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天津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癌前病變如慢性萎縮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腸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 IM)和異型增生,發展為胃癌的風險明顯增加。因此確定胃癌高危人群、早期診斷胃癌和胃癌前病變是降低胃癌發生率的有效途徑1。研究顯示,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發生與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膽汁反流、胃癌家族史、吸煙及高鹽飲食等多種因素有關。目前,CAG的診斷主要靠病理活檢,然而侵入性的胃鏡檢查的人群接受度不高,因此血清學檢測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2、 PG)是胃蛋白酶的前體,可分為PGI和PGII。當胃粘膜萎縮時,主細胞受累,分泌PGI減少,而PGII增加或保持不變,導致PGI/ PGII的比例(PGR)變低。因此低水平的PGI和PGR是胃粘膜萎縮的標志。胃癌相關抗原(monoclonal gastric cancer 7 antigen, MG7-Ag)是鼠源性抗人胃癌單抗MG7所識別的一個胃癌腫瘤標志物,其相應抗原主要分布在胃癌組織,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極低2。有報道表明3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萎縮嚴重程度與MG7-Ag水平呈正相關。眾所周知,慢性萎縮性胃炎是重要的胃癌前病變,因此明確危險因素是降低胃癌及胃癌前病變發生率的有效途徑。多項研究表
3、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發生與幽門螺桿菌、膽汁反流、胃癌家族史、吸煙、高鹽飲食等多種因素有關。病例組納入標準經胃鏡及病理檢查確診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未接受放療、化療及其他特殊治療的患者。對照組納入標準胃鏡檢查結果顯示胃粘膜正常,或經病理確診為慢性炎癥,1個月內未服用非甾體類藥物。病例組排除標準(1)胃癌術后;(2)1個月內服用非甾體類藥物、抗血小板藥、抗凝藥、抗生素或質子泵抑制劑;(3)合并食管癌、結腸癌、肝癌、肺癌等其他惡性腫瘤;(4)有嚴重肝、腎、心肺功能障礙,或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者;(5)拒絕接受檢查者。對照組排除標準有嚴重全身性疾病或腫瘤患者。1.1.5 統計學分析數據資料采用SPSS13.0W
4、indows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定量資料呈正態分布時,用均值±標準差(x±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兩組獨立樣本的比較。分類資料兩樣本構成比采用卡方檢驗。采用單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危險因素。計算比值比(Odds ratio, OR)及95%可信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 , CI)。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1.3小結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發生發展是許多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如遺傳因素、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等。因此,減少慢性萎縮性胃炎危險因素的暴露,可以幫助預防胃癌及胃癌前病變的發生。近年來,血清標志物PG
5、、MG7-Ag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眾多研究表明這些血清標志物可以反映胃粘膜的結構和功能狀態,幫助診斷胃癌及胃癌前病變。雖然胃鏡及病理檢查是診斷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金標準”,但費用較高,不適于人群普查,而血清檢測簡單方便,易于接受。實驗前準備:將各種試劑移至室溫(20-25)平衡至少30分鐘,稀釋洗液(按1ml濃洗滌液加19ml去離子水的比例配制,輕輕混勻),備用;將酶標板取出,設兩個空白孔,每孔加入空白液100ul,設每個標準點為兩孔,各加入100ul對應的標準品;每個檢測孔加待測標本100ul,輕輕震蕩避免產生氣泡, 37下溫育60分鐘;用稀釋后的洗滌液洗板3次(每孔用300ul的洗滌
6、液沖洗),最后在干凈的吸水紙上扣干;每孔加入已混勻的酶結合物100ul,37溫育30分鐘;用稀釋后的洗滌液洗板5次(每孔用300ul的洗滌液沖洗),最后在干凈的吸水紙上扣干;每孔加底物液100ul,當底物液加入第一條后開始計時,室溫(20-25)下避光顯色15分鐘;每孔加終止液50ul;將各種試劑移至室溫(18-25)平衡至少30分鐘;稀釋洗液(按1ml濃洗滌液加19ml去離子水的比例配制,輕輕混勻),備用;取出酶標板,設兩個空白孔,均不加任何溶液;設每個標準點為兩孔,各加入50ul對應的標準品;每個檢測孔加50ul待測標本;除空白孔外,其余各孔加入酶結合物50ul,輕輕震蕩避免產生氣泡, 3
7、7下溫育60分鐘;用稀釋后的洗滌液洗板3次,最后在干凈的吸水紙上扣干;每孔加顯色劑A液50ul,顯色劑B液50ul,37下避光顯色15分鐘;每孔加終止液50ul;在終止后10分鐘內,在450nm波長處用酶標儀測定吸光度。胃癌是全世界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慢性萎縮性胃炎是重要的胃癌前疾病,明確危險因素對于降低胃癌的發病率至關重要。目前有關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危險因素在國內外報道不一,研究結果顯示慢性萎縮性胃炎可能與H.pylori感染、膽汁反流、高鹽辛辣飲食、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等因素相關。H.pylori感染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據估計,全球大約75%的胃癌是由H.pylo
