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與今碰撞測試題及答案_第1頁
古與今碰撞測試題及答案_第2頁
古與今碰撞測試題及答案_第3頁
古與今碰撞測試題及答案_第4頁
古與今碰撞測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與今碰撞測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1.古代哪位詩人生活在唐朝“開元盛世”時期?()A.杜甫B.李白C.王維D.李賀2.以下哪種古代傳統工藝與現代首飾制作有相似之處?()A.刺繡B.榫卯C.花絲鑲嵌D.陶瓷3.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是()A.長安B.洛陽C.敦煌D.樓蘭4.現代哪項運動與古代的蹴鞠有淵源關系?()A.籃球B.足球C.排球D.乒乓球5.古代用來記錄文字的竹簡,在現代類似的物品是()A.紙張B.電腦C.硬盤D.投影儀6.以下哪個是古代傳遞信息的方式,與現代通信有共通點?()A.烽火B.信鴿C.驛站D.以上都是7.古代的“算籌”相當于現代的什么工具?()A.算盤B.計算器C.電腦D.尺子8.下列古代思想流派中,強調“仁愛”思想的是()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9.古代建筑中的飛檐設計,在現代建筑中起到的類似作用是()A.美觀B.排水C.穩固D.以上都是10.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作者是()A.施耐庵B.羅貫中C.曹雪芹D.吳承恩答案:1.B2.C3.A4.B5.A6.D7.B8.B9.D10.C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1.以下屬于古代著名書法家的有()A.王羲之B.顏真卿C.歐陽詢D.趙孟頫2.現代科技對古代文化傳承起到的作用有()A.數字化保存B.傳播范圍擴大C.創新展示形式D.改變文化內涵3.古代的傳統節日流傳至今的有()A.春節B.清明節C.端午節D.中秋節4.下列哪些是古代的軍事策略,在現代軍事或商業競爭中仍有借鑒意義()A.空城計B.圍魏救趙C.三十六計走為上D.草船借箭5.古代文學作品中塑造的經典人物形象,在現代影視改編中頻繁出現的有()A.孫悟空B.林黛玉C.武松D.姜子牙6.現代服裝設計中可能會借鑒古代服飾的哪些元素()A.圖案B.色彩C.款式D.面料7.古代的水利工程對現代水利建設有啟發的有()A.都江堰B.靈渠C.鄭國渠D.京杭大運河8.以下哪些古代思想理念對現代社會治理有積極影響()A.民本思想B.德治思想C.法治思想D.天人合一9.現代旅游業中,以古代文化遺跡為主要景點的有()A.故宮B.長城C.兵馬俑D.黃山10.古代藝術形式如戲曲、繪畫等,與現代藝術形式結合產生新作品的方式有()A.融入現代音樂元素B.采用現代繪畫技巧C.結合現代舞美設計D.講述現代故事答案:1.ABCD2.ABC3.ABCD4.ABCD5.ABCD6.ABC7.ABCD8.ABCD9.ABC10.ABCD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20分)1.古代的科舉制度與現代的高考制度完全沒有相似之處。()2.現代的交通工具如飛機和古代的馬車都用于出行,本質相同。()3.古代的詩詞在現代只能作為文學欣賞,沒有實際用途。()4.現代醫學完全摒棄了古代中醫的理論和方法。()5.古代建筑風格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已經不再被采用。()6.古代的禮儀規范在現代社會毫無意義。()7.現代的互聯網技術對古代文化傳播有極大促進作用。()8.古代的手工藝制作技術在現代都已經失傳。()9.現代體育競技項目與古代的體育活動沒有關聯。()10.古代的哲學思想對現代科技創新沒有啟發。()答案:1.×2.√3.×4.×5.×6.×7.√8.×9.×10.×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1.請舉例說明古代繪畫藝術對現代廣告設計的影響。答案:古代繪畫的構圖、色彩、意境等可為廣告設計提供靈感。如傳統水墨畫的留白構圖,運用在廣告中能營造意境,吸引觀眾注意力;傳統色彩搭配可增添文化韻味,使廣告更具特色。2.簡述古代哲學思想“中庸之道”對現代為人處世的啟示。答案:“中庸之道”倡導不偏不倚、適度平衡。在現代為人處世中,提醒人們做事不過度,不走極端。面對問題保持理性,權衡利弊,以平和心態待人接物,追求和諧關系。3.現代科技如何助力古代文物保護?答案:利用3D掃描、建模技術可數字化保存文物信息;利用先進檢測分析技術,能了解文物材質、病害情況,制定精準保護修復方案;利用虛擬現實等技術提升文物展示效果。4.說說古代詩詞在現代文化傳播中的價值。答案:古代詩詞蘊含豐富文化內涵和情感。能提升文化素養,展現傳統文化魅力;在多種媒體形式中傳播,如詩詞節目,激發大眾對傳統文化興趣,增強文化認同感。五、討論題(每題5分,共20分)1.探討古代傳統手工藝在現代社會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答案:機遇在于人們對傳統文化重視,市場需求增長,電商等平臺拓寬銷售渠道;挑戰有傳承人才短缺、成本高、生產效率低,且現代審美與傳統手工藝結合需探索。2.分析古代教育理念對現代素質教育的借鑒意義。答案:古代教育注重品德培養、因材施教等理念有借鑒價值。如重視品德修養,有利于培養全面發展人才;因材施教能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激發學生潛能,促進素質教育發展。3.如何在現代城市規劃中融入古代城市建設智慧?答案:古代城市注重與自然和諧、布局合理等智慧可借鑒。規劃中合理布局功能區,打造宜居環境;保護城市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