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設計規范概覽_第1頁
民用建筑設計規范概覽_第2頁
民用建筑設計規范概覽_第3頁
民用建筑設計規范概覽_第4頁
民用建筑設計規范概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民用建筑設計規范條文匯編(上為強制性條文)

?.法律與法規

現行法律構造法律全國人大或其常委制定如《建筑法》、

效力等級:《都市規劃法》、《原則化法》

法律僅次于憲法行政法令國務院頒布實行如《注冊建筑師條例》、

高于行政法令和地措施規《建設T程質軟管理條例》

行政法令高于地措施規

下層次不能與上層次抵觸部門規章國務院各部門頒布地措施規省、自治區、宜轄市人大

或其

如建設部是國務院主管建設常委會制定。

合川范圍:工作II勺綜合職能部門。頒布地方規章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頒布實

法律、行政法令在全國范圍內合用各項“工程建設國標”、施措施、地方原則。

地措施規在管轄區域內合用“工程建設行業原則”

《建筑法》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五十六條:設計單位必須對其設計質最負責,設計文獻應當符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

定和建筑JL程、安全原則、設計技術規范以及協議H勺約定。

《原則化法》1989年4月1日施行

對建設,程口勺設計、施工措施和安全規定制定原則。

國標:全國范圍內統一的技術規定。

行業原則:某行業范圍內。

地方原則:在地方轄區范圍內。

國標和行業原則分為:

強制原則: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口勺原則,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強制執行。

推薦性原則:其他

地方原則:可在當地方管轄區內實行強制性原則。

工程建設國標管理措施:

1997年11月建設部按照《原則化法》對截止1997年10月口勺341項現行和在編國標進行

清理整頓。

其中:重新確認:239項強制性國標

改為推薦性:70項

改為行業性:14項

撤銷:18項

其中重新確認和新公布的強制性國標如: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1997版)97年局部修訂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1999年版),2023年局部修訂。

《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97原GBJ《汽車庫設計防火規范》

67-84廢止

《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95

《村鎮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39-90

《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038-94后于1999年5月1日廢止,新公布施行

為GB50098-98

《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GB50038—94原GBJ38-79廢止。

《建筑氣候區劃原則》GB50178-9394年2月1日起施行。

《都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9394年2月1日起施行(2023年版)。

《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1999“清理”后公布,1999年6月1日實行,原《住宅建筑設

計規范》GBJ96?86廢止。

《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GB59966

《建筑工程質量檢查評估原則》GBJ301-88

改為推薦性國標如:

《房屋建筑制圖原則》GBJ1-86

《總圖制圖原則》GBJ103-87

《建筑制圖原則》GBJ104-87

《都市規劃基本術語原則》GB/T50280-981999年2月1日實行。

《都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GB50220-9原強制性國標,“清理”后改為“推薦性”。

現行強制性行業原則如:

《老年人建筑設計規范》JGJ122691999年10月1=1起施行。

《圖書館建筑設計規范》JGJ38-991999年10月1F1起施行,原部原則JGJ38-87廢止。

《公路汽車客運站建筑設計規范》JGJ60-991999年12月1R起施行,原部原則JGJ60

-89廢止。

《建筑玻璃應用技術規程》GBJ113-71998年4月1日施行。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GBJ102-96

《殯儀館建筑設計規范》JGJ124-年2月1日起施行

現行行業原則如:

《都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JGJ50-2023J114-2023

《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JBJ100681998年9月j日施行。

《商店建筑設計規范》一“專業原則”JBJ48-881989年4月j曰起實行。

《電影院建筑設計規范》

《劇場建筑設計規范》JGJ57-2023J67-2023

《博物館建筑設計規范》

《旅館建筑設計規范》

《辦公建筑設計規范》

《飲食建筑設計規范》

《金屬與石材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133-2023J113-2023

現行部原則如: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37-871987年10月1日起試行。

《托兒所幼稚園建筑設計規范》

《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

《療養院建筑設計規范》

《文化館建筑設計規范》

《檔案館建筠設計視范》GRJ25-861986年7月1日布行。

《宿舍建筑設計規范》

現行工程建設原則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筑部分)2023年版(本匯編中*標識)

二.建筑分類

(一).以主體構造確定為建筑耐久年限分級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分四級>123年以上50~123隼25~5。年<23年如下

(二).以建筑高度與層數劃分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住宅劃分按層數1~3為低層、4~6為多層、7~9為中高層、10以

上為高層。公共建筑及綜合性建筑按建

筑總高度超過24m為高層,高度超過100m以上時,不管住宅或公共建筑均為超高層。

〈住宅設計規范)住宅按層數劃分如下:

1.低層住宅為一層至三層;

2.多層住宅為四層至六層;

3.中高層住宅為七層至九層;

4.高層住宅為十層及以上°

(三).以工程復雜程度分級

建設部1992年建設資字第26號文獻《建筑行業工程設計資格分級原則》.

特級:高級、大型公共建筑列為國家重點項目或以國際活動為主,有國家和重大歷史意義

或技術規定尤其復雜的中小型建筑,高大空間有聲、光等特殊規定H勺建筑,30層以上的高

層建筑。

一級:高級、大型公共建筑有地區歷史意義或技術規定復雜的中、小型建筑,16~29層或

高度超過50m口勺高層建筑,總建筑面積10萬m2以上的居住區。

二級:大中型、中高級技術規定較高的中小型建筑,高度不超過50m%)公共建筑、16~29

層住宅、總建筑面積10萬m2如下的居住區。

三級:中型、中級高度不超過24m(八度區V13m)、7~15層住宅、單跨V18m(采用通

用圖V21m)或鋼構造單跨V9m的單層建筑,技術規定簡樸的建筑。

四級:一般中小型公共建筑7層如下無電梯住宅、宿舍及磚混構造的建筑。

五級:一、二層功能簡樸的建筑一、二層單功能、小跨度。

(四).以建筑規模或投資劃分

(五).以氣候條件對建筑影響的差異性,劃分建筑氣候區劃,并確定各氣候區日勺建筑基本

規定一合理運用氣候資源,防止氣候對建筑日勺不利影響。

《建筑氣候區劃原則》GB50178-93強制性國標

一級區區劃:I、II、山、IV(兩廣、閩南)、V(云貴)、VI(青藏)、VII(新疆;