8、ri感染引起的4。而胃癌前疾病與Hp感染也有著密切的關系5,6。范堯夫7對華東地區501 例胃癌癌前病變及523例淺表性胃炎患者進行危險因素分析發現,Hp感染者發生胃癌前病變的危險是非Hp感染者的5.09 倍。本研究發現,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高達77.8%,明顯高于對照組,與黃淼的研究結果一致8。目前,關于H.pylori引起胃癌前病變的機制尚不明確。有研究發現,與胃癌相關的H.pylori分泌型毒力因子主要包括細胞毒素相關基因A蛋白(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 A protein, CagA)和空泡毒素,而CagA 可誘導細胞凋亡,持續的細胞凋亡
9、導致胃上皮細胞的過度增殖和DNA合成增加,最終發生胃黏膜萎縮、腸上皮化生甚至惡變9,10。一項納入了18篇文獻的薈萃分析顯示11,胃癌家族史增加了胃癌的發病風險,OR值3.25(95%CI,2.48-4.27),Hemminki等12研究發現,胃癌病例中約10%有家族聚集現象。作為胃癌的癌前疾病,慢性萎縮性胃炎也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現象。朱婷婷等13 對青島312例慢性胃炎患者研究發現,高達52.9%的患者有胃癌家族史。國內多項研究表明胃癌家族史是慢性萎縮性胃炎重要的危險因素14,15。日本的一項16基于206例Hp感染患者的危險因素分析發現,胃癌家族史使CAG的發病風險增加(OR值3.967,
10、95% CI,1.414-10.6)。我們的研究發現有胃癌家族史的調查對象患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風險是無家族史的12倍。這可能是因為遺傳因素本身對疾病有影響,也可能是因為家族成員之間有著共同的生活環境及飲食習慣等暴露因素。高鹽飲食也會使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發病風險增加。日本的一項為期14年的大型前瞻性隨訪研究發現,高鹽因素會顯著增加H.pylori感染的萎縮性胃炎的發病風險,OR值為2.8717。柯麗等18調查了從2014年8月到2015年4月就診于西京醫院的1300例患者,其中261例有胃粘膜腸上皮化生,發現高鹽飲食是我國西北地區胃粘膜腸上皮化生的危險因素,OR值1.557。本研究結果顯示高鹽飲食可
11、增加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發生腸上皮化生的風險,OR值為3.118,95%CI為1.267-7.674。有報道稱,高濃度鹽可以增強cagA陽性的H.pylori的致癌作用19。因此,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應指導其改變飲食習慣,避免高鹽飲食。研究發現,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可以促進慢性胃炎發展為胃癌20,還有學者發現,吸煙會影響Hp的根除效果8。張艷21調查了216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發現長期大量飲酒(連續飲酒超過1年以上且平均每日酒精攝入量超過40g)是CAG重要的危險因素,不但會使患病年齡提前,而且會加重胃粘膜萎縮的程度。然而,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的結論。有學者認為兩者無明顯關系6,也有學者認為適
12、度飲酒會降低CAG的發病率22。在本研究中未發現吸煙、飲酒與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發病有關聯,與韋信安的研究結果一致23。日本和韓國推薦對于年齡超過40歲者均需行胃鏡篩查。一些研究發現這些篩查項目可以降低胃癌的病死率24。然而,在一些胃癌發病率較低的國家,具有成本效益的逐步篩查法可能更加合理,建議首先根據流行病學、遺傳學和環境風險因素進行分類,有高危風險的人群再根據H.pylori狀態和血清學標志物如PGI、PGII和胃泌素進一步分層25。PG是胃蛋白酶的無活性前體,包括PG和PG。多項研究26-28表明PGR與胃粘膜的萎縮程度顯著相關,聯合PGI可以作為診斷萎縮性胃炎的非侵入性檢測指標。Zoalf
13、aghari29以伊朗132例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發現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血清PGI、PGR水平較非萎縮性胃炎者明顯下降,本研究采用ELISA檢測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血清PGI、PGII含量及PGR,發現血清PG對于診斷萎縮性胃炎萎縮程度及有無腸化沒有明顯價值。MG7-Ag是鼠源性抗人胃癌單克隆抗體MG7識別的一種糖蛋白抗原,對胃癌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度。2016年,來自我國湖北省宜昌市的一篇臨床研究納入了35例淺表性胃炎患者、20例萎縮性胃炎患者和18例胃癌患者,比較各組患者血清MG7-Ag的水平,結果表明,MG7-Ag的表達水平從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到胃癌呈上升趨勢30。劉華一等31的一項研究
14、顯示,PG與MG7-Ag 兩項血清標志物聯合檢測胃癌前病變的靈敏度為 92.3%,特異性為90.0%。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MG7-Ag對于診斷萎縮性胃炎萎縮程度及有無腸化可能沒有明顯的診斷價值。但本研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以天津地區患者為研究對象,因此具有地域特色,不能代表全國范圍內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情況。第二,本研究樣本量小,尤其是對照組例數少,由于不同個體間存在差異,實驗結果會存在一定誤差。第三,限于條件,本研究未能對正常對照組進行血清學的檢測,未能對病例組和對照組的PG及MG7-Ag水平進行比較。最后,因為所有病例的收集都是在門診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在問答的過程中可能存在回憶
