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流體裝卸工職業技能大賽技術方案》_第1頁
《第十三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流體裝卸工職業技能大賽技術方案》_第2頁
《第十三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流體裝卸工職業技能大賽技術方案》_第3頁
《第十三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流體裝卸工職業技能大賽技術方案》_第4頁
《第十三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流體裝卸工職業技能大賽技術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為科學組織2021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十三屆全

國交通運輸行業流體裝卸工職業技能大賽,保證大賽公平公正,

維護參賽單位、參賽選手的合法權益,根據大賽有關規定,制

定本方案。

一、大賽職業(工種)

大賽職業(工種)為流體裝卸工,限于液體裝卸操作人員,

范圍為交通運輸行業中使用碼頭和儲罐區設施設備,從事石化

散裝液體危險貨物中轉(裝卸、運輸、儲存)的作業人員。

二、決賽時間地點

決賽時間:2021年10月下旬(具體時間另行確定)。

決賽地點:山東省青島市(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

三、選手條件

(一)交通運輸行業港口或碼頭從事流體裝卸操作的正式

職工(含企業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正式用人協議的勞務人員,

報名時以企業為職工繳納社保記錄及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正式

用人協議為準)。

(二)思想政治素質好,職業道德修養高,取得從業或上

崗資質,具有1年以上(2020年6月30日前參加工作)工作經

歷,無不良從業記錄的一線職工,選手年齡不超過法定退休年

齡(報名時由選手和競賽組織單位分別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三)已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

