始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B 推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C明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D決定設立深圳、珠海、廈門、汕頭為經濟特區14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文本用的是荷蘭的紙張,德國的墨水,法國的印刷,比利時的盧森堡負責裝訂,隨

7、著意大利制作的飄帶。這種現象說明了()二戰后西歐國家的和解西歐各國間的分工合作西歐開始了一體化進程西歐各國已結成了經濟政治聯盟ABCD15 1946 1949年,美國對外投資增加了近 50%。到 1970年,美國資本輸出總額達元,占資本主義世界的一半左右。這主要得益于1555億美()A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B歐洲共同市場的形成C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建立D北美自由貿易區建立16.優先發展重工業,是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方針。到20 世紀 30 年代時,蘇聯就已經形成了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基本上實現了工業化。這一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實施B新經濟政策的實施C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D農

8、業集體化運動17、美國記者約翰遜在羅斯福傳記中寫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爛的古老結構比任何人都多,他對美國整個面貌的改變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國這座建筑物從整個來說是相當美好的?!睂σ陨显u述理解不正確的是:A 羅斯福新政改變了資本主義的自由放任政策B 羅斯福新政使美國率先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C 羅斯福新政使美國政治制度發生了根本變化D 羅斯福新政的實質是資本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18、20 世紀 20 年代初, 蘇俄農民喊出了 “打倒列寧和馬肉,恢復沙皇統治和豬肉”的口號。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這是因為農民不堪忍受國內革命戰爭的災難B 蘇俄政府隨后實行

9、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C蘇維埃政權遭到了一切蘇俄人民的反對D新經濟政策的實施改變了這種狀況優秀學習資料歡迎下載19、“六十年像長河,有緩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畫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樂曲,有高音也有低音。 ”在新中國的六十年里,“低音”有:()A三大改造的完成B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提出與實施C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D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20、進入新世紀以來, “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逐漸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強有力的新發動機。統計顯示, 四國目前所占全球經濟金額上升至21.4%。有組織預計, 20XX年四國對全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可能達到70%, 2040 年四國經濟規??赡軙^七國集

10、團。上述事實說明:()A 國際經濟政治秩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B南北經濟發展不平衡仍然是全球最突出的問題C 發展經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D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正逐步向多極化演進二、主觀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 21題 20分,第 22題 20分21文明是人類所創造的全部物質和精神成果。從這個意義上說,文明史也就是世界通史。但文明史不同于世界史,它所研究的單位是各個文明,是不同的文明 不同類型的文明。主題一人類文明的轉型材料一由于生產技術和社會組織方式發生了重大變革,而使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及相關的文化價值體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即為文明轉型。 例如一萬年前, 在人口和資源的壓力下, 人類從漁獵采集文明

11、向游牧、農耕文明轉型, 標志性的技術突破是青銅器和鐵器的出現。兩千多年前,中國經過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的混亂,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轉型, 即“鐵制農具小農經濟君主官僚體制儒道法意識形態”的中國傳統文明終于成型。幾百年前, 歐洲農耕文明的發展也面臨著人口與資源的激烈矛盾。后來,西方文明出現新的轉型, 開始了文藝復興,發明了蒸汽機,并因此牽動了工業革命,展開了一場人類對自然更大的征服運動。工業文明開采挖掘出地底深處的幾百種礦產資源,將其轉化為人類可支配使用的財富,支撐了人口新一輪的膨脹。又經過幾百年的內外戰爭, 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業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體。( 1)根據材料一,人類經歷了怎樣的由低級文明向高

12、級文明的演進過程?(3 分)影響文明轉型的最主要的兩大因素是什么?(2 分)主題二中國傳統的經濟文明材料二康熙御制耕織圖優秀學習資料歡迎下載( 2)材料二表明中國在當時實行怎樣的農業文明?( 1分)這一農業文明在中國封建經濟中有什么地位?( 2分)與中國封建社會發展有什么關系?(2分)主題三“蒸汽”的力量工業革命無現了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重要變革。材料四歷史學家黃仁宇說: “我只能推斷,英國結束長達一個世紀的動蕩后,在斯圖亞特王朝的末期無意問開啟通向現代發展舊的秘密之門,這一切純屬碰巧, 而非刻意”。正如歷史學家所言,英國是一個 “原生自發型” 的現代化國家, 不列顛的崛起和現代化

13、,是英國歷史自然發展而遠非外力強迫的結果,也是英國人在開拓世界市場的過程中自然完成的,以至于拿破侖將英國稱為“小店主的國家”。一一大國崛起解說詞( 3)英國“開啟通向現代發展的秘密之門”的“鑰匙”是什么?( 2分)為什么英國被稱為“小店主的國家” ?( 4分)材料五新興的工業能夠這樣成長起來,只是因為它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廠代替了作坊,從而把中等階級中的勞動分子變成了工人無產者, 把從前的大商人變成了工廠主:它排擠了小資產階級,并把居民的一切差別化為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對立。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的狀況( 4)結合材料五,說明工業革命的核心內容(2分)及其帶來的社會關系的變化。( 2分)22

14、、經濟全球化是當今引人注目的現象。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對 19世紀上半期的英國,一位英國政論家是這樣描述的:“現在看得很清楚,我們可愛的國家一一大不列顛已經被分配承擔為她的姐妹國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 我們的船只滿載著原料歸來,又將滿載著成品返回全球各個角落。這種按照自然法則,用原料換成品的辦法使各個國家相互服務,顯示了人類的兄弟之情?!保?1)材料一反映世界經濟發展呈現怎樣的特點?簡要說明形成這些特點的原因。 ( 8分)優秀學習資料歡迎下載材料二 20 世紀初, 世界市場業由“看不見的手” 操控著。 1929年開始的經濟危機使各國之間貨幣戰、 貿易戰和關稅大戰愈演愈烈, 幾年間先后有 40個國家實行外匯管制, 56 個國家實行貨幣貶值, 76個國家提高關稅率, 導致出現了各種貨幣集團和經濟集團。 1933年 6月, 66國家在倫敦召開世界經濟會議,試圖穩定貨幣,實行關稅休戰,結果不但沒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團之間的對立越來越尖銳。一一喧囂時代:20世紀全球史( 2)根據材料二,說明 20世紀初世界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 2分)第二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