15、偏倚和應答偏倚。因此,本研究的結果尚需更大范圍更大樣本量的研究證實。綜上所述,通過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病因的研究,能夠幫助我們尋找預防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有效方法,包括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針對性地清除幽門螺桿菌,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要定期檢查,從而降低我國胃癌的發病率。1、 本次研究采用病例對照研究方法,對天津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相關危險因素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發生發展可能是多種危險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幽門螺桿菌感染及胃癌家族史可能是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危險因素,并且高鹽飲食可能會增加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發生腸上皮化生的風險。而其他因素如不規律飲食、心理壓力大、吸煙、飲酒及教育程度與慢性萎縮性
16、胃炎在本研究中未發現有明確關聯。因此,我們應該采取綜合性的防治措施以減少與慢性萎縮性胃炎相關的危險因素的暴露,如適時根除幽門螺桿菌,具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定期檢查及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減少食鹽的攝入量等,這對于減少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發病風險、預防胃癌及胃癌前病變的發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參考文獻1 YOON H, KIM 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igh risk group for gastric cancerJ. Gut Liver, 2015, 9(1): 5-17.2 劉志永, 陳靜偉, 徐心. 血清OPN、TPS和MG7-Ag聯合檢測對胃癌診斷的
17、研究J. 吉林醫學, 2016, (11): 2663-2666.3 張文鴻, 王曉梅, 陳玉華, et al. 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血清中MG7-Ag、PG表達水平及其臨床意義J.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15, (04): 135-136.4 AMIEVA M, PEEK R M, JR. Pathobiology of Helicobacter pylori-Induced Gastric CancerJ. Gastroenterology, 2016, 150(1): 64-78.6 ADAMU M A, WECK M N, ROTHENBACHER D, et al. Incidenc
18、e and 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five year follow-up of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J. Int J Cancer, 2011, 128(7): 1652-1658.7 范堯夫, 吳燕敏, 劉皓, et al. 中國華東地區人群胃癌癌前病變發病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14, (02): 143-146.8 黃淼. 幽門螺桿菌在慢性胃病患者中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及影響其根除的相關因素J. 中國衛生工程學, 20
19、17, (04): 480-482.9 KHATOON J, PRASAD K N, PRAKASH RAI R, et al. Association of heterogenicity of Helicobacter pylori cag pathogenicity island with peptic ulcer diseases and gastric cancerJ. Br J Biomed Sci, 2017, 74(3): 121-126. 11 雷星, 金犇, 楊薇粒, et al. 中國內陸地區惡性腫瘤家族史與胃癌發病風險的meta分析J. 山西醫科大學學報, 2015, (
20、09): 899-904.12 HEMMINKI K, SUNDQUIST J, JI J. Familial risk for gastric carcinoma: an updated study from SwedenJ. Br J Cancer, 2007, 96(8): 1272-1277.13 朱婷婷, 張榮秋, 竇迎春, et al. 胃癌家族史與慢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和胃黏膜病理變化的關系J. 胃腸病學, 2018, (01): 42-44.14 王仲略, 周剛, 沈慧琳. 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危險因素與臨床治療效果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5, (08): 1817-