—1—

術能手”稱號的人員,不得以選手身份參賽。

四、大賽名額分配

本項大賽為雙人競賽項目。全國總決賽以各省、自治區、

直轄市交通運輸廳(局、委)為單位組隊參加,不得跨省、直

轄市、自治區組隊。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限報2支參賽隊,

4名選手(4名選手需至少分別來自2家港口企業或單位,同一

地市港口企業或單位最多選派1支參賽隊參賽)。選派2支代表

隊參賽的組織單位,抽簽結束后,不得交叉更換選手組合和抽

簽次序。

五、大賽成績

(一)雙人賽個人成績。

雙人賽個人成績由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兩部分成績組成,

滿分均為100分,其中理論知識成績為每個參賽隊2位選手的

平均分,并按30%的比例折算計入雙人賽個人總成績;技能操

作成績按70%的比例折算計入雙人賽個人總成績。折算后的理

論知識成績與技能操作成績相加得出參賽選手個人總成績,成

績經四舍五入均計算到小數點后2位。

所有參賽隊名次按總成績從高到低排序(成績計算到小數

點后兩位),確定最終名次。如遇總成績相同者,技能操作成績

高者,名次在前。若技能操作成績相同,則流體裝卸工藝操作

項目成績高者,名次在前。若裝卸工藝操作項目成績仍相同,

則按流體裝卸工藝操作用時少者,名次在前。若以上成績均相

—2—

同,依次按照裝卸臂(液壓)操作、急救與消防操作、泄漏現

場應急處置操作項目的順序,成績高者,名次在前。

(二)雙人賽團體總成績。

雙人賽團體成績,以省份為單位,按照每省參賽隊的平均

成績計算從高到低排序(成績計算到小數點后2位),只報1個

參賽隊的,雙人賽個人成績即為團體成績,確定最終團體名次。

如遇團體總成績相同者,雙人賽個人名次在前者,名次在前。

六、大賽內容

大賽內容包括理論知識競賽和技能操作競賽兩部分。

(一)理論知識競賽。

理論知識題庫含標準化試題1500道,題型包括單選題、多

選題、判斷題、視頻或圖片識錯題。計算機隨機生成標準化試

卷,共100道試題,滿分100分。其中:單選題45題,每題1

分;多選題20題,每題1.5分;判斷題30題,每題0.5分;視

頻或圖片識錯題5題,每題2分。競賽時間為45分鐘。參賽隊

本項目成績為每隊2位參賽選手的平均分。具體題目詳見流體

裝卸工職業技能大賽理論知識題庫(可在交通職業資格網

競賽專欄下載)。

(二)技能操作競賽。

技能操作競賽分為4個項目:流體裝卸工藝操作、裝卸臂

操作、急救與消防操作和泄漏現場應急處置。以上4項分別考

核選手流體生產工藝操作、設備操作、消防應急和泄漏應急處

—3—

置4個方面的操作能力。

1.裝卸工藝操作項目,占技能操作總成績的30%。

(1)賽項介紹。

裝卸工藝操作項目為2人團隊操作項目,團隊成績為參加

此項目每名選手的個人成績。每組選手按抽簽抽到的工藝要求,

進行膠管對接、工藝方案編制、流程準備、現場檢查確認、糾

錯及啟泵等一系列操作。真實模擬實際作業過程中的關鍵環節

和典型操作方式。

(2)賽項目的。

流體裝卸工藝操作是本工種的主要作業內容,此項目設定

的目的在于強化油品裝卸作業過程中的基本工藝操作技能,考

核選手對于油品裝卸作業過程中基本技能和工藝知識的掌握程

度。要求選手能夠按照操作規程進行現場檢查確認,對于閥門

錯誤狀態進行現場糾錯,并掌握法蘭對接技巧以及正確的離心

泵啟動步驟。

(3)賽項內容。

本賽項技術方案選取了船岸作業的開始階段作為賽項內

容,模擬場景是工藝編制及流程變通(根據抽簽工藝要求)→

進行膠管對接→先連接碼頭一端接口→后連接船上接口(此步

選手不做)→現場復核糾錯→打開最后一道閥門并啟泵。然后

接口氣密試驗(計時結束后由工作人員完成)。

2名選手賽前按規范要求穿戴好工作服和防護用品,按抽到

—4—

的工藝要求編制工藝(每組備選工藝均為包括裝船、卸船和倒

罐3種作業同時進行的3線工藝),分工將軟管法蘭與2個泊位

岸端接口分別連接并按工藝流程要求檢查和啟閉閥門,發現并

糾正未正確執行的閥門,然后打開啟泵前的最后一道閥門并啟

泵。卸船作業最后一道閥門為沿介質流動方向的泵后第一道閥,

所有閥門均在啟泵前打開;裝船作業和倒罐作業啟泵前的最后

一道閥門是泵前閥,泵后閥需在啟泵后開啟。競賽用仿真裝置,

準備流程中的檢查和啟閉閥門是以開關按鈕模擬真實的電動閥

門操作,每個閥門模擬器有一組紅、綠色開關按鈕,橙色確認

按鈕及遠近控轉換開關。按綠色按鈕代表開啟閥門動作,綠色

指示燈亮;按紅色按鈕代表關閉閥門動作,紅色指示燈亮;閥

門狀態檢查完畢后按橙色確認按鈕,橙色指示燈亮。所有閥門

初始的啟閉狀態不確定,選手需在完成其它閥門狀態確認后,

才能進行啟泵前最后一道閥門的開啟并啟泵(裝船作業泵的出

口閥需在啟泵后打開)。卸船工藝啟泵時,選手只需按下確認按

鈕,視為通知船方啟泵;裝船和倒罐工藝啟泵時,選手要在仿

真油泵上按照操作規范進行模擬啟泵操作。啟泵前要正確檢查

潤滑油位、壓力表指示,并進行手動盤車,打開過濾器排氣閥

排氣后方能啟泵。

要求工藝方案編制準確,現場檢查細致到位,能夠準確發

現并糾正錯誤的閥門狀態,操作順序正確;連接軟管法蘭操作

規范,動作敏捷,接口無滲漏;工作服和防護用品穿戴規范,

—5—

作業習慣良好,自我防護意識強,使用工具方式恰當,方法正

確,作業質量符合要求。

項目設置了八個考核點:

第一個考核點是勞動防護及安全操作。選手應按本工種規

范要求穿戴好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護目鏡和手套;進入

比賽場地時應先進行靜電釋放(以按下開始按鈕代替)。

第二個考核點是能夠根據工藝要求準確編制工藝方案。2

名選手需根據系統提出的工藝要求在遠控臺完成工藝方案的編

制。對抽簽確定的3線作業工藝方案編制準確無誤,如選手編

制工藝方案發生錯誤,則該工藝環節失敗。

第三個考核點是軟管對接。2名選手需各自獨立完成DN100

軟管與固定端法蘭接口的連接。軟管活套法蘭需留在后接一端

接口;選擇使用合適長度的螺栓,安裝方向一致,螺母應在軟

管法蘭一側;緊固法蘭上的第一、二個螺栓時應對角緊固;法

蘭接口對接,用0.4Mpa氣壓檢測應無滲漏現象。

第四個考核點是現場閥門狀態檢查、確認與糾錯。2名選手

需對工藝方案涉及到的所有閥門狀態進行檢查、修正并按確認

按鈕。系統將隨機產生若干個閥門執行錯誤,選手需進行辨識

并就地操作修正。閥門就地操作時,應先將遠近控旋鈕調至近

控模式,修正后將旋鈕調回至遠控模式,最后按下確認按鈕。

閥門狀態無需修正時,直接按下確認按鈕。

第五個考核點是正確開啟最后一道閥門。卸船作業最后一

—6—

道閥門是沿介質流動方向泵后第一道閥;裝船作業和倒罐作業

啟泵前的最后一道閥是泵前閥,且在啟泵后方可開啟泵后閥。

選手在遠控臺進行流程編制時無需考慮先后順序,但在現場檢

查修正時,選手需在完成其他閥門狀態確認之后,方可開啟最

后一道閥門并啟泵。裝船作業和倒罐作業需在啟泵后開啟泵后

閥。如提前開啟則工藝流程編制環節失敗。

第六個考核點是啟動離心泵的操作要領。選手需按照正確

的操作規程進行啟泵,啟泵前要正確檢查油位、壓力,并進行

手動盤車,打開過濾器排氣閥排氣后方可啟泵。

第七個考核點是作業習慣。選手軟管對接完成后要將工具

放回原位,且將軟管沿管向順直;整個操作過程需要跨越管線

的必須從跨越橋通過,且要一步一階。

第八個考核點是操作時間,選手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項目操作,并在正確操作的基礎上比較用時長短。

(4)操作步驟。

每組參賽選手按抽簽順序出場。

①2名選手首先對競賽設備、工具、器材進行查看(限時3

分鐘),確認無問題后站立在起始位。裁判員給出開始指令,選

手按下開始按鈕(視為已完成靜電釋放),系統開始計時。任一

選手在遠控臺上抽簽確定所要操作的工藝,遠控臺隨機自動給

出工藝閥門狀態。

②2名選手首先根據系統提出的工藝要求在遠控臺完成工

—7—

藝方案的編制和提交。提交流程后,現場閥門模擬器將變為隨

機狀態,閥門的開閉以綠燈/紅燈顯示。如選手工藝方案編制有

誤,則工藝環節失敗。

③工藝提交后,2人各自獨立進行軟管連接操作。使用賽場

備用的工具、材料和軟管,按規范操作要求,將2個泊位前放

置的軟管固定法蘭端與各自泊位的接口法蘭連接,加墊片并緊

固螺栓,保證接口密封,沿管向順直軟管(軟管應在2條止步

線之內),分別按下確認按鈕,標志軟管連接環節操作結束(選

手按下確認按鈕后,不允許再對軟管進行任何操作);

