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0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礎護理學,第四章 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酒泉職業技術學院 孫慧峰,學習目標,掌握無菌技術操作原則、隔離消毒原則 熟悉各種物理、化學滅菌方法 了解醫院感染的分類、形成的主要因素及預防措施,各種隔離的種類 能正確使用常用化學消毒劑,能完成各項無菌技術操作和隔離技術操作 具有無菌和隔離觀念以及自我保護意識,工作認真、求實,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重點難點,本章主要內容,第一節 醫院感染 第二節 清潔、消毒、滅菌 第三節 無菌技術 第四節 隔離技術,第一節 醫院感染,醫院感染 又稱醫院獲得性感染(HAI),醫院內感染 狹義上常指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間遭受病原體侵襲而引起的任何診斷明確的感染或疾病,包括在住院期間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而在院外發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入院時已處于潛伏期的感染。 廣義上醫院感染的對象包括一切在醫院活動的人群,如醫生、護士及病人家屬,但主要是住院病人。 若在醫療機構或其科室的病人中,短時間內發生3例以上同種同源感染的現象稱為醫院感染爆發。,一、概述,醫院感染的內涵,1.發生地點:醫院內 2.對象:一切在醫院內活動的人群 主要對象-住院患者 3.表現:出現感染的癥狀,醫院感染的分類,感染鏈,特點:同時存在 相互聯系,二、醫院感染發生的條件,三、醫院感染發生的促發因素,三、醫院感染發生的促發因素,三、醫院感染發生的促發因素,三、醫院感染發生的促發因素,四、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 一) 建立分級監控體系,院 感 管 理,一級 病區護士長和兼職 監控護士,二級 科護士長,三級級 護理部主任,( 二) 加強預防醫院感染的宣傳教育,對醫務人員、病人及家屬、配餐員、衛生員、護工等進行預防醫院感染的宣傳教育,要求醫護人員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嚴格遵守診療過程中的操作規程。,(三) 健全、落實各項規章制度,1.管理制度:如病人入院、住院和出院三個階段的隨時、終末和預防性消毒隔離制度,供應室物品消毒管理制度,感染管理報告制度等。 2.監測制度:對感染高發科室,如手術室、重癥監護室、產房、新生兒病房、血液透析室、燒傷病房等消毒衛生標準的監測。 3.消毒質量控制標準:如醫護人員衛生手消毒、空氣消毒、物體表面消毒、各種管道裝置消毒等。,(四) 醫院布局設施合理,電梯合理分布,設置污物運送和無菌物品、人員運送的專用電梯,做好探視者和陪護著的管理等。,(五) 履行醫院感染控制的職責,1.嚴格執行技術操作規程 2.掌握抗感染藥物的臨床合理應用原則,合理使用 3.掌握醫院感染診斷標準 4.發現病例,及時送檢,控制蔓延,及時報告 5.參加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的知識培訓 6.掌握自我防護知識,正確進行各項操作,預防銳器刺傷,第二節 清潔、消毒、滅菌,一、概念,清潔 消毒 滅菌,二、清潔法,(一)物理消毒滅菌法 1.熱力消毒滅菌法 2.光照消毒法(輻射消毒) 3.電離輻射滅菌(冷滅菌) 4.等離子體滅菌法 5.空氣凈化 6.微波消毒滅菌法 7.超聲波消毒法,三、消毒滅菌的方法,1.熱力消毒滅菌法,原理:利用熱力作用使微生物的蛋白質凝固變性,酶失活,直接損傷細胞壁和細胞膜,從而導致細菌死亡。 分類: 干熱由空氣導熱,傳熱較慢。 濕熱由空氣和水蒸氣導熱,傳熱快,穿透力強。,適用:無保留價值的污染物品;某些金屬和搪瓷類物品,在急用時也可用之。 分類: 1.焚燒法 2.火焰燒灼法 3.酒精燃燒法,(1)干熱消毒滅菌燃燒法,(1)干熱消毒滅菌干烤法,利用特制的烤箱,通電升溫,其熱力傳播與穿透主要靠空氣對流與介質傳導,滅菌效果可靠。 適用對象:(耐高溫不耐濕) 玻璃、金屬、搪瓷類物品、材料器械、油脂及各種粉劑,(2)濕熱消毒滅菌法煮沸消毒法,特點:將水煮沸,經510min可達到消毒結果,1 3h可達到滅菌效果 消毒時間從水沸后開始計時 海拔每增高300M,應延長煮沸時間2分鐘,1.