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科版第二單元教案教學設計[word帶目錄]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4/26bd80e5-743d-4fc2-b01a-a172f3eb0ced/26bd80e5-743d-4fc2-b01a-a172f3eb0ced1.gif)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科版第二單元教案教學設計[word帶目錄]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4/26bd80e5-743d-4fc2-b01a-a172f3eb0ced/26bd80e5-743d-4fc2-b01a-a172f3eb0ced2.gif)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科版第二單元教案教學設計[word帶目錄]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4/26bd80e5-743d-4fc2-b01a-a172f3eb0ced/26bd80e5-743d-4fc2-b01a-a172f3eb0ced3.gif)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科版第二單元教案教學設計[word帶目錄]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4/26bd80e5-743d-4fc2-b01a-a172f3eb0ced/26bd80e5-743d-4fc2-b01a-a172f3eb0ced4.gif)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科版第二單元教案教學設計[word帶目錄]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4/26bd80e5-743d-4fc2-b01a-a172f3eb0ced/26bd80e5-743d-4fc2-b01a-a172f3eb0ced5.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教科版教案教學設計WORD 帶目錄.WPS(20XX20XX學年第X學期)(本文檔共【28】頁/【7745】字)單位姓名20XX年X月目錄1. 迎接蠶寶寶的到來 32. 認識其他動物的卵 63. 蠶長大了 94. 蠶變了模樣 125. 繭中鉆出了蠶蛾 166. 蠶的一生 207. 動物的繁殖 238. 動物的一生 261. 迎接蠶寶寶的到來【教學目標】1. 了解蠶卵的顏色、形狀、大小等。2. 培養對動物的愛心及責任心,細心地照管蠶。領悟生 命的可愛和可貴,懂得珍愛生命。3. 能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 堅持觀察和記錄。 培養飼養、 觀察動物的興趣。【教學重難點】1. 了解蠶卵
2、的顏色、形狀、大小等。2. 觀察蠶卵及了解飼養、觀察和記錄的方法。【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蠶卵、放大鏡和養蠶用的小盒。 教師演示器材:蠶卵、放大鏡、桑葉、萵筍葉以及介紹 養蠶方法的圖片或課件。【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聚焦問題。1. 教師課件展示蠶和蠶絲制品,提問學生:你們養過蠶 嗎?說說你們知道的蠶的情況。蠶是什么樣的?怎樣記錄蠶 一生的生長變化情況呢?2. 學生相互交流,根據經驗匯報。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1. 觀察蠶卵。學生參照課本 P22,圍繞兩大問題進行討論,明晰實驗 方法。一是我們可以借助什么工具觀察蠶卵;二是我們如何 記錄觀察到的現象?(1)學生分組觀察蠶卵的顏色、大小、形
3、狀。( 2)讓學生自己設計觀察記錄,把觀察到的現象及時 記錄下來。( 3)仔細觀察,還有什么發現?(4)教師指導學生記錄觀察結果。2. 為蠶寶寶建造一個“家” 。(1)教師課件展示建造蠶寶寶“家”的方法。( 2)教師明確養蠶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蠶寶寶的 食物以及打理蠶寶寶的“家” 。3. 制定觀察計劃。(1)教師提問:研究蠶一生的生長變化情況,我們應 該做什么?(2)學生交流后匯報。( 3)教師課件出示“蠶的一生觀察計劃”記錄表,指 導學生觀察記錄的方法。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 教師指導:一是指導學生為小蠶準備好家;二是課外 觀察蠶卵的變化,要求學生記錄小蠶孵出的日期和氣溫,思考小蠶的
4、孵化和什么條件有關,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蠶 的孵化還需要另一個環境條件,即需要適宜的溫度;三是指 導學習觀察和記錄的方法,指導學生閱讀養蠶竅門。2. 教師小結:小蠶與其他動物一樣,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條件的,我們要滿足它的生活條件,它才會生長得更好。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閱讀資料:觀察記錄蠶卵的變化,記錄蠶寶寶出生的日 期和樣子。【板書設計】迎接蠶寶寶的到來觀 察 蠶 卵顏 色 、 大 小 、 形 狀畫一個蠶卵2. 認識其他動物的卵【教學目標】1. 觀察不同動物的卵,并與蠶卵比較異同點。2. 確定標準,將觀察過的卵分類。3. 知道雞蛋的各部分分別有什么作用,雞蛋的哪一部分 將發育成小雞。4.