21、1819.15 范漢成. 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危險因素與臨床治療效果J. 吉林醫學, 2016, (12): 2941-2942. 17 SHIKATA K, KIYOHARA Y, KUBO M, 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dietary salt intake and gastric cancer incidence in a defined Japanese population: the Hisayama studyJ. Int J Cancer, 2006, 119(1): 196-201.18 柯麗, 張迪, 陳瑜, et al. 中國西北地區胃粘
22、膜腸上皮化生危險因素調查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6, (34): 6639-6643.19 GADDY J A, RADIN J N, LOH J T, et al. High dietary salt intake exacerbates Helicobacter pylori-induced gastric carcinogenesisJ. Infect Immun, 2013, 81(6): 2258-2267.20 王建國. 影響慢性胃炎發展為胃癌的相關因素分析J. 海南醫學, 2015, (18): 2694-2696.21 張艷, 張盛忠. 過量飲酒與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相關性
23、淺析J. 中國醫藥指南, 2014, (28): 127-128.22 GAO L, WECK M N, STEGMAIER C, et al.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population-based study among 9,444 older adults from GermanyJ. Int J Cancer, 2009, 125(12): 2918-2922.23 韋信安.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危險因素分析及其臨床治療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 (36): 145-146.24 LIN J T.
24、Screening of gastric cancer: who, when, and howJ.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4, 12(1): 135-138. 28 BORNSCHEIN J, SELGRAD M, WEX T, et al. Serological assessment of gastric mucosal atrophy in gastric cancerJ. BMC Gastroenterol, 2012, 12: 10.29 ZOALFAGHARI A, ALETAHA N, ROUSHAN N, et al. Accuracy
25、of pepsinogens for early diagnosis of atrophic gastritis and gastric cancer in Iranian populationJ. Med J Islam Repub Iran, 2014, 28: 150.30 李琪毅, 楊鵬春, 戴遲兵. 雙重染色內鏡聯合檢測MG7-Ag抗原對胃癌早期診斷的意義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6, (10): 1157-1159.31 劉華一, 王秀娟, 張莎, et al. 胃蛋白酶原與胃癌單克隆抗體聯合檢測在胃癌前病變診斷中的應用J.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15, (34): 55
26、21-5526.綜述血清PG和Mg7-Ag對萎縮性胃炎篩查價值的研究進展在全世界范圍內,胃癌的發病率居第五位,死亡率居第二位1。亞洲是胃癌發生的主要地區,其中日本、中國和韓國的發病率最高2。早期胃癌患者缺乏特異性的臨床癥狀,一旦確診大多已進展為中晚期,而進展期胃癌的預后很差,5年生存率僅有29%3。胃癌的發生是一個多階段的過程,癌前病變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發展為胃癌的風險明顯增加。因此確定胃癌高危人群、早期診斷胃癌和胃癌前病變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有效途徑4。胃鏡及活檢是診斷胃癌及胃癌前病變的“金標準”,但費用高,耐受性差,不適合大規模胃癌篩查5。隨著
27、研究的不斷深入,血清腫瘤標志物的檢測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其簡單方便,非侵入性,在影像學或臨床癥狀明顯之前即可發現微小變化,其水平的改變還會因疾病的進展而改變,所以在胃癌高危人群篩查、早期診斷、監測和預后的評估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6。血清胃蛋白酶原、Mg7-Ag水平是反映胃粘膜狀態的可靠的、非侵入性的組織學指標,在萎縮性胃炎及胃癌篩查中具有應用價值,現將有關進展簡述如下。一胃蛋白酶原的研究進展1.1 PG的結構與特征PG是胃蛋白酶的無活性前體,根據生化特征和免疫活性的不同,可分為PG和 PG。PGI由胃底腺的主細胞和頸黏液細胞分泌,當胃粘膜萎縮時,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或HP感染,PGI下降并
28、低于30ug/L,相反,當發生淺表性胃炎時,血液中的PGI水平升高。所以,PGI血液水平的變化可以表明胃粘膜的健康狀況。而PGII由泌酸腺、胃竇幽門腺和近端十二指腸 Brunner腺分泌,主要進入消化道和血液循環。PGII很少或沒有生物學活性,但在酸性環境下PGII可以轉變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阻止蛋白水解。血清PGII水平可以反映胃粘膜的形態和功能,當HP感染、病毒或寄生蟲感染、膽汁反流及酗酒時PGII水平升高。PGII高于10 ug/L與炎癥有關。PGR聯合PGI用來診斷萎縮性胃炎7。1.2 PG在CAG篩查中的應用多項研究7-9表明PGR與胃粘膜的萎縮程度顯著相關,聯合PGI可以作為診斷萎
