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診療現狀分析_第1頁
哮喘診療現狀分析_第2頁
哮喘診療現狀分析_第3頁
哮喘診療現狀分析_第4頁
哮喘診療現狀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支氣管哮喘診療現狀簡要分析第一頁,共二十五頁。主要內容哮喘的流行病學哮喘控制現狀如何改善哮喘控制?第二頁,共二十五頁。慢性病管理:全球關注的熱點話題2022年9月19-20日,美國紐約聯合國大會關于預防和控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diseases,NCD)問題高級別會議以“創立健康和諧生活,遏制中國慢病流行〞為題發表報告,建議中國政府加強慢病管理上一次是全球領導人針對艾滋病問題的共同會議2022年7月,世界銀行說明: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精神病和糖尿病第三頁,共二十五頁。哮喘是一種慢性病哮喘是一種有眾多細胞和細胞因子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哮喘主要特點包括病癥反復、氣流受阻、氣道高反響和潛在的炎癥反響第四頁,共二十五頁。哮喘患病率(按國家和地區)2EderW.etal.NEnglJMed2006;355:2226–2235BackerV.etal.RespiratoryMedicine2022;106:635–641哮喘一個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哮喘患病率(%)高患病率國家或地區平均15%-18%哮喘患病率(兒童和年輕人*)1低患病率國家或地區平均7%*:Under18years.第五頁,共二十五頁。哮喘給中國患者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1.LaiCK,etal.EurRespirRev2006;15:98,10–162.ThompsonPJ,etal.Respirology.

2022;18(6):957-67.

AP=亞太地區哮喘;AIM=TheAsthmaInsightandManagement(AIM)第六頁,共二十五頁。主要內容哮喘的流行病學哮喘控制現狀如何改善哮喘控制?第七頁,共二十五頁。GINA20061哮喘管理的目標是達到并維持哮喘的臨床控制中國哮喘指南20082成功的哮喘管理目標是:(1)達到并維持癥狀的控制;(2)維持正常活動,包括運動能力;(3)維持肺功能水平盡量接近正常;(4)預防哮喘急性加重;(5)避免因哮喘藥物治療導致的不良反應;(6)預防哮喘導致的死亡。GINA20093在原來哮喘控制定義的基礎上,提出了哮喘總體控制的概念,提出既要達到當前的控制,又要降低未來的風險總體控制(OAC)是哮喘治療的主要目標GLOBALSTRATEGYFORASTHMAMANAGEMENTANDPREVENTION.REVISED2006.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診斷治療和管理方案).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22;31:177-185.Pocketguideforasthmamanagementandprevention.Update2022.第八頁,共二十五頁。有效的管理策略有助于提高哮喘控制正確診斷是實施恰當治療的必要前提哮喘標準化管理是整個哮喘防治工作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局部GlobalInitiativeforAsthma.Globalstrategyforasthmamanagementandprevention.Updated2022.哮喘管理建立醫患之間的合作關系特殊情況的哮喘管理處理哮喘急性發作評估、治療和監測哮喘預防危險因素的暴露哮喘管理的五個局部第九頁,共二十五頁。我國仍有相當一局部

哮喘患者未得到及時診斷馬艷良,等.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04;3(1):10-14.對10余年來我國已發表的32篇哮喘流病學調查相關文獻進行回憶性分析漏診率(%)累積漏診率(%)14歲以下兒童8.26~85.8649.55總人口36.12~77.0641.28咳嗽變異型哮喘>90—流行病學調查前醫生從未考慮過喘息性疾病的患者占:1.90%~43.40%第十頁,共二十五頁。世界各國哮喘控制不容樂觀調查名稱AIRIAP21INSPIRE2TRAC3AIRMAG4REACT5調查時間20062004-2005200420082005地區亞洲12個國家和地區(含中國大陸)歐亞北美11國加拿大北非3國美國樣本量4,8053,4158936241,812控制率2.9%28%47%7.6%45%控制的評定標準GINAACQ評分小于等于1.5分加拿大指南GINAACT評分大于等于20分GINA問世已有10多年,但AIRIAP2、INSPIRE、亞太地區哮喘控制現狀調查顯示,世界各國哮喘控制現狀不容樂觀ChristopherK.W.LAIetal,Respirology.2022;16:688–697;PartridgeM.R.etal,BMCPulmMed.

2006;

6:13;FitzGeraldJ.M.etal,CanRespirJ.

