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報告-橫管自然對流傳熱規律實驗研究.doc_第1頁
實驗報告-橫管自然對流傳熱規律實驗研究.doc_第2頁
實驗報告-橫管自然對流傳熱規律實驗研究.doc_第3頁
實驗報告-橫管自然對流傳熱規律實驗研究.doc_第4頁
實驗報告-橫管自然對流傳熱規律實驗研究.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石油大學傳熱學實驗報告實驗日期: 2013-6-5 班級:石工10-09 成績: 教師: 學號:1 姓名: 同組者: 實驗二 橫管自然對流傳熱規律實驗研究一、實驗目的1了解空氣沿橫管表面自然對流傳熱規律的實驗研究方法,鞏固課堂上學過的傳熱學知識。2測定橫管的自然對流傳熱系數h。3通過數據處理,整理出自然對流傳熱準則方程式。二、實驗原理對橫管進行電加熱,熱量應是以對流和輻射兩種方式來散發的,所以對流換熱量為總熱量與輻射熱換量之差,即:, , (W) 式中:一加熱功率,W; 一輻射換熱量,W; 一對流換熱量,W; 一管表面黑度; 一黑體的輻射系數;(W/m2K4) 一管壁平均溫度, ; 一室內空氣溫度,; A一管表面積,m2; h一自然對流傳熱系數,W/(m2);根據相似理論,對于自然對流傳熱,努謝爾特數Nu是葛拉曉夫數Gr、普朗特數Pr的函數,可表示成:其中C、n是通過實驗所確定的常數。為了確定上述關系式的具體形式,根據所測的數據,求出準則數: 式中,Pr、為空氣的物性參數,由定性溫度tm從教科書中查出。,d為定型尺寸,取管外徑,。為橫管平均壁溫,取各測點溫度平均值,即。測出穩定狀態下四根橫管的管壁溫度、加熱功率和空氣溫度,即可求得4組Nu、 GrPr數,把4組數據取對數繪在直角坐標紙上,得到以lnNu為縱坐標,以ln(GrPr)為橫坐標的一系列點,畫一條直線,使大多數點落在這條直線上或周圍,根據: ,這條直線的斜率即為n,截距為lnC。因此可以求出常數C和n。三、實驗裝置及測量儀表實驗裝置有實驗管(四種類型),支架、測量儀表電控箱等組成。(見簡圖)實驗裝置示意圖實驗管內有加熱絲,通一恒定電流可加熱,產生的熱量通過自然對流傳熱、輻射傳熱和軸向導熱向周圍傳遞,由于管長徑比較大,軸向導熱可忽略不計,只考慮自然對流傳熱、輻射傳熱,為了減少輻射傳熱量,管壁采用電鍍,使其黑度系數減小,輻射傳熱量的比例減小,在總加熱功率中減掉輻射傳熱量,則是自然對流傳熱量。經過一段時間后,管壁溫度趨于穩定,實驗管上有熱電偶安裝在管壁上,可以測出出管壁的溫度,由安裝在電控箱上的測溫數顯表通過轉換開關讀取溫度值。電加熱功率則可用數顯電壓表、電流表讀取,并計算出加熱功率。四、實驗步驟1熟悉實驗裝置的組成、各部分的作用、測量線路和加熱線路。2實驗裝置已提前加熱基本趨于穩定,實驗時不要調節加熱電壓。3開始測量各參數。管壁溫度通過數顯儀表和按鍵開關依此測量,其中1#、2# 管有6個測溫點,3#、4# 管有4個測溫點, 室內空氣溫度用數顯溫度計測量,加熱電流和加熱電壓直接從數顯儀表上讀取。4間隔20分鐘再測一次,若兩次數據誤差小于1%,則說明達到穩態,即不再測量。用最后一次測的數據進行數據處理。若誤差較大,可過20分鐘再測一次。5測量完結束實驗,但不要關閉電源,以備后面的同學進行實驗。6測試數據記錄表按表測量管壁溫度tw1,Tw2,tw3twn室內空氣溫度t、電流I、電壓V。記錄在表中。表2-1 實驗數據記錄表管號測量次數管壁各點溫度twi()空氣溫度t平均壁溫tw加熱電流I(A)加熱電壓V(V)tw1tw2tw3tw4tw5tw61#176.584.878.870.190.776.63679.61.361276.885.479.571.290.977.03680.11.3612#1108.7109.997.5104.3109.0118.136107.91.12632108.1110.497.9105.4110.5119.136108.571.12633#153.554.155.957.33655.20.2422253.954.656.257.53655.550.24224#193.5104.3104.5121.936106.050.58686.2293.8104.9104.8121.736106.30.58586.1五、實驗數據處理1已知數據管號管徑d(m)管長l(m)黑度1#0.081.60.112#0.061.20.153#0.040.80.154#0.020.50.152數據處理(1) 計算加熱的熱量=IV(W)、平均壁溫、定性溫度,定性溫度取管壁溫度和空氣溫度的平均值。 用第一組數據處理,以1#第1次測量數據為例計算:同理可計算的其他三組數據,整理結果如下表2-2所示:表2-2管號/Wtw/tm/t/1#79.379.657.843.62#57.8107.971.9571.93#5.2855.245.619.24#50.51106.0571.0370.05(2) 計算自然對流傳熱系數以1#管為例計算:1#管表面積 =3.09w/(m)同理可計算其他三組數據,整理結果如下表2-3所示:表2-3管號/w管徑d/m管長l(m)表面積A/m/黑度h1#79.30.081.60.4019279.6360.113.622#57.80.061.20.22608107.9360.152.143#5.280.040.80.1004855.2360.151.634#50.510.020.50.0314106.05360.1521.56(3) 查出物性參數在教科書的附錄中查得空氣的導熱系數、熱膨脹系數、運動粘度和普朗特數Pr。上述物性參數由定性溫度查出,整理結果如下表2-4所示:其中將空氣視為理想氣體,熱膨脹系數表2-4管號/1#79.63.050.00283521.090.6922#107.93.250.00262424.130.6873#55.22.870.00304618.460.6974#106.053.240.00263724.120.687(4) 整理準則方程四根管的數據代入準則方程,可求出四組Nu、GrPr的數值,取對數后繪在直角坐標紙上,以lnNu為縱坐標,ln(GrPr)為橫坐標。把數據點連成一條最佳的直線,求出直線的斜率n和截距lnC,再反求出C。即可求出準則方程式:以1#管數據為例計算:同理可計算其它三組數據,整理結果如下表2-5所示:表2-5管號1#9.50 13.94 0.6929.65 2.251 13.78 2#5.27 16.25 0.68711.16 1.662 13.93 3#4.55 8.61 0.6976.00 1.515 13.30 4#53.26 15.93 0.68710.94 3.975 13.91 以為縱坐標,為橫坐標,繪制關系曲線如下:(舍掉最后一組數據)易得n=0.55, LnC=-5.712 故準則方程式為 六、實驗總結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