該區對建筑基本規定

重要指標:1月平均氣溫輔助指標:年降水量

7月平均氣溫平均三℃日數

7月平均相對濕度平均225c日數

二級區區劃:如IA、IB、IC、ID、反應該地區氣候差異性,如

NA:廣東沿海IVB:廣東中部廣東韶關屬II舊

福建沿海廣西中部

福建東西南、內地

規定各建筑氣候區建筑

總體規劃、單體設計和構造施工H勺基本規定

名詞解釋P.103、104、105如:

建筑防寒:泛指建筑綜合措施如吐魯番VHD區

建筑保溫:系指建筑構造措施如廣州IV不考慮

建筑防熱:泛指建筑綜合措施如廣州IVA區

建筑隔熱:系指建筑構造措施如吐魯番VIID區

附圖:全國氣候要素分布圖

附參數表:全國重要城鎮氣候參數表

三.都市規劃對建筑的規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都市規劃法》1989年12月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1990年4

月1日起施行。

第二條:"制定和實行都市規劃,在都市規劃區內進行建設,必須遵守本法”

第三十條:選址意見書《都市規劃基本術語原則》5.0.4’都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核發的

有關建設項目的選址和布局FI勺法律憑證”

第三十一條: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都市規劃基本術語原則》5.0.5“經都市規劃行政主管部

門確認其建設項目位置和用地范圍時法律憑證:

第三十二條:在都市規劃區內新建、擴建和改建建筑物、構筑物、道路、管線和其他工程設

施,必須持有關同意文獻向都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由請,由都市規劃提出H勺規劃設計要

點,核發建設工程許可證件。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在獲得建筑工程規劃許可證件和其他有關同

意文獻后,方可申請辦理動工手續。

第四十五條:國務院都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法制定實行條例,報國務院同意后施行。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本法制定實行措施。

(二).建筑基地

1.道路紅線

〈都市規劃基本術語原則》規劃的都市道路路幅U勺邊界線。

〈都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都市道路(含居住區道路)用地日勺控制線。

2.建筑紅線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二:“在道路紅線外另訂建筑控制線”。

三:“建筑不得超過建筑控制線”。

〈都市規劃基本術語原則〉建筑紅線“都市道路兩側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構筑物(如外墻、臺

階等)靠臨街面H勺界線,又稱建筑控制線”。

〈都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建筑紅線一般稱建筑控制線,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線。

3.建筑突出物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笫條是據道路紅線來指認突出物,有“不容許突入建筑紅線II勺建筑突

出物”,“容許突入道路紅線的建

物突出物”和“可突入道路紅線的建筑”。

(三)建筑高度與高程

1.建筑高度

《都市規劃法》第十六條:"編制都市規劃應當貫徹合理用地、節省用地日勺原則”。

第十八條:“…控制和確定不一樣地段的十.地用途、范圍和容量…在總體規劃基礎上,可編

制分區規劃工

第十八條:“…都市詳細規劃應包括規劃地段各項建設的詳細用地范圍、建筑密度和高度等

控制指標工

建筑高度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建筑高度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層的高度,屋

頂上的水箱間、電梯機房、排煙機房和

樓梯出口小間等不計入建筑高度。

高程

《都市用地豎向規劃規范》高程以大地水準面作為基準面,并作零點(水準原點)起算地

面各測量點口勺垂直高度。

火《民用建筑設計通則》基地高程一、基地地面高程應按都市規劃確定的控制標高設計。

2.有關凈空規定高程控制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建筑高度的限制

下列地區建筑高度的限制應符合當地都市規劃部門和有關專業部門II勺規定:

??、都市各用地分區內的J建筑,當都市總體規劃有規定期。應按各用地分區控制建筑高度:

二、市、區中心的臨街建筑,應根據面臨道路的J寬度控制建筑高度:

三、航空港、電臺、電信、微波通信、氣象臺、衛星地面站、軍事要塞工程等周圍的建筑,

當其處在多種技術作業控制區范圍內時,應按有關凈空規定控制建筑高度。

3.有關環境規定高度控制

〈都市規劃法〉第十四條:編制都市規劃應當注意保護和改善都市生態環境。防止污染和其

他公害,加強都市綠化建設和市容環境衛生建

設,保護歷史文化遺產、都市老式風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觀。

(四)建筑密度與建筑容積率

〈規劃法〉二十條:……都市詳細規劃應當包括:規劃地段各項建設的詳細用地范圍,建筑

密度和高度控制指標,總平面布置、工程管線

綜合規劃和豎向規劃。

1.建筑密度

〈都市規劃基本術語原則〉建筑密度一定地塊內所有建筑物口勺基底總面積占用地面積的比

例。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2.4.1建筑覆蓋率、建筑容積率

二、在既定的建筑覆蓋率和容積率的建筑基地內如建設單位樂意以部分空地或建筑的一部分

(如天井、低層口勺屋頂平臺、底層、廊道等)作為開放空間,無條件地、永久提供作公眾交

通、休息、活動之用時,經當地規劃主管部門確認,該用地內的建筑覆蓋率和建筑容積率可

予提高。開放空間的技術規定應符合當地都市規劃部門制定的實行條例。

2.容積率

〈都市規劃基本術語原則〉容積率一定地塊內,總建筑面積與建筑用地面積的比值。

〈都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2.0.29建筑面積毛密度也稱容枳率,是以每公頃居住區用地

上擁有的各類建筑艮I建筑面積(m2/ha)或以總

建筑面積(萬m2)與居住區用地日勺比值表達。

(五)豎向規劃

《都市規劃基本術語原則》豎向規劃都市開發建設地區(或地段)為滿足道路交通、地面

排水、建筑布置和都市景觀等方面的綜

合規定,對自然地形進行運用、改造、確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方而進行的規劃設計。