2006;13(5):253–259;BenkhederA.etal.,RespirMed.2022;103:suppl2:S12-20;StephenP.Petersetal,JALLERGYCLINIMMUNOL.2007;119(6):1454-1461第十一頁,共二十五頁。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

如何實現哮喘總體控制(OAC)?第十二頁,共二十五頁。主要內容哮喘的流行病學哮喘控制現狀如何改善哮喘控制?第十三頁,共二十五頁。診斷和管理缺乏

是導致哮喘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王長征.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22;6(4):1-3.何權瀛.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報).2022;30(2):10-13.哮喘控制不佳醫生對哮喘認識不足、忽略肺功能檢查、醫療資源分布不合理是導致哮喘診斷不足的主要原因2012年歐洲呼吸雜志發表述評指出,目前在推廣哮喘指南的過程中存在明顯的“管理鴻溝(caregap)”哮喘診斷缺乏哮喘管理缺乏第十四頁,共二十五頁。導致哮喘管理缺乏的兩大原因:

醫生和患者醫生原因可能有對指南的認可和執行度不高,不能提供長期的治療和管理方案等患者原因包括不了解GINA及中國制訂的哮喘防治指南中相關的內容,治療的依從性差,不能進行有效的自我管理等醫患關系長期以來,醫、患之間溝通不充分,雙方在很多方面缺少最根本的共識王長征.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22;6(4):1-3.何權瀛.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報).2022;30(2):10-13.第十五頁,共二十五頁。無論醫生和患者均存在對哮喘控制情況的高估醫生高估德國一項研究顯示,呼吸科專家評估哮喘控制率為65%,但通過ACT評估只有20%1INSPIRE調查:在哮喘未獲得良好控制的患者中,有87%的患者認為他們的哮喘控制“相對較好”2TRAC調查:盡管有53%的患者哮喘未獲得控制,但是僅有3%的患者認為他們的哮喘未獲得控制3患者高估1.P.Demolyetal,EurRespirRev.

2022;21(123):66-742.PartridgeMR.etal,BMCPulmMed.

2006;

6:133.FitzGeraldJM.etal,CanRespirJ.

2006;13(5):253–259第十六頁,共二十五頁。以患者為出發點改善哮喘控制的措施We’renottreatingasthma.

We’retreatingpatients.第十七頁,共二十五頁。“以患者為中心的醫學〞

正在得到醫學界的廣泛關注GINA2022:Thisapproachiscalledguidedself-managementandhasbeenshowntoreduceasthmamorbidityinbothadults(EvidenceA)andchildren(EvidenceA).2作為一種臨床實踐模式,旨在關注個體患者的醫療需求和關注點1以患者為中心的醫學”(Patient-CenteredMedicine)現代醫學的任何一項進步和發展都需要醫患雙方的溝通、配合、協調。因為醫學的任何改革最后都必須落實到患者身上,否則就會造成醫患脫節。因此,搞好哮喘患者的教育和管理是全面落實GINA和中國哮喘防治指南、提高哮喘防控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1.BardesCL,etal.NEnglJMed,2022,366,9:782-789.2.GlobalInitiativeforAsthma.Globalstrategyforasthmamanagementandprevention.Updated2022.第十八頁,共二十五頁。哮喘的管理環境控制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22〕,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22;31(3):177-185患者教育控制性藥物:吸入型激素、LABA、白三烯調節劑、緩釋茶堿、抗IgE抗體等哮喘治療藥物緩解性藥物:吸入性SABA、全身用激素、吸入性抗膽堿能藥、短效茶堿、口服SABA等第十九頁,共二十五頁。1.改善醫生和患者的溝通,

建立密切的伙伴關系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22〕,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22;31(3):177-185哮喘不能根治,但通過有效的哮喘管理,通常可以實現哮喘控制。目的:指導患者自我管理,對治療目標達成共識,制定個體化的書面管理計劃方法:自我監測、對治療方案和哮喘控制水平周期性評估、在癥狀和(或)PEF提示哮喘控制水平變化的情況下,針對控制水平及時調整治療以達到并維持哮喘控制。其中,哮喘教育是最基本的環節。建立醫患之間的合作關系是實現有效的哮喘管理的首要措施第二十頁,共二十五頁。2.滿足患者和醫生的治療需求患者的希望氣喘等病癥的迅速控制提高生活質量治療簡單,能夠減緩病情加重、減少急性發作醫生的需求平安有效不僅能改善日常控制,還可減少遠期風險簡單、方便,并能讓患者很快感受療效,提高患者的依從性AndrewG.etal.,AnnAllergyAsthmaImmunol.2022;106:283–29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22〕,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22;31(3):177-185第二十一頁,共二十五頁。3.按照指南要求,

制定個體化的哮喘治療方案GINA:評估、治療、監測每個患者都要根據目前的哮喘控制水平,同時根據他們的哮喘控制現狀的變化,持續不斷地調整治療方案GINAupdated2022BatemanED,etal.JAllergyClinImmunol.2022;125(3):600-608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22〕,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22;31(3):177-185第二十二頁,共二十五頁。ICS/LABA哮喘個體化治療方案GINAPocketGuideupdated202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