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850-2024 城市群城際鐵路設計規范_第1頁
DB32∕T 4850-2024 城市群城際鐵路設計規范_第2頁
DB32∕T 4850-2024 城市群城際鐵路設計規范_第3頁
DB32∕T 4850-2024 城市群城際鐵路設計規范_第4頁
DB32∕T 4850-2024 城市群城際鐵路設計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3.100

CCSP65

!7,



DB32/T4850—2024

城市群城際鐵路設計規范

Specificationfordesignofcitygroupintercityrailway

2024-09-20發布2024-10-20實施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

DB32/T4850—2024

目次

前言……………………………Ⅺ

引言……………………………Ⅻ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4

4縮略語………………………5

5基本規定……………………6

6總體設計……………………7

6.1一般規定………………7

6.2主要技術標準…………………………8

6.3綜合選線………………8

6.4系統設計………………9

7客流預測……………………10

7.1一般原則………………10

7.2基礎資料與數據………………………10

7.3預測內容………………11

8運輸組織與運營管理………………………11

8.1一般規定………………11

8.2運輸規?!?1

8.3運輸模式………………12

8.4配線……………………12

8.5運營管理………………12

9車輛…………………………12

9.1一般規定………………12

9.2車輛型式與列車編組…………………14

9.3車體與設備……………15

9.4轉向架…………………15

9.5電氣系統………………15

9.6制動系統………………15

9.7安全與應急設施………………………16

10限界………………………16

10.1一般規定……………16

DB32/T4850—2024

10.2計算參數……………16

10.3建筑限界……………17

10.4軌旁設備及限界檢測………………19

11線路與站場………………19

11.1一般規定……………19

11.2線路…………………20

11.3站場…………………24

11.4交叉與安全設施……………………29

11.5接口設計……………29

12軌道………………………29

12.1一般規定……………29

12.2軌道部件……………30

12.3正線有砟軌道………………………30

12.4無砟道床……………31

12.5到發線、配線及車場線軌道…………32

12.6減振軌道……………33

12.7無縫線路……………33

12.8軌道附屬設備及常備材料…………34

12.9軌道靜態鋪設精度…………………35

12.10接口設計……………37

13路基………………………37

13.1一般規定……………37

13.2路基面形狀及寬度…………………39

13.3基床…………………42

13.4路堤…………………44

13.5路塹…………………45

13.6過渡段………………45

13.7地基處理……………48

13.8路基防排水…………………………49

13.9路基防護……………49

13.10路基支擋……………50

13.11路基變形觀測………………………50

13.12接口設計……………51

14橋涵………………………51

14.1一般規定……………51

14.2設計荷載……………51

DB32/T4850—2024

14.3結構變形、變位的限值………………55

14.4結構計算與構造……………………59

14.5橋面布置及附屬設施………………60

14.6高架車站橋梁結構…………………61

14.7接口設計……………61

15隧道………………………62

15.1一般規定……………62

15.2設計荷載……………63

15.3工程材料……………64

15.4結構設計……………66

15.5抗震設計……………66

15.6洞口設計……………66

15.7工程防水……………67

15.8附屬構筑物…………………………68

15.9接口設計……………68

16牽引供電…………………68

16.1一般規定……………68

16.2牽引供電系統………………………69

16.3外部電源……………69

16.4變電所………………69

16.5牽引網………………71

16.6電力監控系統………………………74

16.7電磁干擾防護………………………75

16.8接口設計……………75

17電力………………………75

17.1一般規定……………75

17.2供配電系統…………………………76

17.3電力變配電所………………………76

17.4電力線路……………77

17.5動力照明……………77

17.6接口設計……………78

18通信………………………78

18.1一般規定……………78

18.2承載網………………79

18.3移動通信系統………………………79

18.4公務電話系統………………………79

DB32/T4850—2024

18.5有線調度系統………………………80

18.6視頻監控系統………………………80

18.7時鐘同步與時間同步系統…………81

18.8電源設備……………81

18.9通信線路……………81

18.10其他專用通信系統…………………83

18.11公安通信系統………………………83

18.12接口設計……………84

19信號………………………84

19.1一般規定……………84

19.2地面固定信號………………………85

19.3列車調度指揮………………………85

19.4列車運行控制及閉塞………………85

19.5聯鎖…………………86

19.6列車自動運行………………………86

19.7信號集中監測………………………87

19.8數據傳輸網絡………………………87

19.9信號電源……………87

19.10道岔融雪……………88

19.11光電纜線路與防護…………………88

19.12接口設計……………88

20信息………………………89

20.1一般規定……………89

20.2運輸調度管理系統…………………90