《都市用地豎向規劃規范》CJJ83-99強制性行業原則1999年10月1日施行

內容:總則術語一般規定規劃地面形式豎向與平面布局豎向與都市景觀豎向與道路廣

場豎向與排水地石與防護工程

1.規劃地面形式:平坡式、臺階式、混合式

《都市用地豎向規劃規范》用地自然坡度45%時,宜規劃為平坡式;

用地自然坡度28%時,宜規劃為臺階式。臺地的高度宜為1.5~3m都市重要建設用地合適規

劃坡度的規定,其中:

都市道路用地最小坡度0.2%最大坡度8%

居住用地最小坡度0.2%最大坡度25%

公共設施用地最小坡度0.2%最大坡度20%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一,、…基地地面坡度不應不不小于0.3%:地面坡度不小于8%時應

提成臺地,臺地連接處應設擋土墻或護坡。

《都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9.0.3當自然地形坡度不小于8%,居住區地面連接形式宜選

用臺地式,臺地之間應用擋土墻或護坡連接。

2.豎向與平面布局

《都市用地豎向規劃規范》都市用地選擇應符合:

都市中心區用地宜選擇自然坡度<15%的用地

居住用地宜選擇自然坡度V15%H勺用地

都市開敞空間用地宜運用填方較大的區域擋土墻與建筑物的最小間距的規定:高度>2m的

擋上墻,其上緣與建筑間水平距離不應<3m,其下緣與是筑間距水平距離不應V2m.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3.3.3室內外地面、建筑物底層地面應高出室外地面至少0.15m.

《住宅設計規范》4.1.4樓梯平臺…至人行通道…,入口處地坪與室外地面應有高差,并不

應不不小于0.10m。

3.豎向與都市景觀

《都市用地豎向規劃規范》都市用地作分臺(地)處理有條件時宜少采用擋土墻。公共活動

區內擋土墻高于1.5m,生活生產區內擋

土墻高于2m時,宜作藝術處理或以綠化遮蔽。

4.豎向與道路廣場

《都市用地豎向規劃規范》道路規劃縱坡和橫坡的規定:

機動車次干路最小縱坡0.2%最大縱坡6%最小坡長110m

機動街坊路最小縱坡0.2%最大縱坡8%最小坡長60m

非機動車自行車行道縱坡3.5%限制坡長150m

縱坡3.0%限制坡長200m

縱坡2.5%限制坡長300m

道路的橫坡應為1%~2%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二基地車行道……橫坡宜為1.5%~2.5%

《都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居住區的道路縱坡控制的規定:

機動車道最小20.2%最大48%多雪寒冷地區最大《5%

坡長Lw200m坡長Lw600m

非機動車道最小20.2%與3%02%

坡長L<50m坡長LwlOOm

步行道最小20.2%最大48.0%%當居住區內用地坡度不小于8%時,應輔以梯步處理豎向

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設自行車坡道。在居住區內公共活動中心,應設為殘疾人通行的無障

礙通道,通行輪椅的坡道寬度不應不不小于2.5m,縱坡不應不小于2.5%。

《都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7.2.5坡道在不一樣坡度的狀況下,坡道高度和水平

長度應符合:

坡度1:201:161:121:101:8

最大高度

水平長度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二、基地、車行道的縱坡不應不不小于0.3%,亦不應不小于8%;

在個別路段可不不小于11%,但其長度不應超過80m,

路面應有防滑措施。

三、基地人行道的縱坡不不小于8%,不小于8%時宜設踏步或局部設坡度不不小于15%的

坡道,路面應有防滑措施,

橫坡宜為1.5~2.5%.

《都市用地豎向規劃規范》廣場口勺最小坡度應為0.3%,最大坡度平原地區應為1%,丘陵

和山區應為3%。山區都市豎向規劃應滿足建設完善的步行系統H勺規定……人行梯道的規劃

指標宜符合表的規定(詳

見該規范第10頁)

《都市居住區規劃規范》9.0.2.2多種場地口勺合用坡度

密實性地面廣場0.3~3.0%

廣場兼停車場0.2~0.5%

室外場地

小朋友游戲場0.3~2.5%

運動場0.2~0.5%

雜用場地0.3~2.9%

綠地0.57.0%

濕陷性黃土地面0.5~7.0%

5.豎向與排水

《都市用地豎向規劃規范》都市用地地面排水應符合下列規定:

1.地面排水坡度不適宜不不小于0.2%;坡度不不小于0.2%時宜用多坡向或特殊措施排水。

2.地塊的規劃高程應比周圍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以上。

3.用地的規劃高程應高于數年平均地下水位。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332地面排水

基地內應有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至都市排水系統口勺設施。排水方式應根據都市規劃的規定確

定。

采用車行道排泄地面雨水時,雨水口形式及數量應根據匯水面積、流量、道路縱坡等確定。

單側設雨水口的道路及低洼易積水的地段,應考慮排雨水時不影響交通和路面清潔。

(六)基地通路出口與人員集散

1.基地通道出口及其位置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601街區內道路中心線距離不適宜超過160m,即消防車道的距離

為160m;建筑物U勺沿街部分長度超過150m或總

長超過220時,均應設置穿過建筑物日勺消防車道。

6.0.3建筑物沿街長度每不超過80m設-?種連通街道和內院人行通道。

6.0.7建筑物的封閉內院其短邊長度超過24m時,宜設有進入內院口勺消防車道。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高層建筑的周圍,應設環形消防車道,當設環形車道有困難

時,可沿高層建筑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

當高層建筑H勺沿街長度超過150m或總長度超過220m時,應在適中位置設置穿過高層建筑

的消防車道。

高層建筑應設有連通街道和內院的行人通道,通道之間的距離不適宜超過80m。高層建筑

時內院或天井,當其短受長度超過24m時,宜設有進入內院或天井的消防車道。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3.2.1基地內通路

一、基地內應設通路與都市道路相連接。通路應能通達建筑物的各個安全出口及建筑物周圍

應留的空地。

二、通路日勺間距不適宜不小于160m。

三、長度超過35m的盡端式車行路應設回車場。供消防車用口勺回車場不應不不小于

12mxi2m,大型消防車的回車場不應不不小于15mxi5m。

四、基地內車行量較大時,應另設人行道。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4.3.5盡頭式消防車道應設有回車道或回車場、回車場不適