④任一選手軟管對接完成后,即可開始進入閥門狀態檢查、

確認環節。對發現的錯誤狀態閥門進行就地修正,檢查無誤后

按確認按鈕。需注意裝船和倒罐2個作業工藝的全過程必須由

不同選手分工獨立完成,對卸船作業的操作人員不做特定要求。

⑤啟泵前的閥門檢查、糾錯完成后,2人分別對設定的裝船

和倒罐作業管線上的輸油泵按規范進行啟泵操作。啟泵操作步

驟依次為檢查潤滑油位,檢查管線指針壓力表與數顯表數值是

否一致,手動盤車,打開過濾器排氣閥排氣并關閉,然后啟泵。

啟泵后開啟泵的出口閥。

⑥2人全部回到起始點區域內后,任1人按下停止按鈕,操

作結束。

⑦工作人員檢查法蘭密封狀態。

2.裝卸臂操作項目,占技能操作總成績的30%。

—8—

(1)賽項介紹。

裝卸臂操作為雙人操作項目,參賽選手按照抽簽場地及比

賽順序,完成操作前設備檢查、啟動后一人指揮、一人盲操控

制裝卸臂快速連接器完成高、低位法蘭對接、穿越靶環等環節。

(2)賽項目的。

參賽選手通過操作,完成規定動作,檢驗操作人員對裝卸

臂檢查、操作規程要點的掌握,指揮人員與操作人員配合的默

契度以及指揮人員的指令清晰度和準確度,操作人員的操作的

精準度和熟練度。

(3)賽項內容。

2名參賽選手按規范穿好工作服、工作鞋、救生衣,戴好安

全帽、護目鏡后,進入比賽區。1名選手完成裝卸臂操作前的檢

查并按順序啟動裝卸臂;另1名選手解除內外臂鎖緊裝置,到

指定位置通過對講機對操作人員進行指揮;操作人員在指定區

域內無法看到裝卸臂的情況下,通過操控遙控器動作內外臂驅

動快速連接器和1#平臺(高臺)法蘭接口精準對位并操作快速

連接器在行走路線上穿越設置的第一個靶環;然后2名選手互

換位置,完成對第2個靶環的穿越和2#平臺(低臺)的對位后

回收裝卸臂,比賽結束。

項目設置了六個考核點:

第一個考核點是勞動防護。選手應按規范要求提前穿戴好

防靜電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護目鏡進入比賽場地。

—9—

第二個考核點是裝卸臂使用前的檢查和電液系統規范啟

動。選手應按設備啟動要求完成各項檢查、液壓站及電控系統

啟動動作。

第三個考核點是裝卸臂準確對位。操作人員在看不到輸油

臂的情況下,通過指揮人員的指示,使用遙控器操控裝卸臂,

使快速連接器前端分別準確的對接1#平臺(高臺)、2#平臺(低

臺)設定的目標法蘭(主要考核距離和同心度2個指標),且在

整個賽項操作過程中的任何時候不得碰撞限位框和障礙物。對

位考察裝卸臂端口與目標法蘭的接近度和同心度2個指標。最

佳對位位置設定為接近度5cm、同心度100%,系統根據對位偏

差進行線性扣分。每個對位點配分20分,對位距離和同心度分

別占10分。對位距離5cm時,得滿分10分。對位距離≤2cm或

≥20cm時距離分為0分。距離低于2cm視為撞靶,還需扣罰撞

靶分;對位完全同心時,同心度得滿分10分。靶心偏差≥10cm

時,視為脫靶,同心度不得分。

第四個考核點是操控精準度。裝卸臂在從1#平臺(高臺)

