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史 試題及答案_第1頁
中國教育史 試題及答案_第2頁
中國教育史 試題及答案_第3頁
中國教育史 試題及答案_第4頁
中國教育史 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教育史試題及答案

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題)1.我國古代私學興起于()A.西周B.春秋C.戰國D.秦朝2.提出“有教無類”主張的教育家是()A.孟子B.荀子C.孔子D.老子3.“性善論”的提出者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4.以下哪部著作是董仲舒的()A.《論語》B.《孟子》C.《春秋繁露》D.《學記》5.科舉制度創立于()A.漢朝B.隋朝C.唐朝D.宋朝6.主張“存天理,滅人欲”的教育家是()A.朱熹B.王陽明C.程頤D.周敦頤7.我國近代第一個正式頒布并實施的學制是()A.壬寅學制B.癸卯學制C.壬子癸丑學制D.壬戌學制8.蔡元培提出的教育方針不包括()A.軍國民教育B.實利主義教育C.美感教育D.勞動教育9.陶行知的教育理論核心是()A.生活教育B.平民教育C.鄉村教育D.職業教育10.黃炎培提倡的教育是()A.生活教育B.職業教育C.平民教育D.鄉村教育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題)1.以下屬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有()A.因材施教B.啟發誘導C.學思行結合D.立志樂道2.孟子的教育思想包括()A.深造自得B.盈科而進C.教亦多術D.專心致志3.以下屬于荀子教學方法的有()A.聞見B.知C.行D.思4.漢朝的教育制度包括()A.官學B.私學C.書院D.科舉5.唐朝的學校教育體系包括()A.國子學B.太學C.四門學D.書學6.以下屬于朱熹教育階段劃分的有()A.小學B.中學C.大學D.研究生院7.洋務運動時期創辦的新式學堂有()A.京師同文館B.福建船政學堂C.北洋水師學堂D.南洋公學8.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教育改革包括()A.恢復民國初年的教育宗旨B.廢除讀經C.男女平等教育權D.教育普及9.以下屬于陳鶴琴“活教育”思想的有()A.目的論B.課程論C.教學論D.德育論10.以下屬于晏陽初平民教育內容的有()A.文藝教育B.生計教育C.衛生教育D.公民教育判斷題(每題2分,共10題)1.西周時期教育的特點是“學在官府”。()2.孟子認為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偽”。()3.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4.唐朝科舉考試科目中,最受重視的是明經科。()5.書院萌芽于唐朝,興盛于宋朝。()6.王守仁主張“致良知”的教育理論。()7.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8.梁漱溟的鄉村建設理論強調教育的作用。()9.楊賢江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家。()10.徐特立提出“生活即教育”。()簡答題(每題5分,共4題)1.簡述孔子的教育目標。答:培養德才兼備的君子。注重人的品德修養,具備“仁”的品質,同時掌握治國理政的知識與才能,能承擔社會責任。2.簡述科舉制度的影響。答:積極方面,為社會下層提供晉升通道,促進社會流動,推動教育發展。消極方面,后期束縛思想,考試內容僵化,阻礙學術創新與社會進步。3.簡述蔡元培“五育并舉”的教育方針。答:包括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旨在培養全面發展、具有健全人格和創新精神的人才。4.簡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主要內容。答:“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薄敖虒W做合一”。強調教育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以生活為中心,實踐中教學相長。討論題(每題5分,共4題)1.討論古代私學興起的意義。答:打破“學在官府”局面,擴大教育對象范圍,促進學術文化繁榮,培養眾多人才,推動不同思想流派發展,為教育發展注入新活力,對后世教育產生深遠影響。2.談談你對洋務教育的認識。答:洋務教育創辦新式學堂,引進西方科技知識與教育方法,培養新式人才,開啟中國教育近代化進程。但受封建傳統束縛,存在諸多局限,不過具有開創性意義。3.分析新文化運動時期教育改革的影響。答:沖擊封建教育觀念,確立新教育宗旨,推動教育普及與男女平等,促進教育思想多元化,為現代教育發展奠定基礎,激發教育界變革與創新精神。4.探討中國近現代教育家對教育事業的貢獻。答:蔡元培、陶行知等教育家提出先進教育理念,推動教育改革實踐,培養大批人才,促進教育近代化與現代化,為中國教育事業發展指明方向,影響深遠。答案單項選擇題1.B2.C3.B4.C5.B6.A7.B8.D9.A10.B多項選擇題1.ABCD2.ABCD3.ABC4.AB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