宜不不小于15mxi5m,大型消防車口勺回車場不適宜

不不小于18mxi8mo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3.2.2通路寬度

一、考慮機動車與自行車共用日勺通路寬度不應不不小于4m,雙車道不應不不小于7m。

二、消防車用時通路寬度不應不不小于3.50m。

三、人行通路的寬度不應不不小于1.50m。

3.2.3通路與建筑物間距

基地內車行路邊緣到相鄰有出入口的建筑物的自外墻間的距離不應不不小于3m。

2.1.5基地通路出口位置

距主干交叉口270m(自道路紅線交點量起)

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行人道、引道、引橋和地鋒出入口最邊緣線25m

距公交站臺邊緣N10m

距公園、學校、小朋友及殘疾人等建筑的出入口220m

與立體交叉口的距離或其他特殊狀況,應按當地規劃主管部『JH勺規定辦理。

當基地通路坡道較大時,應設緩沖段與都市道路連接。

《都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小區內重要道路至少應有兩個出入口;居住區內重要道路至少

應有兩個方向與外圍道路相連。

機動車道對外出入口間距不應4150m;

沿街建筑物長度超過160m時,應設不少于4mx4m的消防車道;

人行出口間距不適宜超過80m;

建筑物長度超過80m時,應在底層加設人行通道。

《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庫址出入口與都市人行過街天橋、地道、橋梁或隧道等引道口的距

離應不小于50m;距離道路交叉口應不小于80m<>

*《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汽車庫址的車輛出入口

距都市道路日勺規劃紅線不應不不小于7.5m,并在距出入口邊線內2m自作視點的1200范圍

內至邊線自7.5m以上不應有遮擋視線障礙物。

《汽車客運站建筑設計規范》汽車進站口、出站口應符合下列規定:

與旅客重要出入口應設不不不小于5m的安全距離;

距公園、學校、托幼建筑及人員密集場所的重要出入口距離不應不不小于20rm

《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醫院出入口不應少于二處,人員出入口不應兼作尸體和廢棄物

出口.

2.人員密集建筑U勺基地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2.1.6人員密集建筑日勺基地

電影院、劇場、文化娛樂中心、會堂、博覽建筑、商業中心等人員密集建筑的I基地,在執行

當地規劃部門的條例和有關專題建筑設計規范時,應保持與下列原則一致。

一、基地應至少一面直接啕接都市道路,該都市道路應有足夠小J寬度,以保證人員疏散時不

影響都市正常交通;

二、基地沿都市道路的長度應按建筑規模或疏散人數確定,并至少不不不小于基地周長的

1/6;

三、基地應至少有兩個以上不一樣方向通向都市道路的(包括以通路連接的)出口;

四、基地或建筑物的重要出入口,應防止直對都市重要干道H勺交叉口;

五、建筑物重要出入口前應有供人員集散用地的空地,其面積和長寬尺寸根據使用性質和人

數確定;

六、綠化面積和停車場面積應符合當地規劃部門日勺規定。綠化布置應不影響集散空地日勺使用,

并不應設置圍墻大門等障礙物。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5.3.14人員密集日勺公共場所的室外疏散小巷,其寬度不應不不小于

3.00m.: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超過個3000座位的體育館、超過2023個座位的會堂和占地面積超

過3000m2H勺展覽館等公共建筑,宜設環形消防車道。

大《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2.3.5學校的校門不適宜開向城鎮干道或機動車流量每小時

超過300輛的道路。校門自應留出一定緩沖距離;與機動車流量超過每小時270輛的道路

同側路邊U勺距離不應不不小于80m,當不不小于80m時,必須采用有效隔聲措施。

《劇場建筑設計規范》劇場基地至少有?面臨接都市道路,或直接通向都市道路口勺空地。臨

接的都市道路寬度不應不不小于劇場安全

出口寬度H勺總和(注),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800座如下,不應不不小于8m;

二、801~1200座,不應不不小于12m;

三、1200座以上,不應不不小于15m。

注:臨接H勺都市道路寬度指可通行寬度,包括人行道,不包括綠帶。

《劇場建筑設計規范》2.0.3劇場重要入口前面空地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劇場建筑從紅線退后應符合城鎮規劃規定,并按0.2m2/座留出集散空地;

二、當劇場集散空地不能滿足前款規定,或劇場前面疏散口的總寬不能滿足計算規定期,應

在劇場背面或側面另辟疏散口,并應設有與其疏散容量相適應的疏散通路或空地。劇場建筑

背面及側面臨接道路可視為疏散通路,但其寬度不得不不小于3.50m。

《電影院建筑設計規范》2.0.1電影院基地選擇應根據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合理布置,并應

符合下列規定:

一、基地的重要入口應臨接城鎮道路、廣場或空地;

二、重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寬度除不應不不小于安全出口寬度總和外,且中、小型電影院應按

每座0.2m2計,大型、特大型電影院除應滿足此規定外,且深度不應不不小于10m。

(七)綠地

《都市規劃基本術語原則》綠地率都市一定地區內和各類綠化用地總面積占該地區總面積的

比例。

《都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綠地率居住區用地范圍內和各類綠地的總和占居住區用地的

比率(%)。

綠地應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公共服務設施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即道路紅線內的I

綠地),不應包

括屋頂、曬臺的人工綠地。

《都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綠地率新區建設不應低于30%;舊區改造不適宜低于25%。

《都市規劃基本術語原則》都市綠地系統都市中和種類型和規模的綠化用地構成的整體。

公共綠地都市中向公眾開放的綠化用地,包括其范圍內的水域。專用綠地都市中行政、經

濟、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科研、設計等機構或設施,以及工廠和部隊駐地范圍內的綠

化用地。

《都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7.0.1居住區內綠地,應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配套公建

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

居住區內日勺公共綠地

各級中心公共綠地設置規定表居住區公園I2hm2小游園0.42hm2組團綠地0.42hrr2

院落式組團綠地設置規定表有不少于1/3H勺綠地面積在原則的建筑日照陰影線范圍之外,

封閉型綠地與開敞型綠地均設置規定。塊狀帶狀公共綠地應同步滿足:

寬度不不不小于8m,面積不不不小于400m2;

不少于1/3的綠地面積在原則的建筑的日照陰影范圍之外;

至少應有一種邊與對應級別的道路相鄰;

綠化面積(含水面)不適宜不不小于70%;

宜采用開敝式。居住區內公共綠地的總指標:

組團不少于0.5m2/人。小區(含組團)不少于1m2/人,居住區(含小區與組團)不少于

1.5m2/人。

舊區改造可酌情減少,但不得低于而應指標的50%。

(A)管線綜合

《都市規劃基本術語原則》都市工程管線綜合統籌安排都市建設地區各類工程管線的空間

位置,綜合協調工程管線之間以及與城

市其他和項工程之間的矛盾所進行的規劃設計。

《都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10.02.2多種地下管線之旬最小水平凈距表

多種地下管線之間最小垂直凈距表多種管線與建、構物之間的最小水平間距表管線與綠化

樹種間的最小水平凈距表

地下管線不適宜橫穿公共綠地和庭院綠地。多種管線的埋設應符合下列規定:

⑴離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由近及遠宜為:電力管線或電信管線、燃氣管、熱力管、給水管、

雨水管、污

水管;

⑵各類管線依J垂直排序,由淺入深宜為:電信管線、熱力管、不不小于10k電力電纜、不

小于10k電力電

纜、燃氣管、給水管、雨水管、污水管。電力電纜與電信管纜宜遠離,并按照電力電纜在道

路東側或南側、電信管纜在道路西側或北側口勺

原則布置;管線之間碰到矛盾時,應按下列處理:

⑴臨時管線避讓永久管線;

⑵小管線避讓大管線:

⑶壓力管線避讓重力自流管線;

(4)可彎曲管線避讓不可彎曲管線。

四.建筑總平面

(一)建筑間距

1.防火間距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5.2.1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表及注

3.3.1廠房的防火間距表及注

4.3.1乙、丙、丁、戊類物品庫房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不不小于表口勺規定。

4.3.4甲類物品庫房與其他建筑物的防火間距不應不不小于表口勺規定。

4.3.2乙、丙、丁、戊類物品庫房與其他建筑之間日勺防火間距,應按本規范第條規定執行;

與甲類物品庫房之間的防火間距,應按本規范第條規定執行;與甲類廠房之間的防火間距,

應按條的規定增長2m。

乙類物品庫房(乙類6項物品除外)與重要公共建筑之間防火間距不適宜不不小于30m,

與其他民用建筑不適宜不不小于25m。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高層建筑之間及高層建筑與其他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

表。兩座高層建筑相鄰較高一面外墻為防火墻或比相鄰較低一座屋面高15m及如下范圍內

的墻為不開

門、窗洞口U勺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可不限。相鄰的兩座高層建筑,較低一座的屋頂不設天

窗、屋頂承重時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且相鄰較低

一面外墻為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可合適減小,但不適宜不不小于4.00m。相鄰的兩座高層

建筑,當相鄰較高一面外墻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墻上開口部位設有甲級防火門、

窗或防火卷簾時,其防火間距可合適減小,但不適宜不不小丁?4.00m.

2.日照規定與間距

《建筑氣候區劃原則》名詞解釋18日照時數日照時數是指太陽實際照射某地面時的時數.

《都市規劃基本術語原則》日照原則根據各地區H勺氣候條件和居住衛生規定確定口勺,居住

建筑正面向陽房間在規定的日照原則H

獲得的日照量,是編制居住區規劃確定居住建筑間距的重要根據。

《住宅設計規范》5.1.1每套住宅至少應有一種居住空間能獲得日照,當一套住宅中居住空

間總數超過四個時,其中宜有二個獲得H照。

《都市規劃基本術語原則》5.1.2獲得口照規定H勺居住空間其口照原則應符合現行國標〈都

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川」有關住宅建筑口照原則的I規定。

《都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5.0.2.1住宅日照原則應符合表規定:舊區改造可酌情減少,

但不適宜低于大寒日日照小時口勺原則。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3.1.2二、有日照規定的建筑應符合當地規劃部門制定的日照間距。

《建筑氣候區劃原則》名詞解群19日照百分率一定期間內某地日照時數與該地可照時數

【向比例稱為日照百分率。

全國重要城鎮氣候參數表㈤日照時數日照百分率

全國重要城鎮氣候參數表內入射角(冬至日、大寒日)

住宅日照原則表

氣候區劃I、II、m、VII氣候區IV氣候區V、VI氣候區

大都市中小都市大都市中小都市

日照原則大寒日冬至日

日照原則(h)>2>3>1

有效日照時帶(h)8-169-15

計算起點底層窗臺面

不一樣方位間距折減系數表

方位0°~15°15。~30°30°~45。45。~60。>60。

折減系數

方位為正南向(0°)偏東、偏西方位角

L為當地正南向住宅日勺原RiJ口照間距(m)

《都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2018口照間距系數根據日照標精確定的房屋間距與遮擋房

屋屋檐高口勺比值。

5.0.2住宅間距,應以滿足日照規定為基礎,綜合考慮采光、通風、消防、防災、管線埋設、

視覺衛生等要

求確定。住宅正面間距,應按日照標精確定不一樣方位的日照間距系數控制,也可采用表不

一樣方位間距折減系數換算。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日照原則

一、住宅應每戶至少有一種居室、宿舍應每層至少有半數以上U勺居室能獲得冬至日滿窗日照

不少于1h(小時)。

二、托兒所、幼稚園和老年人、殘疾人專用住宅的重要居室,醫院、療養院至少有半數以上

的病房和療養室,應能獲得冬至口滿窗口照不少于3h(小時)。

《托兒所、幼稚園建筑設計規范》選址三、日照充足游戲場地日照充足生活用房布置最佳

日照方位并滿足冬至日,底層滿窗日照3h,防止朝西。

《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3.18半數以上的病房,應獲得良好日照。病房叢J前后間距應滿

足日照規定,且不適宜不不小于12m。

《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二、南向教室冬至底層日照不應不不小于2h。

《宿舍建筑設計規范》宿舍口勺日照間距應按各地城鎮規劃主管部門規定執行。

3.間距其他規定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建筑布局和間距:

建筑布局和間距應綜合考慮防火、日照、、衛生等規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建筑物之間的距離,應滿足防火規定;

二、有日照規定的建筑,應符合當地規劃部門制定日勺日照間距;

三、建筑布局應有助于在夏季獲得良好的自然通風,并防止冬季寒冷地區和多沙暴地區風害

的侵襲。高層建筑的布局,應防止形成高壓風帶和風口;

四、根據噪聲源H勺位置、方向和強度,應在建筑功能分區、道路布置、建筑朝向、距離及地

形、綠化和建筑物的屏障作用等方面采用綜合措施,以防止或減少環境噪聲;

五、建筑與多種污染源的更離,應符合有關衛生防護的原則。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相鄰基地邊界線的建筑與空地.