煮沸消毒前物品必須清洗干凈 2.物品一般不超過消毒容器容量的3/4 3.玻璃器皿冷水或溫水放入,橡膠制品用紗布包好水沸后放入,4.有軸節的器械和有蓋的容器應先打開 5.消毒物品的各面都應該和水接觸 6.水沸后開始計時,中途加入物品從第二次水沸后開始計時,(2)濕熱消毒滅菌法煮沸消毒法,原理:利用高壓及飽和蒸汽的高熱所釋放的潛熱滅菌。 壓力102-137KPa,溫度121-126 適用:耐高溫、耐高壓、耐潮濕物品,(2)濕熱消毒滅菌法壓力蒸汽滅菌法,常見壓力蒸汽滅菌器,原理: 在滅菌前先抽出滅菌器內冷空氣,形成負壓,再輸入蒸汽使蒸汽迅速透入物品 結構: 除高壓蒸汽滅菌器裝置外另加真空泵 滅菌條件: 蒸汽壓力可達105Kp,溫度達132 ,時間45min,(2)濕熱消毒滅菌法預真空高壓蒸汽滅菌法,高壓蒸汽滅菌效果的監測,A、物理監測法 B、化學監測法 C、生物監測法,物理監測法,將溫度計汞柱甩至50度以下放入包裹內 滅菌后檢視其讀數,達到滅菌溫度,滅菌效果可靠,否,滅菌效果不可靠,化學監測法,原理:指示管內的化學物質(指示卡)在一定的溫度下,持續一定的時間將會變色。,特點:為最可靠的監測法 原理:利用對熱耐受力較強的非致病性嗜熱脂肪桿菌芽孢作為指示劑,制成菌紙片及芽孢指示管。,生物測試法,(1)日光暴曬法 (2)紫外線消毒,2.光照消毒法,紫外線消毒,適用于: 室內空氣、物體表面和水及其他液體的消毒 方法: 空氣-距離不超過2M, 時間不少于30min 物體25-60cm,時間不少于30min,3.電離輻射滅菌法,4.等離子體滅菌法,滅菌器,高頻電磁場,等離子體,過氧化氫活性基團,自由基HO,蛋白質 核酸物質,直接氧化,氨基糖,微生物死亡,自動模式下運行 時間短,不超過1小時 適合緊急手術時器械的準備,菌體,產生,特點,5.空氣凈化,6.微波消毒滅菌法,用于食物、餐具、醫療藥品及耐熱非金屬材料器械的消毒滅菌,原 理,三、消毒滅菌的方法,(二)化學消毒滅菌方法,(二)化學消毒滅菌方法,1.浸泡法 2.擦拭法 3.噴霧法 4.熏蒸法 5.環氧乙烷氣體密閉消毒,常用的化學消毒滅菌劑,高效消毒劑(滅菌劑) 能殺滅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 中效消毒劑(消毒劑) 能殺滅細菌芽孢以外的各種微生物 低效消毒劑(抑菌劑) 只能殺死細菌的繁殖體,分類,選擇消毒、滅菌方法的原則 (1)應根據物品的性能及不同微生物的特性, 選擇合適的消毒劑。 (2)浸泡消毒前,物品要洗凈擦干去除油脂及 血濃;浸泡時,打開器械的軸節或套蓋,管 腔要灌滿藥液,使物品全部浸沒在消毒液內。 浸泡中途添加物品,需重新計時。 (3)嚴格掌握消毒劑的有效濃度、消毒時間及 使用方法,使用新鮮配置的消毒液。 (4)應根據消毒劑的種類特點,定期監測消 毒劑的濃度、消毒時間和消毒時的溫度, 并記錄,結果應符合該消毒劑的規定。消 毒液應定期更換,易揮發的消毒液應加蓋, 以保持有效濃度。 (5)浸泡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應用無菌生 理鹽水或無菌蒸餾水沖洗;氣體消毒后的 物品,應待氣體散發后再使用,以免刺激 組織。 (6)消毒液中不能放置紗布、棉花等,因這 類物品可吸附消毒劑從而降低消毒效力。 (7)消毒后物品應進行監測,監測方法及監 測結果符合國家標準。,四、醫院常用的清潔、消毒、滅菌,預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1.預防性消毒:指在未發現明確感染源的情況下,為預防感染的發生,對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場所進行的消毒,如餐具的消毒。 2.疫源性消毒:指對醫院內存在或曾經存在感染性疾病傳染源的場所進行消毒,包括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 (1)隨時消毒:應根據病情做到“三分開”:分居室、分飲食、分生活用具;“六消毒”:消毒分泌物或排泄物、消毒生活用具、消毒雙手、消毒衣服和床單、消毒病人居室、消毒生活用水和污物。 (2)終末消毒:如醫院內的感染病人出院、轉院或死亡后,對其住過的病室及污染物品進行的消毒。,四、醫院常用的清潔、消毒、滅菌,環境消毒,1.環境空氣消毒:從空氣消毒的角度將醫院環境分為四類 I類,層流潔凈手術室,層流潔凈病房,空氣要求菌落總數10cfu/m3,物表5 cfu/cm2,醫護人員手5 cfu/cm2。 