向2#平臺(低臺)行走過程中選手需操控裝卸臂,使快速連接

器下方的探測桿穿過設置的靶環(以靶環感應結果為準,反方

向穿過靶環視為無效),過程中不得碰撞靶環,否則將會進行相

應扣分。

第五個考核點是作業習慣,要求選手在整個操作過程中不

得踩踏或越過止步線,跨越電纜管、液壓管時必須走踏步,否

—10—

則進行扣分。

第六個考核點是操作時間。要求選手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比

賽項目,并在正確操作的基礎上比較用時長短。

(4)操作步驟。

①2名選手事先按規范穿戴好防護用品,對競賽設備設施進

行檢查(限時2分鐘),確認無問題后,站立在起始位準備比賽。

②選手按下開始按鈕,計時器開始計時。1名選手繞設備一

周(視為設備檢查),并匯報指令:“設備檢查正常!”。隨后選

手按照正確順序開啟裝卸臂電控開關并啟動液壓站(順序依次

為電源開、選擇驅動、選擇遙控、報警試驗并打到報警等待),

然后進入劃定的盲操區范圍(操作中選手需始終在盲操區范圍

內)。

③另1名選手解除內外臂鎖止機構,然后進入指揮區域(操

作中指揮人員需始終在指揮區范圍內)。

④操作人員借助指揮人員的指令,通過操作遙控器將快速

連接器移動至1#平臺(高點)前方,由前向后進入平臺范圍內

(進入時須被紅外設備檢測到),與目標法蘭進行對位。確定對

位點后拍下確認按鈕,對接完成。隨后再操控快速連接器向2#

平臺移動。

⑤在從1#平臺至2#平臺移動的路線中,設有2個靶環,操

作人員操控快速連接器,使安裝在下方的探測桿穿過行進路線

上的第1個靶環。

—11—

⑥穿過第1個靶環之后,2名選手立即互換位置,由另1

名選手繼續通過指揮人員的指令操控裝卸臂穿越第2個靶環,

然后抵達2#平臺(低點)前方,由前向后進入平臺范圍內(進

入時須被紅外設備檢測到)進行2#平臺對接點的對接。對接完

成后再次拍下確認按鈕。

⑦對接完成后,操作人員回收裝卸臂到位,復位遙控器,

關閉設備;指揮人員恢復鎖止機構;全部完成后按下電子計時

器停止按鈕,比賽結束。

3.急救與消防操作項目,占技能操作總成績的20%。

(1)賽項介紹。

此項目為2人協作項目,包含心肺復蘇急救和單人對接敷

設消防水帶(含消防戰斗服穿著)、模擬滅火器滅火操作等環節。

2名選手首先協作將假定的受傷假人用“雙人拉車法”抬至安全

陰涼處(指定急救位置),1人對其進行心肺復蘇搶救。另一人

快速穿著消防戰斗服在跑動中將兩盤消防水帶迅速對接敷設到

位,然后選擇合適的滅火器(根據著火物質),用正確的方法撲

滅初起火災。

(2)賽項目的。

此賽項主要考核選手在生產現場出現緊急情況時的自救互

救技能以及快速對接消防水龍帶,正確選擇和使用滅火器的消

防技能。

(3)賽項內容。

—12—

參賽選手首先2人協作將放置在地上的假人用“雙人拉車

法”抬至指定位置,然后1人進行心肺復蘇急救。另1人迅速跑

到水龍帶放置點,進行消防戰斗服穿戴和打水帶操作,到達模

擬滅火裝置前,進行模擬滅火操作。打水帶人員按規范(口述

檢查結果)檢查消防戰斗服,然后快速穿戴放在固定位置的消

防戰斗服,攜帶好水槍頭,站在劃定的寬2米、長37米跑道起

跑點,將第一盤消防水帶一端接口與地面分水器分流口對接,

向前甩出水帶;然后攜帶水帶和水槍頭沿跑道快速沖向著火點,

在跑動中將2盤水帶對接并展開第二盤水帶,最后接上水槍頭,

到達跑道終點;模擬滅火選手進入消防滅火區,根據大屏幕上

出現的火災場景選擇適合的滅火器,在消防模擬器上進行模擬

滅火;滅火結束后脫下消防戰斗服。項目設置了八個考核點:

第一個考核點是雙人搬運受傷人員至安全地點的技能。要

求一人站在傷者的頭部兩手伸于腋下,將其抱入懷中;另一人

背向站在傷者的兩腿之間,抱住雙腿,兩人步調一致將傷者抬

起運走。搬至安全地點后,小心將假人放置在規定的位置。

第二個考核點是對人體模型進行心肺復蘇急救的技能。要

求選手按規范進行意識判斷、呼救報警、急救準備并實施心肺

復蘇急救。如選手操作不規范,將進行相應扣分。

第三個考核點是選手規范穿著消防戰斗服的技能。包括選

手是否按正確順序穿著,著裝和搭扣是否符合規范。每處場地

準備4種型號戰斗服,每種型號各準備兩套,以適用于不同身

—13—

材的參賽選手。

第四個考核點是選手敷設和連接消防水帶的技能。要求選

手能迅速連將消防水帶與分水器和水槍頭進行連接,甩出的第

一盤水帶要能夠超過8米線,并在跑動中進行2條消防水帶的

連接。第二條水帶需在8米線之外展開,水帶展接過程中不能

偏出規定的寬度范圍,連接處不能出現脫落現象,分水器不得

拖出起跑線和禁止線(分水器局部超出劃線外邊緣即為拖出),

否則將進行相應扣分。

第五個考核點是考察選手根據著火物質和失火場景正確選

擇滅火劑的能力。競賽系統設置了八種失火場景(場景待定),要

求選手根據起火類別,在現場的干粉、泡沫、水等不同滅火劑

配套滅火器中選擇正確的滅火器進行滅火。

第六個考核點是要求選手會根據風向,選擇滅火時的正確

站位,即應站立在上風方向。

第七個考核點是使用滅火器正確的滅火操作方法。要求選

手在離火源3~5m(系統模擬)的距離之間,手握滅火器噴頭

側身對準火源根部由遠及近地噴射滅火?;鹞聪缜安荒芡V?/p>

滅火操作,直至滅火劑噴射耗盡。操作結束,選手須將滅火器

等放回指定位置。

第八個考核點是各個環節完成時間。搬運傷員并進行心肺

復蘇急救的標準時間為150秒;穿著消防戰斗服標準時間為30

秒;對接水帶到位標準時間為10秒;滅火操作標準時間設定為

—14—

50秒。

(4)操作步驟。

①2名選手按規范穿好工作服和工作鞋,查看消防水帶、

分水器并進行自行整理,對消防戰斗服和心肺復蘇假人進行檢

查,如選手檢查中發現設備、器材存在問題可以申請進行更換。

②任1名選手按下計時器開始比賽,此時系統開始計時。

③2人首先迅速跑到假定的受傷假人處,用“雙人拉車法”

將假人搬運至指定位置。放到位后對接水帶選手拍下2號計時

器,迅速跑到水龍帶展接起點處,進行消防戰斗服穿著和水龍

帶對接操作。

④另1人對假人進行心肺復蘇急救。先判斷傷者意識、呼

吸、心跳,然后開始進行急救操作。全自動心肺復蘇模擬設備

在考核模式下以90%的正確率進行設定,選手按照操作規范以

30:2的比例進行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120秒內完成5個循環。

按壓時要求選手跪立在傷員身側,雙手交叉重疊,掌根部放置

在傷員胸腔上方(2乳頭連線中點處),胳膊始終伸直,用身體

力量進行按壓,按壓頻率為120次/分鐘;吹氣時要用壓額抬頦

法(一手按在額頭上同時捏住傷員鼻子,一手抬起傷員下巴)