三、除都市規劃確定的永久性空地外,緊接基地邊界線日勺建筑不得向鄰地方向設洞口、門窗、

陽臺、挑檐、

廢氣排出口及排泄雨水。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不容許突入道路紅線日勺建筑突出物

一、建筑物口勺臺階、平臺、窗井

二、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礎

三、除基地內連接都市管線以外H勺其他地下管線

《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建筑物口勺間距應符合下列規定:一、教學用房應有良好FI勺自然風。

二、南向口勺一般教室冬至日底層日照不應不不小于2h<,三、兩排教室的長邊相對時,其間

距不應不不小于25m,教室的長邊與運動場地H勺間距不應不不小于25mo

《都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住宅側面間距

(二)道路

1.通道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基地內通道:

一、基地內應設與都市道路相連接。應能通達建筑物的各個安全出口及建筑物周圍應留的空

地。

二、通路H勺間距不適宜不小于160m。

三、長度超過35m的盡端式車行路應設回車場。供消防車使用的車場不應不不小于

12mxi2m,大型消防車的回車場不應不不小于15mxi5m。

四、基地內車行量較大時,應另設人行道。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6062300座體育館22023座會堂占在面積23000展覽館宜設環形

消防車道。環形車道的連道至少兩處或回車道,盡頭式設回車場12mxi2m,大型15mxi5m。

消防車道防止與鐵路交叉

2,通道寬度、高度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寬N3.5m高Mm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寬度3.5m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寬24m高“m距墻25m:均加.00

3.通道與建筑物距離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23m(與相鄰出入口口勺建筑)

《都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表

道路邊緣至建、構筑物最小距離(m)

道路級別與建、構筑物關系居住區道路小區路組團路及宅間小路

建筑物面向道路無出入口高層5多層33322

有出入口——52.5

建筑物山墻面向道路高層4多層

圍墻面向道路

注:居住區道路H勺邊緣指紅線;小區路、組團路及宅間小路H勺邊緣指路面邊線。當小區路設

有人行便道時,其道路邊緣指便道邊線。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消防車道距高層建筑外墻宜25m

五.建筑物設計

(-)層數限制

《托兒所、幼稚園建筑設計規范》四班以上應獨立,三班如下也可設于居住建筑物的底層,

但應有獨立H勺出入II。游戲場…

.《托兒所、幼稚園建筑設計規范》嚴禁設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醫務保健室和隔離室…如

為樓房時應設在底層。托兒所、幼稚園的小朋友用房在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筑中,不應設

在四層及四層以上;三級耐火

等級的建筑物不應設在三層及以上;四級耐火等級H勺建筑不應超一層…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當高層建筑內設托兒所、幼稚園時,應設置在建筑物的首層

或二、三層,并應設單獨出口。高層建筑內的觀眾廳、會議廳、多功能廳等人員密集場所應

設在首層或二、三層;當必須設在其他

樓層時,除本規范另有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面積4400m2;出口二個;沒自動滅火系

統;采用阻

燃處理織物。

《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5.2.1小學教學樓不應超過四層;中學、中師、幼師教學樓不應

超過五層。

《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3411兒科病房一:宜設在四層或四層如下。

《博物館建筑設計規范》3.1.3陳列室不適宜布置在4層或4層以上。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5.1.1三級耐火等級建筑電影院、劇院、禮堂、食堂不應超過二層,

醫院不應超過三層。四級耐火等級建筑FI勺學校、

食堂、菜市場、托兒所、幼稚園、醫院不應超過一層。

(二)室內凈高限制

層高:

《住宅設計規范》層高上卜.兩層樓面或樓面與地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室內凈高:

《住宅設計規范》樓面或地面至上部樓板底面或吊頂底面之間日勺垂直距離。一般住宅層高不

適宜高于2.8m。

*《住宅設計規范》房、廳凈高N2.4m,局部N2.1m(不超過面積的1/3)

.《住宅設計規范》運用坡屋頂內作以室、廳,其1/2面積凈高應22.1m。廚房、衛生間凈高

N2.2m.廚房、衛生間排水橫管下凈距排.9m且不影響門、窗。

《托兒所、幼稚園建筑設計規范》生活用房的室內凈高不應低于:活動室、寢室、乳兒室

2.8m,音樂活動室3.6m.

《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學校重要房間的凈高:小學教室輔助3.1、中學、中師、幼師教

室及試驗室3.4、舞蹈教室4.5、

辦公服務2.8。

《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室內凈高在自然通風條件下不應低于:一、診瓷室2.6m、病房

2.8m。二、醫技科室根據需要定。

《旅館建筑設計規范》室內凈高:客房設空調2.4m,無空調2.6m。坡頂內客房至少8m2以

上,而不低于2.4m。

衛生間及客房內過道不低于2.1m。客房層公共走道不低于2.1m。

《飲食建筑設計規范》3.2.1小餐廳不低于2.6m(設空調不低于2.4m),大餐廳不低于3.0m,

異形頂棚最低處不低于2.4m。

3.3.4廚房和飲食制作間的室內凈高不低于3.0m。

《博物館建筑設計規范》凍列室的室內凈高除特殊規定外應為3.5m~5.0m.藏品庫的凈高

應為2.4m~3.0m,梁或管道底凈高不應低于2.2m

《圖書館建筑設計規范》428書庫、閱覽室藏書區凈高不得低于2.40m,當有梁或管線時,

其底面凈高不得低于2.3m,采用積層書架的

書庫構造梁(或管線)底面之凈高不得不不小于4.70m。

《辦公建筑設計規范》辦公室凈高不得低于2.6m,設空調口勺可不低于2.4m,走道凈高不得

低于2.1m,貯藏間不低于2.0m。

《汽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最小凈高應符合:(3.5)長微型、(4.8)長小型車2.2m、(7)