II類,普通手術室,產房,嬰兒室,早產兒室,普通隔離室,供應室無菌區,燒傷病房,重癥監護病房,空氣200cfu/m3,物表5cfu/cm2,醫護人員手5cfu/cm2。 III類,兒科病房,婦產檢查室,注射室,換藥室,治療室,供應室,清潔區。急診搶救室,化驗室,各類普通病房,空氣要求500cfu/m3,物表10cfu/cm2,醫護人員手10cfu/cm2。 IV類,傳染科及病房,物表15 cfu/cm2,醫護人員手15 cfu/cm2。以上14類都不得檢出致病性微生物。,四、醫院常用的清潔、消毒、滅菌,2.物品表面消毒 (1)地面消毒:當地面沒有明顯污染情況下,通常采用濕式清掃,用清水拖地每日12次。當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時,通常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地或噴灑地面。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表面可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洗。 (2)墻面消毒:醫院墻面通常不需要進行常規消毒。當受到病原菌污染時,可采用化學消毒劑噴霧或擦洗,墻面消毒高度一般為22.5m高即可。對肝炎病毒、芽孢菌感染者,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噴霧和擦洗處理。噴霧量以濕潤不向下流水為度,一般為50200ml/m2 。,四、醫院常用的清潔、消毒、滅菌,(3)病房各類用品表面的消毒:病房內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頭柜等一般情況下只需進行日常的清潔工作,用清潔的濕抹布或季銨鹽類消毒液,每日1次擦拭各種用品的表面。當室內各種用品的表面受到病原菌的污染時必須采取嚴格的消毒處理。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擦拭或噴灑室內各種物品表面。紫外線燈消毒:消毒有效區為燈管周圍1.52m。照射時間不得少于30min。 (4)床單位的消毒:床單位包括病床、床墊、枕芯、毛毯、棉被、床單等,一般情況下在日光下暴曬6h以上可達到消毒目的。臭氧消毒:可采用床單位臭氧消毒器進行消毒。,四、醫院常用的清潔、消毒、滅菌,被服類消毒,1.病人的一般衣被在洗衣機中清洗25分鐘,再用清水漂洗。 2.感染病人的被服應由專機洗滌3060分鐘,然后用清水漂凈洗滌劑或消毒液。烈性傳染病病人的衣服應先用壓力蒸汽滅菌后,再送洗衣房洗滌或燒毀。 3.病人的污染衣被應先去除有機物,然后按感染病人的被服處理。,四、醫院常用的清潔、消毒、滅菌,器械物品的清潔、消毒、滅菌,1.進入人體組織、無菌器官的醫療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須達到滅菌水平。 2.接觸皮膚、粘膜的醫療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須達到消毒水平。 3.各種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創操作的醫療器具必須一用一滅菌。 4.疑似有傳染病感染者應該選用一次性診療器械、器具和用物使用后焚燒處理。 5.一次性使用物品不得重復使用。 6.滅菌后的器械物品不得檢出任何微生物。 7.消毒時要求不得檢出致病性微生物。,四、醫院常用的清潔、消毒、滅菌,醫院污物、污水的處理,1.醫療垃圾: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 2.生活垃圾:指病人生活過程中產生的排泄物及垃圾。 3.黑色袋裝生活垃圾,黃色袋裝醫用垃圾,紅色袋裝放射垃圾,損傷性廢物置于醫療廢物專用的黃色銳器盒內。,五、消毒供應中心,消毒供應中心的設置,1.消毒供應中心應有與產房、臨床科室、手術室直接傳遞物品的專用通道。 2.周圍環境應清潔、無污染源,區域相對獨立。 3.內部通風、采光良好,氣體排放、溫度和濕度控制符合要求。 4.建筑面積應符合醫院建設標準的規定,并兼顧未來發展的需要。