開放氣道,張開嘴包住傷員的嘴,連續吹2口氣;如選手操作

不規范,將進行相應扣分。

⑤急救完畢后,判斷頸動脈搏動情況,并整理衣物,然后

立即拍下2號計時器。

—15—

⑥心肺復蘇和消防滅火同步進行,水龍帶對接人員首先拿

起放在架子上的消防戰斗服,按規定的順序和要求迅速穿上消

防戰斗服,系好搭扣。穿戴完畢后,選手攜帶好放置在墊子上

的水槍頭,到達劃定的寬2米、長37米的跑道起跑點,將一盤

水帶一端與分水器連接并甩出水帶。然后攜帶水帶和水槍頭沿

跑道快速沖向著火點,在跑動中將2盤水帶對接并展開第二盤

水帶。把攜帶的水槍頭安裝在第二盤水帶另一端后沖過終點線,

按下3號計時器,同時將水槍頭放置在位于終點的墊子上。

⑦隨后該選手進入滅火區,開始模擬滅火操作。競賽仿真

滅火系統屏幕上將隨機出現八種失火場景之一,選手根據失火

場景,選擇合適的滅火器,按照正確滅火方法對著屏幕上的模

擬火焰進行滅火操作,滅火完成后,將滅火器放回原位置,按

下4號計時器。

⑧裁判檢查打水龍帶選手消防戰斗服穿戴情況后,選手將

其脫下并協助工作人員放到指定位置。2名選手離開場地。

4.泄漏現場應急處置項目,占技能操作總成績的20%。

(1)賽項介紹。

泄漏現場應急處置操作為雙人協作項目,模擬管線發生溢

油泄漏時,應急人員設置隔離帶,辨識危險性,設置消防器材,

切斷油源閥門,收集泄漏油品并對管線進行堵漏,對閥門密封

填料進行更換。

(2)賽項目的。

—16—

流體裝卸操作工大多從事的是液體危險貨物裝卸和儲存作

業,泄漏事故的應急處置是操作人員的一項必備技能。此賽項

主要考察液體危險品作業現場突發泄露事故時現場人員的發現

判斷、雙人協作配合和應急處置能力。

(3)賽項內容。

泄漏現場應急搶險采取搭建模擬管線溢油現實場景的實操

平臺,由同一參賽隊的兩名選手身著防化服,相互配合完成管

線堵漏和閥門密封填料更換應急作業。該賽項設置了九個考核

點:

第一個考核點是規范穿著防化服的技能。考察選手是否會

按正確標準穿著防化服、著裝和搭扣是否符合規范等。

第二個考核點是快速關閉管線截止閥(手動DN150閥門)

切斷管線油源。

第三個考核點是快速準確將移動式收油槽放置在管線溢油

處的下方收集外溢油品。

第四個考核點是需在管線溢油區域放置可燃氣體檢測儀,

模擬對事故區域可燃氣體濃度進行偵查測定。

第五個考核點是需在發生管線泄漏的區域放置消防器材。

第六個考核點是對發生溢油事故的管線周邊區域進行警戒

隔離的意識與技能。

第七個考核點是正確使用堵漏器材。一是使用堵漏器材鋼

帶和膠皮對DN150管線上預制好的泄油孔(5mm直徑,設置在

—17—

三通處)進行封堵。二是使用堵漏器材(夾具、注膠槍)對DN150

法蘭接口處泄油孔(5mm直徑,設置在法蘭相鄰兩處螺栓之間)

進行封堵。

第八個考核點是選手能自制填料對泄露閥門的填料進行更

換,填料接口位置錯開,壓蓋壓入深度外露部分應該在7~22

mm范圍,并保持水平,填料密封無滲漏現象。

第九個考核點是封堵完畢后用0.5Mpa壓力測試,檢驗封堵

效果。

(4)操作步驟。

①選手抽好出場順序,在指定地點等待入場;

②出場選手錄入指紋后,首先進行參賽準備。使用競賽方

準備好的工具安裝好模擬故障法蘭盲板,安裝時將事先準備好

的問題墊片按照規定方向放置(墊片尖角向正上方);檢查操作

所需的各項工具、設備;按規范穿好自帶的防化服和工作鞋,

完成準備工作后按下計時按鈕開始比賽,此時系統開始計時;

(準備工作限時10分鐘完成,如果未能完成準備工作,現場裁

判有權替選手按下計時按鈕,選手剩余準備時間將占用其競賽

時間)。

③出場選手首先手動關閉管線閥門;

④選手再從器材存放區取出兩個移動式儲油槽,將儲油槽

放置在管線溢油泄露位置的正下方,確保管線溢出的液體全部

落在儲油槽的收集范圍之內;

—18—

⑤選手然后回到器材存放區,取出可燃氣體檢測儀,跑到

管線區域附近進行測爆,口頭匯報“測爆正常!”,在指定位置

放置好可燃氣體檢測儀;從器材存放區拿取兩個五公斤干粉滅

火器,放置在管線區域附近指定位置;

⑥選手再到器材存放區,取出伸縮式隔離帶,在地面畫出

的隔離線區域點位設置隔離帶;

⑦選手到器材存放區,拿取帶壓堵漏工具,到管線區域開

始對預先設置好的兩處溢油孔進行封堵作業。(不要求順序);

⑧對管線兩處漏點封堵完成后目視檢查發現閥門盤根處滲

漏,從器材存放區拿取油槽放置到漏點下方,選手進行填料更

換。

⑨選手使用賽場準備的工具,自制填料,將閥門的填料清

理干凈后更換新填料。更換時不允許整根填料直接使用,每道

盤根不得超過一圈,且上下盤根切口位置應錯開,需要使用六

根盤根。盤根更換完畢,將該閥門開啟到位后回四分之一圈,

按下計時按鈕,比賽結束。

⑩對泄漏處進行加壓測試,加壓測試完畢后,協助工作人

員收拾器材,清潔場地。如選手在15分鐘內未能完成競賽項目,

裁判終止比賽,未完成的比賽內容均不得分。

七、裁判設置和要求

(一)裁判設置。

大賽設總裁判長1名,副總裁判長1名,裝卸工藝操作、

—19—

裝卸臂操作、急救與消防操作、泄漏現場應急處置項目各設項

目裁判長1名、檢錄裁判員2名,每個項目裁判員各4名。

正副總裁判長負責全部比賽項目的評判組織及監督工作;

