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氧循環和碳循環(原卷版)_第1頁
自然界中的氧循環和碳循環(原卷版)_第2頁
自然界中的氧循環和碳循環(原卷版)_第3頁
自然界中的氧循環和碳循環(原卷版)_第4頁
自然界中的氧循環和碳循環(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浙教版八年級下科學同步提高必刷題訓練

第3章空氣與生命

3.7自然界中的氧循環和碳循環

要點提

?要點】氧氣(。2)

1.物理性質:通常狀況下,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液態時呈淡藍色.

放電

2.化學性質:通常狀況下,氧氣較為穩定,在高溫下較活潑(3。2===202),具有氧化性,能支持燃燒.

3.存在與作用:空氣中02含量約占空氣總體積的21%,支掙燃燒,供給生物呼吸.

?要點2氧循環

大自然中氧氣的含量會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質的燃燒等而減少,但又會隨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

周而復始地進行循環.

?要點3碳循環

I.碳循環是指碳元素的循環.

CO

(植物呼吸作用----------------

信一有機物一動物吸收一體內氧化----------

3一「微生物的分解f

I動植物殘體一{煤、石油、J

天然氣燃燒

2.在自然界中,氧循環與碳循環有著密切的聯系.碳循環使空氣中CO,含量相對穩定,即CO,平衡:

氧循環使空氣中氧氣含量穩定,即氧平衡;通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保持了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

的相對穩定,維持r整個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要點4溫室效應

i.原因: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加上森林面積因亂砍濫伐而急劇減少,使一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含量過

多.

2.后果:適度的“溫室效應”能保證地球上的氣溫恒定,適于動植物生存,但過度的“溫室效應”會導致氣

溫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惡果.

3.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水蒸氣(壓0)、臭氧(Ch)、氧化亞氮(NzO)、甲烷(CHq)、氯氟短、全氟碳化物及

六氟化硫等能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

刷題訓

A基礎題系列

1.(皇姑區一模)在維持生物圈的“碳■一氧平衡'’的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的是()

A.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

C.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D.人類的植樹造林、F能減排等行動

2.(青龍縣期末)讀生物圈氣體循環圖,圖中對維持生物圈碳一氧平衡起重要作用的生理過程是()

、動植物的遺體和排出物,

A.0(2X3)B.@@C.④⑤D.②③

3.關于溫室效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溫室效應有利也有弊

②溫室效應的加劇是大氣層中臭氧層受到破壞引起的

③溫室效應的加劇主要是由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

④發展太陽能、水能以代替燥、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溫室效應的加劇

⑤適度的溫室效應能保證地球上的氣溫衡定,適于動植物生存

⑥森林被稱為地球之肺,所以大力提倡植樹造林,可以消除溫室效應

A.①?????B.①③④⑤C.①③④⑤⑥D.0@③④⑤

4.C02在大氣中含量較少,僅占空氣體枳的0.03%,正常情況下這一含量基本維持不變。因為在自然

界中存在如下圖所示的循環過程,A處不包括下列中的()

像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A.動植物的呼吸作用B.化石燃料的燃燒C.氫氣的燃燒D.酒精的燃燒

5.(金華中考模擬)在寒溫帶地區,每到冬季幾乎所有的植物都會落葉,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

但生活在那里的人們并不感到缺氧,原因是()

A.天氣寒冷,人們都在室內活動B.其他地區的植物釋放的氧氣可以流動到這里

C.由于寒冷,人們的呼吸作用下降D.植物的呼吸作用會釋放氧氣

6.(中考?包頭)圖1是碳循環的示意圖,圖2表示圖1中生物A在夏季晴朗天氣一天內某一生理過程

的變化曲線,據圖問答:

(1)在圖1中,①代表的是作用,該過程為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提供了有機物和氧氣,同時,

減少了大氣中的含量,維持了生物圈中的平衡。②代表的生理活動是。

(2)圖2中的曲線可表示生物A的_________生理過程(填序號)。

(3)圖1中的A、B、C分別代表生態系統中的哪種組成成分°

圖1

7.(徐州期末)如圖是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I)綠色植物通過①過程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法一步在體內合成,同時釋放出

:我們把植物的①過程叫做植物的.