20.3客票系統……………90

20.4旅客服務信息系統…………………91

20.5辦公信息系統………………………91

20.6線纜敷設及防護……………………92

20.7云平臺………………92

20.8信息安全……………92

20.9電源設備……………92

20.10接口設計……………93

21安全防護與監控…………………………93

21.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93

21.2機電設備監控系統…………………94

21.3門禁系統……………95

DB32/T4850—2024

21.4綜合監控系統………………………95

21.5安檢設備……………96

21.6入侵報警系統………………………96

21.7接口設計……………96

22車站建筑…………………97

22.1一般規定……………97

22.2車站總體布局………………………98

22.3車站平面布局………………………98

22.4車站附屬設施………………………101

22.5樓梯、自動扶梯、電梯和站臺門……………………101

22.6車站無障礙設計……………………102

22.7接口設計……………102

23車站結構…………………103

23.1一般規定……………103

23.2地上車站的作用及工程材料………………………103

23.3地上車站結構………………………105

23.4地下車站的作用及工程材料………………………105

23.5地下車站施工方法及結構選型……………………107

23.6基坑工程……………107

23.7地下車站結構………………………110

23.8地下車站結構防水…………………112

23.9接口設計……………112

24通風、空調與供暖………………………112

24.1一般規定……………112

24.2室內外設計參數……………………113

24.3地下車站及隧道……………………115

24.4地面、高架車站及區間……………116

24.5控制中心與車輛基地………………117

24.6冷熱源及水系統……………………118

24.7監測、控制與計量…………………119

24.8接口設計……………120

25給水排水…………………120

25.1一般規定……………120

25.2給水…………………121

25.3排水…………………121

25.4接口設計……………122

DB32/T4850—2024

26防災………………………123

26.1一般規定……………123

26.2建筑防火……………123

26.3區間防災疏散救援…………………126

26.4防煙、排煙與事故通風……………126

26.5消防給水與滅火設施………………131

26.6防災電氣……………132

26.7防災通信……………132

26.8其他災害預防及監測………………132

26.9接口設計……………134

27站臺門與站內客運設備…………………135

27.1一般規定……………135

27.2站臺門………………135

27.3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136

27.4電梯…………………136

27.5接口設計……………137

28控制中心…………………137

28.1一般規定……………137

28.2布局及設備布置……………………137

28.3供電、防雷與接地…………………137

29車輛基地與綜合維修……………………137

29.1一般規定……………137

29.2總平面布置…………………………138

29.3車輛運用整備設施…………………139

29.4車輛檢修設施………………………140

29.5綜合維修……………141

29.6物資總庫……………141

30綜合接地…………………142

30.1一般規定……………142

30.2貫通地線、接地線…………………142

30.3接地體(極)和接地端子……………142

30.4接地及等電位連接…………………143

30.5接口設計……………143

31環境保護…………………143

31.1一般規定……………143

31.2環保選線與選址……………………143

DB32/T4850—2024

31.3噪聲治理……………144

31.4振動控制……………144

31.5污水與固定廢物污染防治…………145

31.6電磁污染防治………………………145

31.7接口設計……………145

32綜合交通一體化…………………………145

32.1一般規定……………145

32.2行人接駁設施………………………147

32.3非機動車接駁設施…………………147

32.4公交接駁設施………………………147

32.5出租車接駁設施……………………147

32.6小汽車接駁設施……………………148

33智能化與綠色低碳設計…………………148

33.1一般規定……………148

33.2智能化設計…………………………148

33.3綠色低碳設計………………………152

附錄A(規范性)200km/h城際鐵路建筑限界輪廓及基本尺寸………155

附錄B(規范性)緩和曲線地段建筑限界的加寬計算……………………156

附錄C(規范性)160km/h市域C型車限界坐標圖……………………158

參考文獻………………………161

圖1ZS荷載圖式……………7

圖2路基面上的軌道及列車荷載分布示意圖……………38

圖3有砟軌道雙線路堤橫斷面示意圖……………………40

圖4有砟軌道雙線非硬質巖路塹橫斷面示意圖…………40

圖5有砟軌道雙線路堤橫斷面示意圖……………………41

圖6有砟軌道雙線非硬質巖路塹橫斷面示意圖…………41

圖7無砟軌道雙線路堤橫斷面示意圖……………………41

圖8無砟軌道雙線非硬質巖路塹橫斷面示意圖…………42

圖9臺尾倒梯形過渡段設置示意圖………………………46

圖10臺尾正梯形過渡段設置示意圖………………………46

圖11路基與橫向結構物倒梯形過渡段示意圖……………47

圖12路基與橫向結構物正梯形過渡段示意圖……………47

圖13寒冷地區路基與橫向結構物過渡段示意圖…………47

圖14硬質巖石堤塹過渡段示意圖…………48

圖15軟質巖石或土質堤塹過渡段示意圖…………………48

DB32/T4850—2024

圖16路塹與隧道過渡段示意圖……………48

圖17梁端轉角示意圖………………………57

圖18由墩臺橫向水平位移差引起的相鄰結構物軸線間的水平折角……58

圖A.1200km/h城際鐵路建筑限界輪廓及基本尺寸…………………155