5、培養樂于探究動物繁殖奧秘的興趣,感受自然界生命 的多樣性和延續性。【教學重難點】1. 觀察不同動物的卵,并與蠶卵比較異同點。2. 確定標準,將觀察過的卵分類。3. 知道雞蛋的各部分分別有什么作用,雞蛋的哪一部分 將發育成小雞。【教學準備】 一顆生雞蛋和縱向切開的一顆熟雞蛋、蠶卵、放大鏡、 教學課件等。【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聚焦問題。1. 教師導入:春天是一個繁殖的季節,像蠶一樣,許多 動物是通過產卵繁殖后代的。課件出示各種動物的卵。 (板 書課題)2. 教師提問:不同動物的卵一樣嗎?它們有什么相同與 不同?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1. 觀察不同動物的卵。( 1)教師出示課件,展示不同動物的
6、卵。(2)教師引導:上節課我們觀察了蠶卵,現在我們用 相似的方法觀察其他動物的卵,再比較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 點。( 3)學生觀察課件展示的動物卵,記錄觀察結果。學 生相互討論結果后匯報。(4)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結果總結。2. 給動物的卵分類。(1)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 P25“動物卵分類(班級記 錄表)”。( 2)教師提問:你們能確定其他的分類標準,給這些 卵分類嗎?( 3)學生相互討論結果后匯報。3. 觀察雞蛋的內部結構。( 1 )教師展示縱向切開的一顆熟雞蛋,引導學生觀察其內部結構。(2)教師打開一顆生雞蛋,引導學生觀察其內部結構。(3)教師指名兩位學生在黑板上分別畫出生雞蛋和熟 雞蛋的內
7、部結構。(4) 匯報:雞蛋里面有一頭是空的,卵殼上有膜。(指 出卵白、卵黃、氣室)推測:它們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起什么作用呢?(5)學生相互討論結果后匯報。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結果總結:雞蛋的氣室在小雞孵化 的過程中提供氧氣;卵白提供養料和水分;卵黃提供營養; 卵殼對卵內的胚胎提供保護作用。卵黃上還有一個小白點, 這是胚胎,是雞寶寶生命的開端。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資料閱讀: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26拓展內容,強調堅持觀察記錄蠶的生長變化。【板書設計】認識其他動物的卵L卵殼:保護卵雞蛋的結構V卵白、卵黃:提供水分和營養氣室:提供空氣L胚:發育成小雞3. 蠶長大了【教學目標】
8、1. 知道蠶在生長的過程中,身長、體重、食量等方面都 會不斷發生變化。2. 知道蛻皮是蠶生長過程中的顯著特點,蠶每次蛻皮后 身體都會發生變化。3. 知道蠶的身體結構及其作用。4. 知道蠶的生長情況和環境條件密切相關。5. 認識到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堅持不懈地觀察記錄的 重要性。【教學重難點】1. 知道蠶在生長的過程中的變化。2. 知道蠶的身體結構及其作用。3. 知道蠶的生長情況和環境條件密切相關。【教學準備】放大鏡、 直尺、天平、學生自己飼養的蠶、 教學課件等 【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聚焦問題。1. 教師:同學們飼養的蠶卵孵化出蠶寶寶了嗎?蠶在生長過程中發生了什么變化呢?2. 學生相互交流后
