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藍莓種植技術 2010-7-24 第一章:概述 第一節:一發展藍莓的意義 一、什么叫藍莓 藍莓學名越橘,為杜鵑花科越橘屬灌木果樹。世界上越橘屬植物約有450多個品種,其中有40的品種分柿在東南亞地區,25的品種分布在北美地區,10的品種分布在美國南部和中部地區。我國約有近百個品種,主要分布在東北和西南地區??墒蔷哂性耘嗬脙r值的主要有八個系列100多個品種,即兔眼越橘、南高叢越橘、北高叢越橘、狹葉越橘、戍葉越越橘,篤斯越橘、紅豆越橘和蔓越橘。 篤斯越橘俗稱都柿、越橘,原產于我國東北地區的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北美和歐洲,大部分生長在水濕沼澤地上,一般株高50cm左右,抗寒力、抗澇力極強。該品種
2、具有大面積野生群落分布的特點。在我國吉林省長白山地區的安圖縣,黑龍江省的大小興安嶺地區的加格達奇、愛輝、呼瑪、牙克石、塔河、漠河、遜克、伊春林業局等都有大面積的集中野生分布群落。經編者20052006年對上述大部分地區的實地考察發現,在大興安嶺的呼瑪、牙克石地區越橘的最大密度達到每平方米200多株,其中牙克石的密度最大。 二、藍莓的用途及營養價值 藍莓的藍果類型俗稱“美國藍莓”,它原本是一種野生植物,在90年代初經過伊麗莎白女士和佛蘭德瑞克士的改良和訓化后,培養而成的人工栽培品種。世界上真正的美國藍莓主要有四個品種,即高叢、半高從、矮叢和兔眼。 藍莓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果實多為
3、藍紫色,柔軟多汁。風味純美,具有特殊的香氣。一般單果重O.52.0g左右,果肉細膩,種子極小,酸甜適度。果實除含有常規的糖、酸、維生素C外,還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B、SOD、自由基、熊果甙、花青甙、蛋白質、脂肪等,并且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如:K、Fe、zn、Mn等。經現代醫學研究和動物實驗證明,藍莓果實中高含量的抗氧化物質使其具有防止腦神經衰老、增強心臟功能、預防視力疲勞及防癌抗癌等獨特功效。因此聯合國糧農組織將其列為人類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第二節:發展藍莓的前景 一、野生篤斯越橘的前景 前一節介紹了我國北方篤斯越橘的基本分布情況,編者通過20052006兩年對野生篤斯越橘的 全面考察
4、和這兩年產量的對比,證明我國的的野生資源面臨嚴重危機。隨著我國藍莓果實的大量出口和國內藍莓系列產品的迅速開發,目前鮮果市場搶購十分激烈,2005年黑龍江省篤斯越橘價格IO16元公斤,2006年篤斯越橘價格2026元/公斤,同時2006年篤斯越橘的產量比2005年同比下降40,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藍莓的市場價格大幅度上升,造成了掠奪式采摘,資源破壞嚴重。因此,野生資源面臨嚴重危機。 二、發展引進高產品種的必要性 近兩年來,我國的藍莓加工及出口量大幅度增加,野生篤斯越橘的產量又大幅度的下降,因此就我國而然,藍莓鮮果的需求量遠遠供不應求,所以,引進優良品種,進行規模化、商品化栽培發展已經勢在必行。 有
5、關科研部門,對世界藍莓市場早有分析,認定了藍莓的發展前景。因此于1983年,我國開始了藍莓的引種、試驗栽培工作,到1997年我國一些科研單位又先后從美國、加拿大、芬蘭、德國等,引進了幾十個抗寒、高產的藍莓優良品種,經過十幾年的試驗栽培,到本世紀初,基本選育出來了適宜我國各地區栽培的高產品種,填補了我國人工栽培空白,為我國藍莓的發展提供了優良品種。 第三節 黑龍江省發展藍莓的優勢 一、土地資源優勢 黑龍江省是我國的農業大省,人均占有土地0.4公頃,居全國首位,適宜開發藍莓栽培的淺山區土地面積約點30多萬公頃以上。 二、地域和氣候條件 從地域條件看,黑龍江省正好處于世界漿果帶上,同緯度范圍內的俄羅
6、斯、波蘭、德國法國等都是世界漿果大國。從氣候和資源條件看,黑龍江省有廣闊而肥沃寒地黑色土壤,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藍莓果實的營養積累,生產的藍莓果實口感純正,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三、品種資源優勢 適宜北方栽培的藍莓品種有美登、北村、北藍、北陸等,都適宜在黑龍江省各地區栽培,編者通過在黑龍江省各地的試驗栽培證明,均生長良好,其中:美登、北村、北陸在黑龍江省的北部山區栽培(黑河地區的遜克縣克林鄉)均可安全過冬。由于黑龍江省北部地區特定的地理環境和綠色環保,藍莓在整個生育期內很少使用農藥和化肥,避免了農殘超標,冬季雪大濕潤,有利于藍莓果樹的安全越冬,夏季溫熱,降雨量適
7、中,適宜藍莓果樹的生長發育。通過對伊春、黑河地區、大興安嶺地區和綏化地區的全面考察和土樣采集化驗分析證明,黑龍江省90%的土地均可種植藍莓,又因 為沒有工業污染,所生產的藍莓果實100%符合綠色食品要求,在國際市場上有絕對的競爭力。 第二章 藍莓優質品種介紹 一、藍莓的主要品系 1、兔眼藍莓 樹體高大,最高可達10米,壽命長,長綠,耐溫熱能力強,抗旱能力也強,適宜熱帶地區發展。 2、南高叢藍莓 原產亞熱帶,喜濕性強,果實較大,直徑約1厘米左右,屬鮮食品種,適宜亞熱帶栽培。 3、北高叢藍莓(半高叢藍莓) 原產于美國北部,對土壤要求比較嚴格,該系列品種抗寒能力都很強,株高1米左右,果實較大,果實品