(2)綠色植物通過②過程吸收大氣中的氧氣,同時放出二氧化碳,②過程叫做植物的.

(3)綠色植物①過程和②過程從物質的變化來看是,通過①和②兩個過程,天氣中的二氧

(1)白天天氣晴朗、光照充足時,為使作物增產,除滿足無機鹽和水的需求外,生產中經常要進行“通

風”,其目的是適量增加的濃度.

(2)溫室白天應適當增強光照,夜間降低溫度,這是因為夜間降低溫度,可以降低蔬菜的

作用從而增加了有機物的積累.

(3)用于無土栽培的營養液,是依據植物生活所需的無機鹽的種類和數量,按照一定的配

制而成.

(4)甲圖是某密封的大棚內一天24小時測到的二氧化碳含量變化曲線,乙圖表示大棚蔬菜葉片上氧

氣和二氧化碳進出的情況.蔬菜一天當中有機物積累最多的時間點是.甲曲線所示的

時間段與乙圖中A葉片情況對應.

A強化題系列

10.如圖是生物圈中碳循環的示意圖,下列分析不符合圖中表示的信息的()

A.圖中③表示的生理過程是呼吸作用

B.圖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C.圖中①代表的生理過程是光合作用

D.在自然界中,生物遺體和排出物中的碳是不能循環利用的

11.(中考?舟山)很多人都喜歡種植多內植物,多肉植物的莖或葉肥厚,具有較強的貯水能力,在生活

習性上也和?般植物有所不同,其氣孔白天關閉,夜間開放,以下關于多肉植物說法錯誤的是()

A.它的細胞由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三部分構成

B.氣孔白天半閉,可以減求蒸騰作用

C.保水能力強,有利于在干旱環境中生長

D.夜間氣孔開放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白天光合作用

12.(中考?湖州)有詩云:“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中蘊含了科學道理:落在地上的“紅”

(花瓣)通過微生物分解,產生水、無機鹽和二氧化碳等物質重新被植物吸收,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落“紅”的植物屬于被子植物

B.花瓣中的有機物是植物從土壤中吸收來的

C.二氧化碳能進入植物葉肉細胞的葉綠體用「光合作用

D.無機鹽能被根毛區細胞吸收并通過導管運輸

13.(中考?杭州)某學校科學興趣小組想設計一個實驗,來模擬研究C02:濃度增加是否增大地球“溫

室效應”.他們查閱了有關數據;

CO2空氣

25℃,1標準大氣壓氣體的比熱0.684千焦/(千克?℃)0.72千焦/(千克?℃)

0℃,I標準大氣壓氣體的密度1.96克/升1.29克/升

并設計了下面的實驗和操作步驟:

【、在兩只同樣的玻璃瓶里分別充滿CO2和空氣,并編號為甲、乙,塞緊帶有同樣溫度計的橡皮塞.再

把兩只玻璃瓶放在陽光下照射(如圖),觀察甲、乙瓶中的溫度變化.

II、陽光持續照射,間隔一定時間測量兩玻璃瓶溫度值,并記錄

(見下表)

時刻9:239:289:339:389:439:489:539:5810:0610:1110:25

甲瓶溫度/℃13.019.823.526.026.427.027.527.828.028.028.1

乙瓶溫度/℃13.019.022.825.026.026.527.027.427,928.028.1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實驗室制取C02的化學方程式.

(2)往瓶中充C02時,驗證瓶中已充滿了CO2的方法是.

(3)該實驗中,照射同樣時間,根據上表的數據,比較甲、乙瓶溫度變化的規律是

(4)該實驗中,在陽光照射下,影響甲、乙瓶溫度不同的原因,除了C02的溫室效應以外,還有的可

能原因是(寫出一點即可)。

(5)有同學認為根據該模擬實驗的目的,實驗設計存在問題,你認為是(寫出一點即可)

14.(中考?舟山)為響應國務院分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