29、縮性胃炎的非侵入性檢測指標。Zoalfaghari10以伊朗132例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發現萎縮性胃炎的PGI、PGR水平較對照組(淺表性胃炎和無胃炎)明顯下降,并應用ROC曲線表明以PGI40g/L為界值,診斷萎縮性胃炎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0%、67%,陰性預測值為92%,診斷準確性為69%;以PGR8作為界值時,靈敏度和特異度均為71%,陰性預測值為86%,診斷準確性為71%。Kim11在韓國首爾前瞻性研究了95例做胃鏡的病人,結果發現萎縮性胃炎的PGR水平較無萎縮性胃炎者明顯下降,以PGR4.9為界值,診斷胃竇部萎縮性胃炎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68.2%和60.3%。Kitamura
30、12研究了4483例胃炎病人,發現以PGR4.5為界,診斷萎縮性胃炎的靈敏度、特異度均大于80%。2016年一篇關于血清學標志物與CAG的薈萃分析中,共納入了27項研究(包括了8654例參與者),結果顯示PG聯合G-17、HP的IgG抗體診斷胃角部萎縮性胃炎的靈敏度為70.2%,特異度為93.9%,診斷胃竇部萎縮性胃炎的靈敏度為51.6% ,特異度為84.1%13。2017年,另一項納入20個研究(包括4241例參與者)的薈萃分析顯示,PG聯合G-17、HP的IgG抗體診斷萎縮性胃炎的靈敏度為74.7%,特異度為95.6%,陰性預測值為91%14。1.3 PG在胃癌篩查中的應用 Hamashi
31、ma 15對日本497例胃癌和497例正常人研究發現,PGR3.0為界, 篩查胃癌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6.9% 、39.8%。當聯合PGI70g/L,HP的IgG抗體10U/ml時, 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7.2%和 21.1%。李欣16研究發現胃癌組血清PGI、PGR顯著低于對照組、慢性萎縮性胃炎組和其他消化道腫瘤組,并且胃癌組PFII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二胃癌相關抗原MG7-Ag(Monoclonal gastric cancer 7 antigen,Mg7-Ag)2.1 MG7-Ag的結構與特征MG7-Ag屬于糖蛋白的分泌性抗原,是鼠源性抗人胃癌單抗 MG7識別的一種腫瘤標志物,主要
32、存在于胃癌與腸癌17,Mg7-Ag在正常人血液中亦有表達,但含量較低18。有研究19表明,MG7Ag作為胃癌腫瘤標志物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是目前診斷胃癌的首選標志物。2.2 MG7-Ag在胃癌癌前病變中的表達有研究發現20-22癌前病變組血清中MG7-Ag的表達含量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及胃良性病變組,提示胃黏膜上皮細胞在癌變過程中出現了MG7-Ag的表達,定期檢測血清MG7-Ag 含量的變化,有可能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的檢出率。另有研究表明23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萎縮嚴重程度與MG7-Ag水平呈正相關。劉華一24對天津65例胃癌前病變患者、37例胃良性病變及30例健康人群研究發現,PG與MG
33、7-Ag 兩項血清標志物聯合檢測胃癌前病變的靈敏度為 92.3%,高于單項檢測的靈敏度,特異性為90.0%,可以作為胃癌前病變篩查的良好指標。2.3 MG7-Ag與胃癌國內研究表明22,25-27胃癌組患者血清MG7-Ag水平和陽性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淺表性胃炎組、胃潰瘍組和萎縮性胃炎組,提示血清 MG7Ag水平的變化對于胃癌檢測診斷具有重要意義。Zeng19對652 例病人進行meta分析發現,MG7-Ag診斷胃癌的靈敏度為73%,特異度為91%,說明MG7-Ag是診斷胃癌的一個良好指標。國內研究表明20,28胃癌組低分化及淋巴轉移患者血清MG7-Ag水平高于中高分化及非淋巴轉移患者。王康
34、康等29對120例胃粘膜病變患者(其中胃癌40例)進行了MG7-Ag和PG的聯合檢測,結果發現胃癌患者血清 PG+PGR、MG7-Ag二者聯合檢測陽性率為89.87%,胃癌前病變組的檢出率為 57.77%,較單獨檢測 PG+PGR 或 MG7-Ag的陽性率高,說明是一種較好的聯合檢測方式,可應用于臨床,有望提高胃癌診斷水平。綜上所述,通過檢測腫瘤標志物胃蛋白酶原、MG7-Ag對胃癌和胃癌前病變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及預后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值得進一步臨床推廣應用。綜述參考文獻1 VENERITO M, LINK A, ROKKAS T, et al. Gastric cancer - cli
35、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aspectsJ. Helicobacter, 2016, 21 Suppl 1: 39-44.2 李道娟, 梁迪, 靳晶, 等. 上消化道惡性腫瘤流行病學趨勢J. 腫瘤預防與治療, 2018, (01): 62-68.3 JIM M A, PINHEIRO P S, CARREIRA H, et al. Stomach cancer survival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race and stage (2001-2009): Findings from the CONCORD-2 studyJ, 2017, 12