8、質好,風味佳,屬鮮食加工型。 4、矮叢藍莓 樹體矮小,一般株高5060厘米,抗旱,抗寒能力都很強,能耐46度的低溫,極適宜高寒山區大面積發展。 5、篤斯越橘 主要分布于我國大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大部分是在水濕沼澤地上,株高3050厘米,抗澇、抗寒能力極強,能耐50度的低溫,果實偏酸,多汁,濕果蒂,果實不耐儲運,適宜加工。集中野生群落分布。 6、紅豆越橘 原產天我國東北、俄羅斯、歐美等國家的高山等地帶,與篤斯越橘混生,冷屬長綠小灌木,樹高20厘米,葉片常綠,草質,果實亮紅色,抗寒力極強。 二、品種 (一)、半高叢藍莓品種 半高從藍莓品種是由矮叢藍莓與高叢藍莓雜交育成的一個系列品種,株叢與高叢藍莓
9、相比,較矮。該品種喜歡冷涼性氣候,部分品種抗寒性比較強,能耐-38度的低溫,適宜寒冷地區栽培發展。 1、北陸 美國品種,中早熟,植株生長健壯,株從中度張開,成令株叢株高0.8一1.2m左右,抗寒、抗旱,表現豐產。此品種果實較大,中等藍色,干果蒂,風味酸甜、果實成熟期集中,在克林鄉栽培試驗證明,在-37度下可安全越冬,是寒冷地區主要栽培品種。適宜我國寒冷地區栽培發展。 2、北藍 (北青)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育成品種,晚熟,該品種植株生長健壯,屬直立型,株高7Ocm左右,抗寒,能耐-38低溫,豐產性較好,果實中大,暗藍色,風味好,耐儲運,適宜我國東北寒冷地區栽培。 3、北村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育成品種
10、,中早熟,株叢中等健壯,株叢張開,株高7Ocm左右,早產,豐產,連續豐產性好,抗寒,能耐-38度低溫。果實較大,淺藍色,甜酸,風味好,該品種在寒冷地區栽培表現良好,為高寒山區栽培的優良品種。 4、圣云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育成品種,中熟。植株生長健壯,直立型,株高1.2m,抗寒力較強,能耐-30度低溫。果實大,藍色,肉質硬,果蒂痕干,耐儲運,口感甜酸,該品種可作為寒冷地區的鮮食品種栽培。 (二)、矮叢藍莓 該品種的特點是株叢矮小,一般株高5Ocm左右,但是,抗旱、抗寒能力極強,在-40度的低溫可安全越冬。 1、美登:加拿大農業部肯特維爾研究中心從野生篤斯越橘中選出的品種與451雜交育成,中熟品種,
11、在黑龍江省北部約7月中下旬成熟,果實扁圓形,亮麗藍色,果皮披有較厚的白色果粉,風味極好有清爽宜人的香氣。植株生長旺盛,豐產,定值五年后平均單株產量0.8一1.5kg/左右,抗寒能力極強,可耐-48度的低溫,如果冬季雪大,可安全露地越冬,是東北寒冷地區的首選品種,可大規模發展。 第三章:植物學特性 植物學是研究植物形態、分類、生理、生態、分布、發生、遺傳和進化的一門科學,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和認識植物的生長發育規律使之為人類服務,研究,認識藍莓的植物學特性,就是為了充分的認識藍莓的生長習性、特點,以便于我們更好的掌握藍莓的栽培技術。 第一節:藍莓的植物學特性 一、株叢形態特征 藍毒為杜鵑花科越橘屬
12、多年生灌木果樹,因品種不同,株高各不相同。編者在這里主要介紹適宜東北地區、特別是寒冷地區發展的矮叢和半高從藍莓適用栽培技術。半高叢藍莓一般株高70一12Ocm左右;矮叢藍莓一般株高30一6Ocm左右。半高從藍毒株從一般由多個主枝構成灌木叢樹冠,有的品種可以產生萌蘗,但是只能產生小群體,矮叢藍莓一般都能形成大群體。 二、 花 了解花芽分化的過程,掌握花的組成部分及其功能,能正確認識花序類型,學會用形態學術語描述 植物的花。 通?;ㄊ怯苫ㄝ?、花冠、雌蕊和雌蕊四部分組成,這些部分共同著生在花梗頂端的花托上,花梗又叫花柄,是枝條的一部分。而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都是變態的葉,所以花是適應于有性繁殖的變
13、態短枝。 藍莓的花絕大多數品種為總狀花序(具有較長的花軸,各朵花以總狀分枝的多方式著生在花軸上,花梗近似等長,整個花序橢圓形,因此又叫園錐花序或復總狀花序,如:水稻、玉米、葡萄等),多腋生,有時頂生?;▎紊螂p生于葉腋間,花芽-般著生在花枝條的上部。黑龍江省中、北部地區-般在5月中旬到6月上旬花芽開始萌動,20天后到盛花期。當花芽開始萌動后,葉芽開始生長,藍莓的花為純花芽,多數的花為壇狀,也有鐘狀或管狀?;ò曷摻Y在一起,萼片與子房合生,5淺裂,花瓣多為紅色或白色,子房下位,4一10室,雄蕊包括花柱和花絲。每室有胚珠1枚至多枚,每朵花中有8一10個雄蕊。雄蕊嵌入花冠基部圍繞花柱生長。雄蕊比花柱短
14、,花藥上部有2個管狀結構,其作用是散放花粉。 雄蕊和雌蕊發育成熟后,花萼與花冠也發育成熟,這時花萼和花冠展開,使雄蕊和雌蕊顯露出來,這個過程稱為開花。 三、葉 植物葉的組成,一般是由葉片、葉柄和葉托三部分組成。藍莓的葉片為單葉互生,多為落葉,少有長綠,矮叢藍莓葉片一般長約0.5一2.5cm,葉片形狀是橢圓形。高叢和半高叢藍莓葉片為卵圓形。大部分品種葉片背面披有絨毛,而矮叢藍莓葉片背面很少有絨毛。 四、果實 藍莓果實的大小、顏色因品種不同而不同,高叢藍莓和矮叢藍莓果實多為藍色,披有不同程度的白色果粉,果實直徑一般0.5一.5cm,形狀多為扁圓形,也有卵形、梨形和橢圓形,萼片宿存,-般單果重0.5
