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教學設計_第1頁
《新文化運動》教學設計_第2頁
《新文化運動》教學設計_第3頁
《新文化運動》教學設計_第4頁
《新文化運動》教學設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2課新文化運動【教學目標】1.學習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標志及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內容。理解新文化運動的作用。(唯物史觀、時空觀念)2.學會客觀地評價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和局限性,培養學生運用歷史的、辯證的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史料實證、歷史解釋)3.學習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人在新文化運動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鋒作用,激發學生勇于創新、積極進取的精神,增強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歷史使命感,增強民主與科學意識。(家國情懷)【教學重難點】重點:新文化運動的內容與意義。難點: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史論結合法。【教學過程】情景引入當時陳獨秀等先進的知識分子認為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的束縛,要振興民族,就必須刷新國民的思想觀念,重鑄國魂。于是,一場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在中國展開。自主學習1.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時間、背景、標志、代表人物和主要陣地各是什么?2.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有什么歷史意義?探究新知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1.學生自主學習,展示學習成果。標志代表人物主要陣地口號(思想)出示圖片: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青年雜志》封面2.讀1915年《青年雜志》發表陳獨秀《敬告青年》一文中對青年提出的六點要求。一、自主的而非奴隸的;二、進步的而非保守的;三、進取的而非隱退的;四、世界的而非鎖國的;五、實利的而非虛文的;六、科學的而非想象的。材料研讀材料一:袁世凱祭天祭孔活動材料二:《女子世界》是專為女子創辦的雜志。近日該雜志大量登載節烈女子事例,主張男子多納妻妾,要求女子獨守貞操,反對婚戀自由。材料三:中華民國建立后,從西方傳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觀念,在當時的知識階層,尤其是在青年學生中產生了越來越強烈的影響。請回答:1.分析三則材料分別反映了20世紀初中國的什么現象?2.結合以上三則材料和教材58頁內容說一說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中華民國建立后,從西方傳入民主、自由等先進思想;袁世凱為獨裁專制推行文化逆流,新舊思想沖突;陳獨秀等進步的知識分子從對辛亥革命的反思中,認定必須革新思想,改造國民性。思考:孔子是我們傳統文化的象征,但是為什么這個時期我們又說袁世凱掀起尊孔復古的逆流呢?點撥:孔子有很多優秀的思想。孔子個人的思想與后來逐步形成嚴密體系的儒家思想有區別。被袁世凱作為封建統治工具的“孔子之道”,主要指三綱五常、忠孝節義等封建禮教。二、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出示材料探究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材料一:我翻開歷史一看,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魯迅材料二: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陳獨秀《<新青年>罪惡之答辯書》材料三:改良文學須從八事入手……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須講求文法。四曰,不作無病之呻吟。五曰,務去濫調套語。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講對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語。——胡適《文學改良芻議》材料四: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陳獨秀《文學革命論》思考:1.根據四則材料結合課本內容,歸納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并指出新文化運動包括哪兩個方面的革命?2.新文化運動“新”在哪里?核心是什么?點撥:思想革命: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提倡民主與科學;文學革命:推到舊文學,倡導白話文。新:宣傳資產階級思想文化。核心:民主、科學。三、新文化運動的意義閱讀兩則材料,結合教材回答:新文化運動有哪些進步性和局限性?材料一:聚集在《新青年》的知識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難估價的。1919年“五四”運動后,這些學生是政治上的生力軍……——美國學者莫里斯材料二:無論政治學術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國的法子,絕對是兩樣,斷不可調和遷就的……若是決計革新,一切都應該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國粹、國情的話來搗亂。——陳獨秀合作交流1.咱們現在學習文言文有必要嗎?2.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知識分子有哪些精神值得你學習?課堂小結本節課主要講了三部分內容。一是新文化運動的興起:理解新文化的背景主要是袁世凱為獨裁專制推行尊孔復古逆流,其開始的標志是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二是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包括思想革命和文學革命,倡導民主與科學,提倡白話文。三是新文化運動的意義,新文化運動雖然存在局限性,但是促進了思想大解放,對當時社會具有重大的進步作用。我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要發揚陳獨秀等先進的知識分子勇于創新、積極進取的精神。【板書設計】【課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