9、匯報,教師板書課題。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1. 觀察前,明確觀察要求。(1)教師出示課件,展示觀察器材和觀察方法。(2)學生參照隨堂學部分,圍繞四大問題進行討論, 明晰觀察過程。一是怎樣確定蠶是活的?用什么工具觀察? 二是蠶在不同時間發生的變化。三是蠶用什么吃食物?2. 觀察中,圍繞隨堂學部分展開實驗、觀察。(1)學生按照要求完成實驗,并思考:怎樣記錄蠶的 樣子和它的食物?(2)教師指導學生用圖畫的形式做好記錄。3. 觀察后,匯報交流記錄結果。(1)學生展示各自畫好的蠶和它的食物。(2)教師巡視,并指導學生改進圖畫。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 交流蠶的生長變化。(1)學生交流匯報前一段時期
10、養蠶活動的發現和體會。(2)關于蛻皮學生一定有很多話要說,也有一些問題, 希望與同學交流。交流活動能幫助學生們進一步感受生命的 可變化性。2. 觀察蠶的外形和行為。(1)蠶的外形是指蠶身體的顏色、形狀,以及它的頭 部、胸部、腹部、足等。行為是指蠶用什么爬行,怎樣爬行, 蠶是怎樣吃桑葉的等。( 2)討論蠶的身體結構和它的生存有什么關系。3. 蠶還會長成什么樣?(1)預測蠶將會怎樣變化,并指導學生下一步進行觀 察和記錄的內容及方法。(2)教師根據研討情況總結。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 閱讀資料:教師用課件展示蠶的蛻皮,指導觀察蠶的結 繭。【板書設計】蠶長大了1. 顏 色 : 白 色2. 運 動 :
11、 慢 慢 爬 行3. 食 量 : 變 大4. 對 外 界 刺 激 的 反 應 : 有 反 應5. 特 殊 行 為 : 會 “ 眠 ”4. 蠶變了模樣【教學目標】1. 知道變蛹前的蠶是蠶生長發育過程的幼蟲,蛹是蠶生長發育過程的另一種形態。蛹的外形和幼蟲區別很大。2. 知道蠶蛹被繭包裹,繭能起到保護蛹的作用。3. 知道蠶繭是由一根絲組成的,蠶絲可以織成絲綢或被 加工成各種絲織品。4. 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發明及對世界作出的貢 獻表示敬佩和自豪。【教學重難點】1. 知道變成蛹前的蠶是蠶生長發育過程的幼蟲,蛹是蠶生長發育過程的另一種形態。蛹的外形和幼蟲區別很大。2. 知道蠶蛹被繭包裹,繭能起到保護
12、蛹的作用。 【教學準備】 蠶繭、放大鏡、小剪刀、手電筒、絲綢制品、教學課件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聚焦問題。同學們,蠶吐絲了,絲把蠶嚴嚴地包裹了起來。蠶繭是 怎樣形成的?蠶為什么要做個繭把自己包起來?繭里的蠶 變成什么樣子了?下面我們就來進行觀察。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1. 觀察前,明確觀察要求。(1)教師出示課件,展示實驗器材和探索過程。( 2)學生參照隨堂學部分,圍繞兩大問題進行討論, 明晰實驗過程中須考的問題:一是觀察蠶在吐絲時有哪些動 作;二是比較蠶蛹與蠶繭有哪些相同與不同。2. 教師用課件的形式圍繞隨堂學展開對蠶吐絲過程的 觀察。(1)學生按照要求自主開展觀察蠶吐絲的過程。(2)
13、學生觀察并做好記錄。3. 觀察后,匯報交流實驗現象。學生匯報:蠶在吐絲時頭部會揚起,吐絲過程分為:形 成結繭網、上簇、形成結繭衣、形成結繭層。4. 教師指導學生圍繞隨堂學展開對蠶蛹的觀察。對蠶蛹的觀察要提出五個問題:(1)蛹的外形和蠶有什么不同?( 2)你能找到眼睛和足嗎?身上的環節還在嗎?(3)蛹會動嗎?它的身上長出了什么東西?( 4)在剪開的繭里還發現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5)最后推測蛹還會變化嗎?它會變成什么模樣?希 望學生的推測能以一定的觀察事實作為依據。5. 觀察蠶繭和蠶絲。第一,對蠶繭的形狀、顏色、大小進行觀察,測量繭的 長度,統計全班同學的蠶繭大小、顏色,挑出最大和最小的 蠶繭