15、一1.5g左右。果實從開花后70天左右成熟。 五、根和莖 藍莓根的外形一般呈圓柱形,尖端呈圓柱體,尖端為根冠,形似帽狀,套在根的頂端,保護根尖在伸入土壤時,不被尖硬的土粒所傷害。受土壤質地的影響,多數植物的根呈彎曲狀態,沒有節和節間的分化,廣泛的分布于土壤中,根的種類主要由定根、不定根組成。定根又分為主根和側根。各種植物的根,無論是主根、側根或不定根,其靠近尖端處都有很多根毛,從根的尖端到著生根毛的部分稱根尖;根尖長數cm不等,它是根生命活動最活躍的部分,根的生長,組織的形成及根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主要靠根尖吸收完成。根據根尖各部分形態、結構和機能的不同,從根尖往上可 依次分為根冠、分生區、
16、伸長區和根毛區。根毛區位于伸長區的上方,是由伸長區發展而成的,這部分細胞不在伸長,已分化成各種成熟組織,又叫成熟區。成熟區的表面密生根毛,根毛外壁有黏液和膠質,易于和土壤結合,有助于細胞吸收,因此根毛區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分。 根毛呈管狀,長約5一lOcm左右,平均直徑約lOum左右,根毛生命周期很短,一般僅有數天到十幾天便枯萎脫落,當根毛區上部的根毛死亡后,伸長區上部表皮細胞逐漸形成新的根毛來補充,從而保持根系強大的吸收能力。藍莓為淺根性植物,沒有根毛,根系很不發達,纖細根多,粗壯根很少,呈纖維狀,而有內生菌根。矮叢籃莓的根大部分是由根莖蔓延而形成的不定根。不定根在根狀莖上萌發,并且形
17、成枝條。根狀莖-般單軸生長,直徑3一6mm,根狀莖分枝頻繁,在l0一25cm深土層中形成穿插的網狀結構,新生的根狀莖一般為粉紅色,而老根狀莖為暗棕色,并且木質化。矮叢藍莓的根系分布在上層土層中的有機質層。每年中藍莓根系隨土壤溫度變化有兩次生長高峰,第一次出現在6月中旬,第二次出現在8月下旬,當土壤溫度達到14一18度時,藍莓根系生長高峰出現,低于此溫度根系生長減慢,低于8度時根系生長幾乎停止。根系生長高峰出現時,地上部枝條生長高峰同步出現。 第二節:生長結果 一、營養生長期 l、葉芽發育 葉芽著生于枝條的中下部,在生長前期,當葉片尚未展開時葉芽在葉腋間形成,葉芽剛形成是為圓錐形,因品種不同,葉
18、芽長度各不相同,一般 3一4mm,披有等長度的3一4個鱗片,休眠的葉芽在春季萌動后產生節間較短,葉芽完全展開約在盛花期前10天左右。 2、枝條生長 藍莓在一個生長季節可以有多處枝條生長,一般品種一年至少有兩次新梢生長期,一次是初夏,春季溫度適宜后,葉芽萌發抽生新枝,新梢長到一定程度后停止生長,頂端生長點小葉變黑形成黑尖,黑尖期維持15天后脫落,這種現象通常稱其為枝頂敗育,籃莓的這種現象叫做黑點期,黑尖脫落后20一30天后頂端葉芽重新萌發,長出新枝,即第二次生長期開始,也叫轉軸生長,如果溫度和光照適宜,一年可以出現幾次,最后一次生長頂端形成花芽,開花結果后,頂端枯死,下部葉芽萌發新梢并形成花芽。
19、 二、生殖生長 1、花芽分化 藍莓在夏季抽生的最后一次新梢,緊挨黑點的一個芽原始體逐漸增大發育成花芽,有時第一次生長 停止后頂芽便形成花芽。每一枝條可以分化的花芽數因品種不同而不同,另外與枝條的粗細也有關。一般高叢籃莓、半高叢藍莓可分化57個花芽,最多可達10一15個。花芽在節上通常是單生,偶而也有復生芽,在一個花序中通常是基部的花芽先形成,先開放。矮叢藍莓是在花序梗軸不發育以后,先是近側的花原始體同時分化,然后是遠側的花原基分化,近側的分生組織變扁平并出現萼片原基以后,接著花器的其他部分向心分化。 藍莓花芽著生于一年枝條頂部1一4節,有時可達7節?;ㄑ亢腿~芽有明顯區別,花芽卵圓形,肥大,一般
20、3一5mm,花芽在葉芽間形成,逐漸發育,當外鱗片變成棕黃色時,即進入休眠期。當兩個老鱗片分開時,花芽沿著枝軸在幾周內向基部發育,迅速膨大形成明顯的花芽進入冬眠。 進入休眠期后,花芽形成花序軸。半高叢藍莓花序原基在8月中旬形成,矮叢藍莓7月下旬形成,從花芽形成到開花大約需270天左右。藍莓花芽分化對光周期十分敏感,花芽在短日照(12h以下)條件下分化,品種不同所需光周期也不同,北方抗寒品種一般需8一12h,時間為35一55d左右,如果秋季花芽分化期枝條出現落葉,則不能形成花芽,花芽只能形成在有葉的節上。 2、開花 花芽從萌動到盛開約一個月時間,花期約兩周,花芽在一年生枝上的分布有時被葉芽間斷,在
21、中等粗度的枝條上往往遠端芽為花序發育完全芽,矮叢藍莓位于枝條下部葉芽可被休剪促進轉化成花芽。枝條的粗細與長短和花的形成有關,中等粗度的枝條形成花芽的數量多,枝條粗度與花芽的質量也有關,中等枝條上花序分化完全的花序芽多而壯,而過細或過粗的枝條單花芽數量多,一個花芽開放后,單花數量因品種不同而不同。藍莓開花時頂芽先開,其次是側芽,粗枝上的花芽比細枝上的花芽開的晚。一個花序中基部先開,然后是中部、上部。果實成熟時卻是上部先成熟,而后是中、下部?;ㄑ块_放時間則因氣候條件不同而不同,一般在開花后一周內授粉,否則很難坐果。 三、果實發育 1、管理 管理好的果園授粉率可達100%,尤其是矮叢藍莓,自花授粉能
22、力極強。要想達到高產,授粉率不能低于85%,有的品種自花授粉能力較差,最好配置授粉受精品種。 藍莓花綻放時多為懸垂式,花柱高于花冠,因此最好有昆蟲傳粉。有些品種不需要受精,只需要授粉即可坐果,但是果實的質量不好。編者通過多年的栽培實踐證明,配置相應的授粉樹或幾個品種配置栽培,實行異花授粉,比栽植單一品種要好的多。不但可以提高坐果率,還可提高產量和果品質量。 影響坐果率的主要原因是花粉的質量和數量,有的品種花粉敗育,如北村自花授粉能力差。一般藍 莓開花后10天內均可授粉,3天內授粉最高。 2、果實膨大 藍莓的果實為單果,開花后約兩個月成熟,成熟的果實多數呈藍色。藍莓的花受精后,子房迅速膨大,約3