長輕型2.8m、(9-12-18)長中、大型錢貨車3.4m、(9~16.5m)長中、大型較貨車4.2m,

《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防火規范》按表人員掩蔽房間凈高22.4m,梁底和管道至地面論0m,

裝備+0.2m<梁底和管道底。

(三)樓梯

1.安全出口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名詞解釋安全出口凡符合本規范規定口勺疏散樓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

的門。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安全出口保證人員安仝疏散II勺樓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向出

口。

2.樓梯的數量與位置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九層及如下V500m2塔式,九層及如下宿舍V300m2,每層30

人。可設一-梯。:超過六層單元住宅、宿舍梯應通平頂,戶門采用乙級防火門時可不通至屋

頂。:地下室V50m2、V10人可設一種安全出口。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每個防火分區日勺安全出口不應少F兩個,符合條件可設一

種。:十八層及如下,每層<8戶,V650m2且設一座防煙樓梯和消防電梯。:單元住宅

疏散梯通屋頂,且自第十層起相鄰單元陽臺連通。:(除地下)室相鄰兩個防火分區,防火

墻上防火門連通,面積和<1.4倍規定的防火分區面積。:地下室兩個防火分區H勺安全出口

不應少于兩個,當有兩個以上防火分區,且相隔口勺防火墻設有防火

門時,每個防火分區可分別設一種直通室外R勺安全出口。

《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規》:人車分設:人員安全出口不應少于2個,

可設一種的I條件:V25人;IV車庫(450輛)。:汽車疏散口不應少于2個,可設一種的

條件:N庫V(50輛);設有雙車道的地上車庫、

V100輛地下庫;1【、HI、IV修車庫。:除機械式立體IV類4(50輛)可采用垂直升降梯作

汽車疏散出I」,不少于2臺,R0輛可1臺。:錯層或斜樓板式、雙車道時,至地面疏散出

口不少于2個,庫內樓層疏散坡道可設一種。

《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防火規范》:防空地下室每個防護單元不應少于兩個出入口,其戰時

使用的重要出入口應設在室外,且不應

采用豎井式。:防空地下室的戰時重要出入口,應按下列規定設置防毒通道、洗消間或簡易

洗消間。

安全疏散距離一樓梯間至離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安全疏散距離(最大)。

一、直接通向公共走道的房間門至近來的外部出口或封閉樓梯間H勺距離,應符合表的I規定。

二、房間日勺門至近來的非封閉樓梯間口勺距離,如房間位于兩個樓梯間之間時,應按表減少

5.00m:如房間位于袋形走道或盡端時,應按表減少2.00m0

樓梯間的首層應設置直接對外口勺出口,當層數不超過四層時,可將對■外出口設置在離樓梯間

不超過15m處。

三、不管采用何種形式H勺樓梯間,房間內最遠一點到房門的距離,不應超過表中規定的袋形

走道兩側或盡端的房間從房門到外部出口或樓梯間的最大距離。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大空間,必須符合雙向疏散或袋形走道口勺規定。:兩個安

全出口距25m,安全距離的規定(最大)。表

:躍廊式:“廳”房:60m2門寬>0.9、75m門寬>1.4。:觀眾廳、多功能等“大廳”至疏散出

口不適宜>30m。:兩個安全出口之間面積與60;盡端房間夕5m2,可設一種門。:各層位

置不應變化,首層直通室外。:封閉樓梯R勺首層擴大封閉樓梯間。地下室的樓梯與首層及首

層梯間。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悌間首層直通室外,<4層可V15m.

3.樓梯寬度

人流股

*《民有建筑設計通則》:二、每股人流寬0.55m+(0~0.15m)樓梯不應少于兩股。三、平

臺寬度不應不不小于梯段凈寬。

疏散寬度指標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學校、商店、辦公樓、候車室等首層外門、梯、走道各自總寬度

m/百人;原因:表5.3.12層數、耐火等級。:劇院、禮堂表:體育場表原因:座位數、

地面形式、耐火等級。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6110“梯”門1m/百人計。:高層內的觀眾廳、會議廳等密

集人員場所。廳內走道凈寬>0.8m/百人,且>1.0m;出口門:平坡地

面>0.65佰人、階梯地面>0.8/百人,每疏散口平均4250人。疏散出口門內、外1.40m范

圍內不應

設踏步,必須外開,不應設門檻。

樓梯最小寬度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走道和梯寬六層及如下住宅梯寬1.0m(一邊設欄桿)。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梯間及其前室的門凈寬按每100人不少于1.0m計,但最

小不應不不小于0.9m。

《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二:主樓梯寬度不得不不小于1.65m……二、主樓梯和疏散樓梯

的平臺深度不適宜不不小于2.0m。

《電影院建筑設計規范》:室內樓梯應符合下列規定:一、觀眾使用的主樓梯凈寬不應不不

小于1.4m,:室外疏散樓梯凈寬不應不不小于1.1m。

《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疏散樓梯的寬度

*《住宅設計規范》:梯寬六層如下梯寬:至扶手中心。套內樓梯一邊

臨空>0.75m;兩側有墻>0.90m。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梯寬:醫院病房>1.3m,居住建筑>1.1m,其他:

室外梯寬>0.9m。

《商店建筑設計規范》疏散人數換算系數:一、二層0.85:三層0.770.60

*《商店建筑設計規范》營業部分的公用室內樓梯H勺每梯段凈寬不應不不小于1.40m.