14、,測出它們分別長多少、寬多少。第二,教師可通過多 媒體將拉絲過程介紹給學生。教學中還可以出示一些絲綢制 品給學生欣賞。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 教師出示課件引導學生開展研討。2. 研討過程圍繞以下四個問題開展:蠶蛹與蠶的幼蟲有 哪些相同與不同?蠶蛹還會變化嗎?它可能變成什么樣 子?蠶蛹對蠶起到什么作用?3. 學生觀察教學課件,相互交流觀察結果后匯報。4.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情況總結。5. 教師指導學生對畫一個蠶蛹圖像。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閱讀資料:還有哪些動物一生中也會經歷蛹的階段?板書設計】蠶變了模樣1. 蠶結繭的過程:五齡熟蠶 T 形成結繭網 T 上簇 T 形成結繭衣 T 形成結繭層
15、2. 比 較 蠶 蛹 與 蠶 的 幼 蟲 : 形 狀 、 顏 色 、 大 小 、 生 活狀態5. 繭中鉆出了蠶蛾【教學目標】1. 蠶蛾是蠶的成蟲,觀察并區分雌蛾和雄蛾。2. 觀察和描述蠶繭發生的變化和蠶蛾的形態。3. 蠶蛾的繁殖行為。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產卵繁殖 后代。4. 在觀察比較中認識昆蟲的外部特征。【教學重難點】比較蛹和蠶蛾的形態,找找蠶蛾身體的各部分分別是由 蠶蛹的哪一部分發育而來的。【教學準備】蠶蛾、放大鏡、教學課件等。【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聚焦問題。教師導入:同學們,蠶結繭后十多天過去了,你們的蠶 繭又發生了什么變化?蛹變成什么了呢?下面來交流我們 的新發現。二、學單導學,
16、自主探索。1. 觀察前,明晰實驗設計方案1)教師出示課件,展示觀察方法。2)學生參照隨堂學部分,圍繞兩大問題進行討論,明晰實驗過程。一是觀察蠶蛾鉆出蠶繭和繁殖的過程;二是 觀察蠶繭的身體結構,生活習性,并與蠶的幼蟲、蠶蛹進行 比較。2. 觀察中,圍繞學習單展開觀察。(1)教師提供教學課件展示蠶蛾鉆出蠶繭的過程。( 2)教師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活動: “繭里鉆出的蛾子就 是蛹變的吧?”這個問題關系到蠶蛾是不是蠶的另一種生命 形態,對認識蠶的一生很重要。繭里只有蛹,而我們又親眼 看見蠶蛾從繭里爬出來,不是蛹變的會是什么變的呢?當然 這樣的回答還需要從下面對蠶蛾和蠶蛹的對比觀察中去發 現更多的證據。(3
17、)蠶蛾從繭里出來后,教師要提醒學生,要把它從 繭上面拿下來,最好專門放到另一個比較寬大的盒子里,以 避免蠶蛾把卵產在繭上,不便于卵的保存。(4)學生觀察實驗并做好記錄。3. 觀察后,匯報交流實驗現象。4. 觀察蠶蛾的形態特征和行為。(1)先觀察蠶蛾的行為,再觀察蠶蛾的形態特征。對 蠶蛾身體形態的觀察,應該是一種有序的觀察,先觀察蠶蛾 的身體由哪幾部分組成,然后再觀察各部分是怎樣的,有什么器官。明確蠶蛾屬于昆蟲以及其身體結構。(2)怎樣觀察蠶蛾的行為?具體來說,就是“看看蠶 蛾在干什么” 。(教師要啟發學生有更多的發現,比如剛羽化 的蠶蛾身體濕潤,翅下垂,柔軟皺縮,但很快便干燥展開; 還有不少蠶
18、蛾在震動翅膀等。另外也希望學生在觀察的同時 提出問題。)(3)對比觀察蠶蛾與蠶蛹的活動。仔細觀察能找出蠶 蛾是蠶蛹發育而成的證據。讓學生認識蠶蛹、蠶蛾都是蠶發 育過程中的不同階段,知道蠶蛾是蛹發育而來的,蠶蛾是蠶 的成蟲,這些都具有重要意義。(4)如何區別蠶蛾的雌雄?一只雌蛾大約能產多少粒 卵?剛產下的卵是什么顏色?和我們觀察過的卵有什么相 同和不同?5. 教師指導學生畫出蠶蛾的圖像。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 比較其他動物與蠶蛾的形態結構。(1)教師提問:哪些動物的形態結構與蠶蛾相似呢? 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呢?(2)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交流后匯報結果。(3)教師出示課件,引導學生比較其他昆蟲