23、0天后增大慢慢停止,再過一個月果實保持綠色,體積僅稍有增加,隨著果皮和皮下組織色素含量的增加,果實進入變色期,以后逐漸加深,直到達到果實固有的顏色,此時果實的體積又一次迅速膨大,直徑可增加50%左右。固有顏色形成后,色澤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還會上升,果實大小,還會增加。并且風味明顯突出。-般矮叢藍莓果實成熟期在7月下旬到8月低;半高叢藍莓略晚于矮叢藍莓。 3、外界因素對果實的影響 1)、影響果實膨大的主要因素是溫度增加,加快果實發育。如果水分不足則阻礙果實發育。果實中的種子與果實的大小關系很大,種子越多,果實越大。花期如果花粉量大,形成的種子就越多,果實就越大。 2)、果實發育與成熟和果實內源激
24、素變化密切相關,在藍莓果實中,生長激素在果實發育迅速生長期較低,隨著緩慢生長期的到來,生長激素迅速增多,并達到高峰;當進入快速膨大期后又開始下降;生長激素首次出現是在開花后的第20-30天內,第35一40天達到高峰。赤霉素活性在果實發育迅速的生長期達到高峰,高峰出現在開花后的第35一40天;進入果實發育緩慢生長期,赤霉索活性迅速下降,到果實著色時又迅速增加。 3)、果實開始著色后,需20一30天才能完全成熟。 第四章:藍莓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第一節:氣候條件 一、冷溫需求量 藍莓要達到正常的開花結果一般需要800一1200h小于7.2度的低溫,需求量不同,花芽比葉芽的冷溫需求量少。雖然650h的
25、低溫能夠完成樹體休眠,但是只有超過800h的低溫半高叢、矮叢藍莓才會較好的生長。所以800h的低溫是半高叢、矮叢藍莓的最低需冷量,而1000h的低溫休眠最好。 二、抗寒性 藍莓對低溫的忍受能力主要依賴于植物進入低溫訓化程度。藍莓的不同品種抗寒能力不同,矮叢藍莓抗寒性最強,半高叢次之,高叢最差。矮叢藍莓品種除了它本身抗寒能力較強外,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它樹體矮小,在寒冷地區栽培時冬季雪大可將其大部分覆蓋,因此它可安全露地越冬。 藍莓凍害類型主要有抽條、花芽凍害、枝條枯死、地上部分死亡等,全株死亡現象較少,其中最常 見的是抽條現象發生。如果入冬前枝條發育不好,秋季少雨干旱均可引起枝條抽干現象發生。 三
26、、霜害 霜害最嚴重的是危害藍莓的芽、花和幼果,在盛花期,如果雌蕊和子房低溫幾個小時后變黑即說明發生凍害。解剖花芽后發現各器官在低溫后變為暗棕色,說明花芽受到了霜害。霜害雖然不能造成花芽死亡,但是會影響花芽的發育,造成坐果不良,果實發育差?;ㄑ堪l育的不同階段,藍莓的抗寒能力也不同?;ㄑ颗虼笃诳煽?6度低溫,花芽鱗片脫落后-4的低溫可凍死。露出花瓣但尚未開放的花-2的低溫可凍死。正在綻放的花,在0度時即可引起嚴重的傷害。 四、溫度與生長發育 藍莓生長季節可以忍受周圍環境中35一45度的高溫,而半高叢和矮叢藍莓生長季節可忍耐30一40度的高溫,高于此溫度,藍莓對水分的吸收能力減退,造成生長發育不良。
27、矮叢藍莓在18度時生長較快,而且產生較多的根莖狀。矮叢藍莓春季溫度過低,其生長發育會受到限制,在10一21度之間氣溫越高,生長越旺盛,果實成熟也越快。在水分和養分充足的情況下,氣溫每上升10度生長速度即可增加一倍。當氣溫降到3度時,即便沒有霜害植株的生長也會停上。大部分半高叢藍莓品種可耐-20一-25度低溫,在深度休眠的狀態下可耐-30度低溫。矮叢藍莓的光合作用隨溫度從10一28而增加,早春低溫對矮叢藍莓生長不利,大小興安嶺區域栽培藍毒當遭受早春霜害時,葉片雖然不脫落,但是會變為紅色,從而影響光合作用,葉片變紅后,待氣溫升高約一個月后才能轉綠。 溫度對花芽和果實發育也有很大影響,矮叢藍莓在25
28、度時形成的花芽數量遠遠大于在16度時形成的花芽數量,因此,生長季節的花芽形成期出現低溫往往造成矮叢藍莓第二年嚴重減產。 五、光照 長日照有力于藍毒的營養生長,而花芽分化則需在短日照條件下進行,全日照光照強度是花芽大量形成的重要條件。在全日照條件下果實質量好。在短日照8h40天時,矮叢藍莓形成花芽。 因此在離體培養條件下,光是相當重要的環境因素,光的影響包括光周期、光量和光質三部分。 l、光周期 光周期是指光照與黑暗交替的時間,光周期是對植物細胞脫分化的效應。矮叢藍莓和半高叢藍莓供給12h以上的光照可以促進營養生長,光照時間從8h到16h營養生長不斷增加,在l6h時達到高峰。營養生長對光照時間的
29、反映在21度時最敏感,而溫度低于8度時不敏感。 光照時間的長短與花芽形成關系很大,當植株處干16h以上光照時,只有營養生長而不能形成花芽。當光照強度縮短時,花芽形成數量增加。8h光照時間,花芽形成數量達到最大值。 一定時間的短日照(即8h50一60天),對矮叢藍莓是必要的,當短日照小于30天時,產生崎形果,短 日照小于35天時花芽發育不正常,花序中的花朵數量減少。比較適宜的短日照時間為50一65天。適宜的短日照處理,可促進生長素合成。長日照處理可鈍化和分解生長素。短日照處理也能促進赤霉素物質的合成,從而促進花芽形成。 在藍莓苗木繁育時,供給16h長光照比供給8h短光照生根率高而且根系質量好。