36、3 Suppl 24: 4994-5013.4 YOON H, KIM 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igh risk group for gastric cancerJ. Gut Liver, 2015, 9(1): 5-17.5 CHOI I J. Endoscopic gastric cancer screening and surveillance in high-risk groupsJ. Clin Endosc, 2014, 47(6): 497-503.6 CHEN T, SUN L, HE C, et al. Serum OPN express
37、ion for identification of gastric cancer and atrophic gastriti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J. PLoS One, 2014, 9(12): e114005.7 LOOR A, DUMITRASCU D L.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Gastric Cancer and GastropanelJ. Rom J Intern Med, 2016, 54(3): 151-156.8 LOONG T H, SOON N C, NIK MAHMUD N R K, et al
38、. Serum pepsinogen and gastrin-17 as potential biomarkers for pre-malignant lesions in the gastric corpusJ. Biomed Rep, 2017, 7(5): 460-468.9 BORNSCHEIN J, SELGRAD M, WEX T, et al. Serological assessment of gastric mucosal atrophy in gastric cancerJ. BMC Gastroenterol, 2012, 12: 10.10 ZOALFAGHARI A,
39、 ALETAHA N, ROUSHAN N, et al. Accuracy of pepsinogens for early diagnosis of atrophic gastritis and gastric cancer in Iranian populationJ. Med J Islam Repub Iran, 2014, 28: 150.11 KIM E H, KANG H, PARK C H, et al. The optimal serum pepsinogen cut-off value for predicting histologically confirmed atr
40、ophic gastritisJ. Dig Liver Dis, 2015, 47(8): 663-668.12 KITAMURA Y, YOSHIHARA M, ITO M, et al. Diagnosis of Helicobacter pylori-induced gastritis by serum pepsinogen levels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5, 30(10): 1473-1477.13 SYRJANEN K. A Panel of Serum Biomarkers (GastroPanel(R) in Non-invasive
41、Diagnosis of Atrophic Gastriti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nticancer Res, 2016, 36(10): 5133-5144.14 ZAGARI R M, RABITTI S, GREENWOOD D C,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pepsinogen, gastrin-17 and anti-Helicobacter pylori antibo
42、dies serum assays for the diagnosis of atrophic gastritisJ, 2017, 46(7): 657-667.15 HAMASHIMA C, SASAZUKI S, INOUE M, et al.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prediction for gastric cancer development using serum pepsinogen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antibody testsJ. BMC Cancer, 2017, 17(1): 183.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用設備捐贈管理辦法
- 供暖供水考核管理辦法
- 新質生產力對電商創新生態系統的影響及發展策略
- 小學描寫人物作文寫作指導
- 綠色教育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
- 施工方案:道路與地坪拆除工程
- 智能預測系統在化纖生產中的應用-洞察及研究
- 培訓機構聘用管理辦法
- 探索和完善科研過程中的容錯機制以促進創新活力的策略研究
- 供暖企業熱源管理辦法
- 2025年中國拉臂式車廂可卸式垃圾車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春季學期班主任工作總結【課件】
- 2025年天津市中考語文試卷(含標準答案)
- 保險品質管理制度
- 2025年遼寧高考地理試卷真題答案詳解講評課件(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適用)
- 全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知識競賽80題及答案
- 2023CSCO食管癌診療指南
- 2024年四川省資中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教師崗筆試題帶答案
- 成人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護理干預護理團標解讀
- 某律師事務所內部規章管理制度大全
- GB 29743.2-2025機動車冷卻液第2部分:電動汽車冷卻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