圖B.1緩和曲線段建筑限界加寬適用范圍示意…………157

圖C.1車輛輪廓線、車輛限界、設備限界圖………………160

表1車輛主要技術規格……………………13

表2等效連續噪聲限值……………………13

表3列車加速度性能………………………14

表4列車制動減速度性能…………………14

表5平面最小曲線半徑……………………20

表6區間直線地段最小線間距……………20

表7設計速度160km/h及以下線路曲線地段線間距加寬值……………20

表8正線間設置單渡線和交叉渡線地段的線間距………21

表9圓曲線或夾直線最小長度……………21

表10緩和曲線長度…………………………21

表11最小豎曲線半徑………………………24

表12到發線、配線及車場線上道岔至圓曲線最小直線段長度…………26

表13有效站臺范圍內的到發線平面最小曲線半徑………26

表14兩對向單開道岔間插入鋼軌的最小長度……………27

表15兩順向單開道岔間插入鋼軌的最小長度……………28

表16道床頂面寬度和厚度表………………30

表17軌枕鋪設數量…………………………31

表18道床狀態參數指標……………………31

表19市域C型車曲線地段軌距加寬值……………………32

表20軌枕鋪設數量…………………………32

表21有砟道床斷面參數……………………33

表22道岔始端、終端至梁縫距離…………34

表23軌距桿或軌撐設置數量………………34

表24正線有砟軌道靜態鋪設精度標準……………………35

表25正線無砟軌道靜態鋪設精度標準……………………35

表26正線有砟道岔靜態鋪設精度標準……………………36

表27正線無砟道岔靜態鋪設精度標準……………………36

DB32/T4850—2024

表28到發線、配線及車場線軌道靜態鋪設精度…………36

表29到發線、配線及車場線道岔靜態鋪設精度…………37

表30路基面上的軌道及列車荷載…………38

表31有砟軌道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標準……………………38

表32常用區間路基有砟軌道直線地段路基面寬度………39

表33常用區間路基無砟軌道直線地段路基面寬度………39

表34常用區間路基有砟軌道曲線地段路基面加寬值……………………40

表35基床結構厚度…………………………42

表36基床表層的填料要求…………………42

表37基床表層填料的壓實標準……………43

表38基床底層的填料要求…………………43

表39基床底層填料的壓實標準……………43

表40路堤基床以下部位填料的壓實標準…………………44

表41路基沉降觀測頻次……………………50

表42橋涵荷載………………51

表43連續梁跨度調整系數…………………53

表44增加的長鋼軌縱向作用力組合………………………54

表45梁體的豎向撓度限值…………………55

表46簡支梁豎向基頻限值…………………56

表47列車運行安全性指標和乘客舒適度指標……………56

表48設計速度為200km/h、160km/h梁端轉角限值……………………57

表49設計速度為200km/h墩臺頂縱向水平線剛度限值………………57

表50設計速度為160km/h墩臺頂縱向水平線剛度限值………………58

表51靜定結構墩臺基礎工后沉降限值……………………59

表52直線地段隧道軌面以上最小凈空橫斷面面積………62

表53兩相鄰單線隧道間的最小凈距………………………63

表54荷載分類………………63

表55礦山法隧道結構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65

表56明挖法隧道結構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65

表57盾構法、沉管法、頂管法隧道結構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65

表58其他部位結構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65

表59接觸網?受電弓相互作用的動態性能………………71

表60接觸網受電弓動態包絡線擺動量及抬升量…………71

表61柔性懸掛接觸線的最大坡度及坡度變化……………72

表62特殊地段管道頂部至路面的埋深……………………82

表63管道和其他地下管線及建筑物間的最小凈距………82

DB32/T4850—2024

表64沿墻架設電纜與其他管線的最小凈距………………83

表65自動檢票機至車站各部位的最小凈距………………99

表66車站各部位最小凈寬和最小凈高…………………100

表67車站設施最大通行能力……………101

表68地上車站所受作用分類……………104

表69地下車站結構荷載分類……………106

表70地下車站和地下連續墻在一般環境條件下混凝土最低強度等級和抗滲等級…106

表71基坑支護結構安全等級及重要性系數……………108

表72基坑工程環境保護等級……………108

表73基坑變形控制指標…………………108

表74基坑工程穩定性驗算內容…………109

表75一般環境條件下最外層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111

表76設備管理用房室內設計溫度、相對濕度與換氣次數………………114

表77通風空調設備傳播至主要功能房間的噪聲限值…………………115

表78地下車站的采光窗井與相鄰地面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124

表79疏散平臺最小寬度…………………126

表80車站類型……………146

表81交通接駁設施配置表………………146

表82交通接駁設施與車站出入口的接駁距離…………147

表83車站智能化系統配置表……………150

表C.1車輛輪廓線坐標……………………158

表C.2車輛限界坐標………………………158

表C.3設備限界坐標………………………159

DB32/T485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

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提出、歸口并組織實施。

本文件起草單位:江蘇省鐵路辦公室、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華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