30、2、光照強度 (光量) 光是光合作用能量的來源,又是葉綠素形成的條件,光照還影響CO2進入葉片的通道氣孔的啟閉。 光照強度是指單位面積上接受可見光的能量。簡稱照度,單位勒克斯(Lx)。一天中以中午最大,早晚最小;一年中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夏季晴大的中午露地照度大約在10萬Lx,冬季大約2.5萬Lx左右。而陰天是晴天的20%一25%。 光照強度的大小對藍莓的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影響。大多數矮叢藍莓的光飽和點為10OOLx,當光照強度小于65OLx時極顯著地降低光合速率,矮叢藍莓由于樹冠交叉、雜草等影響光照強度,長處于光飽和點以下,從而引起產量下降。因此,應做好株叢的修剪與果園的清耕除草工作。 光照強
31、度小于20OOLx時,矮叢藍莓果實成熟推遲,果實成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下降。 在離體培養條件下常用的光量在2000一4000Lx,通常難以達到4000Lx,一般光量在2000一3000Lx左右,光照強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器官分化的頻率。在籃莓育苗中,常采用適當的遮陽以保持空氣的濕度,但是全光照條件生根率提高,并且根系發育的好。所以應盡可能的增加光照強度。 3、光質 光質是指光的波長,過多的紫外線對藍莓生長和發育有害,正常的晴朗天氣達到地面的紫外線為10.5UV一B單位。處于正常光照4倍的紫外光時,果實表面產生日昀。紫外光增加仰制營養生長,而且花芽形成明顯下降。 離體培養條件下,一般用熒光燈進行補光,
32、光譜成分主要是藍紫光,光譜波長419nm。在離體培養中,根和芽的分化的依賴光譜成分不同,芽分化有效光譜為藍紫光,波長為419一54Onm,其中藍光更為適宜。波長為660nm的紅光,對芽分化無效,根分化則和芽分化正好相反,根分化受紅光600一680nm所刺激,而藍光則無效。 第二節:水分 一、臨界水分 一般來講,藍莓的耐旱性和耐澇性均屬一般,但品種之間差別較大。引起水分脅迫的主要原因是氣孔阻力的增加,當白天蒸發量大時,根系不能吸收充足的水分,影響結果,從而產量下降,當樹體中水分降低時,藍莓的氣孔阻力迅速增加,即使是中等水分脅迫也會顯著地阻礙藍莓的生長。 二、水分平衡點 1、藍莓葉片由于有一層蠟質
33、,所以氣孔擴散阻力比較、大,因此蒸騰速率較小,藍莓是較為抗寒的品種,當水勢下降l.0毫巴時,葉片中相對水分含量就下降6.4%。 三、水淹 籃莓在休眠期內抗水淹能力很強,在田間管理條件下,水淹半個月后,坐果率、枝條生長、產量均下降。水淹30天后,氣孔阻力和蒸騰明顯下降,CO2吸收速率達到負值,株叢死亡。 第三節:土壤 與其他果樹相比,藍莓對土壤條件的要求比較嚴格,不適宜的土壤往往導致失敗。 一、土壤結構 最理想的土壤類型是疏松、通氣、濕潤、有機質含量高的強酸性沙壤土或草碳土。在粘重板結的土壤、干旱的土壤和有機質含量過低的土壤上栽培,必須進行土壤改良,否則很難成功。 藍莓的根系生長緩慢而且纖細,在
34、粘重的土壤上不能穿越粘土層,從而導致生長不良。另外有機質很低,排水不良也易導致生長不良。在PH值過高的土壤上栽培,會造成植株缺鐵失綠,酸度過低易引起植株鎂中毒。 栽培在理想的土壤上,有機質含量在7一10%的沙壤土、壤土上為最好。土壤中的顆粒組成尤其是沙壤土含量與藍莓生長密切相關,土壤疏松、通氣好,極有利于藍莓的根系發展。 二、土壤的PH值 土壤的PH值是藍莓栽培中的-個重要的因素,藍莓生長要求強酸性土壤條件,半高叢藍莓和矮叢藍莓要求土壤PH值為4.0一5.2的適比范圍,最好為4.3一4.8。 土壤PH值對藍莓生長與產量有顯著影響,其中PH值過高是限制藍莓栽培范圍過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土壤PH值大
35、于5.5時,往往導致植株產生因缺鐵失綠癥,而且隨著PH值的上升,失綠癥狀趨于嚴重。當PH值接近中性時,所有植株死亡。土壤PH值較高時,不僅影響鐵的吸收,還容易引起吸收Na、Ca過量,對植株生長不利。 當PH值低于4時,土壤中的重金屬元素供應增加,造成重金屬吸收過量而中毒如(Fe、Zn、Cu、Mn、Al)等,導致生長勢衰弱甚至死亡。 三、有機質 土壤有機質的含最高低,是決定藍莓產最的重要因素,藍莓只有在有機質大于7%的土壤中才能正常的生長。但它與藍莓的產量并不成正比。土壤有機質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土壤結構,疏松土壤,促進根系發達,保持土壤中營養和水分,防止流失。土壤中的礦物質養分,如:Fe、Cu、M
36、g、K可被土壤 中的有機質以交換態或可吸收態保持下來。 四、土壤狀況 土壤狀況主要指土壤的透氣性,透氣好壞主要是土壤的水分,結構和組成;土壤透氣差引起植株生長不良,在正常情況下,土壤中C02含量不低干0.3%,土壤疏松,透氣良好時,土壤中氧含量可達20%。透氣差的土壤氧的含量大幅度下降,CO2的含量大幅度上升,不利于藍莓的生長。采取土壤覆蓋,是改善藍莓生長的有效措施。 五、菌根與根瘤 植物的根系分布在土壤中,可以和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形成密切關系,互利互生,這種現象稱為共生。根瘤和菌根就是高等植物根系和土壤中微生物之間共生關系的兩種情況。 l、根瘤 某些植物上,有各種形態的瘤狀突起,稱為根瘤。根