19、與蠶蛾的 形態結構的共同特征。2. 觀察蠶蛾的繁殖行為1)教師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觀察蠶蛾的繁殖行為(2)學生觀察并記錄。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閱讀資料:觀察我們周圍的動物,利用昆蟲的特征判斷 哪些動物是昆蟲。【板書設計】繭中鉆出了蠶蛾1. 蠶蛾的行為:鉆出蠶繭 T 展開身體 T 交尾T產卵T死亡2. 蠶蛾的身體結構:頭、胸、腹昆蟲6. 蠶的一生【教學目標】1. 知道蠶的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統計各個階段的時間。2. 知道蠶是蠶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蟲,蠶蛾是蠶的成蟲, 蠶蛾交配繁殖后死亡。3. 知道蠶的一生經歷了出生、生長、繁殖、死亡四個階 段,這就是蠶的生命周期。4. 培養對生
20、命的珍愛之情。認識資料積累和整理的重要 意義。【教學重難點】1. 知道蠶的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統計各個階段的時間。2. 知道蠶的一生經歷了出生、生長、繁殖、死亡四個階 段,這就是蠶的生命周期。【教學準備】 學生分組實驗器材:學生的觀察記錄、畫的圖和拍的照 片、制作的小報等。教師演示器材:介紹蠶的一生的圖片或課件。【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聚焦問題。教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回顧我們的養蠶過程,我 們用了哪些研究方法?蠶的一生經歷了怎樣的過程?整理 我們的觀察記錄。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1. 教師引導:在前面的課時中,我們觀察了蠶一生的生 長變化情況,在我們的觀察過程中,我
21、們都用到了哪些觀察 方法呢?你們是怎樣記錄蠶的變化的?(1)教師指名學生回答。(2)教師總結:研究蠶我們可以用視頻、照片、圖畫、 記錄表、觀察日記等方式。蠶的一生經歷了蠶卵、幼蟲、蠶 蛹、蠶蛾四個過程,經歷了出生、生長、繁殖、死亡四個階 段。2. 將蠶的生長變化圖片按順序排列。(1)教師根據課本 P35 與隨堂學指名學生將其排序。(2)學生匯報排序結果。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 用投影儀展示學生的觀察記錄,然后提問。2. 小結:蠶的一生。蠶的一生,主要圍繞蠶經歷了幾個階段,各個階段的形態和行為有什么不同這點來進行。教師要啟發學生,蠶在蠶的整個周期中是幼蟲, 蠶蛾是成蟲。 蠶的一生應為卵、
22、幼蟲、 蛹、成蟲,然后從卵開始又產生一個新的循環。3. 蠶的生命周期。這個活動要幫助學生從蠶的一生為卵、 幼蟲、 蛹、成蟲, 上升為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幾個階段,并且依據前 面填寫的表格把各階段經歷的時間統計出來,認識到這就是 蠶的生命周期。4. 什么因素影響蠶的生命和變化。蠶健康生長需要什么條件?自己是怎么滿足它的?5. 展示會。讓學生把自己的記錄表, 制作的小報、 標本, 拍的照片, 專題研究報告等資料都展示出來,大家互相參觀、學習。也 可以讓學生就養蠶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閱讀資料:了解更多昆蟲的一生。【板書設計】蠶的一生出生 生長發育 繁殖