司、江蘇省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馮兆祥、鄭洪、王濤、程飛、徐翚、孫華強、姚中華、施福根、趙進、吳寧、張志會、

王歡迎、王立波、王偉、成禮平、李寶銀、徐濤、郭濤、朱向閃、漆天揚、孫寶、馮帥、張鳳麗、張瑩濤、劉坤、

高鳳淮、張銘舉、謝紅太、朱義歡、王麗、馮馳茗、劉超、張翔、何寧澄、姚西平、惠煌、竇磊、曹艷鋒、張銀龍、

石金鳳、羅金泉、王暮雨、王國偉。

DB32/T4850—2024

引言

為統一江蘇省城市群城際鐵路技術標準,使工程設計符合安全可靠、功能完善、技術先進、經濟適用、

綠色智能、資源共享、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制定本文件。

DB32/T4850—2024

城市群城際鐵路設計規范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城市群城際鐵路(簡稱“城市群城際”)設計的基本規定、總體設計、客流預測、運輸組織

與運營管理、車輛、限界、線路與站場、軌道、路基、橋涵、隧道、牽引供電、電力、通信、信號、信息、安全防護

與監控、車站建筑、車站結構、通風空調與供暖、給水排水、防災、站臺門與站內客運設備、控制中心、車輛

基地與綜合維修、綜合接地、環境保護、綜合交通一體化和智能化與綠色低碳設計。

本文件適用于新建設計速度160km/h~200km/h的鋼輪鋼軌、標準軌距、交流供電的城市群城際工

程設計。設計速度分為160km/h和200km/h兩個等級。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1499鋼筋混凝土用鋼

GB3096聲環境質量標準

GB/T5599機車車輛動力學性能評定及試驗鑒定規范

GB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GB6364航空無線電導航臺(站)電磁環境要求

GB6830電信線路遭受強電線路危險影響的容許值

GB8702電磁環境控制限值

GB10070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準

GB13618對空情報雷達站電磁環境防護要求

GB15208.1微劑量X射線安全檢查設備

GB16899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的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

GB18306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

GB/T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

GB/T19531(所有部分)地震臺站觀測環境技術要求

GB19577冷水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GB/T21413(所有部分)軌道交通機車車輛電氣設備

GB/T22239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

GB/T24338.2軌道交通電磁兼容第2部分:整個軌道系統對外界的發射

GB/T24338.3軌道交通電磁兼容第3?1部分:機車車輛列車和整車

GB/T24338.4軌道交通電磁兼容第3?2部分:機車車輛設備

GB24500工業鍋爐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GB26465消防員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

GB/T28026.1軌道交通地面裝置電氣安全、接地和回流第1部分:電擊防護措施

GB/T28181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

1

DB32/T4850—2024

GB/T29044采暖空調系統水質

GB29540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GB30721水(地)源熱泵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GB/T31329循環冷卻水節水技術規范

GB/T32347.1軌道交通設備環境條件第1部分:機車車輛設備

GB/T32578軌道交通地面裝置電力牽引架空接觸網

GB/T36981軌道交通客運列車斷電過分相系統相互匹配準則

GB/T39276信息安全技術網絡產品和服務安全通用要求

GB50009建筑結構載荷規范

GB50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50013室外給水設計標準

GB50014室外排水設計標準

GB50015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

GB500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17鋼結構設計規范

GB50038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

GB50041鍋爐房設計標準

GB50057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GB/T50065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

GB50068建筑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

GB50074石油庫設計規范

GB5008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

GB50111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

GB5011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GB50140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