項目裁判長負責此項目的評判組織;檢錄裁判負責比賽項目的

選手信息檢錄工作;裁判員負責對比賽選手的動作、操作、紀

律等進行評判工作。

(二)裁判人員要求。

1.思想政治好,道德修養高,熱愛本職工作,具有良好的職

業道德和心理素質,無不良從業記錄,在本地區或本行業內享

有較高聲譽。

2.長期從事本專業(職業)技術工作,具有較高的裁判理論

水平和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熟練掌握競賽規則,在競賽活動

中運用準確、得當。

3.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原則上具有本職業(工種)高級工

及以上職業資格或技能等級,或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

或具有交通運輸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或等級認定考評員資格。

4.年齡原則上不超過65周歲,且身體健康,獲得工作單位

支持,能夠按時到崗并按要求完成指定裁判工作。

5.能夠自覺堅持公平、公正原則,服從組織安排,秉公執裁,

不徇私情。

6.參加全國交通運輸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培訓,持有裁

判員證書且在有效期內。

—20—

八、大賽場地及設施設備

(一)理論知識競賽場地及設施設備。

滿足全國總決賽參賽選手理論知識考試需求,配備組網計

算機、服務器,考試軟件系統等。

智能考試軟件能夠根據設置自動生成標準考試試卷,并能

統一下發到考試終端。選手比賽時通過考試終端進行答題,答

題完成后選手可自主提交試卷,答題時間結束,系統自動收卷

并進行評判給出成績。

(二)技能操作競賽場地及設施設備。

1.裝卸工藝操作項目場地和裝(設)備要求。

(1)場地要求。30×25m場地兩塊,工藝見附圖

(2)裝(設)備要求

—21—

①裝置:裝卸工藝操作仿真裝置2套;試漏裝置1套;DN100

(長4米)一端帶松套法蘭軟管4根,電子計時顯示和輔助裁

判裝置2套。

②工屬具:30mm呆扳手2把,6×200mm一字起子2把,

以上均為防爆銅質工具。

③材料:M16×70mm螺栓24套,DN100法蘭墊片若干

(按選手人數加10片準備)。

④勞保用品:防靜電標志工作服、防靜電工作鞋、安全帽、

耐油手套均由選手自備。

2.裝卸臂操作項目場地和裝(設)備要求。

(1)場地要求:10X12m場地2塊。設備布置如圖:

—22—

(2)裝(設)備要求。

①設備:電液驅動裝卸臂兩臺。主要參數:

設計溫度-19—100℃

設計壓力1.6Mpa

管道材質20#

接船法蘭ANSI150LBDN200RF

—23—

接岸法蘭DN300PN1.6WN/RF

驅動方式電液驅動

135度、一級報警122度、二級報警133

內外臂最大展開角度

度(ERC)

±45度、一級報警30度、二級報警40

裝卸臂水平轉度角度

度(ERC)

自重27噸

裝卸臂傾覆力矩380KN·M

最高作業高度14500mm、設計高水位4300mm

最低作業高度4200mm、設計低水位-500mm

注:上述參數以后續發布安裝到位的設備數據為準,包括液壓站啟

停操作步驟、內外臂復位鎖止銷結構等信息。

②器材:接口對位裝置2套,位置見裝卸臂操作對位裝置

示意圖,限位框尺寸1000×2000mm;U型障礙靶環2個;電子

計時顯示裝置2套。

③勞保用品:防靜電工作服、防靜電工作鞋(比賽可以不

使用防砸型),安全帽,護目鏡均由選手自備,救生衣由賽場提

供。

3.急救與消防操作項目場地和裝(設)備要求。

(1)場地要求。

場地要求。45×5m場地2塊。布置如圖:

—24—

比賽設置兩處比賽單元,每處比賽單元場地設置模擬滅火

考評設備一套和心肺復蘇操作設備一套。每個單元備有消防戰

斗服8套,XXL、XL、L、M每種型號各2套;仿真滅火器2

組,1用1備。

下面圖示的是滅火環節模擬系統,非本次競賽實際場地。

4.泄漏現場應急處置項目場地和裝(設)備要求。

(1)場地要求。

每塊場地8×6m。

—25—

漏點1漏點2

漏點1:法蘭處泄露漏點2:三通與主管道連接處焊縫泄露

(2)裝(設)備要求。

每處比賽單元場地搭設1套帶壓堵漏操作臺,附設加壓泵

等設備;使用水作為模擬介質。

①堵漏操作管線管徑150mm,在三通處預設一個5mm溢

油孔;在法蘭兩螺栓之間位置設置一個5mm溢油孔。比賽時操

作壓力0.1Mpa,操作完成后試壓壓力0.5Mpa。

使用30×4mm橡膠帶,30mm寬鋼帶封堵三通處漏點,用

緊帶器進行緊扎。

使用專用法蘭夾具對法蘭漏點進行封堵,用注膠槍注膠。

移動式隔離帶;便攜式可燃氣體檢測儀;五公斤干粉滅火器,

移動油槽三個。

②閥門填料操作:15cm鋼板直尺1把,2m卷尺1把,

15×15×40水平泡珠1只,切紙刀1把,剪刀1把,φ32×400木

棒1根,銅質12吋活動扳手1把,銅質10吋活動扳手1把,

銅質6吋尖嘴鉗1把,200mm一字起子1把,試漏發泡水1瓶,

—26—

鋼帶剪刀1把,盤根套裝工具(填料鉤)。石墨填料(準備三種

規格,6×6、8×8和10×10)若干,潤滑脂(黃油)少許和涂抹

工具。

防化服技術參數如下:

膠布厚度:0.45±0.05mm。

拉伸強度:經緯向≥450N/5cm。

耐撕裂強度:≥32N。

防酸堿滲透性能:10mm液柱1h不滲透。

抗汽油性能:120#汽油浸泡30s無裂紋、不發粘。

阻燃性能:續燃時間≤2s,阻燃事件≤10s,損毀長度≤10cm,

無熔滴防化靶性能。

貼條粘附強度:≥0.78kn/m。

抗水滲漏性能:5支3L/min噴頭沖刷15min不滲漏。

靴底電絕緣性能:≥5000V。

靴底耐刺穿性能:≥780N。

靴的防水性能:浸水2h,不滲水。

③勞保要求:自備防化服、手套、護目鏡、安全帽。

九、競賽評判標準

—27—

(一)裝卸工藝操作項目。

第十三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流體裝卸工職業技能大賽

裝卸工藝操作項目評分表

序分扣得事項

考核內容評分標準

號值分分記錄

1.1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護目鏡、手套未按規范穿戴,

1勞動防護5

每項扣1分。

2.1未執行2人分工各自獨立完成1個泊位的膠管對接本環

節不得分;

2.2法蘭連接密封有滲漏扣10分;無滲漏情況下,出現下面

情況扣分:

2.2.1首對螺栓未用對角緊固方式扣5分;

2.2.2螺栓方向不一致或朝向不符合要求(螺母應位于軟管法

2軟管對接20蘭一側)扣2分;

2.2.3軟管松套法蘭位置不正確(應該留到船方接口一側)扣

10分;

2.2.4對接過程中零件或工具掉落地上每次扣1分;

2.3連接后未將軟管沿管向順直(未將軟管放置在2條止步

線之間)扣2分;

2.4按下對接結束按鈕之后對軟管有任何操作的扣5分。

3.1未按抽到的工藝要求編制工藝方案或編制工藝方案錯誤,

本賽項工藝部分為零分,且時間分最多得標準分;

3.2遠控臺編制的工藝方案與現場操作的方案不一致,本環

節為零分;

3.3現場對閥門狀態進行檢查,未打到近控就對閥門進行開

關操作的,一次扣2分,本環節分數扣完為止;

3.4對辨識出的執行錯誤的閥門進行修正操作后,未將遠近

控開關打回遠控的,一次扣2分,本環節分數扣完為止;

工藝方案3.5選手檢查、修正完閥門狀態后按橙色按鈕確認,每少按

編制與現一次確認按鈕扣2分,本環節分數扣完為止;

3.6對于執行錯誤的閥門未能辨識出來或未能正確糾正的,

3場檢查確50

本賽項工藝部分零分;

3.7沒有在按鈕正面方向操作或隔著管線進行閥門操作的,

每次扣2分,本環節分數扣完為止;

3.8未正確操作最后一道閥門或在打開最后一道閥門前按啟

泵按鈕,本賽項工藝部分零分;

3.9裝船和倒罐2個工藝未執行由不同人員分別獨立完成扣

20分;

3.10不走跨越橋直接跨管道或走跨越橋沒有一步一階,每出

現一次扣2分,本環節分數扣完為止;

3.11按下停止按鈕時,2人沒有全部回到起始區的扣5分,

且此次停止無效,由裁判按照實際比賽時間計算。

—28—

4.1啟泵前正確檢查潤滑油位或壓力表指示扣2分;

4.2未手動盤車3圈以上扣2分;

4啟泵環節5

4.3未打開過濾器排氣閥排氣并關閉排氣閥扣2分。

(注:本環節最多扣5分)

5.1賽項標準操作時間為7分鐘(暫定)。7分鐘完成得10

5操作時間20分。每提前1秒加0.1分,最多加10分;每延后1秒扣

0.1分,時間分扣完為止。

賽項限時13分鐘。13分鐘未完成比賽的,裁判終止選手

6項目限時

操作。選手得分為終止操作時所完成部分得分。

比賽用時:秒比賽成績:分

選手簽名:裁判員簽名:

裁判長簽名:年月日

—29—

(二)裝卸臂操作項目。

第十三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流體裝卸工職業技能大賽

裝卸臂操作項目評分表

序分扣得事項

考核內容評分標準

號值分分記錄

1.1工作服、安全帽、勞保鞋、救生衣及護目鏡未按規范穿

1勞動防護5

戴,每出現一處扣2分,最多扣5分;

2.1無啟動裝卸臂繞臂檢查并報告“設備檢查正?!保?分

(繞行輸油臂距離需達到規定距離);

2檢查啟動52.2不會啟動設備,由工作人員啟動,此環節不得分;

2.3未按規定順序啟動控制系統(依次為電源開、選擇驅動、

選擇遙控、報警試驗并打到報警等待)扣3分。

3.1兩處對位點,每少一處有效對位扣20分(選手對位后完

成后未按下確認按鈕,視為此次對位無效);

3.2整個賽項操作過程中快速連接器與對位框限位、框體及

目標法蘭等每發生一次碰撞扣5分,最高扣至本環節不得分

為止;

3.3輸油臂快速連接器沒有從限位框正面上方(以紅外對射

檢測為準)進出對位位置的,每個位置扣5分;

3.4操作過程中選手不得踩踏或越過止步線(包括禁止區),

3精準對位40

每出現一次扣5分,本環節分數扣完為止;

3.5操作過程中,如因選手操作失誤發生機損事故,本賽項

為零分;引發限位報警每次扣10分;

3.6對位結束后裝卸臂沒有進行回收或沒有將設備關閉本賽

項為零分;未完全歸位(2處鎖止銷入孔)扣5分;

3.7對位環節不做的,本環節及賽項時間分均為零分;

3.8賽項過程中選手跨越管線沒有走踏步每次扣2分;

3.9操作中未按分工要求進行操作的本賽項不得分。

4.1選手需操控裝卸臂使其下端的感應桿穿越行走線路中的

U型靶環,每少穿越1個扣15分;(以靶環上感應裝置的檢

測為準,以運行反方向穿過靶環視為無效);