37、瘤的產生是出于土壤中的-種細菌根瘤菌,根瘤菌自根毛侵入皮層后,在皮層細胞內進行強烈的分裂,刺激皮層細胞分裂產生大量細胞,使皮層出現異常的增生而膨大,形成了根瘤。根瘤菌從植物根部的細胞中獲取生命必須的水分和養分,把植物不能吸收的游離態氮轉化為能被植物吸收的含氮化合物,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根瘤菌的這種作用,稱為固氮作用,固氮作用一方面有利于與之共生的植物生長,另一方面也向土嚷內分泌一些含氮化合物,從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所以人們把根瘤菌稱為天然的化肥廠。除豆科植物外,在自然界中已有100多種植物都能形成根瘤菌并有固氮作用,如:化木科、木麻科、薔薇科、楊梅科等。 根瘤菌對于共生的植物有選擇性,每一種根瘤
38、菌只能與一種或幾種親緣關系較近的高等植物共生,因此,在引種一種植物時,需同時引進能與之共生的根瘤菌。 2、菌根 自然界里,有許多植物的根可以同真菌共生,這種與真菌共生的根稱為菌根,菌根的形式有三種。即內生菌根和外生菌根,同時同一種植物上能兼有兩種菌根的,稱為兼生菌根。 菌根的菌絲包在幼根的表面,部分菌絲侵入皮層細胞間隙中,但是并不伸入細胞,這種菌根稱外生菌根,如:松屬、云杉屬、落葉松屬和楊屬等植物的菌根;菌絲通過細胞壁侵入表皮和皮層細胞內與原生質混生在一起的,稱為內生菌根。如藍科,杜鵑花科等植物就具有內生菌根。外生菌根的菌絲起到了根毛的作用,擴大了根的吸收面積。內生菌根可促進根內的物質運輸,加
39、強了根的吸收功能。除了上述兩種菌根外,自然界里還有兼生菌根,如;柳、蘋果等植物。 形成菌根的真菌自身所需的養料由植物供應,但是真菌菌絲起到類似根毛的功能,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供植物利用,菌根還能分泌多種水解酶類,促進細胞內儲存物質的分解,以促進植物的吸收作 用;并且還能分泌維生素B等,促進關系生長。 菌根對一般植物的生長具有良好作用,有些植物沒有相應的真菌存在,就不能正常生長,因此在生產中,可以用人工方法接種所需的真菌,以提高根系的吸收能力,使種植成功。 藍莓屬杜鵑花科植物,根是纖維狀,沒有根毛,但在自然狀態下與菌根真菌共生形成菌根,侵染藍莓的菌根真菌統稱為石楠屬菌根真菌,專一寄生于石楠屬植物,
40、在酸性土壤環境下,藍莓的根系被石楠屬菌根侵染后,形成內生菌根。 菌根真菌的侵染對藍莓的生長發育及養分吸收起著重要作用。 1)、增強養分吸收 在自然條件下,酸性有機土壤中能被根系直接吸收利用的N含量很低,而不能被根系吸收的有機態氮含量很高。通過試驗證明,藍莓生長的典型土壤中可溶性有機氮占70%,而可交換和不可交換的氨離子只占0.4%,菌根侵染后的一個重要作用是促進根系直接吸收有機氮。 人工接種菌根后,植株N含量可以提高17%,菌根對無機N吸收也有促進作用。 人工接種菌根后,可以促進P包括有機P和難溶性的P、Ca、Fe、S、Zn、Mn等元素的吸收。 2)、抵抗重金屬中毒 藍莓生長的酸性土壤PH值很
41、低,使土壤中的重金屬元素如Ca、Fe、Zn、Mn等供給水平很高,但過量吸收可導致植株重金屬中毒而造成生理病害,甚至死亡。但菌根真菌的一個重要作用是重金屬元素過量時,真菌菌絲通過根皮細胞內主動生長吸收過量的重金屬,從而防止樹體中毒。 3)、對結果的影響 菌根真菌對藍莓養分吸收的作用最終反映在結果上,人工接種菌根后,可增加藍莓的分枝數量,加強植株生長,提高單株產量。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作用是,當藍莓在沒有石楠屬菌根真菌的土壤上(如:沙壤干旱土壤),由于缺少菌根,使定植成活率降低,樹體生長衰弱。 第五章:栽培技術 第一節:建園 一、園地選擇 園地選擇應因地制宜,從土壤條件、地形地貌、地理環境等幾個方面
42、決定。選擇土壤類型的標準是,坡度小于10度,土壤PH值在4.0一5.5左右,最好PH值在4.3一4.8之間,有機質含量在7%以上,至少不低于5%,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土壤濕潤而又不積水的地塊建園。如果當地降雨量少,藍莓園區要有充足的水源。 在自然條件下選擇土壤時,可從植物分布群落進行判斷,有篤斯越橘分布或有杜鵑花科植物的地域為典型的藍莓栽培地。否則應進行土壤改良、調酸。無論什么樣的土壤,首先必須進行化驗分析。大小興安嶺大部分地區為強酸性或酸性土壤。黑龍江省土壤結構主要分為以下四大類型。 一、水濕地潛育土 此類土壤上篤斯越橘廣泛分布,土壤結構主要由枯枝落葉及苔薊構成,疏松透氣,PH值一般在4.2
43、一5.0左右,有機質含量很高,有效N含量約10%左右,多位于林內,土壤含水量高,屬理想的土壤類型。所差的是,夏季積水,又因含N量過高,易造成枝條徒長,貪青。土壤中有效P含量低,易導致植物缺P癥。 編者通過兩年對黑龍江省中、北部地區的全面踏查,采集土樣化驗分析證明,大小興安嶺的大部分山區內平地為此種結構,如伊春地區的各個林業局、遜克縣、孫吳縣、嫩江縣、及大興發嶺的大部分地區等。 2、暗棕色森林土 此種土壤在黑龍江省主要有兩種類型; 1)、棕色針葉林土: a、分布:我國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北緯46度30分至53度30分之間。集中分布在大興安嶺北段以楔形向南延伸,最后以島狀退到一些中小頂部。分布在海
44、拔800一1700m范圍內,北靠黑龍江畔,隔江與東西伯利亞棕色針葉林土相鄰。南達牛汾臺與阿爾山地區,西北部到額爾古納河,東北部約至呼瑪;在長白山、大小興安嶺,棕色針葉林土分布于800一1200m以上的山地垂直帶中。 棕色針葉林土區氣候屬寒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低于-4度,平均氣溫在0度以下的時間長達5一7個月,年積溫在1200一1700度左右,年降水量450一75Omm,冬季積雪覆蓋厚度可達2Ocm以上。氣候特別寒冷濕潤,土壤結凍期長,凍層深度可達2.5一3.0m。并在山體上部有島狀永凍層存在。 b)、暗棕色森林土 也稱暗棕壤,是溫帶濕潤氣候區針闊葉混生林下發育的淋溶型棕色土壤。 在我國