,五、消毒供應中心,消毒供應中心的布局,主要分為四大區:一、生活區,消毒供應中心內人員休息,開會,值班的地方 二、去污區,回收各個科室、手術室污染物品的地方 三、檢查包裝及滅菌區,對清洗后的物品打包消毒的區域 四、無菌物品存放區,對消毒后的物品存放及發放的區域,五、消毒供應中心,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內容,1.回收 2.清洗消毒 3.干燥、檢查與保養 4.包裝:包括裝配、包裝、分包、注明標示等步驟,器械與敷料應分室包裝。 5.裝載、滅菌及卸載 6.儲存與發放 7.相關檢測,五、消毒供應中心,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由護理管部門、醫院感染管理部門、人事管理部門、設備及后勤管理等部門協同管理,以保障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需要,確保醫療安全。,第三節 無菌技術,無菌技術:是指在醫療、護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體和防止無菌物品、無菌區域被污染的操作技術。 無菌物品: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滅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一、概述,無菌區:是經滅菌處理后未被污染的區域。 非無菌區:指未經過滅菌處理,或經過滅菌處理后被污染的區域。,一、概述,請尋找無菌物品,您做對了嗎?,1.操作前準備,無菌技術操作原則,2.操作中保持無菌,3.無菌物品的保管,二、無菌技術基本操作法,無菌持物鉗使用法 無菌容器使用法 取用無菌溶液法 無菌包使用法 鋪無菌盤法 戴無菌手套法,1.無菌持物鉗使用法,卵圓鉗,3,1.無菌持物鉗使用法,干燥保存:每4小時更換1次 濕式保存: 浸沒高度-持物鉗軸節以上23cm 浸沒長度-鑷子長度的12 消毒頻次-每周2次(普通科室) -每天1次(門診換藥室、注射室、手術室等),1.無菌持物鉗使用法,2.無菌容器使用法,容器蓋向上,手不可觸及蓋的邊緣及內 蓋內面向上置于穩妥處 容器打開:從遠側到近側 容器蓋上:從近側到遠側,1.任何物品不可伸入無菌溶液瓶內蘸取或直接接觸瓶口倒液。 2.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內。 3.已開啟溶液未污染可保存24小時。,3.取用無菌溶液法,4.無菌包使用法,包扎無菌包:滅菌后有效期7天,打開無菌包:開過的無菌包24小時內使用完,5.鋪無菌盤法,將無菌治療巾鋪在潔凈、干燥的治療盤內形成一無菌區,放置無菌物品,以供治療使用,手套外面無菌面 手套內面非無菌面,6.戴脫無菌手套法,第四節 隔離技術,隔離:將傳染源傳播者、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暫時避免和周圍人群接觸,以防止病原體向外傳播,同時保護易感人群免受感染。,一、概述,(一)概念,傳染性 傳染患者和帶菌者 減少傳染病傳播的機 會,便于污染物的集 中消毒和處理 保護性 免疫力極低的人群 隔絕病原微生物與病 人接觸使其免受感染,類型 對象 目的,1.與普通病區分開并遠離食堂、水源和 其他公共場所 2.距相鄰病區約30m,側面防護距離10m,(二)隔離區域的劃分,分開設置,隔離區域的設置,隔離區,普通病區,選址,隔離區,水源,食堂,遠離,選址,隔離區域的設置,內 走 廊,外 走 廊,病人出入通道,病房,工作人員通道,護士站,消毒室,結構,隔離區域的設置,避污紙,嚴密 隔離,消毒手用物,隔離衣,消毒腳墊,隔離區域的設置,每個病人有單獨的病室及用物,并與其它病人之間進行隔離。,同一病種病人可安置在同一病室內,對不同病種者,進行分室收置。,!凡未確診、發生混合感染、或有強烈傳染性及危重病人應住單獨隔離室,患者的安置,隔離區域的設置,污染區,潛在污染區(半污染區),是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清潔區,可 能,否,是,隔離區域的設置,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定義:凡未和病人接觸,未被病原微生 物污染的區域。如醫護辦公室,治療室 以及食堂等。 隔離要求:杜絕一切污染的可能。,定義:凡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區 域,如內走廊、檢驗室等。 隔離要求:盡可能減少污染。,定義:與病人直接或間接接觸,被病原 微生物污染的區域。如病房,浴室等。 