23、死亡7. 動物的繁殖【教學目標】1. 有的動物通過產卵來繁殖后代,有的直接產下小動 物;卵生和胎生是動物產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2. 通過觀察圖片,情景再現,了解更多動物的繁殖活動 并進行分析。3. 培養細致、認真的觀察記錄能力,學會運用思辨的方 法獲得科學概念。【教學重難點】卵生和胎生的比較總結。【教學準備】 動物的繁殖活動視頻資料,課件等。【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聚焦問題。1. 復習回顧:蠶卵、雞蛋的結構。 (板書課題:動物的 繁殖)2. 教師:地球上動物的種類多種多樣。哪些動物生小動 物的方式與蠶相似,哪些動物生小動物的方式與蠶不同呢?3. 學生根據經驗作出匯報。二、學單導學,自主探索。
24、1. 卵生方式與卵生動物。( 1)教師出示課件,展示鳥類的繁殖活動與各種卵生 動物產卵過程。圍繞隨堂學部分,教師講解卵生方式,介紹 卵生動物。(2)學生觀察記錄。(3)教師根據隨堂學部分提問:動物的繁殖活動包含 哪些行為?( 4)學生交流后回答。2. 胎生方式與胎生動物。(1)教師出示課件,展示各種胎生動物和它們生下小 動物的過程。圍繞隨堂學部分,教師講解胎生方式,介紹胎 生動物。(2)學生觀察記錄。教師明確:像貓和狗這樣,直接 生下胎兒的叫胎生,胎生動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養它們 的后代。(3)教師提問:我們身邊哪些動物是胎生動物?學生 交流后回答。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動物的繁殖方式。1
25、. 教師提出問題:動物的繁殖方式有哪幾種?你能舉出更多例子嗎?2. 學生相互交流后匯報。3. 教師提問:我們人類繁衍后代的方式是哪一種呢?4. 總結:動物的繁殖方式主要分為卵生和胎生。人類繁 衍后代的方式是胎生。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 閱讀資料:了解動物的“家” ,調查人類對動物“家” 的破壞行為。【板書設計】動物的繁殖(產卵孵化)卵生動物 (直接產下小動物)胎8. 動物的一生【教學目標】1. 動物都有生命周期, 都要經歷出生、 生長發育、 繁殖、 死亡四個階段。2. 不同動物在生長過程中的形態、變化、繁殖方式各不 相同,壽命的長短也不相同。3. 人在生命的不同年齡,身體的特點各不相同。4. 人也有生命周期, 人的一生也要經歷出生、 生長發育、 繁殖、死亡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重慶園林資質管理辦法
- 重慶急救機構管理辦法
- 水電站風險控制管理辦法
- 銀行自助服務管理辦法
- 機關循環工作管理辦法
- 上海市土地整備管理辦法
- 汕頭紙盒包裝紙管理辦法
- 銀行重要憑證管理辦法
- 北碚區公務接待管理辦法
- 銀行離岸業務管理辦法
- 食用菌廠房建設合同范本
- 北京市西城區北京市第四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分班考數學試卷
- 水果采摘合同范本
- 2《永遇樂京口北顧亭懷古》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 物業工程維修安全作業
- 2024年三臺縣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縣屬國有企業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Hadoop大數據平臺構建》課程標準(含課程思政)
- 氨基磺酸鎳電鍍工藝
- 輕型門式剛架鋼結構設計計算書
- 生物藥物知識講座
- 信息安全運維中心建設思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