4.2穿過靶環時,裝卸臂不得觸碰靶環任何部位,每碰一次

4穿越靶環30扣5分,本環節分數扣完為止;

4.3本環節不做的,本環節及賽項時間分均為零分;

4.4穿越第1個靶環之后2名選手未及時互換操作位置的本

環節不得分。

(注:本環節先扣穿越分,再扣碰撞分,最多扣30分)

5.1全部操作過程在9分鐘(暫定)內完成得標準分10分,

5操作時間20每超時1秒,扣0.05分,最多扣10分;每節省1秒,加0.05

分,最多加10分;

賽項限時15分鐘。15分鐘未完成比賽的,裁判終止選手操

6項目限時

作。選手得分為終止操作時所完成部分得分。

—30—

比賽用時:秒比賽成績:分

選手簽名:裁判員簽名:

裁判長簽名:年月日

—31—

(三)急救與消防操作項目。

第十三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流體裝卸工職業技能大賽

急救與消防操作項目評分表

事項

序號考核內容分值評分標準扣分得分

記錄

1.1搬抬傷員時未正確采用“雙人拉車

法”扣5分;

1.2搬運傷員過程中假人掉落或碰觸地

面本環節不得分;

1搬運傷員10

1.3未將傷員放置到規定位置范圍內扣

5分;

1.4將傷員放置在安全位置時放下力度

過大或頭部先落地本環節不得分。

2.1未判斷意識,扣2分;

2.2未解除衣物,扣2分;

2.3未判斷頸動脈搏或呼吸情況扣2

分;

2.4按壓位置錯誤,扣1分,最多扣5

分;

2.5按壓頻率100次/分鐘-120次/分鐘,

頻率不正確扣2分;

2急救操作252.6每次按壓循環少按或多按一次扣1

分,最多扣5分;

2.7按壓力度錯誤每次扣1分,最多扣

5分;

2.8未打開氣道,扣3分;

2.9吹氣失敗一次,扣1分,最多扣5

分;

2.10完成5次循環未判斷頸動脈搏動,

扣2分。

3.1未按規范檢查消防戰斗服扣1分;

3.2消防戰斗服褲腳、領口、袖口、前

消防戰斗服穿襟、后襟、腰帶、頭盔每處穿戴不得

35

戴體扣1分,最多扣5分;

(注:以上各項以裁判的檢查結果為

準)

—32—

4.1分水器與水帶未連接緊密扣4分;

4.2分水器被拖出起跑線扣2分;拖離

禁止線本環節不得分;

4.3第一盤水帶展開后未超過8米線

扣4分;

4.4兩盤水帶未連接緊密,出現脫落現

象扣4分;

4.5第2條水帶在8米線之內提前展開

扣4分;

4.6敷設的水帶拉直后每出現一次扭圈

4水帶對接20

360度,扣2分,最多扣10分;

4.7打水帶過程中水帶及人員需在劃線

之內,每出線(踩線)一次扣2分,

最多扣10分;

4.8過終點線之前水槍頭未與水帶有效

連接扣4分;

4.9過終點后,水槍頭沒有放在指定的

墊子上扣2分;

4.10過終點線之后,整個水帶任何連

接處出現脫落情況則本環節不得分。

5.1選擇“最優”,本環節不扣分;選

擇“其次”,本環節扣4分;選擇滅

火器錯誤,本環節不得分;

5.2選手未在上風口滅火,扣3分;

5.3未對準火焰滅火,扣3分;

5.4未由遠及近滅火扣2分;

5消防滅火20

5.5滅火距離未在3—5米,扣2分;

5.6未側身滅火(側身需大于60°),

扣2分;

5.7火未滅停止噴射扣2分;

5.8滅火器未放回原位,扣2分。

(注:此部分得分由系統自動評判)

搬運傷員及心肺復蘇操作標準時間

150秒,分值3分。每增加1s扣0.1

5

分,扣完為止。每提前1秒加0.1分,

操作時間

6最多加2分。

(共20分)

穿消防戰斗服標準時間30秒,分值3

5分。每增加1s扣0.2分,扣完為止,

每減少1s加0.2分,最多加2分。

—33—

水龍帶對接標準時間為10秒,分值3

5分。每增加1s扣0.5分,扣完為止,

每減少1s加1分,最多加2分。

滅火操作標準時間50秒,分值3分。

5每增加1s扣0.2分,扣完為止,每減

少1s加0.1分,最多加2分。

比賽用時:秒比賽成績:分

選手簽名:裁判員簽名:

裁判長簽名:年月日

對應正確的滅火劑如下表所示(暫定):

序號火災場景正確的滅火劑選擇

1法蘭或管道漏油失火最優二氧化碳;其次干粉

2油泵漏油失火最優二氧化碳;其次干粉

3配電室電氣設備失火最優二氧化碳;其次干粉

4碼頭圍堰內地面油品失火最優干粉;其次二氧化碳

5電纜橋架電纜失火最優二氧化碳;其次干粉

6棉麻、織物失火最優水基;其次干粉

7環氧丙烷起火最優二氧化碳;其次干粉

8硫磺起火二氧化碳

—34—

(四)泄漏現場應急處置項目。

第十三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流體裝卸工職業技能大賽

泄漏現場應急處置項目評分表

序號考核內容分值評分標準扣分得分事項記錄

1.1防護服、工作鞋、安全帽、手套和防護鏡未按規范穿戴,

1勞動防護5

每項扣1分。

手動關閉指定閥門,首先或未完全關閉此環節不得分。

控制泄漏2.1

2102.2未能將收油槽放置在閥門和管線泄油孔正下方規定位

規模

置,此環節不得分。

3.1未進行可燃氣體檢測及匯報“測爆正常!”,未將便攜式

可燃氣體檢測儀放置在場地指定位置扣分。

現場安全1

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