《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人數密度及指標:地下一層0.85人/nV;地下二層0.8人/

文《圖書館建筑設計規范》庫內工作人員專用梯凈寬?0.80m,坡度不應>450

4.樓梯踏步級數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四:……一般不超過18級,亦不應少于3級。

《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不得多于18級,并不應少于3級。

《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不應超過18級且不應少于3級。

《劇場建筑設計規范》:重要疏散樓梯應符合如下規定:一、…持續踏步不超過18級,超

過18級時,應加設中間休息平臺,樓梯平臺

寬度不應不不小于梯段寬度并21.10m。

樓梯踏步最小寬度和最大高度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十、住宅共用、住宅內及服務專用、托幼、小學、影院劇場、體育

館……等踏步規定表4.2.1寬0.22?0.20

iS0.15~0.20o

*《住宅設計規范》:b>0.26、hVO.175,扶手高度〉套內b>0.22、h<0.20

*《托兒所、幼稚園建筑設計規范》:三、h<0.15m,b>0.26m

《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樓梯坡度不應不小于300

《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主梯b>0.28、h<0.16

*《商店建筑設計規范》營業部分的J公用樓梯b>0.28、h<0.16:室外臺階b>0.30、h<

0.15

《劇場建筑設計規范》:b>0.28、hV0.16…采用扇形梯段時,窄端距扶手0.25處b>0.22>

寬端扶手處<0.50。

《圖書館建筑設計規范》:書庫內工作人員用梯寬>08踏步b>0.22、h<0.20,

《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防火規范》:h<0.18>b>0.25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螺旋梯和扇形踏步。踏步平面角<100,距窄端25cm處寬>22cm。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螺旋梯和扇形踏步,夾角<100

且距扶手0.25處寬>0.22。

《老年人建筑設計防火規范》:300(320),150(130)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八、宜有防滑措施。

5.樓梯平臺

寬度

《住宅設計規范》:樓梯平臺凈寬不應不不小于梯段凈寬且不得不不小于1.2m。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三、不應少F梯段寬,當有搬運大型物件需要時應再合適加寬。

《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主樓梯平臺深度不適宜不不小于2m。

材料規定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室外梯平臺采用非燃燒材料>1h。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室外樓梯平臺應采用不燃材料〉

1.00ho

6.樓梯井

公共建筑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公共建筑的疏散樓梯兩段之間水平凈距不適宜不不小于15cm.

有小朋友常用的梯井

火《民用建筑通則》梯井凈寬不小于0.20m時,必須采用安全措施。《中小學》《托兒所、

幼稚園》同

大《住宅設計規范》樓梯井凈寬不小于0.11m時,必須采用防止小朋友攀滑的措施。

7.樓梯扶手

扶手數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六?、樓梯至少于一側設扶手,梯段凈寬達三股人流時應兩側設扶手,

達四股人流時應加設中間扶手。

《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樓梯段寬度不小于3000mm時宜設中間扶手。

扶手高度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七、室內樓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緣淺量起不適宜不不小于0.9m,

靠樓梯井一側水平扶手超過0.5m長時,其高度不

應不不小于1m。

*《住宅設計規范》:樓悌…其扶手高度不應不不小于0.9m,樓梯水平段欄桿長度不小于

0.5m時,其扶手高度不應不不小于1.05m,樓梯欄桿垂直桿件間凈空不應不小于0.11m。

*《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室內樓梯欄桿(或欄板)的高度不應不不小于900mm,室

外樓梯及水平欄桿(或欄板)的高度不應不不小于1100mm。

*《托兒所、幼稚園建筑設計規范》:一、樓梯除設**扶手外,并應在靠墻一側設幼兒扶手,

其高度不應不小于0.60m。

二、樓梯欄桿垂直線飾間叼凈距不應不小于0.11m1,

《劇場建筑設計規范》:摟梯應設置結實、持續口勺扶手,高度不應低開0.85m。

8.樓梯的凈高

梯臺上下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五、樓梯平臺上部及下部過道處的凈高不應不不小于2m,梯段凈

高不應不不小于2.2m。

(四)坡道

1.坡度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一、室內不不小于1:8,室外不不小于1:10,供輪椅使用不不小于

1:12o

《劇場建筑設計規范》:觀眾廳內縱坡不小于1:10時要做防滑處理;不小丁時1:6時要做

成高度『'JVO.2H勺臺階。

《電影院建筑設計規范》:同

《托兒所、幼稚園建筑設計規范》:疏散或以常行走通道不應做臺階,應做坡道,不不小于

1:12o

2.休息平臺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二、坡道水平投影長度超過15m時宜設休息平臺。

3.供殘疾人輪椅使用的坡道

寬度

《都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不一樣位置日勺坡道,其坡度和寬度應符合表規定。:

坡道寬不應不不小于0.9。

坡道位置最大地度最小寬度m

1.有臺階的建筑入口1:12N1.20

2.只設坡道的建筑入口1:2021.50

3.室內走道1:12>1.00

4.室外通路1:20>1.50

5.困難地段1:10-1:8>1.20

休息平臺

《都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坡道起點、終點和中間休息平臺『、J水平長度不應不

不小于1.50m。

扶手

《都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兩側扶手高0.85m;下層扶手高為0.65m。:扶

手的起點及終點處應水平延伸0.30m以上。、:扶手內例]與墻面口勺距離應為40?50mm;扶

手末端應向內拐到墻面或向下延伸0.10m。攔桿式扶手應向下成弧形或延伸到地面上固定。:

側面凌空時,在欄桿下端設高>50mmU勺安全擋臺。

4.老年人建筑

《老年人建筑設計規范》同上

(五)臺階

1.踏步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b宜>0.3m,h宜<0.15。踏步數不應少于2級。

2.護攔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人流密集處臺階高度超過1m時,宜設護欄。

(六)電梯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電梯

一、電梯不應計作安全出口,設置電梯的建筑物仍應按防火規范規定的安全疏散距離設置疏

散樓梯。

二、電梯井不適宜被樓梯圍繞。

三、在以電梯為重要垂直交通的每棟建筑物內或建筑物內每個服務區,乘客電梯口勺臺數不適

宜少于2臺。

四、電梯不應在轉角處緊臨布置,單側排列的電梯不應超過4臺,雙側排列H勺電梯不應超

過8臺。

五、電梯候梯廳FI勺深度應符合表的規定。乘客電梯N最大轎廂深(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