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高中地理1認識區域(含解析)_第1頁
2019-2020學年高中地理1認識區域(含解析)_第2頁
2019-2020學年高中地理1認識區域(含解析)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課時分層作業(一)(建議用時:40分鐘)基礎達標練讀我國西北某地區新墾區位置圖,回答12題。1該流域新墾區()a區域的界線與行政邊界一致b區域內部農業生產無相似性c區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水源d與非農墾區相互獨立2圖中行政中心與新墾區的區域空間結構分別表現為()a面狀與點狀b線狀與島狀c點狀與島狀d點狀與面狀1c2.d第1題,西北地區是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發展農業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因此區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水源,c正確。讀圖可知,流域新墾區的界線與行政邊界不一致,a錯誤;區域內部農業生產都靠近水源地,b錯誤;新墾區與非農墾區河流是相互聯系的,d錯誤。第2題,讀圖可知,

2、行政中心呈點狀,新墾區呈面狀。下圖為某區域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 圖1 圖23圖1、圖2劃分的分別是()a地形區、自然區b行政區、工業區c自然區、行政區d地形區、工業區4有關兩圖中區域劃分的敘述,正確的是()a圖1中區域是按照綜合指標劃分的b圖2中區域是以經緯線為標準劃分的c圖1中各區域特征差異較大d圖2中區域有大有小,為不同層次的區域3c4。c第3題,圖1反映了非洲西北部地區從北向南植被的地域分異,故劃分的是自然區;根據區域輪廓及國界線可以確定圖2為非洲西北部國家分布圖,故劃分的是行政區。第4題,圖1為非洲西北部植被類型的劃分,圖中區域是按單一指標劃分的,各植被區之間區域特征差異較大;圖2

3、為非洲西北部國家分布圖,圖中區域有些是殖民時期依照經緯線劃分的,有些是以河流、山脈為自然標志劃分的,圖2中的區域雖有大有小,但為同一個層次,即國家。人們劃分區域的目的主要是進一步了解各區域之間的差異,因地制宜地對區域加以開發利用.據此完成56題。5下列區域屬于功能區的是()a方言區b旱作農業區c城市經濟區d東亞文化區6下列區域中,區域特點描述最具體、最詳細的是()a東部沿海經濟地帶b長江三角洲地區c長江沿岸經濟地帶d浦東新區5c6.d第5題,功能區內部在某些功能上緊密相連,具有某些方面的相關性或內在聯系。功能區是由區域的中心與它所吸引或輻射的范圍組成的,如城市經濟區就是指以城市為中心,并包括該

4、城市集聚和輻射能力達到的地區。第6題,區域的空間尺度越小,其特點的描述就越詳細。孟子滕文公記載:“周公相武王滅國者五十,驅虎、豹、犀、象而遠之.”上述史實表明,夏商時期,我國野象曾經分布在華北平原北部燕山山脈至呂梁山、陜北一線。春秋時期以后,中國野象分布漸由華北地區南移到秦嶺淮河一線。據此回答78題。7某一地區動物的生存與氣候、植被等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系,這體現出區域的()a整體性b差異性c開放性d綜合性8由夏商時期到春秋時期以后,華北地區可能的地理現象是()a氣候由比較濕潤變得干燥b植被景觀由森林變成草原c多沙塵暴天氣,生態環境惡化d海平面明顯比現在低7a8.a第7題,動物、植物的生存與發展和

5、氣候因素聯系密切,區域氣候的變化也會引起生物生存環境變化,這體現出區域的整體性。第8題,夏商時期,華北地區有野象生存,而大象的生活習性表明其生存環境應具備熱帶或亞熱帶的一些地理特征,因而可以推斷:當時華北地區氣候比較暖濕,而春秋時期以后大象生存地域南移,說明氣候變得干燥.9讀我國三個經濟地帶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填出圖中數碼代表的省級行政區簡稱:_,_,_,_,_,_。(2)區域有多種類型,一般分為均質區和_。圖示三個經濟地帶屬于_,其判斷理由是_.(3)三個經濟地帶內部各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這體現了區域的_特征;三個經濟地帶的內部都有其相對_,但三個經濟地

6、帶之間普遍存在著_;三個經濟地帶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聯系,體現了區域的_特征。解析第(1)題,讀圖容易得出圖中數碼代表的省區。第(2)題,本題考查區域的劃分類型,區域一般可以分為均質區和功能區;三個經濟地帶是根據其地理要素的相似性劃分的,所以屬于均質區。第(3)題,根據題中三個區域的關系進行判斷即可。答案(1)遼皖內蒙古桂黔(貴)甘(隴)(2)功能區均質區三個經濟地帶是地理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對一致性的區域(3)整體性一致性差異性開放性能力提升練剪紙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2009年9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剪紙表現的內容豐富多彩,反映人們的生活環境、習俗和風情等,寄托人

7、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圖是一幀剪紙作品.據此完成1012題。10上圖剪紙所反映的景觀主要分布于我國()a四川盆地b華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長江三角洲11形成這種景觀特征的自然條件有()a溝壑縱橫,降水集中b地勢低平,降水豐沛c地形封閉,排水不暢d山河相間,降水均勻12該景觀主要分布區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是()a川劇b豫劇c粵劇d越劇10d11。b12。d第10題,d對:圖示反映了一派“小橋流水”的水鄉景色,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地勢低平、水網稠密,是該景觀的主要分布區。a錯:四川盆地位于我國西南地區,海拔相對較高,河流水量大、水流急,沒有該景觀分布。b錯:華北平原降水較少,地表河流稀少,無該景觀的分布

8、。c錯:珠江三角洲地勢低洼,河流水量較大,不是該景觀的主要分布區.第11題,b對:由上題可知,該景觀主要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勢低平,降水豐沛。a錯:溝壑縱橫,降水集中,是黃土高原地區的特征.c錯:地形封閉與三角洲的地形特點不符.d錯:山河相間是橫斷山區的典型特征,降水均勻與長江三角洲降水季節變化大的特點不符.第12題,d對:越劇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蘇等地,是該地區的代表性地方劇種。a錯:川劇流行于四川全境和云南、貴州等部分地區。b錯:豫劇主要流行于河南等省區。c錯:粵劇主要流行于廣東等省區.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東北地區包括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和內蒙

9、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蒙東地區),面積為145萬平方千米,總人口為1。2億。隨著東北振興規劃的出臺,東北有望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之后中國經濟發展的第四極。材料二東北地區圖。(1)上述材料所呈現出的區域特點是_。(2)“東北地區”按類型劃分,是屬于均質區還是屬于功能區?為什么?(3)試從區域的特征入手,分析把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蒙東地區)與黑、吉、遼三省同劃為東北地區的原因。解析本題以東北地區為背景材料,綜合考查區域的特點、類型及區域特征。正確解答該題需要對背景材料進行分析并結合所學知識,重點關注以下幾點:(1)從材料中獲取有用信息,如東北地區的范圍和面積、位置、大致形狀及界線。(2)明確均質區與功能區分類的指標。東北地區各省市之間在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方面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和內在聯系。(3)內蒙古東部與黑、吉、遼三省內部地理特征具有相對一致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