GB50156汽車加油加氣加氫站技術標準

GB50157地鐵設計規范

GB50174數據中心設計規范

GB50189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GB50201防洪標準

GB50217電力工程電纜設計標準

GB50225人民防空工程設計規范

GB50229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標準

GB50311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50343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

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

GB50370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GB/T50378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GB50394入侵報警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50423油氣輸送管道穿越工程設計規范

2

DB32/T4850—2024

GB/T50452古建筑防工業振動技術規范

GB/T50476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標準

GB/T50698埋地鋼質管道交流干擾防護技術標準

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

GB50763無障礙設計規范

GB50909城市軌道交通結構抗震設計規范

GB5097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

GB51158通信線路工程設計規范

GB51251—2017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

GB51298地鐵設計防火標準

GB/T51336地下結構抗震設計標準

GB/T51357城市軌道交通通風空氣調節與供暖設計標準

GB/T51438盾構隧道工程設計標準

GB55001工程結構通用規范

GB55002建筑與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規范

GB55009燃氣工程項目規范

GB55015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

GB55019建筑與市政工程無障礙通用規范

GB55020建筑給水排水與節水通用規范

GB55030建筑與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范

GB55036消防設施通用規范

GB55037—2022建筑防火通用規范

CJ/T164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CJJ11城市橋梁設計規范

CJJ/T49地鐵雜散電流腐蝕防護技術標準

CJJ166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范

JGJ/T170城市軌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動與二次輻射噪聲限值及其測量方法標準

JGJ/T334建筑設備監控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JGJ476建筑工程抗浮技術標準

JTG/T2231?01公路橋梁抗震設計規范

JTGB01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D60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

RFJ02軌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設計規范

TB10001鐵路路基設計規范

TB10002鐵路橋涵設計規范

TB10003鐵路隧道設計規范

TB10005鐵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

TB10006鐵路通信設計規范

TB10007鐵路信號設計規范

TB10008鐵路電力設計規范

TB10009鐵路電力牽引供電設計規范

TB10010鐵路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3

DB32/T4850—2024

TB10015鐵路無縫線路設計規范

TB10020鐵路隧道防災疏散救援工程設計規范

TB10063鐵路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TB10068鐵路隧道運營通風設計規范

TB10092鐵路橋涵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TB10097鐵路房屋建筑設計標準

TB10120鐵路瓦斯隧道技術規范

TB10180鐵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術規范

TB10185鐵路自然災害及異物侵限監測系統工程技術規程

TB10505鐵路聲屏障工程設計規范

TB10623城際鐵路設計規范

TB10624市域(郊)鐵路設計規范

TB/T1802鐵道車輛水密性試驗方法

TB/T2140鐵路碎石道砟

TB/T2832交流電氣化鐵路對油(氣)管道干擾的防護

TB/T2897鐵路碎石道床底砟

TB/T2977鐵道車輛金屬部件的接地保護

TB/T3027鐵路車站計算機聯鎖技術條件

TB/T3077機車車輛車頂絕緣子

TB/T3122鐵路聲屏障聲學構件

TB/T3139機車車輛非金屬材料及室內空氣有害物質限量

TB/T3283鐵路時間同步網技術條件

TB/T3466鐵路列車荷載圖式

TB/T3549.1機車車輛強度設計及試驗鑒定規范轉向架第1部分:轉向架構架

YD/T1012數字同步網節點時鐘系列及其定時特性

DB32/T4170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基地上蓋綜合利用防火設計標準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群城際鐵路citygroupintercityrailway

服務于城市群內部核心城市之間以及核心城市與沿線城鎮組團之間的聯系,承擔商務、公務、通勤等

中短途客流,兼具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功能,為旅客提供快速度、高密度、公交化運輸服務的軌道

交通。

3.2

總體設計generaldesign

完成鐵路工程建設項目的總體目標和實現目標的技術路徑的設計過程,包含合理選定主要技術標

準、線路走向和建設方案,明確系統構成并選定系統集成方案,明確工期、投資和其他控制目標以及系統

可靠性與內部控制設計等工作內容。

3.3

速度效率speedefficiency

在正常運行工況下,列車全線平均旅行速度與設計速度的百分比值。

4

DB32/T4850—2024

3.4

車輛限界kinematicgauge

計算車輛(不論是空車或重車)在平直的軌道上按規定速度運行,計及了規定的車輛和軌道的公差

值、磨耗量、彈性變形量,以及車輛的振動等正常狀態下運行的各種限定因素而產生的車輛各部位橫向和

豎向動態偏移后形成的動態包絡線,并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