45、主要分布東北地區,暗棕壤向北過渡為棕色針葉林土,向南過渡為棕壤,暗棕色森林土是東北地區分布面積最大的一種土壤。主要分布于大興安嶺東坡、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和長白山山區。分布范圍北起黑龍江至遼寧省鐵嶺、清原一帶,西起大興安嶺東坡至烏蘇里江。 暗棕色森林土地區氣候屬于溫帶溫濕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一5度,大于10度年積溫為2000一3000度,季節凍層深度1.0一2.5m,最深可達3.Om,凍結時間為120h一200h。年降水量600-1100mm。無霜期110h一135h。 暗棕色森林土所處的地形多為中山、低山和丘陵,一般海拔500一1000m。成土地母質為各種巖石、坡積物、洪積物及黃土。這類土
46、壤特點是比較疏松,透氣性好,ph值在5.5一6.2之間,有機質含量在7一10%左右,土壤濕潤不積水,這類土壤栽培藍莓效果較好,但PH值略高,需要進行土壤調整。 3、草甸沼澤地 草甸沼澤地是指地表長期積水或季節性積水,地下水位高(在 lm以上),具有明顯的生草層或泥碳層和潛育層,在黑龍江省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興凱湖低平原沿河兩岸河灘地與低階地,常與黑土呈復區分布。這類酸性沼澤地土壤中黑龍江省分布面積很大,而且集中,一片沼澤地面積可達幾百或上千公頃,地處兩山之間,多地勢平坦,無樹木生長易開墾。土壤PH值一般在5.0一5.5之間,有機質含量不低于10%。雨季積水,土壤下粘土含量高,黑土層2
47、5一35cm左右,壓綠腐熟1一2年后,栽培藍莓。該表土層透氣良好,深翻壓綠時不能把黃土層翻上來,栽培藍莓時需挖排水溝,做臺田。這是編者在黑龍江省遜克縣寶山鄉開墾300多公頃草甸沼澤地的成熟經驗,效果非常良好。 4、草甸沼澤沙壤土 多位于山坡中下部,土壤中沙土含量高,PH值5一5.5,有機質約11%左右,土壤濕潤,但不積水,栽培藍莓表現良好。 第二節:自然條件 氣候條件本著因地制宜的栽植原則,選擇適宜當地栽植品種,黑龍江省北部寒冷地區,盡量選擇抗寒品種,如:矮叢的美登、斯衛克和半高叢的北村、北陸、北青等。以上品種編者在黑龍江省的遜克縣克林鄉、伊春的翠巒林業局、綏棱農場等地都做了栽培試驗,表現良好
48、,同時對北陸、北藍、圣云等也做了栽培試驗。總的表現是:在黑龍江省北安市以北地區即大興安嶺地區、伊春地區、嫩江地區、黑河地區等美登表現十分良好,無論從抗寒或抗旱性上看都很正常,兩年生苗木定植當年95%的株叢都開花坐果,2004年遜克縣克林藍莓基地藍莓盛花期連續降雨、降溫20多天,但是美登、北陸坐果率達90%以上,果實生長良好。美登安全越冬,北陸株叢枝條稍部因生長期不足木質化較差,春季出現小部分枝條頂部抽干死亡現象。然而,其它幾個品種在黑龍江省綏化以南地區表現正常,生長良好。對于冬季雪少,風大干旱的地區不宜發展,晚霜頻繁地區、四面環山的山地容易遭受霜害,應盡量不要選擇。 第三節:整地 園地選好后,
49、最好在定植前一年深翻壓綠,如果雜草過多,應進行火燒,然后深翻,深翻約3Ocm 左右,以不翻出粘重土和黃土為宜。壓綠一年后,重耙兩到三遍,清除大石塊、草根、樹根等雜物,整平土地。如果是沼澤地、水濕地應挖排水溝,做臺田,臺田高35-30cm,寬1m。定植時,將藍莓苗栽植在臺面中間。如果PH值過高或過低,應在定植前耙地時進行酸度調整,達到定植品種所需酸度。 第四節:調整PH值 土壤PH值過高時,應進行土壤調整。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絕大部分土地均為酸性土壤或弱酸性土壤,只是酸性強弱不同,只有少部分堿性土壤,若是堿性土壤,即便可以改良,也不宜栽培藍莓。PH值過高,常常造成缺鐵失綠,生長不良,產量下降
50、甚至株從死亡。當PH值大于5.5時,就得采取措施。最常用的方法是土壤中施用硫磺粉,最好是在前一年整地時把硫磺粉同時施入。施入前,對土壤需進行檢測化驗,根據檢測土壤的實際PH值后,通過計算后,確定每平方米的實際使用量。施S粉最好全園均勻施入,不提倡只調整定植帶或定植穴。根據黑龍江省遜克縣克林鄉和綏棱農場部分土壤的檢測后,將原土壤PH值6.0降到5.0時,每1000平方米需S粉120kg,即每公頃1200kg,施后可維持5年左右。不同的土壤施用的S粉量也不同,不能千篇一律。定植后如果在定植帶上覆蓋落葉松的松針或腐爛的鋸末,覆蓋物不斷的腐解后,會很好的調節土壤的酸度,這樣可維持多年不用調整酸度。覆蓋
51、的具體好處是: l、定植帶上不長草或很少長草,通過對克林鄉的試驗證明(在定植帶上覆蓋6cm的鋸末)、綏棱農場的試驗證明(在定植帶上覆蓋5cm的松針),覆蓋后一年中不用除草,可省掉很多工時,降低生產成木。 2、保持土壤水分,定植帶覆蓋后,在干旱季節內覆蓋物下土壤始終保持濕潤,2007年綏梭農場遭到旱災,藍莓定植后46天沒降雨,在此期間降了一次中陣雨,但因干旱嚴重,土壤含水量仍然很低,可是覆蓋松針的藍莓園,覆蓋物下土壤依然保持濕潤。相反沒有覆蓋的藍莓園則干旱嚴重,雖多次澆水,但因是新定植的小苗,還是旱死很多。 3、覆蓋物腐解后,不但可以改良土壤,使土壤疏松,而且可以增加土壤的腐殖質,為植物提供綠色