隔離要求:避免交叉感染。,隔離區域的設置,(三)隔離管理與消毒原則,1.隔離管理原則 2.隔離消毒原則 (1)一般消毒隔離 (2)終末消毒處理,一般消毒隔離,工作人員要求,病室要求,物品要求,管理要求,穿隔離衣前,進入隔離區,穿隔離衣后,一般消毒隔離,工作人員要求,病室要求,物品要求,管理要求,病室空氣每日消毒 病床及床旁桌、椅擦拭消毒,醫療器械及醫療用品 與病人接觸的物品和落地的物品 病人的衣物、稿件、錢幣 產生的感染性污物:先消再洗 產生的感染性廢物:分類處理,加強健康教育 滿足病人心理需要 解除隔離的條件: 傳染性分泌物三次培養結果均為陰性 或已度過隔離期,醫生開出醫囑后, 方可解除隔離。,終末消毒處理,終末消毒處理:是對隔離結束,需轉科、出 院或死亡的患者及其所住病室、用物、醫療 器械等進行的消毒處理。,出院或轉科的 病人 死亡的病人,被服類放入污物袋 (先消毒再清洗) 患者用過的物品 病室消毒,二、隔離種類及措施,(一)隔離的分類 1傳染病隔離 將處于傳染期的傳染病病人、可疑傳染病病人及病原攜帶者控制在特定區域,與一般人群暫時分離,縮小污染范圍,減少傳染病傳播機會,同時也便于污染物的集中消毒及處理。 2保護性隔離(protective isolation) 也稱反向隔離,是以保護易感人群作為制定措施的主要依據而采取的隔離,將免疫功能極度低下的病人、少數易感者置于層流潔凈病房中,使其免受感染。,三、隔離技術操作方法,1.帽子的使用 2.口罩的使用 3.手的清洗與消毒 4.避污紙的使用 5.穿脫隔離衣,防止工作人員的頭發、頭屑散落 或被污染。,1.帽子的使用,目的,實施,帽子應遮住全部頭發,N95口罩,一般外科口罩,目的,實施,保護患者和自己,避免互相傳染,注意,2.口罩的使用,保持清潔 及時更換,佩戴口罩前,以及脫下口罩前后都必須洗手,先解下面的繩索,再解上面 取下口罩 丟棄在收集箱內,佩戴口罩前,以及脫下口罩前后都必須洗手,N95口罩的佩戴,N not resistant to oil, 可用來防護非油性懸浮微粒。 95 表示最低過濾效率95。,如何佩戴,除去手上的污垢及沾染的致病菌,避免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3.手的清潔與消毒,目的,實施,1.洗手 2.衛生手法消毒 3.外科手消毒,洗手程序,刷手法,4.避污紙的使用法,5.穿脫隔離衣,目的 保護病人和工作人員,免受病原體的侵襲;防止病原體的傳播,避免交叉傳染。,評估是否符合以下情形 (1)接觸經接觸傳播的感染性疾病病人,如傳染病病人、多重耐藥菌感染病人等時。 (2)對病人實行保護性隔離時,如大面積燒傷病人、骨髓移植病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城市雕塑藝術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范文)
- 廠區空壓站擴建工程建議書(參考)
- 六年級下冊廣東版《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指導手冊
- 2025年內科護士長溝通技巧培訓計劃
- 初一英語教學計劃的課外實踐活動
- 網絡文學創作基地租賃與作品改編及推廣營銷合同
- 鋼結構工程項目質量評估與施工監管服務合同
- 婚后域名共有權益分割及財產分配合同
- 桂林市未來土地利用模擬及碳儲量預測研究
- 肺癌并發血栓栓塞性疾病風險預測模型及相關動物模型構建的初步研究
- 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 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語文匯編:議論文閱讀
- 船舶結構節點圖
- 小學數學《分數除法》50道計算題包含答案
- 漢字文化解密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預付煤款合同模板
- 光影中國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工科中的設計思維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2020年全國II卷英語高考真題試題(答案+解析)
- 航天禁(限)用工藝目錄(2021版)-發文稿(公開)
- 腦洞大開背后的創新思維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