52、N源。有覆蓋的藍莓園長勢明顯好于沒有覆蓋的藍莓園。 第五節:定植 定植時間以春秋兩季為最好,如果是裸根苗應秋季定植,因秋季定植根系恢復的好,下年春節生長旺盛;如果春季定植應澆透定植水,定植后應多次澆水,直至生根為止。如果定植面積較大,可分春秋兩季各定植一部分。秋季定植后在封凍前應及時埋土防寒,方法是將株從枝條輕輕壓倒,然后埋土,埋土厚度為 I0一15cm為宜。應注意的是株叢的地上部必須全部埋入土中。 定植苗如果是營養缽苗,全年生長季節均可定植。 第六節:定植方法和株行距 藍莓苗木多為營養缽苗,很少有裸根苗,所以定植比較方便,成活率也比較高。藍莓定植前將土地調整好,耙細打成行距2m的大壟定植床,
53、然后在大壟或定植床上的定植點上挖穴,穴深以苗木土坨能埋嚴為準,穴挖好后,將苗木脫缽,脫缽時不要傷及苗木根系和枝條,脫缽后將苗木輕輕放入挖好的穴內,埋穴深四分之三的土,踏實,并做出容水穴,立即澆水(必須澆透,澆水量宜多不宜少),待水全部浸入土中后,再覆土一次,總的埋土深度是,使苗的原缽基部略低于壟面或床面即可。春秋季定植時因土壤及氣候都很干燥,所以栽植深度應適當的深些,應注意的是,栽植時一定要邊栽苗邊澆水,決不可以大面積栽植后,再澆水覆土,這種栽植方法會嚴重影響成活率。定植后立即用松針或鋸末覆蓋,覆蓋厚度5一10cm均可,寬度以壟面或床面寬為準。 定植株行距,因品種不同,矮叢品種一般株距為50一
54、70cm,行距為1.5一2m;半高叢藍莓株距一般為80一100cm,行距為2m;黑龍江省北部地區土地面積較大,大面積栽植藍莓后,為了便于機械化耕作,除草等,無論哪個品種,行距最好不要小于2m,否則中小型拖拉機將無法使用。定植每公頃需藍莓苗木:美登8000一10000株;北村6000一8000株;北籃7000一8000株;圣云、北陸5000株。 籃莓建園時,最好配置授粉品種或進行幾個品種搭配栽植,以便達到異好授粉的雜交優勢。如美登花粉較多,自花授粉能力強,北村自花授粉能力較差,但果實較大,如果兩個品種搭配栽植,相互授粉,便可優勢互補。 藍莓建園定植苗,最好是兩年生以上的營養缽大苗,當年生小苗不宜
55、定植。因為藍莓幼樹期生長緩慢,又不能使用除草劑,所以大面積栽植后,中耕除草要支付很大的費用。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減少不必要的管理費用,讓藍莓當年生幼苗在營養缽內集中扶育1一2年,扶育期可在露地上讓其自然生長,每年封凍前埋土防寒越冬。如果扶育床裝有噴灌設施,一個人可以管理100萬株苗木,這樣會大大降低管理成本。 苗木扶育期,美登幼苗最好換成12X12營養缽,半高叢藍莓幼苗換成I5X15的營養缽,便于苗木后期生長根系受到限制。 第六章:田間管理 第一節:土壤管理 藍莓根系分布較潛,而且纖細,所以要求土壤疏松,通氣良好,土壤改良的主要目的是創造發育良好的土壤條件。 一、旋耕 在定植園的行間旋耕,可有效
56、控制雜草生長,促進樹體生長發育,尤其是幼樹期。 旋耕的深度以l0一l5cm為宜,旋耕不但可以除草,還可以使下層土壤疏松、透氣,便于氣體交換,促進根系發展,但不宜過深,旋耕從早春到九月份初即可。晚秋后不宜旋耕,對藍莓越冬不利。 二、土壤覆蓋 藍莓喜歡酸性土壤和較濕潤的氣候條件,如果土壤嚴重干旱,PH值過高,有機質含量又較低時,就要調整表層土壤,否則難以達到藍莓正常生長的需求。通過試驗證明,生產上除采取化學調整外,采取土壤覆蓋的方法也非常有效。其方法是,在藍莓定植帶上覆蓋一層松針、鋸末、碎稻草、樹葉等均可,覆蓋物腐解后能有效的增加土壤的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調節土壤溫度,保持土壤濕度,降低土壤PH值,控制雜草生長等。黑龍江省大部分地區,落葉松林大片集中,松針收集方便,它是藍莓覆蓋的上好原料。 第二節:水分管理 如果水分不足會直接影響藍莓樹體發育和鮮果產量,藍莓樹體春季萌動到秋季落葉,需要的水分相當于每月1OOmm,果實膨大到鮮果采收為30Omm。 藍莓主要需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信托在跨境電商物流人才流動管理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機械化土壤監測技術智能化發展路徑分析考核試卷
- 化學纖維紡織品變形與纖維結晶度關系研究考核試卷
- 光電子器件的光學微環諧振器考核試卷
- 出租車企業社會責任與城市交通規劃協同發展考核試卷
- 初中生道德教育中價值觀引導策略研究考核試卷
- 丙綸纖維環保認證的市場推廣與品牌價值提升考核試卷
- 財務報表在危機管理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2025年中國PC塑膠原料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HDPE洗滌用品塑料瓶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育嬰員考試題型及答案
- 科室建立血糖管理制度
- 四川成都東方廣益投資有限公司下屬企業招聘筆試題庫2025
- 華為公司試用期管理制度
- 保險合規知識課件
- 2025-2030中國云原生保護平臺組件行業前景趨勢與投資盈利預測報告
- 商業大廈機電系統調試
- 2025企業并購合同協議模板
- 【恒順醋業公司基于杜邦分析的盈利能力淺析14000字論文】
- 電網技術改造及檢修工程定額和費用計算規定2020 年版答疑匯編2022
- 2025年生態文明建設的考核試卷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